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篇文章很火,叫《祝中國女孩早日擁有穿衣自由》,文章其實不錯,大部分地方單拎出來說都沒問題:
比如中國男網友喜歡對女孩長相/衣著評頭論足。
比如說文章說女孩的身體是自己的,穿什麼應該由自己決定,別人無權指手畫腳。
比如女孩大部分時候被性侵不是因為他們衣著暴露,而是犯罪分子覺得他們好欺負。
然而這篇文章依然招到了大量來自男性極度不友好的評論。
「騷貨就喜歡穿得少。」
「傻逼玩意兒。」
寫這樣評論的人當然是傻逼,他的觀點毫無可取之處,但你能感受到他的憤怒。
事實上文章作者在微博上說類似的批評聲音他還收到了幾百個,顯然有相當多人被這篇文章激怒了。
你當然可以簡單的把這些人都歸類為「傻逼」,最後得出的結論「中國男人都很惡臭」,就像微博上某些帳號一直做的那樣。
但這無益於理解,只是在製造對立和更大的隔閡。
我試著幫他們解釋一下,為什麼這麼多人被這篇文章激怒了。
1. 在不對女孩穿著評頭論足這件事上,外國並沒有比中國做得更好
相當大一部分人的憤怒在於那篇文章的開頭。
那名作者在開頭寫道:
寥寥幾句話就把中國人和外國人對立起來了:外國人不會對女人評頭論足,而中國人則會開低俗玩笑,說羞辱性的言語。
而且文章後面又一直在針對男人,所以事實上這幾句話的本質,是我們最熟悉的套路——貶低中國男人,拔高外國男人。
類似的文章我們之前見過太多了,下面這是百度用「外國男人」作為詞條搜出來的第一篇文章,就不多介紹了:
然而在不對女孩穿著評頭論足這件事上,「外國男人」並沒有比中國做得更好。
首先這個「外國」,肯定不是印度這樣的國家,畢竟印度出過這樣的新聞,遠比中國來得更壞:
也應該不是新加坡以外的東南亞國家,以印尼為例,我們兩次去印尼的時候,都有大量當地土著直勾勾盯著去旅遊的中國姑娘身體看,還有這樣的新聞:
當然更不可能是穆斯林國家或者非洲。
我知道她說的「外國」也不是這些國家,而是歐美發達國家——然而它們也沒好到哪去。
直到1965年,義大利才出現第一個拒絕嫁給強姦犯的女孩Franca Viola,此前義大利西西里島規定只要強姦犯願意娶受害者就可以被免罪。
這個法律一直到1980年才被廢除。
一直到1999年,義大利最高法庭還認為「穿著牛仔褲的女孩絕對不會被強姦,一定是她同意了」
而澳大利亞一直到近期,還有這樣的案例。
過半數的英國男人至今認為女人如果穿得少,會更容易被強姦。
你去youtube上那些衣著暴露的美女博主下面,看到的下流評論並不會比微博上少。你去instagram上面,也會看到很多人說博主穿得就像個「婊子」。
日本和韓國就不談了,雖然這兩個國家犯罪率都不高,但這兩個國家大男子主義嚴重,男人特別喜歡對女人的穿著打扮評頭論足,不但會控制女孩子穿什麼衣服,甚至會挑女孩子化什麼妝。
剩下的,可能只有北歐北美等少數幾個國家了。
我不是說世界上其他男人都做得不好,所以中國男人也應該做得不好。
我的意思是,全世界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如果只有少數國家做得比中國好,又憑什麼說去了「外國」就敢穿了,塑造出一個國外男人都友好包容,中國男人都猥瑣愛judge的形象呢。
況且這篇文章為了證明這個觀點,分別舉了「伊朗女孩越來越沒有穿衣自由」,「韓國電視劇裡的男人喜歡對女孩評頭論足」幾個證據。
既然作惡的都是外國人,又憑什麼把這些罪加在中國男人頭上呢?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民族主義抬頭的今天,這樣的論調很難不惹眾怒。
2. 中國男生才真的沒有穿衣自由啊
還有一部分人憤怒,則是因為覺得文章描述的,和現實不符。
文章說中國女生沒有穿衣自由,寫道:
話說得很漂亮,但有很多男生看了這一段,腦海中過了一遍自己的衣櫥和自己女朋友的衣櫥;想了一下自己平時看到的男生和看到女生的打扮;回憶了一下無論女生穿得好不好看自己都只能說好看的經歷,以及自己無論怎麼穿衣服,都被一群女生議論,當面說土的經歷。
越想越不對勁,越想越委屈。
「照這個說法,中國女生怎麼沒有穿衣自由了?」
「中國男生才真的沒有穿衣自由啊!」
在有關「女孩想穿什麼就穿什麼,別人無權指手畫腳」這個話題上,繞不過去的是女孩有沒有權力對男人的穿著指手畫腳。
如果有,那就太雙標了。
如果也沒有。
那翻翻網際網路,對男生穿著的評論可比對女生穿著的評論多多了。
她們不但熱衷於討論男人的穿著究竟哪種更屌絲:
還喜歡說「程式設計師的格子襯衫怎麼這麼土」,「這麼胖還穿背心心裡有沒有逼數」。
我還記得前段時間郎朗大婚,還在結著婚呢,就有一群女性博主開始攻擊郎朗長相:
郎朗已經是中國男人中有才氣有本事的代表了,就因為胖了點就被罵「豬頭」,生的孩子已經被預定「豬頭三」,天知道其他人會被怎麼罵。
關鍵是男生對女生的評頭論足,最多在網上對陌生人,是萬萬不敢當面說的。
但女生對男生的評頭論足,經常是當面指著鼻子議論。
「你這鞋子太土了。」
「你這髮型好土啊。」
「你怎麼這麼胖啊?」
當然這些還是輕的,還只是語言上的羞辱。
更典型的是之前的「多地出臺行動整治北京比基尼」。
再怎麼說,國家也沒出臺法律規定女孩該怎麼穿吧,沒有禁止女孩穿她們想穿的衣服吧?
然而那段時間男生如果像這樣露出肚臍,是要被罰款的,等於國家介入不讓男生這麼穿,說「有辱市容」。
很多女生說自己之所以穿得少,是因為夏天太熱了,不應該被評論。
那這些「北京比基尼」的大爺又何嘗不是呢?
如果不是因為太熱了,誰願意冒著被罰款的風險,撩起肚子呢?
你們女孩看到的是
看到的滿滿都是對身材不好的女生的限制。
但男生一上網,看到的滿滿都是這樣的評論:
結果現在出了這麼一篇文章,說中國女生沒有穿衣自由,並且這沒有穿衣自由還是男人害的,都怪男人喜歡評論女人穿著。
很多男人估計先是一臉懵逼,然後滿肚子不服氣。
因為所見所聞和文章描述的有巨大差距,所以又一些男性被激怒了。
3. 禁止別人評論是惡
而讓我不爽的則是這一條。
一個女孩,無論有什麼樣的身材,在穿衣服這件事上都可以受自己自由意志支配,別人無權阻止。
這當然沒問題,但說不會遭到「任何形式的評價」,就太過了。
就連我們看到一隻雞經過我們面前,我們都會評價它的雞冠好不好看;
就連一袋米我們都會評價它好不好吃;
就連博爾特跑個200米,我們都會評價它跑得快不快。
人類不可能停止評價,這個世界上無論活著死去的所有人、事、物都會被評價。
有問題的是那些進行攻擊的評價,那些把謠言當事實的評價。
比如「穿這麼少一定很騷」,比如「這女明星這樣做女主角,一定是被潛規則了。」
但像文章中舉例的馬思純這幾條評論,就是很正常的評價,完全沒有問題。
既沒有罵人,也沒有對她進行人身攻擊,只是給她的穿衣風格提出建議。如果連這都不允許,那就太恐怖了。
我們每個人當然都希望聽到別人誇自己,討厭別人說自己不好,但這不是你阻止別人評價的理由。
這是別人的自由。
阻止別人評價不但是一個只存在於反烏託邦小說裡的口號,而且多半是作為反派出現的。
如果你追求的自由,是阻止別人評價的自由,那對不起,你的自由打擾到別人的自由了,那你追求的就是壞自由,就必須反對。
更別說按照這位博主的邏輯,別人跨熱依扎身材好穿衣服好看,她立馬推出不好看的女孩沒有穿衣自由。
這種手法實在是有點親切呢。
4. 所以中國女孩到底有沒有穿衣自由?
還是回到這個問題上來,所以中國有沒有穿衣自由?
我問了十幾個女性朋友,她們有的說有,有的說原來覺得自己有,現在看了這篇文章不確定了。
不要不確定,中國女孩就是有穿衣自由,這是毫無疑問的。
什麼叫沒有穿衣自由。
中東一些國家規定女孩子上街不能露臉,這叫不自由。
東南亞的一些島上,對女生穿著有要求,這也叫不自由。
你把中國和這些國家相比,好像中國滿大街的妹子都不敢穿衣服不敢露,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一樣。
然而現實的街上,還不是短裙、吊帶、超短褲、包臀裙什麼都有。
這樣穿的女生這麼多,也沒見誰上去阻止這些女生不讓她們穿的。
這怎麼就沒有穿衣自由了?
至於文章要求的,自己想怎麼穿就怎麼穿,還要堵住別人的嘴,不讓別人說話。
這不叫女孩的穿衣自由,這叫烏託邦裡大哥的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