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個非遺及手作藝術主題情景體驗式社交空間「造物天地」發布
上海2017年12月6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12月3日,由中南商業匠心打造的全國首個以非遺及手作藝術為主題的情景體驗式社交空間「造物天地」正式對外發布。 造一方城市名片 -- 全國首個非遺傳承及藝術體驗空間 「造物天地」以匠心文化為精神內核,以非遺傳承和創新為品牌目標,以手作體驗為運營載體,在業態定位、運營模式、市場推廣上力求多重突破,是全國首個以非遺及手作藝術為主題的情景體驗式社交空間。
-
匠心初地,玉汝於成!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在餘杭召開
今天,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在我區舉行,以「匠心初地 玉汝於成」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各門類眾多優秀匠人。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張振豐致歡迎辭。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建武作主題演講,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鄭榮勝,國家文旅部產業司副司長耿軍,區領導阮文靜、沈昱、張俊傑、杜堅強、曾宏、許玲娣,以及單霽翔、趙普、張紀中、朱炳仁、杭間、紀連海等文化界、文旅產業和文化匠人代表等參加。
-
龍順成「體驗木工手作 感受匠心傳承」活動在京舉行
2019年11月22日,龍順成中式設計師之家系列活動「體驗木工手作 感受匠心傳承」在京舉行,傳承了157年的國家非遺老字號品牌龍順成家具源自清宮造辦處,此次活動我們將邀請設計師朋友們一起動手,體驗一件京作家具成品從制材刮磨燙蠟到成器的全過程,並帶大家參觀北方最大的紅木儲藏生產基地「
-
甘孜州非遺走進成都 直播帶貨引網友點讚
6月12日,在成都東湖公園紅美術館展廳內的「雪域匠心·2020甘孜州非遺影像展與作品展」現場,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劉洪正左手戴帽,右手提著包,繪聲繪色地向網友展示著甘孜州的非遺文創產品魅力,其精彩的直播帶貨展示將甘孜州非遺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獲得網友們的一致點讚。
-
勞動節-致敬匠人,致敬匠心,做「新匠人」
匠人是勞動者,匠人是那些在勞動中精益求精者、勤勉不懈者,人生在勤,勤則不匱。世界再吵雜,匠人的內心依然是寧靜的。在喧囂中,憑著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匠心,期待時間與技藝彼此成全,匠人如梅,匠心傳世。用堅毅,重複風霜的磨練,在九寒冬裡隱忍待發;匠人是寂寞的,更是執著的。匠心,是歲月中一次次沉澱的耐心。何為匠心?是有「擇一事,終一生」的初心,有「終一生,愛一事」的耐心。
-
匠心匠藝綻放非遺魅力 馬欄山好物文創市集點亮長沙夜經濟
紅網時刻7月26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曾紫芊 陳雅芳)逛文創、看非遺、品美食、觀節目……7月25日晚,馬欄山好物文創市集「匠心匠藝」專場活動在馬欄山月湖文創小鎮廣場舉行。「頭髮茂盛」保溫杯、「暗中觀察」眼罩、「無樂不作」收納包……在馬欄山園區企業籮筐傳媒攤位上,其打造的「湖南衛視新年粉絲禮包」「湖南衛視暑期粉絲禮包」「湖南衛視全球飆文創禮品」等高顏值、創意新穎的文創品,吸引著眾多逛集年輕人的目光。籮筐傳媒是國內領先的創意產品和文化服務提供商。
-
《匠人匠心》解讀匠人故事
漆藝大師陳其積 □記者王峰 從12月22日起每周四晚10點,《2016技行天下——匠人匠心 第一集節目《傳承》講述的是三位與傳統手工藝品打交道的匠人故事。「幾千年來,手工藝品遍布生活每一個角落,手工藝品蘊藏匠人心思,承載史詩傳奇。」78歲的陳其積是廣東陽江的漆藝大師,從梳妝箱、漆皮枕再到漆皮箱,見證了陽江漆器的發展沉浮。陳其積說:「我希望我做的東西能跟上時代的腳步,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他們覺得喜歡,就會來學,只有這樣,才能把漆藝傳承下去。」
-
...之作,巧奪天工!《夢幻西遊》電腦版與你一起守護非遺一一榮昌摺扇
守護匠心之作,弘揚非遺文化!《夢幻西遊》電腦版長久以來一直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宣傳,不管是在遊戲內,還是在線下活動中,都將傳統文化與自身相結合,讓古老的非遺文化重新煥發生機。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文化,《夢幻西遊》開啟了「匠心傳夢·非遺守護計劃」。
-
閩臺匠人大會梁厝古街區主題活動舉行
福州新聞網11月3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第六屆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遊節正在如火如荼開展,29日上午,以「閩臺匯匠心 巧藝匯南臺」為主題的2020閩臺匠人大會梁厝古街區主題活動在倉山區城門鎮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舉行,依託梁厝文化底蘊,展現兩岸匠人風採,促進文化交流,推介倉山傳統文化和旅遊景點。
-
第二屆「匠心之美」非遺手作展 多項互動項目免費玩
為弘揚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展示昆明市豐富的民族民間工藝,第二屆「匠心之美」非物質文化遺產手作展邀請本地知名非遺傳承人,以創新創意的形式展示刺繡、銅藝、影雕等傳統非遺作品,特設竹藤生活體驗區、非遺手作體驗區等,通過現場互動、現場教學、現場製作等,讓市民身臨其境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
秉持匠心,重慶渝中區選出首批「母城匠心」37名匠人
經過3個多月推薦、評選,今(28)日下午,首批「母城匠心」的35組(37名)匠人正式出爐。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了解到,35組匠人裡,有的是傳統行業的老手藝人,也有新興行業的從業者,包括古建築的修復者、餐飲界的大廚、珠寶界的巧匠等。
-
「做匠人 築匠心」企業共建宣傳活動
「做匠人 築匠心」企業共建宣傳活動 2020-12-18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鍾萍(kk):想去聯合國講佛山年畫的小姐姐
原創:藝why劉鍾萍(kk女俠)一個自由的表達者擅長:用有著七百年歷史的一門手藝,跟這個世界對話。民間的匠人大多都不是畫師,所以都不善畫。以前分工明細,每個工序都有專門的人去負責。但現在對傳承人的要求就是都要會。當時清華美院的唐薇老師來佛山回訪的時候,聽說我想把佛像畫得更好用時候,她就說難得一個年輕姑娘想傳承一門傳統手藝,她就開始指導我,給我寄了一本神佛畫冊,我有空就會練習。
-
月影燈飾傳承匠心,對話銅燈匠人
匠心是把平凡事做到極致把事情做到極致就是一種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意味著一種執著,即一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韌性,相信日日不斷,水滴石穿。「術業有專攻」,一旦選定行業,就一門心思紮根下去,心無旁騖,「藝痴者技必良」,在一個細分產品上不斷積累優勢,在各自領域成為「領頭羊」。
-
匠人匠心打動世界
從李子柒到「滇西小哥」,從「阿木爺爺」到「中國裝束復原小組」,越來越多中國故事的民間講述者成功走向世界,憑藉的就是在一個獨到的切口上,持續地保持匠心,注入心力。他們以民俗、飲食、音樂、服飾、工藝製作為載體,把傳統文化中極高的智慧與審美具象地呈現出來,滿足了觀眾對詩意生活和神奇技藝的嚮往,豐富著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
用匠人精神,做有匠心的產品
天道無止境,因此人應該自強不息,永遠不斷的前進;藝術無止境,因此匠人應該精益求精,永遠不要停下追求的腳步。匠人精神的重要表現便是精益求精,不斷追求和探索藝術的最高境界。享選平臺中的傳承手藝人將匠人精神都用於自己的作品中,做出更精緻的作品。
-
活動預告|1月15日下午,小師傅非遺公益直播課堂來啦!
廣式蝦餃,用熟澱面作皮,鮮蝦肉、豬肉泥、嫩筍肉作餡,捏成彎梳形,皮薄白,半透明,軟韌而爽,味鮮香醇,被外省同行稱為三絕。澱面,是從麵粉中分解出來的,用於作點心。此粉性軟,延伸性小,可塑性大,點心師們利用其特性,製成龍珠餃、鳳眼餃、百花餃等多種精美點心,款式多樣而新穎。薄皮鮮蝦餃百花煎釀鴨掌,是廣州的傳統菜式。
-
高考作文素材4:懷大國匠心,做大國匠人
懷大國匠心,做大國匠人工匠精神應內化為一種普遍的職場信仰,成為個人事業刷新與中國國力提升的「利刃」。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放眼古今中外,成事者所用方法無非有二:一曰「道」,二約「術」。「道」為理念,「術」為方法。道術未裂,是為成功的不二法門。如果說「道」是路徑的指南,那「術」就是實踐的過程。我們所言的工匠精神,則為「術」的極致。
-
視頻|「匠鑄吳中 藝述光福」2020蘇作文創峰會光福分會場舉辦 揚子晚報直播吸引56萬人觀看
揚子晚報新媒體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程獨家直播,在揚子晚報一直播和紫牛新聞兩大直播平臺同時推送,吸引了56萬多名網友在線強勢「圍觀」。為行業賦能,為匠心打「call」,李鎮長希望全鎮廣大工藝從業人員搶抓契機,深度交流,不斷提升創作理念,共築匠心精神。
-
匠心志丨做一件有溫度的手作,做一日安靜的匠人
」9月9日-10日,值教師節之際,合群地產於天合名門展示中心舉辦了一場名為「做一件有溫度的木器」教師節系列手作主題活動,致敬匠心,致敬恩師。活動現場,一件件精美的手作藝術品被展出,一雙雙有溫度的創意木筷被誕生……筷子,作為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它不僅是吃飯的工具,更蘊含著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數千年來,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筷子傳遍世界各地,早已成為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本次名門活動,不僅致匠心、致恩師,也致傳承。手作,原為日文詞彙,後被引入中國並在國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