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被斷定是「贗品」,收藏人生氣質問,馬未都一句話回擊厲害了

2020-12-18 馬爺談人生

專家的話你相信嗎?肯定是信的,不然找專家幹嘛,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是更好。但是就是有一些人聽到專家的答案後死撐著不相信,還質疑專家。

有一位收藏人請馬未都鑑定寶貝,但是寶貝被馬未都斷定是贗品就反而生氣的質問。馬未都的鑑寶能力收藏界的人都是知道的,非常厲害,深受尊重,很多人千裡迢迢就為讓馬未都鑑定。

但是馬未都有一次參加節目給收藏人鑑寶卻受到質疑。當時一位收藏人拿了一件瓶子,剛拿出時可謂是滿面紅光,非常自信的介紹手中的瓶子是賞瓶,收藏了很長時間。

馬未都聽完介紹對於瓶子也鑑定了一下,馬未都看收藏人是老人說話也很和氣,介紹說:瓶子是賞瓶的造型,但是上面的顏色不對,一般的賞瓶顏色簡單,但您的賞瓶顏色太雜亂,是個贗品。

但是收藏人對於馬未都斷定瓶子是贗品表現得很不高興,臉色也變得很生氣。在節目現場直接質問:我不同意他說的,我的瓶子是歐洲買的,和中國的不一樣很正常,他怎麼會知道賞瓶上面顏色一定是簡單的?

馬未都聽了收藏人的話也不高興了,竟然有人質疑他的鑑寶能力。馬未都當時就回擊了一句話:您見過5個輪子的自行車嗎?

一個自行車怎麼可能有5個輪子,馬未都一句話諷刺收藏人不知道賞瓶的顏色特點,畫蛇添足,自以為是。馬未都一句話可謂是堵的收藏人無話可說,厲害了!

小編覺得既然踏進收藏界的大門就要做好收藏到贗品的心理打算,既然不相信專家所說,又何必鑑寶,做一隻「井底之蛙」就好。收藏家不只是要有錢有學識,還要有高的心理素質以防收到贗品。你們認為專家的話能信嗎?

相關焦點

  • 開價20萬的青花瓷,馬未都還價10萬,賣家一句話讓人冒冷汗
    開價20萬的青花瓷,馬未都還價10萬,賣家一句話讓人冒冷汗如今,競爭都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有著利益的地方,就一定有著競爭。而在收藏界這個行業裡,人們的爭鬥更是讓人難以捉摸,難以預防,這種利益上的爭鬥,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只能坐等著自己發現,自己已經上當了。古董有真有假,想進入這個行業,沒有個幾十年的經驗根本無法入行,若表示老謀深算的話,一定會被人騙個精光。稍微的不注意,就被上當。就連馬未都都曾經說過,和古董的販子進行爭鬥,那就是人心的一場較量。
  • 馬未都觀摩大亨收藏的玉器,發現全是贗品,老闆說怎麼可能!
    隨著近些年來老百姓的生活開始變得越來越好了,因此,很多人也就不單純滿足在這個溫飽的問題了。進而還會選擇去做一些有助於精神升華的事情。對此有的人選擇去報一些興趣班,此外還有一些有錢人會選擇把自己的錢用在去買古董上。
  • 馬未都:故宮的專家都非常厲害,但在這點上,他們不可能比得上我
    和專家一起尋找故宮文物的歷史記憶這兩年國家陸續推出一系列和故宮有關的紀錄片,讓更多人了解到了它的真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我在故宮修文物》,也正是這樣一檔紀錄片勾起了人們對文物收藏及故宮專家鑑寶的興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和專家一起探尋故宮文物的歷史記憶。
  • 一個美國人,被稱「明朝之王」,收藏的贗品都被拍出300萬
    所以現在的鑑寶節目上才會有那麼多業餘的「專家」,這些人可能一開始學的並不是考古歷史,只不過他們對於文物收藏有很高的興趣。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就是馬未都先生了,小編不知道各位是不是馬未都的粉絲,但是這馬先生在文物收藏界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呢。他本來不是研究文物的,但是他對於文物收藏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行文物收藏了。
  • 馬未都:我有個罕見收藏,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醫的「寶貝」!
    馬未都:我有個罕見收藏,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醫的「寶貝」! 在八十年代之前,我國是禁止民間私自買賣文物的,所有文物都由國家文物商店統一收購,那個時候買賣古董都是偷偷摸摸,沒人敢大張旗鼓,後來禁令解除,收藏也成為了一門聲勢浩大的生意,無數人投身其中,但能夠發財的並不多,馬未都算是其中一個。
  • 馬未都:百萬青花瓷只賣20萬,我還價10萬,賣家一句話讓我冒冷汗
    馬未都:百萬青花瓷只賣20萬,我還價10萬後,賣家說了一句話!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數不清的英雄將才,當然,還有那「遍地都是」的文物古蹟,這些東西在戰亂的時候沒人稀罕,但到了經濟發展的現代,卻成為了人人都想擁有的寶物,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數千年來一直都是這個道理。
  • 馬未都,從出版社編輯,到名滿國內的收藏大家
    收藏大家馬未都,最初在出版社做編輯工作,文筆一流。當時社會上文學盛行,有一位叫做賈宏偉的文學女青年,非常喜歡馬未都寫的文字,便經常邀請馬未都在北海公園暢聊詩歌小說。後來,賈宏偉成為馬未都的老婆。一次,馬未都拿著1600元,準備給家裡買一臺彩電。但是,在路過王府井的一家商店時,看中了一組四扇屏。根據經驗,馬未都斷定,這是宋代的物件。
  • 馬未都珍貴藏品被打碎,現場變得鴉雀無聲,他說了3個字凸顯人品
    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在節假日的時候,某些旅遊熱門地點也可謂人山人海,也就表明了現如今已經有很多人會去選擇旅遊這個方式去放鬆自己的身心,完成自己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同樣的,收藏行業也就是這麼滿滿的興起的。在最開始的時候人們每天連飯都吃不飽,怎麼可能會有閒暇的時間和錢財去搞這些老古董。
  • 馬未都:當價值百萬的假文物擺在我面前,今天我會重新評價它
    許多年前,馬未都在收藏界早已是北京城裡首屈一指的專家,朋友們有看上的文物就喜歡帶上他去幫助自己掌掌眼,也有的朋友得到一些心儀的寶貝就願意聽馬未都給評價一番。茲要是馬未都認可的東西,那基本上就屬於珍品了。然而,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總有些各行各業的朋友找他幫忙,一開始馬未都認為,幫人鑑定文物的事情,舉手之勞,能幫就幫了。
  • 馬未都:這破碗不值錢!從香港帶回國內,卻成了無價之寶!
    而關於收穫寶物的人當中,如今有名氣的一個便是馬未都。他便是一個文物愛好,以及文物收藏者。馬未都憑藉自己的文物知識,只要他看上一眼,便能斷定這個文物的價值。而他一生收藏了無數的寶貝,除了花錢買了的,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就像下面這一個寶貝文物。馬未都:這破碗不值錢!之後憑藉「大智慧」,馬老從香港帶回無價之寶。
  • 馬未都發家經歷:多年來不務正業,從擺攤人手裡淘到不少寶貝
    馬未都發家經歷:多年來不務正業,從服刑擺攤人手裡淘到不少寶貝全球上的名人與富豪,並非出生家庭就顯赫,他們幾乎都是需要從窮慢慢轉變為富有的,每一個人都有著發家史的存在,但是著名的古玩收藏夾馬未都的發家史就讓人飽受爭議。
  • 出價120萬,最後59萬成交,馬未都的收藏經到底有多厚?
    一、爬格子寫小說一夜成名馬未都1955年出生於北京,自幼喜歡文學,喜歡寫寫畫畫。「用筆桿子改變命運」曾是那一代人的夢想,馬未都也不例外。為此,他經常向各大報刊投稿。1981年,《中國青年報》終於發表他的小說《今夜月兒圓》,讀者反響很好。
  • 女子帶齊白石畫鑑寶,專家斷定是贗品,女子:齊白石是我親爺爺
    畫筆在他的手上就像富有了魔法一樣,每一幅出自他手的畫都栩栩如生,讓人不免陷入意境之中,他的代表作有《古樹歸鴉》、《逋蝶》、《羅浮覓句圖》 、《借山吟館詩草》、《白石詩草》、看過這些真跡的人無疑不拍案稱絕。
  • 馬未都:鑑寶專家在節目上很厲害,一到市場上全傻眼!
    馬未都:鑑寶專家在節目上很厲害,一到市場上全傻眼! 馬未都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踏足收藏行業,30多年的收藏經歷也讓他知曉了常人所不能及的傳奇故事,後來他也以此為噱頭,做過很多期節目,一時間擁護者眾多,不過現在的馬未都年事已高,之前的多檔節目也就此結束,在自家的觀復博物館內侍弄花草,吟詩作對,也算是人生的樂事一件了。
  • 是否砸了一件價值2億元的寶貝?王剛首次回應:對方起訴到法院了
    王剛作為國家一級演員,知名節目主持人,負面消息並不多,有影響的一條就是「王剛砸寶事件」,其在主持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節目時,用一把紫金錘誤砸了一個價值2億元的寶貝。有人撰文說王剛砸掉的「贗品」不少是真品,甚至是珍品,珍品佔30%。各種雜亂的聲音使王剛的聲譽受到損害。而王剛始終沒有對此發聲,加上不久後退出了《天下收藏》,使這起負面消息沒有消失,隔一段時間便被蹭熱度者拿出來討論。1月15日,王剛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段短視頻,首次對當年的「王剛砸寶事件」做出回應,他寫道,"總有因為不明真相導致的失實言論在傳播,不勝其擾,故作此回應。
  • 價值上千萬的寶貝?老漢稱假的當場摔掉,專家:贗品!還摔嗎?
    導讀:老漢帶藏品鑑寶是假的當場摔掉,專家:贗品!還摔嗎?古代是農業社會,看「天」吃飯,所以古代人就想像這個世界是由天上的神仙主宰的,為了祈求每年風調雨順,所以就會祭祀供奉各種神仙。從以上兩點來看,專家斷定老漢帶來的這尊何朝宗瓷塑作品是一個贗品,大概年份不會超過近幾十年。老漢聽說之後也很激動,直接改口說:我認為它就算不是明代的作品,至少也是清代的,不可能是只有幾十年的年齡。「專家也笑了: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見,繼續收藏。
  • 馬未都:中國刀客正手出刀,動作就會慢,日本刀客則是反手出刀
    馬未都:中國刀客正手出刀,動作就會慢,日本刀客則是反手出刀馬未都搞收藏也確實是搞出了境界,不僅收藏有大量的瓷器、家具、玉器等,而且也收藏了不少冷兵器。比如大名鼎鼎的戚家刀,馬未都就收藏有。因而,馬未都所言「中國刀客正手出刀,動作就會慢,日本刀客則是反手出刀」,也是有一定依據的。那麼,馬未都為何要這麼說?筆者先從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說起,那就是亮劍。「亮劍精神」指的是遇到什麼困難不要慫,就算是明知不敵,也要敢於以命相搏去比劃比劃。然而,在刀客對決中的「亮劍」卻是另外一種意思。馬未都指出,中國不直接去回擊對方,而是做出一個勢來,把勢頭給做足。
  • 馬未都:吃火鍋時遇到國寶《陶冶圖》,失之交臂後悔青了腸子!
    馬未都:吃火鍋時遇到國寶《陶冶圖》,失之交臂後悔青了腸子!在文物收藏界,很多人都能遇到「打眼「和」撿漏「,撿到漏當然皆大歡喜,可撿漏畢竟可遇不可求,相比之下」打眼「就成了很多人都遭遇過的事了。我們都知道,書畫是收藏界的一大門類之一,但馬未都的博物館中卻鮮少見到書畫收藏,很多人會感到奇怪,難道是馬未都不喜歡收藏書畫嗎?事實並非如此,早些年的馬未都也很喜歡書畫,但書畫的鑑別是很複雜的一門技術,馬未都在瓷器鑑定方面是大師,在書畫鑑定方面卻是個愣頭青,所以在吃了幾次大虧後就沒敢再買過書畫,比如有一次,他就曾與國寶古畫失之交臂,悔的腸子都青了。
  • 馬未都老師的收藏人生
    館內藏品大多是馬未都自己的收藏,他尚未開放捐贈,為了「嚴防引發社會誤會」,避免昂貴饋贈導致的麻煩和糾紛。馬未都認為,要想保障優質藏品,眼光是第一位的,資本是第二位的。「資本就是不管你有多少錢,在文物面前都不算有錢,你就算作為一個世界首富,天天拿著這錢買世界藝術品,一會兒就把你買成窮人了,因為藝術品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
  • 馬未都:我的收藏價值百億,有人居然想全部買走,該不該賣?
    馬未都:我的收藏價值百億,國外古董商竟想全部買走,該不該賣?馬未都是我國著名的收藏家之一,素有「北京第一收藏家」的美稱,這不僅與他眾多的古董收藏有關,還得益於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所做的一項壯舉——成立新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