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精:職業生涯規劃經典理論——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2020-12-13 職躍網

德納認為過去對智力的定義過於狹窄,未能正確反映一個人的真實能力。他認為,人的智力應該是一個量度他解題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標。根據這個定義,他在《心智的架構》(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這本書裡提出,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個範疇(後來增加至九個):

而後,有其它學者從內省智能分拆出「靈性智能」(spiritual intelligence)。

多元智能-普遍知曉的八個範疇

個範疇的具體內容如下:

1.語言智能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運用口頭語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聽說讀寫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順利而高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並與人交流的能力。這種智能在作家、演說家、記者、編輯、節目主持人、播音員、律師等職業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現。

2.邏輯數學智能

從事與數字有關工作的人特別需要這種有效運用數字和推理的智能。他們學習時靠推理來進行思考,喜歡提出問題並執行實驗以尋求答案,尋找事物的規律及邏輯順序,對科學的新發展有興趣。即使他人的言談及行為也成了他們尋找邏輯缺陷的好地方,對可被測量、歸類、分析的事物比較容易接受。這種智能在探員、工程師、物理學家、數學家、化學家等職業上都有出色的表現。

3.空間智能

空間智能強調人對色彩、線條、形狀、形式、空間及它們之間關係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別、記憶、改變物體的空間關係並藉此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較強,表現為對線條、形狀、結構、色彩、大小和空間維度關係的敏感以及通過平面圖形和立體造型將他們表現出來的能力。能準確地感覺視覺空間,並把所知覺到的表現出來。這類人在學習時是用意象及圖像來思考的。

空間智能可以劃分為形象的空間智能和抽象的空間智能兩種能力。形象的空間智能主要表現為色彩、形狀、線條,此為畫家的特長。抽象的空間智能主要表現為結構、空間維度、形式,此為幾何學家特長。而建築學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間智能都擅長。

4.肢體運作智能

善於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覺,以及運用雙手靈巧地生產或改造事物的能力。這類人很難長時間坐著不動,喜歡動手建造東西,喜歡戶外活動,與人談話時常用手勢或其它肢體語言。他們學習時是透過身體感覺來思考。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人調節身體運動及用巧妙的雙手改變物體的技能。表現為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對事件能夠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以及善於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種智能在運動員、舞蹈家、外科醫生、手藝人、演員等都有出色的表現。

5.音樂智能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調、旋律、節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現為個人對音樂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這種智能在作曲家、指揮家、歌唱家、樂師、樂器製作者、音樂評論家、音樂人等人員那裡都有出色的表現。

6.人際智能

人際關係智能,是指能夠有效地理解別人及其關係、及與人交往能力;

主要包含以下四大要素:

①組織能力,包括群體動員與協調能力。

②協商能力,指仲裁與排解紛爭能力。

③分析能力,指能夠敏銳察知他人的情感動向與想法,易與他人建立密切關係的能力。

④人際聯繫,指對他人表現出關心,善體人意,適於團體合作的能力。

7.內省智能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正確把握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把握自己的情緒、意向、動機、欲望,對自己的生活有規劃,能自尊、自律,會吸收他人的長處。會從各種回饋管道中了解自己的優劣,常靜思以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愛獨處,以深入自我的方式來思考。喜歡獨立工作,有自我選擇的空間。這種智能在的政治家、哲學家、心理學家、教師等人員那裡都有出色的表現。

內省智能可以劃分兩個長層次:

事件層次:指向對於事件成敗的總結。

價值層次:將事件的成敗和價值觀聯繫起來自審。

8.自然探索/自然認知智能

能認識植物、動物和其它自然環境(如雲和石頭)的能力。自然智能強的人,在打獵、耕作、生物科學上的表現較為突出。自然探索智能應當進一步歸結為探索智能,包括對於社會的探索和對於自然的探索兩個方面。

9.存在智能

人們表現出的對生命、死亡和終極現實提出問題,並思考這些問題的傾向性。這種智能在所有人身上都有表現,只有強弱、主動被動之分。

其它類型智能

人的智能還可以從其它角度進行分類:

·記憶力:對於事物的記憶力,包括短期和長期的記憶力,形象和抽象的記憶力等。

·形象力:在記憶的基礎上形成形象的能力。也可以說是感性認識能力。

·抽象力:在形象的基礎上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也可以說是理性認識能力。

·信仰力:在形象和抽象的思維的基礎上形成對於人生和世界總的觀念的能力。

·創造力:形成新的形象、理論、信仰的能力。

去的多元智能發展主要集中在幼兒園,因為教育專家認為,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發展應該由小做起,並慢慢推廣至其它層面。然而,廣義來說,多元智能理論的框架不單能在小學及幼兒園的層面推廣,在中學、大學、甚至研究院或在職培訓也是合適。

近年不少國際MBA的課程都加入了創意思維的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新時代的適應力和創意方面的開發,這正正就是加德納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其中一個範疇。

而對於中、小學生來講,由於多元智能理論有助老師從學生的智能分布去更了解學生,我們可以將理論用於兩方面:

1、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論來發掘資優學生,並進而為他們提供合適的發展機會,使他們茁壯成長;

2、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論來扶助有問題的學生,並採取對他們更合適的方法去學習。香港現時有幾家中學,容許部份語文能力較低的學生利用錄像來交功課。

教改的意義

1.多元智能理論有助於形成正確的智力觀

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須認識到智力的廣泛性和多樣性,並使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佔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多元智能理論有助於轉變我們的教學觀

我國傳統的教學基本上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要形式,輔之以枯燥乏味的「題海戰術」,而忽視了不同學科或能力之間在認知活動和方式上的差異。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擁有相對獨立的八種智力,而且每種智力有其獨特的認知發展過程和符號系統。因此,教學方法和手段就應該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而靈活多樣,因材施教。

3.多元智能理論有助於形成正確的評價觀

多元智能理論對傳統的標準化智力測驗和學生成績考查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傳統的智力測驗過分強調語言和數理邏輯方面的能力,只採用紙筆測試的方式,過分強調死記硬背知識,缺乏對學生理解能力、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客觀考核。因此,是片面的、有局限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力不是單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種能力構成,因此,學校的評價指標、評價方式也應多元化,並使學校教育從紙筆測試中解放出來,注重對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養。

4.多元智能理論有助於轉變我們的學生觀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治理結構和學習方法,所以,對每個學生都採取同樣的教材和教法不合理的。多元智能理論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積極樂觀的學生觀,即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和可取之處,教師應從多方面去了解學生的特長,並相應地採取適合其特點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

5.多元智能理論有助於形成正確的發展觀

按照加德納的觀點,學校教育的宗旨應該是開發多種智能並幫助學生發現適合其智能特點的職業和業餘愛好,應該讓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的同時,發現自己至少有一個方面的長處,學生就會熱切地追求自身內在的興趣。

相關焦點

  • 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一、地位: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心理學理論之一。二、人物介紹加德納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其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多元智能理論,因此被稱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加德納現任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研究生學院心理學和教育學教授,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
  •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一、理論來源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
  • 必備知識點: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在教師招考中多元智能理論同樣是重點,也可以考的很難。今天在這篇文章中,對多元智能理論可能考到的知識點全部進行講解。1.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者2.舉個職業的例子,判斷智能類型3.陳述含義,選擇出對應的智能類型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
  • 加德納及其多元智能理論
    霍華德·加德納作為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最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論」,被譽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此次,加德納先生將作為第二屆中國幼教年會的特邀嘉賓,在會上與參會代表進行遠程互動,為大家帶來巨大驚喜。霍華德·加德納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當代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多元智能理論創始人,美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 霍華德·加德納 Howard Gardner :多元智能理論
  • 幼兒教師資格證|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他認為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8種相對獨立的智力:①語言智力;②邏輯-數學智力;③視覺-空間智力;④音樂智力;⑤身體-動覺智力;⑥人際智力;⑦自知智力(內省智力);⑧自然智力。
  • 淺析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
    多元智力(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世界著名的發展和認知心理學家,「多元智力(智能)理論」的創始人加德納在1983年出版《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第一次作了詳細闡述。該理論在以往的教師招聘類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加德納有一句名言:「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經常表現為不同的形式。」
  •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詳解
    考情分析:關於心理學部分的多元智能理論常見的考察形式是單選題多選題為主,主要會涉及一些理解性的反選,偶爾會涉及一些案例分析題,所以同學們在備考的過程中要能夠通過一些案例去理解並區分不同的多元智能理論類型。下面是關於多元智能理論的詳細介紹:一.由來: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
  • 幼兒教師資格證|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為我國新課改「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與支持。
  •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與新課改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七種相對獨立的智力:①語言智力;②邏輯-數學智力;③視覺-空間智力;④音樂智力;⑤身體-動覺智力;⑥人際智力;⑦自知智力。但也有表述為八個範疇的,多個⑧自然智力。
  • 【高頻考點】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
    每個人都至少具備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係智力和內省智力,後來,加德納又添加了自然智力。這一理論被稱為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基本性質是多元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其基本結構也是多元的——各種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
  • 中小學教資考試重要知識——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應該樹立積極樂觀的學生觀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每一個學生的智力都各具特點並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學習方法。由此,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為我們樹立積極樂觀的學生觀提供了一個理論上的新視角——我們的學校裡再也不應該有所謂「差生」的存在, 只應該有各具智力特點、智力表現形式、學習類型、學習方法和發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的聚集。
  • 2019福建教師招聘考試: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在我們心理學中只要學習到能力這部分的知識就總會聽到這個名字——加德納,他的多元智能理論在我們的考試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我們不僅要掌握其理論的基本內涵,還要能夠簡單區分其中的幾種能力類別,以便去應對考試。按照傳統的測量心理學觀點,智能最具可操作性的定義,就是解答智力測驗考試題目的能力,運用統計的方法,對不同年齡的受試者的答案加以比較,可以從測驗分數推測出他們的能力。
  • 2020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
    2020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 2020上半年甘肅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報名公告已發布,筆試時間為3月14日。
  • 2019山東教師資格綜合素質: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全面發展
    2019山東教師資格綜合素質: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全面發展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的備戰山東教師資格考試,中公教育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2019山東教師資格綜合素質: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全面發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預祝大家考試順利!
  • 「多元智能理論之父」加德納:教師至少要發現學生的一項優勢智能
    一、「多元智能理論」之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被譽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哈佛商學院教授稱「加德納是本時代最明亮的巨星之一,他突出表現人類成功的不同智慧」。美國特質教學聯盟主席稱「推動美國教育改革的首席學者,加德納當之無愧。」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是對傳統的「一元智能」觀的強有力挑戰,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在當前在新課程改革中,大部分教師對學生評價頗感困惑之時,他的理論無疑會給我們諸多啟示。
  • 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中,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的題目考試頻率很高,很多考生在拿到題目之後總會感覺無從下手。為了讓廣大考生能夠又快又準的去攻破各種題型,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講師對此知識點進行梳理,希望對廣大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2019山東教師招聘: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詳解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的備站山東教師招聘考試,中公教育小編特整理了山東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資料,今天給大家帶來「2019山東教師招聘: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詳解」,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預祝大家考試順利!
  • 【教綜理論】考點11: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
    每個人都至少具備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係智力和內省智力,後來,加德納又添加了自然智力。這一理論被稱為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基本性質是多元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其基本結構也是多元的——各種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
  •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
    傳統的智力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是一元的、個體的智能是單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結構》一書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境或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