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將陸續走入40,此刻,你不惑了嗎?

2020-12-13 聽心Club

離上次整個社會談論30而立好像還沒過多久,我們在感慨著三十難立的同時,不得不面對新的中年危機,而現在,我們又不得不面臨即將到來的40不惑。提到這個話題 ,就不能不提孔夫子關於年齡最經典的語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0後將陸續走入40,此刻,你不惑了嗎?

離上次整個社會談論30而立好像還沒過多久,我們在感慨著三十難立的同時,不得不面對新的中年危機,而現在,我們又不得不面臨即將到來的40不惑。

提到這個話題 ,就不能不提孔夫子關於年齡最經典的語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概括,但很明顯,它契合了我們大多數人一生的軌跡和脈絡,因此流傳千年,常常被作為參照。

但為什麼我們卻一直在叫三十難立,四十仍惑呢?

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話題,因為孔子也沒有告訴我們40歲前要解決哪些問題,我們受的教育,我們的父母也都沒有明確告訴我們40歲前我們要弄明白什麼。

而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歷和軌跡也都完全不同,所以四十不惑什麼,顯然也很難有標準的答案。

所以對這個話題 ,我們只能嘗試做一些列舉和探討,答案可能只在每個人自己心裡。

四十歲,人生近半天近午,四十歲基本都經歷過了成敗、得失、榮辱、愛恨,抑或還有病痛、生離和死別,因此,要問40歲的我們應該明白了什麼,我想大概是:

成功究竟是什麼?如果說成功是世俗意義上的,那標準又是什麼?如果我們實現不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那麼人生是否就不再擁有意義?得到和失去區別是什麼?什麼東西可以永遠得到?愛究竟是什麼?你可曾真正愛過誰?不惑之年的你是否還相信愛的存在?什麼是餘生應在乎的?什麼是餘生該放下的?

如果再要深入些,加上下面這些問題未嘗不可:

你是否還有夢想?如果夢想幻滅,我們人生的意義還有什麼?

甚至於,人類哲學和幾千年來長久被提起的問題: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又將去向哪裡?

如果對這些問題,我們還有很多不解,那麼看看名人的回答也許我們能夠得到些什麼。

王朔說:我年輕時有無數夢想,現在依然還有,唯一的區別是已經不打算去實現了。

梁宏達說:人家都說這個四十不惑,很多人說四十不惑—就是不困惑了,啥都明白,我說這才胡說八道:人過四十怎麼就啥都明白?就不夠困惑了?我的朋友,你別說四十?五十多歲的,在名利場上犯糊塗的都不少……我認為四十不惑是啥意思?四十不惑的惑是誘惑的意思,就說你到四十歲以上的年齡,你不會輕易地被一些事情所誘惑。當年金聖歎有過那麼一段話,說得好: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空山窮谷沒人的地方,有黃金萬兩在那擱著。「蒹葭蒼茫之外,有美一人」,就是大荒野的地上,有非常漂亮的女人在那兒……試問君子動心乎?這種情況下沒人監督你,你動不動心,會不會受到誘惑?金聖歎寫: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39個「動」字。為什麼39個動呢,意思是39歲之前,動心,到40歲以後就不輕易動心了,為什麼不受這誘惑呢?你也不知道誰給你下的套兒……現在這個社會,擱金錢美色給你下套的事還少嗎?那實在是太多。

高曉松說:

我現在不慌張 也不掙扎了

然後四十不惑了嗎

原來我以為 沒到四十歲的時候老覺得

四十不惑的意思就是說

你就都明白了 什麼都懂了

然後到了四十歲才發現

不惑的意思是說

你不明白的事都不想明白了

年輕的時候 每件事你都想明白

每個人你都仔細想把他看透

每個事情你想明白它

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甚至這個社會 這個時代

你都特別想去明白

但是你其實明白不了

你連你自己最愛的人坐對面

你可能都不能全明白

可是年輕的時候就太想明白

因為老覺得

有一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張

後來等老了才發現

那慌張就是青春

你不慌張了 青春就沒了

然後但是我很懷念那個時候的掙扎

你看就是名人對40不惑的理解也都是不一樣的,顯然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南懷瑾老師對人生有一段經典的總結:莫名其妙地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以然地死去。

如果人生真是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尋找人生的最佳答案呢?

限於篇幅問題,這裡不便展開,後續將通過圖文繼續與大家探討,如有興趣,獲請關注!

80後,你不惑了嗎?

相關焦點

  • 80後,即將邁入不惑的40歲,人到中年,如何贏在人生下半場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第一批80後馬上就要四十歲了。40歲,人生已到不惑之年,而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都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負重之年,又有多少人到了這個年紀,再難維持優雅的外在。面對這樣的一個「不惑」之年,80後的網友也紛紛感嘆:10年前我覺得40歲離我很遙遠,怎麼一眨眼就到了,太扎心了!曾經以為四十歲的我會實現三十幾歲的夢想,但事實上即將四十歲的我,卻再也不敢談論夢想。看著自己開始發福的身體,還能繼續追夢嗎?
  • 《二十不惑》究竟不惑的是什麼?你真的知道嗎?
    在古語之中,分別用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去分別指代人的二十歲、三十歲和四十歲這幾個階段,然而在電視劇《二十不惑》中,四十不惑變成了二十不惑,這裡的不惑究竟指代著什麼?是對人生的重新定義嗎?在劇中梁爽和姜小果的身上,你是否看到了曾經的自己的影子?其實對於不同年齡段去看這部電視劇,看到的自己都不相同,80後和90後或許看見了曾經的那個自己,但是感覺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那就是自己曾經的二十歲,和曾經是那麼的相似,陌生的是時代背景的不同,這更像是屬於00後的二十歲。
  • 馨香智慧:《二十不惑》?80、90後父母應看,如何正確與孩子溝通
    馨香智慧:《二十不惑》,70、80後父母該看看,如何正確與孩子溝通蔣長英:《聰慧父母》家庭教育導師近日《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電視劇先後上線,《二十不惑》紮根於現實的生活,分別從4名女孩的視角展開,講述了與青春作鬥爭的故事,並且以ta們的成長經歷反映林新時代的青年現狀。如今的90後,也常常被貼上一些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標籤。佛系、慫幾乎遍及網絡。其實孩子變成這樣,家長也脫不了干係。
  • 廚師趣解《論語》"四十不惑"="消費40考試不惑"
    原標題:廚師趣解《論語》"四十不惑"="消費40考試不惑"   楚天都市報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記者昨日在湖北經濟學院三清園食堂二樓,卻看到了一個黑板報,對《論語》中這段話進行了「神翻譯」——「我們這裡有5塊和10塊的美食,吃了有利於學習……消費40塊,考試不會有疑惑……消費70塊,隨便怎麼考都可以順利通過。」   如此翻譯引來許多學生圍觀並拍照轉發,有人稱讚有創意,也有人質疑有點「雷」。
  • 四十不惑的意思真的是沒有困惑了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句話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提到。我們常常從字面上理解,三十而立就是到了30歲安家立業,而到了40歲就沒有困惑了。可是,它的真實意思真的是我們平常這樣理解的嗎?顯然不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四十不惑」確實有到了40歲沒有困惑的意思。
  • 四十不惑,你還惑嗎?
    在時間這雙推手面前,我們越加故意的喜歡這句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們在生活孔子說:吾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我才知道四十是不惑之年。什麼是不惑呢?
  • 《二十不惑》如何不惑?
    #,如何不惑?《二十不惑》這部劇真實地講述了不同性格背景下的四名女大學生卻擁有同樣困惑的故事。已經邁入20歲的你,或者即將邁入20歲的你↓是否像姜小果一樣,擁有無限的潛力,缺輸給梁爽巴掌大精緻的臉,你一定會抱怨「怎麼我的勤勤懇懇還不如人家的一張臉?」
  • 二十不惑:這是你的生活嗎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來自《論語 為政》現在是二十不惑嗎?二十不惑是關於四個從同一個宿舍畢業的學生,在為社會做準備的一年裡,他們經歷了挫折、尷尬和被騙,最後,他們在家庭和社會中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成長,在社會與學校的分水嶺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煩惱和問題。
  • 《二十不惑》大結局:青春不散場,梁爽結局最圓滿
    《二十不惑》是由關曉彤、金世佳、牛駿峰、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主演的都市勵志成長劇。今天《二十不惑》大結局了,青春不散場。「紅樓四子」順利畢業,每個人都有對未來的規劃。段振宇被小果第三次拒絕後,選擇了去德國,段振宇真的放下了嗎?他在小果畢業的時候還特地打了視頻電話給小果,祝小果畢業快樂。段振宇真的很暖啊!可惜……段家寶大寶選擇放下趙優秀了,最後還撮合梁爽和趙優秀,段家寶又變回了那個天真可愛善良的大寶。
  • 四十不惑的又是什麼?
    四十不惑的又是什麼?中國古代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不同的稱呼「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還有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有人說男人要三十而立,又說四十不惑。相信大家在看影視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黃口小兒這個詞,黃口小兒又是指的什麼?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在峰峰,一切可期…
    原創 微觀峰峰 微觀峰峰大家晚上好我是照松,在周六晚上和大家見面還習慣嗎?今年這個夏天無疑應該是「姐姐們」的夏天了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最近開始霸屏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姐姐們的精彩我們都想不到不惑這個詞古語中,有弱冠之年、而立之年
  • 《二十不惑》:你的二十歲迷惑嗎?
    慵懶的暑假最適合追劇啦 小西最近正在追《二十不惑》 主要講述了四個女大學生 經歷一系列青春煩惱和成長困惑 最終在生活上收穫了成長的故事 二十歲往往與我們的大學生活碰撞在一起
  • 首批80後40歲倒計時,不知不覺已是不惑之年,願生活不太擁擠
    還有一個月就到2020年了,這意味著距離第一批90後30歲,只剩下了一個月時間了。相關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身為早已經穿上秋褲棉大衣的80後,淡然一笑,然後繼續去敲代碼。沒有了詩和遠方相對於90後,我是一個過來人,不想感嘆太多。而立之年的壓力早已讓我喘不過氣來,接下來的「不惑」卻近在眼前。早已被生活磨平了稜角,中年危機這個詞似乎正在經歷。
  • 神獸們已陸續歸籠,試問媽媽們此刻感受
    隨著復工復學步伐逐步開展,各位神獸們已陸續回籠,家長們望穿秋水終於盼來專業馴獸師的歸位,自己這個非專業馴獸師歷經了幾個月心靈與精神的種種輾壓,此刻終於有機會得到舒展!那麼試問一下,你此刻感受如何? 媽媽們之前想想神獸開學後,自己高興的三天都睡不著覺,然後幾個好姐妹一起逛街,吃飯,購物……,那種光想都能樂出聲的日子簡直不要太美好!
  •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 "四十不惑"再出發
    原標題:深圳,四十不惑再出發(望海樓)   北緯22度,年平均氣溫23℃,深圳處在一道炎熱的城市帶上。但這座城市被視作熱土,卻不是因為溫度,而是始終如一、熱火朝天的幹勁。   這是一座被黨和人民寄予厚望的城市。
  • 都說男人四十不惑,其實40歲的男人是這樣的
    40歲的男人,應該是魅力四射的時候,相比於20歲的年輕,40歲迎來了人生第二個黃金時期,然而,現實中看到了很多40的男人,卻都是這樣的:01.03.曾經還可以仗義執言的自己,在進入這個年齡段後,竟然也開始變得有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能躲掉的閒事不再去管,穿梭在單位和家庭之間,是一種逐漸脫離社會的悲哀,也有一種淡淡的任命和心有不甘在裡面吧,就連社會責任感也一天天的消退了,顧家或許成了唯一的良好表現。04.
  • 二十不惑電視劇免費播放全集 二十不惑40集在線觀看完整版
    《二十不惑》首播後,網上便開始了猜CP討論,有的網友紛紛表示,從一開始就站錯了CP。今天來說的熊治這個角色,也是《二十不惑》對應四位女主感情線的。據了解到,熊治扮演者是演員徐紹瑛,劇中徐紹瑛是不是與董思怡飾演的段家寶是CP呢?二人結局如何了呢?一起去看看吧!
  • 孔子說「四十不惑」的「不惑」具體是什麼意思?你做到了嗎?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這是夫子自道的為學次序和應達到的境界。三十歲的時候能夠道德人格「確有所立,不退不轉」而言行能夠「約之以禮」了。
  • 彭玻丨湖南美術社40年:因美不惑,波瀾壯闊
    於歷史,40 年也許只是一朵小小浪花;於個人,40 年能夠讓人不惑;而於一個出版社,40 年已足以讓夢想綻放!人們認同湘美,因為它為中國美育和美術盡心盡力服務了40 年,走出了一條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之路。湘美社的40 年,是出版之路,是生命之旅,更是美的歷程。 湘美人為美育優服務,這份使命感是動人的。 上個世紀80 年代,美術課還不被重視,許多地方都沒有專門的美術教材。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不再年輕的80後
    少年的情感由不得人來控制,自由得像湖面的風,此刻忽然想見了,如果見不到,便沮喪起來。沮喪之中,才隱約懂得些人生的道理。80後,一個特殊的群體,生在紅旗下,長在陽光裡,是第一批長在希望裡的種子,曾被時代賦予了過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