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農業銀行三農金融服務報告(摘要)

2020-12-13 全景網

  農業銀行是農村金融的國家隊和主力軍,服務「三農」是農業銀行最大的政治責任。2017年,農業銀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始終堅持高舉服務「三農」、做強縣域旗幟不動搖,始終堅持商業化服務「三農」不動搖,緊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加快產品服務創新,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運行體系,服務「三農」和金融扶貧工作邁上了新臺階、取得了新成效。截至2017年末,農業銀行縣域貸款餘額3.5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3900億元,增速12.3%,高於全行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涉農貸款餘額3.08萬億元,比年初增加3586億元,同比多增1414億元。

  一、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

  2017年,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經濟發展新常態和農業結構性矛盾,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農業銀行緊緊圍繞國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部署,積極把握「大三農」、「新三農」、「特色三農」的發展趨勢和特徵,創新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深入開展多個專項行動,不斷加大「三農」金融服務力度。制定出臺了《關於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服務「三農」做強縣域的若干意見》,明確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重點和要求。貫徹落實國家「藏糧於地、藏糧於計」戰略要求,出臺支持「三區三園一體」建設指導意見、高標準農田信貸政策等政策制度,積極服務農田水利、重大水利工程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支持農業科技公司、優質種業公司創新推廣農業科技,助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入開展「龍頭企業·百億百家」、「規模農業·萬戶萬社」等專項行動,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助推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大力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優質物流企業、加工企業等發展,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步伐。以鄉村旅遊、休閒農業、農村「雙創」等為重點,加大對「三農」新產業新業態支持力度。啟動實施「百優特色農業產區」專項行動,創新出臺區域性「三農」信貸政策,精準研發特色金融產品,支持特色優勢農業發展,助力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以農村公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第二輪電網改造、農村垃圾汙水處理項目等為重點,積極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圍繞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推廣農村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林權等抵押貸款產品,創新開發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平臺,積極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截至2017年末,全行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貸款餘額達657億元,較年初增加128億元;水利貸款餘額達3353億元,較年初增加607億元;縣域旅遊貸款餘額達289億元,較年初增加106億元;累計投放商品流通市場建設貸款423億元,貸款餘額155億元,累計支持客戶271家;累計投放高標準農田建設貸款86億元,貸款餘額45億元。

  二、金融扶貧工作紮實有效

  農民是貧困人口最主要的組成部分,農村是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區域。作為面向「三農」的大型商業銀行,做好金融扶貧工作,是農業銀行必須履行好的重大政治任務。農業銀行始終把金融扶貧作為服務「三農」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工作力度。貫徹落實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農業銀行出臺了《關於做好2017年金融扶貧工作的意見》,明確全年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確保2017年全行在832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貸款增量不低於750億元,增速高於全行;精準扶貧貸款增量不低於400億元,支持和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不少於100萬;精準扶貧貸款餘額和年增量要位居四大行前列。制定了《2017年金融扶貧專項評價方案》,對832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支行實施專項考核,督促提升相關地區行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專門下發了《推進全行扶貧小額信貸業務穩健發展的通知》,指導各級行結合本地實際創新扶貧小額貸款產品,切實加大精準到戶扶貧貸款投放力度。貫徹落實國家領導人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制定了《關於金融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意見》,圍繞深度貧困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特色支柱產業、扶貧開發項目等,進一步增加資源投入,完善支持政策,確保貸款投放快速增長。出臺了《關於做好2017年定點扶貧工作的意見》,對河北饒陽和武強、重慶秀山、貴州黃平等定點扶貧縣,持續強化政策傾斜、資源傾斜和資金傾斜,選派7名優秀幹部赴定點扶貧縣掛職副縣長和貧困村第一書記,推動定點扶貧縣按時脫貧摘帽。

  截至2017年末,農業銀行精準扶貧貸款餘額2878億元,比年初增加844億元,服務帶動了66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扶貧貸款餘額、增量均居四行首位;在832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貸款餘額8151億元,較年初增加1107億元,增幅15.7%,高於全行平均增幅4.32個百分點;4家定點扶貧縣貸款餘額70億元,較年初增加25.3億元,增幅達56.9%;發行全國首單精準扶貧債券,設立精準扶貧產業基金,規模達到255億元。

  三、網際網路金融服務「三農」亮點突出

  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填補城鄉數位化鴻溝,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抓手。為了讓現代金融服務惠及廣大農村和農民,農業銀行順應農業農村進入移動互聯時代的新趨勢,將網際網路金融服務「三農」作為全行的「一號工程」,著力打造「惠農e通」平臺,融合「惠農e貸」網絡融資、「惠農e付」支付結算、「惠農e商」農村電商三大功能,讓更多的「三農」客戶「用農行的APP,掃農行的碼、貸農行的款、享受農行的現代化線上綜合金融服務」。加大對龍頭企業、專業市場、縣域批發商等重點客戶的服務力度,積極為其上線「惠農e通」平臺,幫助其提升財務管理、存貨管理、物流管理等能力。制定出臺了農戶網絡融資貸款管理辦法,創新推出政府增信、特色農業產業、信用村建設等「惠農e貸」融資模式,研發推廣金穗快農貸、便捷貸、數據網貸、e鏈貸等多個網絡融資產品,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惠農e貸」服務效率。加快研發推廣「惠農e付」業務,依託「金穗惠農通」工程,打造了集各種支付場景、支付渠道和支付方式於一體的「綜合收銀臺」,為商戶和農民提供「一點接入」多個支付渠道、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便捷支付結算服務,有力解決了「三農」生產經營和生活服務場景下的支付難題。大力推廣「惠農e商」服務體系,

  陸續推出了企業ERP對接版、專業市場版、農戶版、微信版、扶貧專區等電商應用APP,初步形成了面向涉農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戶等「三農」客戶的電商金融服務模式,構建完善了「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線上通道。

  截至2017年末,農業銀行已有31家一級分行開辦「惠農e貸」業務,貸款餘額152億元、覆蓋15萬農戶,其中,「惠農e貸」農戶貸款餘額119億元,較年初增加113億元。

  「惠農e付」使用場景和支付產品進一步豐富,全行共有25萬個「惠農服務點」完成網際網路化升級,較年初增加17.7萬個。「惠農e商」上線商戶超過150萬戶、交易金額達到2500多億元。

  四、三農金融事業部體制機制更趨完善

  貫徹落實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深化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的要求,農業銀行多措並舉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運行體系。以「縣域+涉農」為標準,進一步明確三農金融事業部職能邊界。增設三農渠道中心和三農網際網路金融管理中心,構建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三部+八中心」的組織架構。進一步做實三農金融事業部單獨的信貸管理機制、資本管理機制、會計核算機制、風險撥備與核銷機制、資源配置機制、考評激勵約束機制,「六單管理」機制更加完善,有效激發和釋放了農業銀行服務「三農」的內生動力。

  通過十年的持續改革,特別是經過2017年的深化改革,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體制機制趨於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已經成為全行落實面向「三農」市場定位的堅實平臺,推動服務「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強化服務「三農」政策支持和資源投入的有力保障,並為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評價農行服務「三農」成效提供了載體和依據。2017年,三農金融事業部9項監管指標全面達標,縣域增量貸存比達到80.5%,存量貸存比達到51.7%,基本實現了縣域資金取之於農、用之於農。國務院領導對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給予了充分肯定,人民銀行、銀監會將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作為大中型金融機構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的標杆。三農金融事業部成為農業銀行服務「三農」的響亮品牌。

  五、農村基礎金融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2017年,農業銀行大力發展農村基礎金融服務,擴大服務覆蓋面,提升服務質量,讓更多「三農」弱勢區域、弱勢產業、弱勢群體更方便地享受農行的金融服務。積極將城區低效網點遷建至重點鄉鎮,持續優化農村網點布局,擴大物理網點服務輻射範圍;加強「金穗惠農通」工程與國家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對接,加快惠農通服務點網際網路化升級,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大力推廣掌上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產品,積極建設網際網路金融服務「三農」新渠道,線上線下融合為農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基礎金融服務。著力完善農戶貸款產品,推廣農民安家貸、消費貸、「兩權」抵押貸款、農家樂貸款、農戶保證保險貸款、政府增信農戶貸款等業務,簡化流程、豐富抵押擔保方式,進一步加強對各類農戶的金融服務,客戶滿意度不斷提升。進一步提升村鎮銀行服務能力,充分發揮村鎮銀行支農支小作用。積極參與農村徵信體系和農戶信用檔案庫建設,持續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送惠農服務入村」等活動,助力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

  2017年3月,農業銀行農戶貸款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截至2017年末,全行農戶貸款餘額達到1.15萬億元,其中農戶小額貸款餘額997億元,惠及196萬農戶;農村物理網點1.27萬個,佔網點總數的54%;共建設「金穗惠農通」工程服務點62萬個,布放電子機具87.2萬臺,行政村覆蓋率達到74.4%。

  六、「三農」綠色金融服務加快推進

  綠色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底色。2017年,貫徹落實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要求,農業銀行制定出臺了《關於大力發展「三農」綠色金融業務的指導意見》,引導各級行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農地整治修復、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綠色資源開發利用、縣域工業綠色升級、縣域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等八大領域為重點,加大「三農」綠色金融服務力度。與農業部聯合下發《關於推進金融支持農業綠色發展工作的通知》,積極加強與各級農業部門的合作,切實做好農業農村綠色項目、綠色產業金融服務。將綠色信貸理念納入到全行政策體系中,環評達標已經成為農業銀行貸款準入的必要條件。明確提出「綠色投行」業務發展理念,積極引入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理財、綠色顧問等新型金融服務工具,著力打造集信貸、投行、基金、融資租賃等工具於一體的專屬產品箱,「融資+融智+融信」服務國家農業農村綠色發展重大戰略。

  截至2017年末,農業銀行綠色貸款餘額7476億元,較上年增加982億元;所支持的節能環保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18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4780萬噸。農業銀行浙江分行在金融同業中率先設置了綠色金融部,創新「五水共治」貸款、綠髮農銀產業基金等產品服務,有力支持了農業農村綠色發展。

  七、「三農」產品和服務模式豐富多樣

  適應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新形勢新要求,農業銀行積極加大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力度。制定出臺《關於加強「三農」產品創新的指導意見》,指導全行「三農」產品創新工作。發揮總行統領作用,創新出臺4項全行性「三農」金融產品;發揮分行主體作用,下放「三農」產品創新權限,因地制宜創新58項「三農」區域性特色產品;發揮「三農」產品創新基地示範作用,加強對基地的分類指導,29個「三農」創新基地全年共創新32項金融產品。截至2017年末,農業銀行「三農」專屬金融產品達204項,其中全行性「三農」金融產品45項,區域性「三農」金融產品159項,較好的滿足了各類「三農」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

  農業銀行完善推廣了產業鏈和價值鏈金融、農地金融、銀擔合作、銀保合作等服務模式,充分發揮產業鏈核心企業、政府機構、擔保公司等的優勢,形成銀企、銀政支農合力,進一步提升服務「三農」效果。探索創新了「政府增新+銀政共管」等四類金融扶貧模式,縣域商貿流通企業電商金融服務等四類電商金融服務模式,以及「旅遊+特色小鎮」等縣域旅遊金融服務模式,「三農」金融服務模式體系更加豐富,全行服務「三農」能力和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農業銀行服務「三農」工作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市場、客戶的廣泛認可,品牌價值進一步提升。2017年,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多次對農行服務「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農業銀行服務「三農」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主流新聞媒體廣泛報導了農業銀行服務「三農」和金融扶貧典型案例;農業銀行先後榮獲《財經》評選的2017年長青獎「最佳農村金融服務銀行」等多項榮譽。特別是,2017年9月,農業銀行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的實踐探索,被正式納入了國際知名商學院瑞士洛桑學院的教學案例庫,成為該院首個中國商業銀行發展農村普惠金融主題的國際化案例,引起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黨的十九大從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統籌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大局出發,明確提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三步走」的目標。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又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全面系統的部署和安排。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已成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作為面向「三農」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面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既是農業銀行必須履行好的政治責任,也是加快業務發展、鞏固「三農」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難得歷史機遇。農業銀行將以義不容辭、當仁不讓的態度,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力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力銀行和領軍銀行。

  2018年,農業銀行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三農」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啟動實施服務農村產業融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脫貧攻堅、美麗宜居鄉村、縣域幸福產業、三農綠色金融發展等「七大行動」,進一步加大「三農」金融服務力度,加強政策資源保障,力爭在服務鄉村振興上拔頭籌、出亮點、創佳績,把服務「三農」大旗舉得更高、扛得更牢,把服務「三農」工作抓得更實、做得更好,努力以新氣象新作為開創新時代服務「三農」工作新局面。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銀行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摘要)
    [社會責任之於農業銀行,就是要在新常態下,以實的作風、嚴的要求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時刻不忘服務「三農」和扶貧攻堅,用「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的態度來響應股東、社會、客戶和員工等利益相關方對農業銀行的關切]  2016年3月31日,農業銀行發布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
  • 服務「三農」,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濟寧市分部成立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濟寧市分行將藉此進一步發揮資金、網絡等方面的獨特優勢,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服務「三農」,助力金融扶貧,為廣大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微企業等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完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運作機制,研究給予相關優惠政策」。濟寧市分行經過深入調研、反覆論證,在現有三農金融部的基礎上,改制組建三農金融事業部。
  •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度報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1本年度報告摘要摘自年度報告全文,投資者欲了解詳細內容,應當仔細閱讀同時刊載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網站上的年度報告全文。2014年,本行積極參與市場,成功發行兩期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金額101.25億元,為本行調整結構、節約資本、管理風險和金融創新發揮了積極作用。  3.4縣域金融業務  本行通過位於全國縣及縣級市(即縣域地區)的所有經營機構,向縣域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該類業務統稱為三農金融業務,又稱縣域金融業務。
  •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報告摘要(上接第E8版)
    5.3.5國際化和綜合化經營2011年,本行穩步推進境外機構布局和發展。中國農業銀行(英國)有限公司、首爾分行設立申請於11月獲得境外監管機構批准,並於2012年2月先後在倫敦、首爾正式開業。新設杜拜子行、溫哥華代表處和河內代表處的申請於7月分別獲中國銀監會批准。雪梨代表處升格為分行的申請於9月獲中國銀監會批准。
  •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報告摘要及公告(系列)
    證券代碼:601288 證券簡稱:農業銀行TitlePh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報告摘要及公告(系列) AGRICULTURAL2012年,本行理財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共發行個人理財產品36,557.94億元以及對公理財產品14,011.57億元。3.4縣域金融業務本行通過位於全國縣及縣級市(即縣域地區)的所有經營機構,向縣域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該類業務統稱為三農金融業務,又稱縣域金融業務。
  • [中報]農業銀行:2011年半年度報告摘要
    [中報]農業銀行:2011年半年度報告摘要 時間:2011年08月25日 23:01:21&nbsp中財網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代碼:601288) 2011年半年度報告摘要1 重要提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報告
  • 細數服務「三農」金融機構5之最
    ,如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陝西信合、秦農銀行等,那麼他們在服務「三農」上各有什麼優勢和「高招」,讓我們一起來梳理。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國字頭服務「三農」最專業   位於西安市西五路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陝西省分行門口,常年都有一塊指示牌,上面標註著「農行向前50米」,對於農發行的人來說,早已習慣被大眾認為是農行,但作為我國唯一的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服務三農是他們一直以來做的工作,也是唯一做的工作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服務「三農」特色之路
    如何推進中國「三農」的金融服務?——郵儲銀行服務「三農」特色之路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記者 常志鵬)銀監會統計顯示,在2013年,全國每新增發放10戶小微企業和農戶貸款,就有2.8戶由郵儲銀行發放;商務部的信息表明,在目前全國縣及縣以下交易額的5100家農村農業專業交易市場中,郵儲銀行介入並提供服務的有4000家;郵儲銀行還在全國範圍內圍繞專業市場、產業集群建立了99
  • 郵儲銀行獲批籌建直銷銀行 探索「三農」金融服務新模式
    探索「三農」金融新模式中國郵政儲蓄可追溯至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據了解,「郵惠萬家銀行」中的「郵」代表與郵政和郵儲銀行一脈相承,體現了品牌基因;「惠」體現直銷銀行的普惠責任;「萬家」是「普惠萬家、服務萬家」之意。
  • 銀監會同意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設立三農金融事業部
    (原標題:銀監會同意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設立三農金融事業部)
  • 郵儲銀行獲準設立三農金融事業部 三農業務將獨立
    昨日,銀監會發布消息稱,同意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設立三農金融事業部。  據了解,設立三農金融事業部,是將三農業務獨立出來,配備專門的機構、專門的資源和專門的人員,進行獨立的考核,是商業性金融服務「三農」可持續模式的探索。例如對於部分風險較高的涉農貸款業務可以進行獨立核算,設置較高的風險容忍度以及相應的考核激勵辦法,有利於機構更好地支持「三農」發展。
  • 中國農業銀行 積極推進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建設
    原標題:中國農業銀行 積極推進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建設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作為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中國農業銀行(簡稱「農業銀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堅定扛起金融扶貧的使命責任,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行動員,全面行動,最大限度投入各項政策資源,最大力度發揮國有大行系統優勢,全力以赴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農行力量。
  • 做大做強三農金融業務 支持重慶三農經濟發展
    郵政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重慶市分部在重慶掛牌 郵儲銀行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9月5日17時訊 9月5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重慶市分部在重慶正式掛牌成立市內各二級分行及一級支行三農金融事業部也同步掛牌成立。重慶市分部的成立,標誌著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在發展普惠金融,特別是支持重慶「三農」經濟發展方面將更加專業化、系統化,將為廣大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微企業、農業龍頭企業等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14次聚焦「三農」,12次對郵政儲蓄、郵儲銀行提出明確要求。
  • ...農業銀行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宗旨,深耕農村市場,取得顯著成效...
    中國農業銀行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該行「三農」業務的資產回報率達到0.77%,貸款不良率下降到2.59%,「三農」業務也實現了由虧損到2010年淨利潤249億元的歷史性轉變,對全行貢獻度也不斷攀升。
  • 中國農業銀行涼山分行金融扶貧紀實
    涼山農行:創新推廣「銀訊通」等惠農金融產品,打通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涼山州多數鄉鎮山高路遠,交通不便,銀行網點缺失,長期以來農民群眾辦理小額取款等金融業務要往返數十公裡。涼山農行充分發揮總行三農產品創新基地優勢,聚多方之力,突破大型商業銀行精準扶貧廣、覆蓋難和商業可持續難的困局,為民族地區貧困農戶量身定製、致富奔康興業的金融服務產品。
  • 長沙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半年度報告摘要
    (二)本行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三)本行第六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於2019年8月16日召開,審議通過了2019年半年度報告及摘要,會議應當出席董事13人,實際出席董事13人。
  • 黑龍江郵儲銀行以服務「三農」為己任
    這不,剛剛過完年,郵儲銀行的信貸經理劉鴻巖又給他送來了好消息:今年貸款的信貸利率下調了,年利率降了一個百分點。一年可以省去幾千塊錢,對他來說算是雪中送炭。更讓路希強高興的是,自己年年都希望降利率,而且國家每年的一號文件也這樣要求金融機構,郵儲銀行真的兌現了,還能主動上門服務,甚至隨叫隨到,能幫得上的忙從來不拒絕,這才是貼心服務。
  • 中國農業銀行:戮力同心鑄輝煌 闊步奮進新時代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農業銀行註定與改革開放有著不解之緣。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大力發展農村信貸事業」。1979年2月,國家發出《關於恢復中國農業銀行的通知》,中國農業銀行第四次恢復建立。
  • 農行:始終在金融服務「三農」上走在前做表率
    2020年12月31日,中國農業銀行黨委書記谷澍主持召開黨委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具體措施。會議還審議了《中國農行黨委班子2020年度民主生活會方案》。
  • 農行:服務「三農」矢志不渝
    農業銀行與改革開放有著不解之緣。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大力發展農村信貸事業。1979年2月,國務院發出《關於恢復中國農業銀行的通知》,中國農業銀行第四次恢復建立。  自1951年成立以來,農業銀行幾起幾落,終於在改革開放後與時代同行,從一家專業銀行成長為全球公眾持股銀行,邁入世界大銀行之列。農行改革發展成就既是中國金融業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也是改革開放交響樂中的一個精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