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康集團創始人張黎剛:體檢行業的競爭力在於新技術的運用能力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愛康集團創始人張黎剛:體檢行業的競爭力在於新技術的運用能力

本報記者/閻俏如/北京報導

「中國百姓就醫難的問題怎麼解決?一個辦法是允許醫生多點執業。」10月29日,在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19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分享了民營醫療機構和體檢行業的動態。

6月12日,國家衛健委等10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的意見》,專門支持社會辦醫、民營醫療的發展。張黎剛指出,這份文件重點涉及的幾方面內容值得關注,包括醫生多點自由執業的問題,社會辦醫與公立醫院分工合作的問題,對過去社會辦醫的各種限制性條件鬆綁的問題。

張黎剛介紹,2018年,我國千人口執業醫師數2.59人,護士2.94人,相比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醫生中研究生以上學位比例只有13%,且集中在大中城市的老牌三甲醫院。這一優質醫生資源嚴重不足的現狀造成了老百姓就醫難。在此情況下,應該允許醫生多點執業。

另外,張黎剛指出,民營醫療機構希望提高服務質量,需要大型醫療設備能夠和三甲公立醫院匹配。目前,民營醫療機構採購大型設備受到諸多限制,如採購高配置的64排以上的CT、1.5的核磁設備都需要審批。由於社會辦醫由醫院自行出資購買設備,因此希望能夠將民營醫療機構採購大型設備的配額制改為報備制。

作為健康管理機構,慢病管理一直是愛康集團重要的業務領域。張黎剛指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專門重點關注了慢性病。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老齡國家,慢性病已經對國民醫療支出造成了很大負擔。2015年中國新發癌症病人接近400萬人,且呈每年3%的速度增長,目前預計在450萬人左右,每年死於癌症的病人約有280萬人。因此,關注慢性病刻不容緩。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體檢行業也發生著深刻變化。張黎剛分享了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特別是在體檢領域的應用成果。

今年8月,愛康集團聯合Airdoc及國家科技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眼科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了第一個基於人工智慧的《中國體檢人群眼底健康藍皮書》,旨在加強我國居民和企事業單位對眼健康的重視,強化愛眼護眼的健康生活理念。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愛康集團參與人工智慧眼底照相疾病風險評估的215289個樣本人群中,眼底異常的檢出人數為15.98萬人,異常檢出率高達74.2%。與同一時間段在愛康集團參與體檢的總人數相比,佔比4.85%。

張黎剛指出,在傳統眼科檢查上,往往是眼科醫生做完檢查就結束了,但在體檢行業大規模連鎖經營找到好的眼科醫生並不容易。人工智慧可以放大專家的智慧方法,以及能力水平和覆蓋面,能夠幫助解決專家缺乏的問題。此外,人工智慧技術運用在眼科檢查上,還可以幫助發現更廣泛的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腦腫瘤等。

同時,在治療領域,新技術同樣可以發揮作用。今年5月,愛康集團與諾輝健康聯合發布了第一個基於分子診斷的《中國體檢人群結腸癌及癌前病變白皮書》,旨在加強公眾及企業對腸道健康的重視,提升國人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的篩查意識,助力國家結直腸癌防控工作的開展。

張黎剛指出,結直腸癌是我國僅次於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發癌症,但由於傳統的體檢方式舒適度差,很多人在體檢中放棄結直腸檢查,以至於一些患者沒有及時發現病情。愛康集團通過引入新技術,改變傳統體檢方式,提高體檢人群對結直腸疾病的早期發現率。

《中國體檢人群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白皮書》顯示,在愛康統計的參與檢測的4.28萬個樣本人群中,陽性人數佔比8.93%,隨訪率為76.39%;在隨訪的人群中,25.77%人前往醫院,並遵循醫囑進行了腸鏡檢查和/或病理診斷,異常檢出率為42.50%,其中結直腸癌5.63%,癌前病變(息肉或腺瘤) 75%,其他腸道疾病(腸炎和潰瘍) 19.37%。

目前,愛康集團在全國43個城市開設了100餘家體檢中心, 並和全國30多個城市的300多家公立醫院成立體檢醫聯體聯盟,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務。

張黎剛認為,在未來,體檢行業的競爭力將體現在計算能力、運用人工智慧的能力和大數據的計算能力上。「今天的愛康,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驅動的整合醫療服務方面,希望能夠推動中國整個健康管理行業的變革。」

相關焦點

  • 愛康集團戰略升級:有人「管」的體檢
    體檢報告看不懂?體檢查出異常如何複查和確診?體檢後確診患癌如何找到對口的專業醫療資源……此次戰略升級,正是針對國內體檢行業存在的這一系列「體檢之後沒人管」的痛點作出的變革性響應。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表示:愛康作為國內健康體檢行業的開拓者,一直致力於通過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升級,把體檢真正升級為健康全管理服務,旨在為促進國人健康做出更多貢獻。
  • 愛康CEO張黎剛:我們回來了 要做有人「管」的體檢
    雷帝網 雷建平 6月26日報導自愛康國賓宣布私有化後,中間經歷了很多風波,愛康集團CEO張黎剛也沉寂很長時間。就在近日,愛康高調提出有人「管」的體檢概念,並推出iKangCare+和iKangPartners+ 計劃。張黎剛表示:此舉是愛康洞察體檢行業痛點,把體檢真正升級為健康全管理服務。
  • 愛康集團有人管的體檢2.0全面登陸江蘇地區
    此次發布會在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先生的精彩演講中拉開了序幕:「2006年愛康集團在南京新街口開設第一家體檢中心,到2019年為止已經在整個江蘇地區有15家體檢中心,搭建了包含愛康集團旗下愛康國賓、愛康卓悅、
  • 愛康集團戰略升級發布新計劃 做有人「管」的體檢
    在6月23日愛康集團戰略升級發布會上,愛康集團創新推出——有人「管」的體檢概念,並提出iKangCare+和iKangPartners+計劃。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表示,此舉是愛康洞察體檢行業痛點,深挖企業客戶員工的真實需求,通過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升級,把體檢真正升級為健康全管理服務,旨在為促進國人健康做出更多貢獻。
  • 愛康集團戰略升級發布有人「管」的體檢最新戰略
    體檢報告看不懂,體檢查出異常如何複查和確診?體檢後確診患癌如何找到對口的專業醫療資源?這一系列「體檢之後沒人管」的痛點現在終於有了解決方案。作為國內健康管理行業的開拓者和革新者,愛康集團創新推出——有人「管」的體檢這一概念以及iKangCare+和iKangPartners+ 計劃。
  • 愛康CEO張黎剛爆料「不做血液檢查直接出結果」,體檢行業亂象幾時休
    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在「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曝出體檢領域醜聞——「行業裡邊也有真體檢、假體檢」。張黎剛稱,很多企業在給員工選擇體檢中心時,只看中價格便宜,而不注重質量。「問題是你不知道幫你們的員工做體檢的超聲醫生到底是護士還是醫生,有些同行會用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
  • 愛康集團創始人:金融高淨值客戶至少每年一次全身體檢與防癌篩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愛康集團創始人張黎剛:金融高淨值客戶至少每年做一次全身體檢與防癌篩查11月11日,在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主論壇上,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發布和詳細解讀了《2020年中國金融高淨值客戶健康綠皮書》,對金融高淨值客戶的健康大數據進行了深度分析
  • 愛康集團——用創新造就行業價值
    唐風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在體檢行業有十多年的耕耘,從最早的愛康網起步,到至今遍布全國的愛康集團旗下體檢與醫療中心。在他看來,體檢行業需要持續的創新,為客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服務,從而提升行業價值,這也是愛康集團的發展秘密和文化基因。
  • 愛康集團有人「管」的體檢2.0全面登陸江蘇地區
    ,清華大學心理系特別研究員王非先生,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零售事業部總裁周斌先生,阿斯利康黨委副書記陳尚勇先生,泛生子高級副總裁雷麗女士,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先生以及愛康集團江蘇地區的重要合作夥伴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 張黎剛:將健康體檢進行到底
    這被視為愛康今後甩開競爭對手的「體檢神器」,因為這意味著,今後愛康將有能力幫助客戶早期發現腫瘤以及心腦血管類疾病,早到在癌症的0期就可以確診。  為了建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張黎剛總共砸了2000萬元。愛康也成為國內首個將核磁共振成像技術(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縮寫MRI)引入體檢服務的企業。
  • 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張黎剛:中國健康管理產業正待突圍
    為此,愛康國賓的策略是加快實體擴張速度:截至2011年底,該公司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新設7家體檢中心,總數達到25家;到2012年底,全國網點預計將超過30家。此外,後續服務與無線醫療服務也將得到延伸、擴大。  此前,愛康國賓獲得了國際著名風投單筆超過2000萬美元的資金,這可能是目前國內該產業最大的單筆融資。
  • 愛康國賓後是美年健康 阿里巴巴入股兩大民營體檢龍頭將如何影響...
    憑藉著近150億元資金,阿里巴巴在一年內陸續敲開了兩大民營體檢巨頭董事會的大門。那麼,阿里巴巴對體檢行業有著怎樣的野心?迎來新股東的體檢企業,是否將重新定位?這或許能從已私有化大半年的愛康國賓身上窺見一斑。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
  • 張黎剛:藉助人工智慧 推動醫療技術實現高質量發展
    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在「科技創新 智享未來」對話中表示,人工智慧和醫生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人工智慧在預防醫療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中國有著廣大的市場,「在健康體檢服務領域,藉助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服務,從而更有效地進行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公司愛康集團宣布戰略升級
    中證網訊(記者 高改芳)納斯達克上市的健康管理公司愛康(KANG)7月5日宣布進行戰略升級,推出有人「管」的體檢iKangCare+ 計劃,以及與提供體外診斷、醫療設備、保險服務的國內外領先企業、學術機構和行業協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的iKangPartners+計劃等。
  • 愛康集團戰略升級發布iKangCare+和iKangPartners+計劃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先生推出有人「管」的體檢概念 發布會上,張黎剛先生現場解讀iKangCare+  有人「管」的體檢,那到底如何來管?  (從左至右)《最強大腦》主持人蔣昌建、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神州數碼控股集團行政部副總經理鄒鳳娟、為真集團董事長王弢、好大夫在線創始人王航、透景生命董事長兼總經理 姚見兒   (從左到右)新華網健康頻道總監馬寧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集團健康管理部陳秦生、IBM中國地區醫療與生命科學總經理劉洪
  • 體檢行業的抗疫力量:最大化實現社會醫療機構價值
    據了解,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為一家全國性的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服務機構,愛康集團主要從保護企業員工、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為社會提供最有幫助的產品等方面,最大化發揮社會醫療機構的價值,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新冠疫情衝擊之下,健康體檢行業面臨著多大的挑戰?
  • 愛康集團榮膺「2019- 2020 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受邀出席此次年會,並在年會上以「創新科技驅動中國健康管理新模式」為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張黎剛表示:「基於癌症早篩,愛康與諾輝健康、泛生子等行業中的佼佼者達成戰略合作,提供更高質量、更精準的癌症早篩服務。」結直腸癌早期發現九生一死,晚期發現九死一生。愛康集團引入的諾輝健康常衛清是針對中國人群基因組特點研發的一款多靶點糞便FIT-DNA檢測產品,也是獲得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的產品。無創、無痛、非侵入、可居家取樣。
  • 2019遐想:體檢行業會好嗎 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為何頻招黑?
    無人超市、共享單車等2C新業態,在遭遇資本寒冬,相繼倒閉時,傳統民營健康體檢行業,2018年也並不太平。2018年,熬過上半年的淡季,健康體檢行業進入旺季後,先有行業第一的美年大健康曝出「無資質醫生上崗」事件,後有行業第二的愛康國賓掌門人張黎剛,自曝健康體檢行業醜聞,揭露「有體檢機構抽血不檢測直接出結果」,讓公眾一片譁然。
  • 愛康國賓CEO張黎剛吐槽體檢業誤區:光看裝修、價格 不看設備好壞
    「現在的企業體檢多是由人力資源或者行政部門決定,而他們一般都憑價格,或者服務、環境來選擇,但體檢應該圍繞醫療本身,設備、醫生才是關鍵。」愛康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張黎剛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現在國內體檢在選擇存在誤區,「公司由於沒法對體檢中心的醫療質量做判斷,因此就用價格來衡量了,最後反而會導致體檢行業的質量越做越低。」
  • 愛康AI賦能 健康管理全面升級
    iKangCare+,是愛康建立的企業客戶分級服務體系,通過人工智慧和精準醫療來連接客戶,為企業級客戶提供全面服務。基於此,愛康將服務延伸至檢後環節。而通過iKangPartners+則是愛康攜手體外診斷、醫療設備等品牌推進行業發展,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表示,愛康與提供體外診斷、醫療設備、二次會診與醫療諮詢、保險服務的國內外領先品牌,權威的行業學術機構和行業協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