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張黎萍):「你們看,這個理塘的牛仔帽,這個牛皮包包,搭配起來,是不是很有迪克牛仔的味道?還有丹巴這款嘉絨刺繡的披肩,特別精美是不是?」6月12日,在成都東湖公園紅美術館展廳內的「雪域匠心·2020甘孜州非遺影像展與作品展」現場,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劉洪正左手戴帽,右手提著包,繪聲繪色地向網友展示著甘孜州的非遺文創產品魅力,其精彩的直播帶貨展示將甘孜州非遺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獲得網友們的一致點讚。
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劉洪(左一)現場直播帶貨 攝影 張黎萍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 供圖 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據悉,本次活動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活動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活動創新採用了「館展+媒展」和「現購+線購」模式,圍繞「傳播非遺品牌、凝聚非遺人才、發展非遺產業、促進文旅融合」的思路,生動展現出一場完美的全景式非遺文化視覺盛宴。
國家級非遺唐卡製作 供圖 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國家級非遺稻城阿西土陶燒制工藝 供圖 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此次展覽主要分為影像展和非遺文化實物展兩大部分,影像展部分主要展示甘孜州手工藝大師們工作生活的精彩瞬間。非遺文化實物展部分則主要呈現甘孜手工藝大師的匠心製作,該部分選取甘孜州的唐卡、金屬鍛造、雕版製作、藥泥面具、格薩爾彩繪石刻、嘉絨服飾、皮具製作、藏文書法等頗具代表的大師級非遺實物作品呈現,同時還展示了甘孜州境內藏醫藥、藏餐的繁榮發展。
格薩爾彩繪石刻展示 攝影 張黎萍
國家級非遺白玉河坡藏族金屬鍛造技藝 供圖 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的實物展區還展出了大量物美質優的非遺文創產品,並現場邀請非遺手工藝大師通過網絡連線進行文創展品的網絡展購。
藏文書法展示 攝影 張黎萍
四川省級非遺藏地藥泥面具製作 供圖 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此次展覽將從6月12日持續到6月14日,除了現場觀展,主辦方還特別設置了媒介影展,在網絡即可觀展。同時,為增加非遺文化的互動性,更好地傳播非遺文化,主辦方還特別在網上進行「匠人匠心——身邊的手作」保護非遺公益攝影大賽。
活動現場 攝影 張黎萍
近年來,甘孜州高度重視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尤其重視非遺人才的挖掘、培育和扶持,為非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撐,也孕育了優越的發展環境。「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對推動我國文化的發展、繁榮有著重大的意義,而且也為弘揚民族文化、延續中華文脈、發展人類文明有著巨大的作用。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非遺的挖掘和成果保護,提高非遺傳承實踐水平,促進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助推甘孜州全域旅遊發展。」劉洪局長表示。
作為四川乃至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地區,目前甘孜州現有各級各類非遺項目327項,其中世界級4項、國家級24項、省級61項、州級129項;有各級各類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64人,其中國家級11人、省級60人、州級293人,分布在雲南、西藏、青海等省市區以及省內其它地區的甘孜非遺傳承人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