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教習網,轉載請註明出處。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本文是教育部審定的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文章《孟子》二章中的第二篇,是歷代傳統的議論文名篇,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的環境中造就的,他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在由個人說到國家進而導出本文中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者抓住論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語言作扼要的論證,觀點鮮明突出,讀後發人深思。
(二)說教學目標:
1、學習文言文要品讀關鍵詞句,深層挖掘作品內蘊這篇文章邏輯嚴密,觀點鮮明,論證有力,氣勢充沛,語言精闢,讀後發人深思,頗受啟迪基於這兩點,我設計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
(1)積累文言實詞、虛詞。
(2)理解課文大意,進而理解課文闡述的道理――人才要經過艱苦磨鍊,才能夠造就。最後理解課文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正反對比論證,從而達到熟讀成誦。
2、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內蘊,在讀中鑑賞語言的精闢,在讀中質疑探疑解疑,因此我設計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是:讀出節奏、讀中品味,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
鑑於課文內容,我設計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讓學生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三)說教材的重、難點以及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採用反覆讀——引導探究——知識拓展的方法來引導學生理解文意,把握作者是怎樣用事實和事理論述觀點的鼓勵學生展開討論,暢所欲言,教師適當點撥、分析。
二、說學生: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年文言文的積累,具有了閱讀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對於本文的學習應該說並不存在太大的困難,但還是要加強閱讀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勇敢的面對挫折和憂患意識。
三、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反覆誦讀、不斷引導的方法使學生來理解重點字詞、重點句子的意思。接著利用拓展探究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而進行德育教育,最後通過展示讓學生來積累,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四、說過程:
1、創設情境,用《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首先展示生字詞,舜(shùn) 孫叔敖(áo) 畎(quǎn)畝 傅說(yuè) 鬲(gé) 奚(xī) 法家拂(bì)士,讓學生共同識記。
接著,誦讀課文,加深理解。(1)一生讀,師指出不足。(引導劃分節奏)(2)師範讀,學生聽讀。(3)生齊讀。
緊接著,師介紹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明確:留——保留原有的專有名詞
刪——刪除一些語氣詞
換——將單音節實詞替換為雙音節詞語
補——添加出容易省略的主語、介詞或賓語
調——倒換原句顛倒的語序
最後,讓學生結合注釋,理解字詞、理解內容。(師逐字逐句逐字考察)
3、引導探究,總結方法。
教師提出三個問題,加深對課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本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3)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論證觀點的?
師引導分析:首先列舉6位名人事例,接著說明人才必先經過一番磨練,然後從正面論述個人身處逆境需努力奮發,從反面論述國家無憂患意識易滅亡。最後,得出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拓展探究,知識擴充。
把課堂交給學生,擴大學生知識面。《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提出擔當大任的人必須經過艱苦的磨練。請根據查找的資料,補充一些例子,說說你的看法。
1、(生自由發言,師給與鼓勵)
2、點撥明確:
(1)司馬遷:受宮刑而作《史記》。
(2)愛迪生:愛迪生小時候一邊賣報一邊作化學試驗。有一次,不慎在火車上引起了火,被車長打聾了一隻耳朵。由於他的刻苦努力,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家。
(3)曹雪芹:舉家食粥而寫出了不朽的《紅樓夢》。
(4)貝多芬:即使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音樂創作。
5、引導小結,德育教育。
教師提問:學習完這一課,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學生陳述觀點,進行總結,教師引導鼓勵。
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能沉溺於安逸舒適的環境當中,要有憂患意識,一旦遇到困難挫折,要善於思考,付諸行動,改變現狀,這樣才能有所作為。
6、課外積累,打好基礎。
沒有偉大的意志力,就沒有雄才大略—巴爾扎克
1、困難越大,戰勝困難就越榮耀——莫裡哀
2、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4、人無遠慮,必在近憂。——(論語)
5、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6、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唐 魏徵)
7、布置作業,積累鞏固。
對於不同類學生,布置了不同的作業,鞏固所學。
A:練習冊課外文言文。
B:課後題第2題、第4題。
C:文中重點實詞及通假字。
五、說反思:
1、優點:
(1)故事導入,學生興趣濃厚。
(2)逐字逐句引導,便於學生理解。
(3)設置問題合理,逐層深入。
(4)德育教育到位。
(5)板書設計合理,精煉美觀。
2、不足:
(1)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沒有想像中的好。
(2)由於學生基礎差,理解課文內容佔用了大量時間,導致拓展部分不到位,課外積累部分未展示。
教習網是一家專為中小學老師提供備課資料下載、在線組卷和教學經驗交流學習的網站。網站擁有各類精品備課資料300多萬套,試題400多萬道,涵蓋了K12教育階段的各年級、學科和教材版本,是中小學老師教學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