-
脫貧路上齊攜手同心共圓小康夢——民盟欽州市委助力脫貧攻堅綜述
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以來,民盟欽州市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開展農村教育燭光行動、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捐資助學、法律援助等方式,對口幫扶浦北縣張黃鎮羅家村脫貧。接到與該村對口幫扶脫貧的任務後,民盟欽州市委全力協助牽頭單位開展調研、幫扶、聯繫工作。將扶貧攻堅工作與社會服務工作緊密結合,以民盟社會服務工作品牌「同心農村教育燭光行動」為切入點,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開展扶貧攻堅幫扶工作。
-
民盟「燭光行動」,助力教育扶貧工作
2018年1月3日,在民盟貴州省委的支持下,由貴州省早期教育協會、六盤水市教育局主辦、民盟省直經濟支部承辦,民辦六盤水市委協辦的民盟「燭光行動」園長成長計劃公益培訓在六盤水市舉行。 民盟「燭光行動」六盤水站是新年的第一場公益培訓,雖然冬天的涼都在凍雨中顯得格外寒冷,但是抵不住園長學習的熱情,500餘名園長參加了培訓。
-
「農村教育燭光行動」走進海西州高級中學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2月11日,海西州政協副主席、民盟德令哈市總支部主委雷海蘭一行來到州高級中學,開展「農村教育燭光行動」捐贈儀式,為州高級中學6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發放了3萬元獎學金。「非常感謝民盟支部給我們帶來的獎學金,這筆獎學金是我們前行的動力,也是他們對我們努力的肯定。」州高級中學高二學生馬蘭感動地說。民盟「農村教育燭光行動」是2007年由民盟中央倡導,在全國廣泛實施的一項旨在培訓幫助中西部農村學校校長轉變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支教行為。
-
民盟「燭光行動」啟動農村英語教師培訓
民盟「燭光行動」啟動農村英語教師培訓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9-02 [列印] [關閉] 本報訊(記者雷宇)民盟中央「燭光行動」之新東方教師社會責任行日前在北京啟動。
-
「燭光行動」 助力農村教育發展
12月4日和9日,民盟樂清市委會分別到大荊鎮第三中學、芙蓉鎮中學開展「農村教育燭光行動」教學幫扶活動。 活動中,樂清民盟盟員中的名師為學校上了多節教學示範課,並安排教學經驗交流會,盟員們分享了自己對課件設置、教學方式運用、課堂互動等方面的教學經驗,並與學校教師進行了交流討論。
-
敏察情建諍言 民主監督助推中國脫貧攻堅——記民主黨派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
民進中央供圖(助力脫貧·一路同行) 敏察情建諍言 民主監督助推中國脫貧攻堅——記民主黨派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編者按:2016年6月,各民主黨派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正式啟動。8個民主黨派中央對口8個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中西部省區,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
-
民盟達職院支部| 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在行動
,前往通川區北外鎮中心校開展了「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的專題講座。、四川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制定的 「 2020 年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工作計劃」而開展的面向義務教育學校「『語言關』對口援助幫扶」活動。
-
點點燭光溫暖鄉村師生
教師節前夕,「農村教育燭光行動」走進夾溝中學這是第36個教師節來臨前夕,民盟淮南市委專門開展的「農村教育燭光行動」助力脫貧攻堅系列活動。當日上午,民盟淮南市委不僅為該校師生送去了優質的示範課,還給孩子們捐贈了體育用品。 9日上午9時許,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跟隨民盟淮南市委一行十多人乘車來到了夾溝中學。在簡短的講話之後,捐贈儀式開始了,22個精心購置的籃球讓在場的孩子們笑容滿面,他們拿到球後就迫不及待地在操場上玩了起來。
-
民盟中央副主席龍莊偉一行蒞臨河南 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活動
9月8日至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龍莊偉一行,到河南鶴壁、濮陽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活動。省政府副省長、民盟河南省委主委霍金花,民盟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劉聖宇,省政協常委、民盟河南省委專職副主委柳鋒波,河南省扶貧辦副主任郭奎立,民盟鶴壁市委主委、鶴壁城建局局長常文君,民盟濮陽市委主委張煥軍等陪同調研。省政府副省長武國定會見了調研組一行。中共鶴壁市委副書記張然,中共濮陽市委副書記邵景良,西門子醫療臨床治療系統副總裁浦崢參加了調研組的相關活動。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香」約宜賓 共走屏山特色產業脫貧路
此次探訪小組由「歸鄉人」劉儀偉老師帶領著汪小敏、龔俊、彭宇一起,品嘗宜賓火辣的地道美食,欣賞蜀南竹海的絕美風光,四人還來到屏山茶廠,了解屏山縣產業脫貧之路,深入了解宜賓的文化和風景。「杯中宜賓酒,周圍竹林風」 鄉愁是一個難以忘懷的味道「把鄉愁具體具體再具體之後,就是一個味道。是你從小吃的那一道你最難割捨的菜。」
-
【雅安】民盟「雅安市愛心小屋燭光教育行動」走進滎經縣
9月14日,民盟雅安市委、民盟滎經總支、滎經縣教育局相關股室及雅安5家民營企業一行13人,深入滎經縣天鳳小學開展「雅安市愛心小屋燭光教育行動」,舉行助學捐贈儀式。民盟雅安市委秘書長張瓊強調了此次愛心捐贈的意義,希望受助學生能夠好好學習、健康成長、立志高遠,成為報效祖國的有用之才;民盟滎經總支、滎經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學校負責人等紛紛發言,對民盟雅安市委及愛心人士的捐贈表示感謝,充分肯定此次活動的積極作用,並祝願「雅安市愛心小屋燭光教育行動」能開展的越來越好;愛心人士表示將以建檔立卡、品學兼優學生為主要助學對象
-
民盟助力脫貧攻堅記錄工程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
6月5日上午,民盟助力脫貧攻堅記錄工程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陳曉光及各位副主席等民盟中央領導,帶領調研組先後29次蒞臨河南,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及相關調研活動。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計實現651.1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減幅93%,9484個貧困村退出、減幅99%,53個貧困縣摘帽、減幅100%,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8.79%下降到2019年底的0.41%。
-
民盟雅安市委「雅安市愛心小屋燭光教育行動」走進滎經縣天鳳小學
9月14日,民盟雅安市委、民盟滎經縣委、滎經縣教育局相關股室及雅安5家民營企業一行13人,深入滎經縣天鳳小學開展「雅安市愛心小屋燭光教育行動」,舉行助學捐贈儀式。隨後開展座談交流,民盟雅安市委領導張瓊強調此次愛心捐贈的意義,希望受助學生能夠好好學習、健康成長、立志高遠,成為報效祖國的有用之才;民盟滎經縣委、滎經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學校負責人等紛紛發言,對民盟雅安市委及愛心人士的捐贈表示感謝,充分肯定此次活動的積極作用,並祝願「雅安市愛心小屋燭光教育行動」能開展的越來越好;愛心人士表示將以建檔立卡、品學兼優學生為主要助學對象,發放助學金並持續關注其成長,長久務實開展社會服務活動
-
麻江狠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助推脫貧攻堅
麻江狠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助推脫貧攻堅近年來,麻江縣認真貫徹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紮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有效助推了全縣脫貧攻堅精彩出列。來源:黔東南新聞網 作者: 楊興平 何文中尚自然文化產業融媒體中心 整理髮布本次信息來源於:尚自然教育、文都教育 、文都
-
【宜賓】民盟宜賓市委到屏山縣開展教師禮儀培訓
8月28日上午,民盟宜賓市委特邀全國專業人才教育專家委員會禮儀委員、全國高級禮儀培訓師陳敏到屏山縣和平街小學校開展教師禮儀專題培訓。全校教師80餘人參加。(屏山縣委統戰部供稿)
-
【風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民盟岱嶽區支部
《關於大汶口文化保護開發的建議》的提案被作為「優秀提案」提報到了省裡;支部連續7年在區政協全會上作大會發言;《關於加快推進岱嶽旅遊發展的建議》《健全完善長效機制,鞏固創城工作成果》《關於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建議》等10餘篇被市、區政協列為重點提案,積極助推有關工作。
-
民盟河南省委赴安陽縣、滑縣農村小學調研
慈善公益報-中國公益在線(www.gyzxcn.com)安陽訊2020年12月8日至10日,民盟河南省委經濟科技處副處長李先永等一行赴滑縣和安陽縣就農村小學開設「夢想直播課」線上教學開展調研。民盟安陽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楊志強,中共安陽縣委統戰部副部長雷國民、晁錦錦,滑縣八裡營鎮正科級幹部趙興茂,滑縣八裡營鎮副鎮長侯剛參加調研。「夢想直播課」是民盟中央聯合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和新東方在線,共同推出的直播課程。該課程向全國各地農村中小學生提供寒假班直播課免費名額,實現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線上教育資源共享,能夠有效補齊農村教育短板,促進教育公平。
-
鄉村不滅的「燭光學校」閃耀中原大地
(助力脫貧·一路同行)鄉村不滅的「燭光學校」閃耀中原大地中新社鄭州9月6日電 題:鄉村不滅的「燭光學校」閃耀中原大地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闞力夜幕降臨,王屋山上空繁星點點,王屋山下的「燭光學校」依然燈火通明。「巡查、檢修、打掃,不放過一個死角。」
-
榴城鎮龍窩村:清潔「百日」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安徽網蚌埠消息 自村莊清潔行動「百日攻堅」活動開始後,龍窩村把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提升農村形象、助推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堅持脫貧攻堅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兩手抓。活動期間,龍窩村開展了衛生防疫、健康生活等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村「兩委」會議、群眾代表大會、黨員大會等作用,利用愛衛宣傳,入戶張貼、發放環境整治倡議書、宣傳資料,刷寫特色鮮明的宣傳標語,確保戶戶知曉、人人明白,做到全覆蓋、無死角。活動中,部分貧困戶也主動參與進來,從自我做起,從小家幹起,保證家庭和門前屋後的整潔衛生,也讓自己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為今後脫貧攻堅行動夯實了基礎。
-
燭光行動—外研通支教行 大型科技支教活動
為提高廣大農村地區中小學的外語教學質量,推動基礎教育均衡化發展,民盟中央與外研社在2014年初啟動了"燭光行動——外研通支教行"活動,準備向50所農村中小學捐贈"外研通"點讀教學設備、有聲圖書,並組織相關教師培訓。通過使用點讀教學設備授課,可以很方便地為學生營造一個由地道發音構建的語言環境。從而由輸入到輸出,每個農村孩子將來都可以講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