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裁銀耳成本低、見效快,收益大。 其技術要點是:
一 、選料與配方
常用的一些配方有:
①禍葉樹鋸末(炒1小時)80 , 米粉20%,益富源菌菇生態寶0.5-1% 。
②擱葉樹鋸末75 ,麥麩20 , 石膏扮l‰ 蔗糖1 ,黃豆粉3%,益富源菌菇生態寶0.5-1%。
③棉籽 殼98 ,石膏扮1‰ 蔗糖1%,益富源菌菇生態寶0.5-1% 。
④棉籽殼 70% , 麥教25% ,蔗糖l% ,黃豆粉1.5%, 石膏盼2 ,硫酸鎂0.5,益富源菌菇生態寶0.5-1% 。
⑤ 闊葉樹鋸末 80 米糠20%,益富源菌菇生態寶0.5-1%。
⑥ 粉碎的玉米軸芯5 0% , 棉籽殼40 , 麥麩5.5,益富源菌菇生態寶0.5-1% , 黃豆粉2% , 石膏粉2% , 硫酸鎂0.5%。
配料時,將能溶於水的原料先溶幹水中,其餘原料拌勻後加水(或益富源菌菇生態寶營養物質水溶液),並反覆調拌,使料充分吸水,拌筮甩手握起指縫問有水而不滴下為 宜。
二、裝袋與滅菌
一般選用耐高溫高壓的聚丙烯塑膠袋,規格50×l5釐米為宜,最好是兩頭相通的塑料薄膜簡。裝料時先將袋的一頭用線繩扎牢,隨裝料隨壓實, 裝至料高34—40釐米處, 將另一頭也用線扎牢,形成直徑為l0釐米左右的圓柱 體。裝籽後, 將袋外用清水衝洗乾淨, 揩乾後再打孔。在料袋的一側均勻打3—4個 深2釐米、直徑1.5釐米的接種穴, 然後用 醫藥膠布將接種穴密封后進行滅菌。滅菌 方法: 高壓滅菌(1.5公斤每立釐米)2小時或常壓滅菌8小時,也可間歇滅藺3次, 連續3天, 每天l小時。高壓滅菌時, 要緩 慢升壓,降壓, 以免壓力和溫度急劇變化 造成塑膠袋破裂。
三, 栽培與管理
接種要在滅菌後的接種箱(宅) 內打開膠布,在接種穴內接 入健壯的銀耳栽培種,然後再用膠布貼牢。接種箱(室)的滅菌方法是; 用紫外線燈照射半小時,或根據接種室(箱)的 大小,每立方米用40 的甲醛l0毫升,加高錳酸鉀5克燻蒸45分鐘, 也可用5的石碳酸溶渡噴霧消毒滅菌。上述幾種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塑膠袋接種後要迅速移入培養室,口朝上, 在培養架上均勻排放。最初幾天, 培養室溫度要控制在22一27度之間,促進菌絲定植。每天通風2—3次, 每次20分鐘左右。要避陽光直射。注意檢查有無授雜 隨汙染的菌袋,如有要及時清除。經10天左右, 按種孔之問的菌絲已經連接, 外界的雜蔭也不易侵入。這時可將膠布揭開一個小口, 通風降溫。袋間要留有空隙, 以利散發熱量。接種後20天左右, 接種孔上即分化出幼小的耳基, 這時要嚴格控制溫度, 保持在20—25度之間為好。相對溼度保持在85一90% 之間。直接向幼耳噴水會造成爛耳,可在袋上蓋一層自紙,要紙經常保持溼潤狀態,需常噴灑菌菇生態寶稀釋液,不但保溼,最主要的是可以達到增產的作用。為保證空氣新鮮, 除每天要通風3—4次(每次半小時)外, 還應用剪刀小心地把接種孔周圍的薄膜剪去一圈,擴大與空氣的接觸面。適當增加光照, 每天要給銀耳10度以上的較強的散射光,只要溫度不超過20度,即使是直射光也有益無害。
四,採收與千制
當銀耳耳辮完壘展開沒有包心後,呈白色半透明狀態、稍有 彈性時,即可採收。採收時應用小彎刀伸入袋內,滑培養料表面割下,收後將黃色和蹬黃色的耳根修剪乾淨,用清水漂洗2—3遍, 除去雜物,攤在蓆子上及時曬乾。晾曬時要輕輕翻動, 防止耳片壓扁, 保持
朵形美觀。也可烘乾, 烘烤溫度宜在40—50度之間, 不得超過6度。
銀耳幹制後,要及時分級,用無毒聚乙烯塑膠袋包裝。也可置於乾燥、清潔的桶、箱內貯藏,並要往意防潮、防蟲、防黴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