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的網紅之路 「非遺+直播」產品「賣全球」

2020-12-19 駐馬店網

文/圖 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遺非」直播進行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幾千年來沉澱下來的瑰寶,如何讓這些後繼乏人的「死」的東西乘上時代的快車,主動走進「後浪」的內心,讓傳統文化遺產可感可觸,使它們「活」起來,「火」起來,成為擺在駐馬店市文廣旅局局長何新閣面前的一道新課題。

「放眼全國,如何把非遺產品與直播掛鈎,甚至百人同時直播全球,是一道等待破解的難題,更是考驗我們如何轉變觀念和作風,主動而為,乘勢而為,檢驗我們服務非遺項目的一塊試金石、鍊金石。」談起非遺,何新閣侃侃而談。

我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9項、省級36項、市級208項、縣級643項,國家級傳承人5人、省級傳承人20名、市級傳承人110名、縣級傳承人423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2所,省級生產性示範保護基地2所,省級社會傳承基地1所,各級各類保護中心、傳習所、展示館32個,全市共有非遺傳承老藝人3000多人。

駐馬店人文薈萃,歷史悠久,是「中國盤古聖地」「中國梁祝之鄉」「中國重陽文化之鄉」「中國嫘祖文化之鄉」「中國車輿文化之鄉」「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不可謂不豐富,經過時光淬鍊的非遺項目更是珍存的活的文化、活的歷史,從中可以折射這座城市的過去,更可以展望這個民族的未來,是可以鼓舞人心、樹立民族自信、提升國際視野的國際化的元素。」何新閣表示,他決心用一種嶄新的營銷模式,即「非遺+直播+網紅」的模式,引導非遺項目傳承人,換腦袋、換思維,把凝固的美好的東西帶給00後的孩子們,讓直播代購嫁接非遺產品,從而讓非遺產品走進人們的生活,讓更好的東西感召新新人類的內心,從而在他們心中樹立民族自豪感:原來,身邊就有這麼好的東西,原來非遺距離我們的生活如此之近。

「最強直播天團」亮相非遺購物節

「最強直播天團」是以市文廣旅局長何新閣為團長,攜9縣1區文廣旅局長、非遺傳承人、有播公司主播組成的百人直播團,建立1+10個直播間矩陣,面向全球直播帶貨,為駐馬店非遺代言。這在我市甚至全國都刷新了一項紀錄。人民的公務員成為非遺產品的代言人,群眾眼中曾經嚴肅的官員如今面對全球直播,侃侃而談,網絡新詞脫口而出,氣氛活躍。在這種和諧融洽的氛圍下,遠在全球各個直播間觀看的人們自然而然地拉近了時空距離,由新奇到潛移默化中接受,更重要的是非遺產品過硬的品質,更使收到產品的人們拍案叫絕、驚喜連連!

6月10日,由駐馬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等主辦的「非遺購物節」暨「駐馬店非遺」品牌創建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駐馬店市群星劇場舉行。這是為響應國家復工復產號召,聚焦非遺在人民大眾健康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駐馬店市政府於2020年6月10日舉辦此活動。

獨臂張燒雞、三秋伏陳醋、正道小磨香油、胳膊牛肉、汝南麥草畫、劉氏純樸老土布、餘氏鉤編、葫蘆雕刻繪畫、桃核雕花、重陽茱萸絳囊、楊集毛筆、纏絲雞蛋、德勝祥木版年畫、天中火筆畫、華藝樂器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據悉,我市整合了近100多個非遺類商家參與非遺購物節,圍繞「吃」「穿」「用」「藏」等,打造生活場景購物模式,同時增設「秒殺」環節增加直播趣味性。

餘氏鉤編傳承人餘水雲說,利用網絡媒體直播帶貨,打通非遺產品在線上的流通渠道,使廣大網友能夠「眼見為實」,喚起更多人對非物質文化的情感,提升對非遺產品的消費熱情,通過直播和電商結合,形成規模化的市場生態。

非遺購物節開啟了駐馬店非遺直播的新時代,為廣大傳承人特別是傳統技藝類非遺傳承人實現其手藝價值提供更好的機會和平臺。

現場直播非遺傳人的角色轉變

年逾八旬的天中火筆畫傳承人吳文彥面對直播鏡頭脫口說出:「寶寶們,喜歡就快快下單!」非常內秀的春華剪紙傳人張春華也被現場氛圍帶偏節奏,面對鎂光燈,她笑臉盈盈:「親們,我為唯美剪紙代言,喜歡它就帶走它!它一定會把你的房間裝扮得藝術範兒十足!」

「說實話,在調研過程中,一些年邁的非遺傳人面對傳承人後繼乏人的全國性難題唉聲連連。如何讓這些傳統文化產品登堂入室,成為現代人的最愛,的確是一件需要開動腦筋的事情。」此次直播活動的負責人稱,要想真正了解電商、直播帶貨,自己首先要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更要帶動更多的非遺傳人成為非遺網紅、直播大咖。

在這種情況下,駐馬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率先在全省舉辦「非遺直播」專題培訓班,成為全國非遺領域的試水者與首創者。「非遺直播」專題培訓班由駐馬店市文化館、駐馬店市非遺中心、浙江有播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運營中心承辦,為期4天,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6月4日~6日為線上培訓,6月7日進行線下實操培訓。全市非遺從業人員、非遺項目單位負責人、非遺傳承人等近200人參加了培訓。

此次培訓邀請了浙江有播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經紀人鄒川湖、黃小米、王火火和褚中秋4位直播專家,按照直播、帶貨、實操三大板塊,把理論、實操和答疑完美結合,面對面、手把手地教會傳承人如何直播。眾多傳承人學習熱情高漲。滿頭白髮的吳文彥第一個開通了直播間,他說:「我的感覺是老樹開花,開始用上網絡思維啦!」

「賣全球」非遺直播大幕開啟

「歷史在發展,文化產業也要與時俱進,在這個萬眾創新的時代,我們非遺人不能落伍。」汝南麥草畫非遺傳人袁月英經過10年摸索,其製作的麥草畫在父親袁寶華傳統麥草畫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與創新。在她的心中,麥草畫不僅僅是一門工藝,更是對傳統文化的敬畏,她做的麥草畫,融入傳統國畫、草編、浸染等程序,作品逼真與傳神程度令人嘆為觀止,也讓這一工藝品足以代表我市非遺的項目走出了國門,走進了萬千百姓家。

餘氏鉤編傳承人餘水雲表示,她們的產品也隨著網際網路平臺的傳播,遠銷美國、日本、韓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真正搭乘網絡快車出國賺外快。

萬物互聯,全民營銷。我市的非遺傳承人敢於創新,將一部分非遺相關元素與現代流行元素結合,衍生創造出了適合當代消費者喜好的非遺產品。這些非遺產品喚起更多人對非物質文化的鐘愛,提升對非遺產品的消費熱情,通過直播和電商的結合,形成規模化的市場生態。

「當天的非遺直播活動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何新閣告訴記者,以非遺購物節為契機,將對全市非遺項目進行系列宣傳,同時持續進行直播推介和直播帶貨。7月中旬,在微信有播直播帶貨的基礎上,開啟抖音直播帶貨,進行第二階段的集中推介,實現線上直播帶貨和線下產品銷售。8月8日~8月中旬,還將對全市非遺產品進行網絡徵集,評出「我最想購買的駐馬店非遺寶貝」。

「這對進一步豐富駐馬店以文化城內涵、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創造性開展非遺保護傳播,推動非遺更好地融入群眾、融入生活,打造『駐馬店非遺』品牌起到引領作用,此次直播帶貨活動的網上網下效應凸顯。一些非遺產品賣到世界各地,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的一個有效途徑與載體。」市文聯主席韓祖和對我市「非遺賣全球」這一創新形式點讚。

相關焦點

  • 甌視頻丨網紅直播吆喝「非遺」
    甌視頻丨網紅直播吆喝「非遺」 2020/12/20 11:51 來源: 編輯:遊歷 瀏覽:906
  • VR體驗醒獅、直播永慶坊……廣式非遺如何喚起新活力?
    讓非遺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是非遺傳承發展的題中之意。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地,廣州不但擁有豐厚的非遺「家底」,還有蓬勃發展的設計團隊與媒體力量,正躍躍欲試加入到非遺活化的大軍中來。  廣式非遺將迎來怎樣的機遇?南方日報記者專訪多位項目負責人與專家學者,探索賦能廣式非遺發展的「活力之路」。
  • 全國首家5G非遺文創直播基地落戶紅橋市場
    全國首家5G非遺文創直播基地籤約儀式該基地利用5G寬帶技術,以非遺文創、珍珠文化為主題開展直播業務,藉助網紅帶貨、視頻營銷等新手段為文創產業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截止目前,全國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杭州、重慶、濟南、石家莊、青島、廈門等近20個省市出臺和發布了短視頻與直播電商支持政策、行動方案等,大力發展短視頻與直播電商,重獎直播短視頻人才、吸引網紅主播落戶,建立直播基地等。
  • 臺上演著非遺劇種、臺下網紅直播帶貨 廣西非遺京城活起來
    一曲壯鄉風情的《等你來》打開了遙遠而神奇的八桂大地美景,隨後,包括「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 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北京)展示活動開幕式,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展演,廣西非遺手工技藝類商品、貧困縣區名優特產展陳,廣西國家級、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宣傳展示等活動一一展開。
  • 【直播回放】品美食看非遺 一起來逛敕勒川味道非遺美食文化周
    「敕勒川味道非遺美食文化周」是第二十一屆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國慶節期間在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遺小鎮紅火開啟。活動期間,莫尼山非遺小鎮將展示出9個旗縣區的代表性美食,打造「敕勒川味道」品牌,並組織開展「敕勒川味道」美食文化品鑑體驗活動,現場進行30種名小吃製作,使遊客體會到家人團圓歡度國慶、過中秋的節日氛圍。
  • 「雲賞非遺 贛在傳承」——2020年非遺主題宣傳月活動啟動
    ,贛州非遺集客家文化之大成,匯贛南古今之風採,讓我們在6月一起感受多樣非遺。  據介紹,宣傳月活動內容豐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活動將分為「非遺購物節」「非遺文化創意作品展」「非遺攝影展」「非遺傳承人線上手工藝展示」「非遺交流講座」五個部分。並將在6月的每周三、周六安排一場直播。邀請知名度較高的網紅,如華農兄弟、全南小師妹在抖音、頭條等平臺同時在線直播帶貨。
  • 李媛媛:西安姑娘的非遺「經紀人」之路
    李媛媛工作室的牆上,掛著一塊玻璃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關於下一次展覽的展陳設計、物料以及她對展覽核心元素的理解;大辦公桌上,隨處可見與非遺相關的寶貝:或是一條金鑲玉的手釧,或是汝瓷鎮紙;全球飛,觀看各種藝術展,接洽非遺傳承人……這是李媛媛的工作日常。
  • 數位非遺傳承人現身2020年沙縣「八閩非遺美食展」
    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重要活動「八閩非遺美食展」突出八閩的非遺美食味道,每一道非遺美食背後都藏著不一樣的傳承故事讓我們一起通過鏡頭重新認識身邊的非遺美食!他們在現場展示非遺美食製作技藝現做、現展示、現賣,給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讓遊客零距離接觸和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技藝,更深刻感知體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技藝,以及技藝的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性。國家級篇
  • 一個月餅如何講好非遺故事?蒼南橋墩鎮老手藝打造新「網紅」
    在溫州橋墩鎮,今年有一款網紅月餅刷屏微信朋友圈,供不應求。與人們印象中的網紅產品不同,這款月餅看上去很普通,蛋黃板慄餡,香酥芝麻皮。不僅如此,這款月餅的原型——蒼南縣橋墩鎮的橋墩月餅,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了。這種餅大如盤的月餅,由於製作技藝古老獨特,2012年被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中秋期間橋墩鎮還召開了為期3天的首屆月餅文化節。
  • 「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開幕
    1月1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全面小康·非遺賦彩」2021年「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在湖南省文化館開幕。開幕式現場本屆非遺新春博覽會以「全面小康·非遺賦彩」為主題,將持續3天,以「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為呈現內容,集結了湖南省近50項非遺項目,現場設置舞臺展演、傳統工藝精品展、湘味年貨展、傳統醫藥義診和非遺研學體驗五大版塊,全方位展示湖南豐富多彩的非遺資源。
  • 壯美廣西·多彩非遺,北海非遺「貝雕」、「沙蟹汁」赴京展示展銷!
    北海非遺 壯美廣西 多彩非遺 為全面推進廣西非遺精準扶貧和促進就業增收,助力全區非遺扶貧工坊和非遺企業拓展市場
  • 混搭非遺網紅美食元素 文創「破圈」拉動新消費
    2020-10-16 09:22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混搭非遺、網紅、美食等元素文創跨界「破圈」拉動新消費   秦淮燈彩攜手高淳螃蟹玩「跨界」,玄武湖網紅並蒂蓮成為設計新寵,靈谷桂花節有了「舌尖上的味道」……金秋時節,我市不少景區把非遺、網紅、節慶、美食等元素「混搭」,開發出一批讓人眼前一亮的文創商品。
  • 妙眠為愛出發 讓愛安心 助力中寧 全球網紅直播帶貨節
    6月18日全球網紅大賽頒獎盛典啟動儀式在中國「枸杞之鄉」寧夏中寧縣隆重舉行,實現多產業、多商家直播,全天候、多場次直播帶貨,充分展現寧夏市場供應鏈的優勢,注入新活力,帶動經濟恢復。  全球網紅頒獎盛典總策劃、總導演楊志平介紹,此次博覽會期間啟動的頒獎盛典將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未來該盛典將利用直播平臺,打造網絡紅人,以網絡紅人為媒介發掘宣傳各地的鄉土文化、民族風情、自然風光、土特產品、綠色生態產品、旅遊資源
  • 非遺人才聯盟牽手北京紅橋市場,「非遺·紅學堂」品牌亮相服貿會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9月8日,在服貿會現場,北京京城非遺人才創新發展聯盟與北京紅橋市場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籤約,今後將共同打造「非遺·紅學堂」教育品牌以及涵蓋研學旅行等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的「國際文化IP」。
  • 甘孜州非遺走進成都 直播帶貨引網友點讚
    6月12日,在成都東湖公園紅美術館展廳內的「雪域匠心·2020甘孜州非遺影像展與作品展」現場,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劉洪正左手戴帽,右手提著包,繪聲繪色地向網友展示著甘孜州的非遺文創產品魅力,其精彩的直播帶貨展示將甘孜州非遺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獲得網友們的一致點讚。
  • 重慶璧山:感受非遺魅力 傳承非遺文化
    「淘寶網重慶非遺購物節專場」精選了20家重慶特色的非遺店鋪集中推介,酉州苗繡、蜀繡、漆器、陶器、木雕等精美的非遺工藝品,以及涪陵榨菜、合川桃片、豐都麻辣雞塊、雲陽桃片糕、東溪豆腐乳、茶葉、張鴨子等可口的非遺美食產品一上線就受到顧客的歡迎。
  • 海上文創:讓」非遺文化「擁有少年臉,年輕人也流連忘返
    > 東方網5月30日消息,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酸酸甜甜的糖葫蘆也是非遺文化。
  • 線上直播+線下展示 溫州街頭45個「非遺」項目齊吆喝
    12月19日,一場主題為「甌韻新生·非遺傳承」的文創市集在溫州市鹿城區蒲鞋市街道浙江創意園舉行。現場網紅主播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展示」的形式,將參展的竹絲鑲嵌、米塑、搗年糕、發繡等45個非遺項目與市民「零距離」互動,讓不少市民和遊客大呼「過癮」。
  • 蓬萊閣上舞動戚家拳「非遺」成為「新網紅」
    剪紙等「非遺」作品吸引遊客圍觀 京劇《戚繼光》展現戚繼光矢志報國的的家國情懷 膠東在線6月13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吳延朋 厲智敏)「剛才看了京劇《戚繼光》,還有戚家拳表演,太精彩了!」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速推進文旅整合,弘揚蓬萊特色文化品牌,蓬萊舉辦蓬萊閣廟會暨非遺展演活動,讓以蓬萊閣廟會為引領的部分蓬萊非遺項目走進景區,為廣大市民及遊客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把「非遺」搬上文化舞臺。
  • KK直播「非遺」《匠人與匠心》細木作的復甦者
    直播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把現場感和互動進行了有機結合。非遺是一項技藝,一種藝術形態,一種文化活的形態,活的形態如果沒有現場感的傳遞也就必然會喪失它的魅力。KK直播傾力製作的《匠人與匠心》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直播節目(直播間號:10002),用直播這一新興的形式將傳統非遺項目「身臨其境」地展現給廣大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