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夥伴們是不是也曾和我一樣,在洗衣服的時候總認為難洗的汙漬用開水燙燙會更容易清洗乾淨,還能順便消消毒。
這個說法當然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我們想要去除衣服上的汙漬,主要是藉助洗衣粉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劑。而它的溶解度則取決於溫度的高低,所以溫度較高時,潔淨力自然更勝一籌。
但衣物纖維在遇水後會膨脹伸展,不同面料的天然屬性讓它們對於溫度的承受力也有所差異。像絲綢、羊絨、亞麻等這類的面料,用熱水洗滌就容易出現變形縮水的問題。而且顏色鮮豔的衣服大多容易掉色,遇上熱水還會更加嚴重。
另外,在不了解汙漬來源的情況下就直接用熱水清洗也是錯誤的。比如汗漬、血漬、牛奶咖啡等含有蛋白質的汙漬,受熱後會更容易吸附在衣物上。因此用冷水浸泡清洗才是更正確的做法。
這也是為什麼清除這些汙漬所需的含酶洗衣粉,不可以在超過40℃的水溫下使用。其所含的鹼性蛋白酶會在高溫下失去活力,影響洗滌效果。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像羊毛、兔毛等織物面料內含蛋白纖維,蛋白質遇酶會被溶解,所以不可以用加酶的洗衣服來清潔。
但如果衣服上沾染的是油汙,那麼用熱水搭配洗滌劑來清潔是最合適的,特別是棉衣效果顯著。
因此綜合來說,並不是水溫越熱越好,針對不同的情況,30℃—60℃的水溫是最適合的。雖然洗衣機也有加熱洗滌的功能,但最好還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不然傷衣服不說,還耗電量大不環保。
同時,衣服的水洗標上也會標註出合適的溫度以及洗滌方式,嚴格按照上面的要求清洗最不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