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倒計時一周!為弘揚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展示昆明市豐富的民族民間工藝,第二屆「匠心之美」非物質文化遺產手作展邀請本地知名非遺傳承人,以創新創意的形式展示刺繡、銅藝、影雕等傳統非遺作品,特設竹藤生活體驗區、非遺手作體驗區等,通過現場互動、現場教學、現場製作等,讓市民身臨其境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作為2019年「創意昆明」系列主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屆「匠心之美」非物質文化遺產手作展將於7月11日至15日舉行。活動集合了昆明非遺傳承保護傳習館、昆明獅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至和香修、擇藤茶具、樸意凡器、滇風魚拓傳習館、建水一境堂紫陶、有人家陶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永勝琺瑯銀器傳承基地、廖氏普洱、奔雷館等管所和企業,以及高玉文、高慶、景輝等非遺匠人。
皮雕
琴香花茶展示東方美學生活方式
200平方米的「東方生活美學展區」由擇藤茶具&樸意凡器的設計師專門為創意昆明活動設計,竹藤編製作品融合在整個非遺生活方式展區內,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空間,展覽以「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為主線,分成「香」「聞」「味」「意」4個單元,通過香道、書畫、古琴、茶道、花道、滇秀服飾等展品,展現出中國文人的風雅生活,同時,以古今對照的方式,展現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對當今生活的影響,以及東方古典美學精神的時代流變。
茶藝
在這裡你將可以看到竹藤編制的眾多作品(藤類茶具、竹類茶具、蒲草類茶具、棕櫚類茶具、古木茶具、古木雕刻等)與琴香花茶繡融合展示,在炎熱的盛夏,為春城市民營造雅致氛圍,與整個展區的「匠心」「非遺」主題相呼應,融為一體。
此外,整個展區內還將有香道、書畫、古琴、茶道、花道等體驗活動。除了欣賞到古琴演奏,市民還將看到奔雷館複製的唐宋元明4代名琴的代表作,以及一些琴周邊產品;更能在現場看到至和香修精心準備的月份養生香、行香儀軌、香席,以及非常精彩的香道表演。廖氏普洱則將為市民帶來精彩的茶道表演。
10場魚拓表演 讓你大飽眼福
在第二屆「匠心之美」非物質文化遺產手作展上,市民將可以連續5天看到現場魚拓表演。在一尾事先擺好造型的鯛魚背部開始著色,由濃到淡,由前到後按照魚體的顏色濃淡進行漸變,動作利索輕快,然後在助手的配合下迅速鋪紙按壓、拓印。大約10分鐘後,開始揭紙並快速點睛。於是,一幅活靈活現的紅鯛便躍然紙上。此外,市民還將在碩大的亞克力特裝內看到43幅江發強及學生的魚拓作品,宛如魚兒在海中遨遊。細看江發強的魚拓作品,魚眼晶瑩剔透,魚鰭紋理清楚,仿佛隨時就會擺尾遊走。
魚拓元素文創作品
現場除了精緻的魚拓作品,市民還能夠看到魚拓的圖案元素被等比例放大或縮小轉印在靠墊、抱枕、瓷盤、提包、茶杯、筆記本、摺扇、手機殼等物品上……這些物品都被賦予了一種質樸的魚文化氣息,拙樸的魚拓圖案還蘊含著詩意與雅致。這些日常生活所用小物品,無論是作為一種裝飾,或是一個紀念禮物,都兼具美觀和實用。這些文創產品,均可現場購買。
多項非遺互動項目體驗可免費玩
繪製滇派風箏、泥料拉坯、剪紙、皮雕、鋦瓷……今年的活動還布置了更加豐富的非遺技藝展示與現場互動,由非遺傳承人親自指導體驗,讓非遺走進千家萬戶。
風箏
在這個展區,你可以看到甚至還可以拿到市級非遺傳承人高慶的剪紙作品,他的作品粗獷不失細膩,誇張不乏靈動,線條流暢、風格質樸、巧奪天工、造型各異,作品內容豐富、裝飾性強,早已成為千家萬戶喜愛的民間工藝裝飾品,具有獨特的觀賞效果。他的剪紙一般不打底稿,各種圖案仿佛都已爛熟於心,不論多複雜的圖案花樣,他看一眼就會。
此外,150個大家所熟悉的元寶型翅翼與三角形身體結合的滇式風箏,將被製作成一個巨大的風箏在展區翱翔。眾所周知,翅翼具有最佳的放飛效果,在中國風箏界獨樹一幟。滇式風箏經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批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批准掛牌「滇式風箏傳習所」,由滇式風箏代表性傳承人朱家祥傳承後,開始步入保護性傳承生產,以突出雲南26個民族的風土人文為題材,在不失傳統的原則下對材料做了改良。風箏骨架採用碳塑纖擋料,不易折損、蟲蛀,有利收藏、攜帶方便。
紫陶傳承與創新互碰「火花」
建水紫陶在中華陶瓷文化中獨樹一幟,經過多年耕耘,建水紫陶產業發展壯大,市場佔有率漸入佳境。同時,「制陶」這項承載著文化及藝術的傳統技藝,吸引著越來越多80後、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人加入,在技藝傳承、推廣宣傳、技術研發、平臺搭建等領域,他們用全新的視角與執著、不斷地創新,推動建水紫陶的發展。今年的第二屆「匠心之美」非物質文化遺產手作展,沒有邀請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師參展,而是邀請了兩位極具代表性的年輕一代紫陶人,他們的作品將與大家分享。
建水紫陶
「建水一境堂紫陶」將為我們帶來130餘件不同風格的高品質紫陶作品,將建水紫陶更加全面地呈現在春城市民面前。據了解,「建水一境堂紫陶」秉承建水紫陶傳統制陶工藝,兼收並蓄,傳承發展,擁有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核心技術。
去過建水的市民或許見過建水紫陶街上有一間極具日系風格的紫陶店——「有人家」,門店不大,裡面的陶藝作品卻風格獨特,讓人看一眼便愛不釋手。日本一流設計院校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系碩士畢業的兩位留學生——「桂花君」(崔文佳)和「小鳥」回到建水,開創了屬於他們的一片天地。「我挺享受在建水的生活,慢節奏能夠讓人靜下來創作。」崔文佳是上海人,跟合伙人一塊兒來到建水創業,他們的產品不是傳統的建水紫陶,一塊西瓜、一隻小貓、甚至一個隨手的塗鴉,都成為了器具上的圖案,大多是精緻小巧的日系風格,別具一格。「希望將中日現代設計美學融會貫通,並賦予紫陶這一古老工藝以新生命,願更多人能夠了解紫陶、熱愛紫陶、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崔文佳說。
60餘件掐絲琺瑯盡顯奢華
琺瑯銀器是雲南特有的工藝,由於其工藝複雜、製作成本較高,以及傳承方式特殊,已瀕臨失傳,目前掌握這門技藝的只有寥寥數人。為了將這一工藝傳承並發展下去,非遺傳承人唐建安刻苦鑽研,不僅掌握了製作工藝,而且在器型和紋樣上積極探索,進一步增強了琺瑯銀器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把這種古老的民間琺瑯工藝品打造成為了麗江永勝「邊屯文化」中爭豔綻放的一朵靚麗奇葩。
琺瑯
此次展覽中,唐建安將帶來60餘件新作,這批作品剛從法國交流展覽歸來,即將讓春城市民大飽眼福。其中值得一提是,榮獲2018年工藝美術杯精品評選金獎的《鳳穿牡丹》寓意吉祥富貴,採用銀胎一張打製作,運用了純手工鍛打、鏨刻、掐絲琺瑯、鑲嵌工藝製作而成。而另一新作《喜上梅梢花開富貴》酒具套裝寓意吉祥富貴,也是採用銀胎一張打製作,運用了純手工鍛打、鏨刻、掐絲琺瑯、鑲嵌工藝製作而成,採用一壺十杯,寓意十全十美,榮獲2019商洽會工匠杯精品評選金獎。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趙燁琳
責編:李冬雨 一審:秦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