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萬買的瓶子,被鑑定成贗品,老人卻說:沒什麼!

2020-12-11 新咖說歷史

現在搞收藏的人越來越多了,大家在這方面投資的錢也是越來越多,不少人選擇傾家蕩產押上自己所有的積蓄來買一件寶貝,為的就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從而以倒賣古董的方式獲得巨額的利潤。以這種方式發財的也確實不在少數,之前一位工薪階層的秦先生就是靠東拼西湊買了一件破袈裟,然後賣掉夾層的佛經賺到幾千萬的。

▲老人說出在哪買的

但是,賺錢的前提是您買到的文物是真品,如果不幸買到一件贗品,又為了這件贗品花了所有的積蓄,那結果就沒這麼樂觀了。不過還真有買到贗品也不生氣的人,之前鑑寶節目中就出現過這樣一幕,1200萬買的瓶子,被鑑定成贗品,老人卻說:沒什麼!1200萬這樣的巨款打了水漂,老人為何還能如此淡然呢?

▲老人說出瓶子名稱

這位帶著天價瓶子上臺的老人身著一件老漢衫,戴著金邊眼鏡,說話有很濃重的南方口音,看上去文質彬彬。他告訴主持人,自己是印度尼西亞歸國的華僑,有一個弟弟在臺灣,這個瓶子是弟弟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買到的,根據弟弟的描述,兩個瓶子花了2400萬人民幣。也就是說,老人手中這一個瓶子就要1200萬。今天老人帶著瓶子上節目其實也不是為了鑑寶,他表示自己是想為瓶子找一個買主。如果有人願意花1000萬買下這個瓶子,他就自己再掏500萬,集齊1500萬捐給慈善事業。主持人很驚訝,問老人弟弟會不會不答應,老人嘿嘿一笑說這就是弟弟給他的建議。

▲老人說出兩個瓶子價值

抱著弟弟送的1200萬的瓶子,老人登上了鑑寶臺,專家與他進行了短暫的寒暄就開始認真鑑定這位歸國華僑手中的寶物。幾個專家在輪流仔細觀察一番後,抬起頭問了老人一個問題,說這既然是蘇富比拍賣行的東西,為什麼沒有蘇富比特有的標籤呢。老人笑笑說自己也不清楚,專家又觀察一番,然後開始仔細分析老人的這個瓶子。

▲老人說拿出500萬做慈善

老人帶來的瓶子是圓圓的抱月瓶,根據老人自己的描述,這個瓶子是乾隆時期的。專家表示,從瓶子的器型和它的圖案樣式來看,這個瓶子確實是乾隆時期流行的風格無疑,不過讓專家疑惑的首先是它沒有蘇富比拍賣行的標籤,所以是不是蘇富比鑑定過的真品還存在疑點。其次,這個瓶子上的花紋顯得過於僵硬呆板,是模具製造的痕跡,而乾隆時期的瓶子在使用模具之後還會有人工雕琢的環節,所以正常來看應該是線條流暢的。

▲專家懷疑是假的

再一點,這瓶身上的兩個耳朵做工確實粗糙了一點,和整體的風格很不搭,也不像是乾隆時期會有的風格。最後,這瓶身上的釉實在是假了點,這是現代很常見的一種釉,如果真是乾隆時期的產品,釉色應該不會是這個狀態。所以總的來說,這件寶貝的真假是存疑的,也就是說,這是一件贗品。

▲老人說出心裡想法

1200萬買的瓶子,被鑑定成贗品,這擱在一般人身上絕對無法接受,不過老人卻說:沒什麼,這個瓶子象徵的是兄弟情誼,只要自己的心裡沒有疑慮就好了。看來這位老人真的是豁達,把錢財看做了身外之物,這樣的心態才適合文物收藏,我們也要多向老人學習呀!

相關焦點

  • 寶貝被斷定是「贗品」,收藏人生氣質問,馬未都一句話回擊厲害了
    有一位收藏人請馬未都鑑定寶貝,但是寶貝被馬未都斷定是贗品就反而生氣的質問。馬未都的鑑寶能力收藏界的人都是知道的,非常厲害,深受尊重,很多人千裡迢迢就為讓馬未都鑑定。但是馬未都有一次參加節目給收藏人鑑寶卻受到質疑。
  • 兄弟倆帶畫去鑑寶,專家說是贗品17萬買走,轉身拍賣出8736萬!
    文/小庫 標題:兄弟倆帶畫去鑑寶,專家說是贗品17萬買走,轉身拍賣出8736萬! 當代人現在越來越喜歡收藏文物,但是其中真假難辨,文物市場又是魚龍混雜,於是鑑寶節目便由此產生,由持寶人拿著自己的東西上來,交給專家進行鑑定,不止節目,也有一些鑑寶類的平臺,但上面的專家幾乎都沒什麼特別的資質,他們的不專業造成了一些人財物的損失,無論哪一行,大家都要憑藉良心做事。
  • 河南贗品專業村仿古水平出神入化 做舊碗賣30萬
    第1頁:古陶瓷「收藏專家」:8萬買個贗品當寶貝 但江蘇省文物鑑定專家李路平教授卻認為,這枚天價玉璽是個仿品,價格至多不超過10萬元人民幣。而至今蘇富比拍賣行也有對李教授的這一判斷進行澄清。所以這枚玉璽確實充滿疑問。  確實,這幾年除了樓市、股市,文物收藏市場也是火爆異常,很多人不僅出於愛好,也把它當成了一種投資保值的手段。但全民收藏熱也帶來了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那就是你買的究竟是真文物,還是假文物?
  • 專家鑑定傳家寶為贗品,將其砸碎,一年後卻被告上法庭
    這不,曾經就有一個男子拿著一件古董來上節目,說是自己家的傳家寶,請專家鑑定一下。專家經過鑑定以後,判斷這件文物是贗品,按照節目協議,當場砸碎了這件古董。可是誰知一年後,這個男子卻把專家和節目組告上法庭,要索賠三十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美妝鑑定:Herme愛馬仕男士香水真假鑑定
    很多人都非常鍾愛於愛馬仕的香水,因為愛馬仕香水是男士香水中非常經典的一款,很多精緻男士在買香水的時候常常會考慮這款香水,愛馬仕大地香水一經推出後就受到了不少人的歡迎,與此同時在市場上同樣出現了很多仿品,那麼你知道愛馬仕大地香水真假怎麼鑑別嗎?
  • 4件「國寶」被鑑定為贗品停拍:監管太緊?太松?
    而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得到的最新消息是,青銅器是拼接成的,其底座真假待定,壺身是贗品。   這4件拍品是北京皇朝?誠銘國際拍賣公司推出的,據說由臺灣中華文物學會從兩位臺灣收藏家手中徵得,是抗日戰爭後從大陸流傳到臺灣的。
  • 他是民國的藝術大家,斥巨資買下黃賓虹推薦的書法,卻成了贗品
    但凡事玩收藏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如果想鑑定,一定要找專家。但這句話也不完全對,有時候專家也會有打眼的時候。民國時期曾有一位藝術大師,他在朋友的建議下買一幅對聯,想不到卻自陰溝裡翻了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廳官3千萬買玉石全是地攤貨 2千把紫砂壺也是贗品
    但他購買3000多萬元玉石,專家鑑定為地攤貨;購買2000多把紫砂壺,甚至將企業老闆送的5公斤黃金變現購買紫砂壺,結果全部為贗品,自己的「發財夢」也破滅了。10月31日公布的山東省委關於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提出加強警示教育,拍攝王傳民嚴重違紀違法案和《正風肅紀反腐2017》警示教育片,利用典型案件開展警示教育,形成有力震懾。王傳民究竟是誰?
  • 檢察日報:鑑寶節目砸「贗品」就沒事了嗎?
    首都博物館和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組前不久聯合舉辦了《「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從節目中被砸掉的「贗品」瓷器中選擇了30餘件高仿品,同首都博物館的館藏珍品對比展覽。在展出過程中,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委員會主任姚政等專家反覆觀看展覽後公開宣稱,該欄目砸掉的「贗品」中有不少是真品,一時間引發輿論熱議。
  • 高價收購貴州龍化石標本,專家鑑定:贗品
    活靈活現的「貴州龍化石」因為太過逼真,反而引起了收集單位對標本真偽的懷疑,隨後將標本送到貴州省寶玉石協會觀賞石專業委員會進行真偽鑑定。經測量,該樣品長112釐米、寬62釐米。鑑定人員首先對樣本的骨骼部分進行鑑定,發現骨骼部分是由煤矸石粉末、方解石粉末、古脊椎動物骨骼粉末以及粘合劑混合塑造而成,結論是:該樣品骨骼部分不具備古脊椎動物骨骼內部結構,該古脊椎動物骨骼為仿品。
  • 文物鑑定到底靠不靠譜?
    而在文博界,關於鑑定亂象的各種故事也在流傳:西部某省一位鑑定專家,自己寫考證文章,將自己的一把頗有爭議的青銅劍高價賣給博物館;河南省一位知名專家,指導親戚燒制仿古瓷器,而他則為買家開具鑑定證書;一位著名畫家的專場拍賣會上出現大量贗品,畫上均有其後人題跋,家屬竟憑此賺錢……《誰在收藏中國》的作者吳樹稱,在北京市場買「古董」,只要給3000塊,鑑定證書隨便開。
  • 英畫廊特意展出中國贗品意味深長
    傳統藝術殿堂素以收藏和展出名家經典真跡為已任,從來不屑與贗品為伍。不過,英國一家畫廊最近放下「高冷」的架子,推出了一項意味深長的活動。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倫敦達利奇畫廊是全球第一座公共藝廊,以館藏中的倫勃朗、魯本斯、卡納萊託等大師之作為榮。但本月10日起,畫廊對外展出了一幅產自中國的贗品,代替原作供參觀者甄別、欣賞。
  • 買乳膠枕時「捏」一把辨真假,避開3種「贗品」,省得白花上千塊
    乳膠枕是由天然橡膠樹的汁液製作成的,非常受歐美家庭的喜愛,但是它的價格通常也不低,純度高一些的枕頭上千塊也是正常。 為了正確識別,買乳膠枕時最好「捏」一把辨真假,避開3種「贗品」,省得白瞎上千塊。
  • 老人借8萬買「飲料」治病,兒子懷疑被騙,店家:可以治療各種病
    近日一位王先生的父親借了八萬塊錢買"飲料"治病,兒子懷疑父親是被騙了,然而父親卻不聽,導致父子倆當場翻了臉。抵保險買藥,卻沒任何效果王先生跟記者說,9月份時他父親就說要買小分子肽,一盒要一千多塊錢,賣的人一直說這個藥是什麼病都能治的,於是父親就把保險抵掉,從保險公司借錢過來買這個藥,一口氣就買了8萬塊錢的藥,以至於現在就只吃他們的這個產品,連醫生開的藥都不吃了,最可笑的是,他們還拉著他的父親做宣傳大使,幫他們去拉客人。
  • 英國男子圖便宜買了一幅畢卡索的贗品,但拍賣行卻說它是真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經過專家的鑑定,這幅畫竟然是巴勃羅·畢卡索的原創真跡!布萊頓霍夫拍賣行總經理羅茜·梅說:「最初,我對畢卡索的落款很疑惑,而後我又將畫從畫框中取出後進行了一番研究,接著就找到了畢卡索非常清晰的籤名信息,而且這很有可能是畢卡索送給其朋友羅蘭特·潘羅斯的一幅肖像畫。」
  • 大叔買回家醃檸檬的瓶子,專家一看:最便宜的也賣過千萬!
    大叔買回家醃檸檬的瓶子,專家一看:最便宜的也賣過千萬!這次來到鑑寶舞臺的人可不一般,這是一位澳大利亞來的華裔,今天這位大哥帶來的藏品是一個青花瓶,這位大哥在澳大利亞生活幾十年了,這個藏品是大哥在跳蚤市場看到一個很大的瓶子,就準備買回去醃檸檬用,買回去之後又發現沒有合適的蓋子,所以放在一邊當擺設了。後來大哥看鑑寶節目發現那些青花瓶和自己的也沒什麼差別,就來到了鑑寶的舞臺想讓專家們鑑定一下。
  • 鑑寶專家說此畫值5萬,17萬「騙取」村民傳家寶後,轉手賣8700萬
    當時《華豫之門》鑑寶節目在河南一帶非常的火熱,正巧當時村民朱雲發現自家老人的衣柜上有一盒子,裡面裝著一幅畫。根據老人的口述,這是他們的「傳家寶」,村民朱雲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古畫,如果是又值多少錢,因此帶著傳家寶來到了《華豫之門》鑑寶現場。
  • 男子花6萬鑑定郵票 專家估價250萬元實為印刷品
    老喇說,藏品是老家朋友的,6萬元的服務費是自己出的,朋友說郵票是地攤上買來的,不知真假,如果賣掉後平分所得。 「如果投資公司不退錢,我就天天上門討要。 」老喇告訴拍賣公司自己的態度。 「專家也是憑自己的經驗鑑定,肯定會存在誤差。 」投資公司工作人員說。經過斡旋後,最終,投資公司願意全額退還服務費。
  • 泰國集市上的「贗品寶石」,不是藍寶石勝似藍寶石,買的遊客很多
    【泰國集市上的「贗品寶石」,不是藍寶石勝似藍寶石,買的遊客很多】寶石,顧名思義就是一些比較有價值的寶貝石頭,一般來說,我們在市面上見到的大部分寶石都被加工成了各種各樣的首飾進行出售了。但是,泰國人卻不一樣,在泰國的集市上,不僅有賣純粹的寶石的店鋪,還有很多賣「贗品寶石」的店鋪。圖片上的這些藍色的「寶石」就是比較熱銷的一種「贗品寶石」,從圖片中可以看到,這種「贗品寶石」雖然不是藍寶石但卻比真正的藍寶石還要好看。
  • 女子帶枕頭鑑寶,說是20年前花30萬買的,專家看後:賠了100萬
    在曾經的一檔鑑寶節目中,一名女子帶著一個玉枕來到了鑑寶現場,女子表示這件玉枕是她在20年前的時候花了30萬買下來的,如今來參加鑑寶節目,也是想要知道這件玉枕在如今文物市場上的價值,畢竟文物的升值空間還是非常大的,但是沒想到專家在看後卻說,你賠了100萬,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