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上千萬的寶貝?老漢稱假的當場摔掉,專家:贗品!還摔嗎?

2020-12-25 收藏這些事

導讀:老漢帶藏品鑑寶是假的當場摔掉,專家:贗品!還摔嗎?

古代是農業社會,看「天」吃飯,所以古代人就想像這個世界是由天上的神仙主宰的,為了祈求每年風調雨順,所以就會祭祀供奉各種神仙。這時候就出現了瓷塑工藝,也就是把古人想像的各種神仙的形象燒造成塑像,以供百姓供祭拜。

而其中要說起瓷塑大師,不得不提一人,那就是明朝何朝宗,何朝宗所塑造的各種紅佛神仙造像以傳神寫意為特點,很是富有神韻,所以何朝宗的作品流傳到現在,大多價值不菲,很多都能拍出上千萬的高價。

在一期鑑寶節目中有一位來自郴州的老漢就帶來了一尊母子蓮心觀音造像找專家鑑寶,據老漢所說這個觀音造像底部有何朝宗大師的款式,所以這應該就是何朝宗大師親手製作的瓷塑作品,於是老漢就花大價錢買回家。老漢越說越激動,稱如果這個造像價值在上千萬以上,如果是假的,老漢就當場把它摔碎。

專家說鑑寶這種明代瓷塑作品的真假,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看,第一明朝時候的瓷塑作品釉子顯得相對肥厚,而老漢的這個造像明顯不符合這個特點,顯得釉子有點薄。第二此造像底部的何朝宗的款,寫的比較清晰,很像是現代的機器列印而成的,而真正的何朝宗的款有一些若隱若現,虛無縹緲的感覺,所以老漢的觀音造像的款式也有很大的問題。

從以上兩點來看,專家斷定老漢帶來的這尊何朝宗瓷塑作品是一個贗品,大概年份不會超過近幾十年。老漢聽說之後也很激動,直接改口說:我認為它就算不是明代的作品,至少也是清代的,不可能是只有幾十年的年齡。「專家也笑了: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見,繼續收藏。

聽到這裡,小編就不得不說了:既然專家斷定是一個贗品,那到底老漢要不要對現他剛於始的承諾,還摔嗎?大家覺得這尊母子蓮心觀音造像是真的嗎?

相關焦點

  • 1200萬買的瓶子,被鑑定成贗品,老人卻說:沒什麼!
    不過還真有買到贗品也不生氣的人,之前鑑寶節目中就出現過這樣一幕,1200萬買的瓶子,被鑑定成贗品,老人卻說:沒什麼!1200萬這樣的巨款打了水漂,老人為何還能如此淡然呢?▲老人說出兩個瓶子價值抱著弟弟送的1200萬的瓶子,老人登上了鑑寶臺,專家與他進行了短暫的寒暄就開始認真鑑定這位歸國華僑手中的寶物。
  • 中國挖出千年前古墓,出土瓷器卻印著神秘英文,專家當場怒摔!
    中國挖出千年前古墓,出土瓷器卻印著神秘英文,專家當場怒摔!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新中國之前經歷了幾十個王朝的更迭,每個王朝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和器物,其中還有很多作為陪葬品留在了地下,這就給我們後代的考古發掘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我們在這些文物中能夠還原很多朝代的真實面貌,所以這些東西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
  • 是否砸了一件價值2億元的寶貝?王剛首次回應:對方起訴到法院了
    王剛作為國家一級演員,知名節目主持人,負面消息並不多,有影響的一條就是「王剛砸寶事件」,其在主持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節目時,用一把紫金錘誤砸了一個價值2億元的寶貝。"視頻中,聽到提問者問到當年是否砸了一個價值2億元的寶貝時,王剛先是一笑,然後說道,"當然是假的。當時砸的是贗品,持寶人還訴諸了法庭,經過一審二審終審最終判決對方敗訴。
  • 大叔抱「洗臉盆」上臺鑑定,直言價值400萬,專家:千萬要挺住!
    即使有些人總是買到贗品,可還是不能抵擋收藏古玩的誘惑,每次拿來鑑定的人,很多都是沒入門的,總希望能撿到便宜。所以等到專家給出結果後,他們的希望也被徹底打碎,曾在一次鑑寶節目中,上來一位大叔懷中還抱著一個大臉盆,據大叔說這可是清朝雍正年間的「九桃盆」,主持人:怪不得形似臉盆?
  • 寶貝被斷定是「贗品」,收藏人生氣質問,馬未都一句話回擊厲害了
    專家的話你相信嗎?肯定是信的,不然找專家幹嘛,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是更好。但是就是有一些人聽到專家的答案後死撐著不相信,還質疑專家。有一位收藏人請馬未都鑑定寶貝,但是寶貝被馬未都斷定是贗品就反而生氣的質問。
  • 老漢宰雞發現「綠寶石」 專家:「雞寶」不值錢
    新洲老漢宰雞發現「綠寶石」專家稱即使是「雞寶」也不值錢雷老漢家住新洲區雙柳鎮,家裡養有幾十隻土雞。春節前,他將一隻母雞宰殺後,在雞肚子裡發現了一塊拇指頭大小的綠色石頭,「富有彈性,摔不破。」雷老漢發現的「雞寶」 記者陳奇雄 攝雷老漢表示,他立即將這塊石塊的照片放到網上,請網友們鑑定。有網友說,這是「雞寶」,是一味良藥, 能治百病,其每克價格比黃金還貴。也有網友稱,這應該是雞吃下未完全消化的異物。東湖飛鳥世界副館長王建祥先生說,這個石塊究竟是什麼,需要將其切開作檢測。」雞寶「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眾人認識不一。
  • 專家鑑定傳家寶為贗品,將其砸碎,一年後卻被告上法庭
    我們都知道前幾年文物鑑賞行業特別熱門,出現了很多節目和專家,也由此浮現了很多藏在民間收藏家的珍貴文物。有些人祖上是貴族因而家裡流傳下來幾件珍貴的古董;而有些人則只是因為愛好而搞搞收藏。這不,曾經就有一個男子拿著一件古董來上節目,說是自己家的傳家寶,請專家鑑定一下。專家經過鑑定以後,判斷這件文物是贗品,按照節目協議,當場砸碎了這件古董。
  • 重慶大學博物館「贗品」風波:捐贈者曾售賣假畫
    開館一周後,10月14日,自媒體「江上說收藏」發了一篇題為《重慶大學耗資670萬建了一座贗品博物館?》的文章,直指該博物館所展藏品為贗品。與白雲濤所強調的「古」大相逕庭,收藏圈與文物界業內人士根據該文所提供的照片指出,這些展品「假得離譜」。
  • 大媽帶「暖水瓶」鑑寶,稱是清朝的寶貝,專家:蓋子找到再報價!
    大媽帶「暖水瓶」鑑寶,稱是清朝的寶貝,專家:蓋子找到再報價!中華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不少歷史文化,除此之外還留下了很多非常具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和價值連城的古董。但是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和無數次朝代的更替,這些寶貝都散落在人間,有些尚未被發掘。
  • 當年在鑑寶節目上,王剛思考了5秒,直接將2億寶貝砸碎,後來怎樣
    但是大家的寶貝究竟是不是寶貝呢?畢竟民間人士不是專業的,即使抱了一個贗品,也可能當寶貝供著,如果要去鑑定,花錢不說,還可能是因為寶貝是假的,就直接打水漂了。一、走進鑑寶現場所以在當時,《天下鑑寶》這個節目特別火,為什麼呢?
  • 老漢挖到西周「銅罐」,卻被扔後院當夜壺
    有眼光的人可以花幾千塊在地攤買到價值幾十萬甚至數百上千萬的東西,沒眼光的人這寶貝送到你跟前都會被當作廢品給賣了。尤其是一些年代比較久遠的文物,沒點眼光的人還真認不出來。比如今天說的這位村民,居然拿著西周的青銅器當「夜壺」用。
  • 女子帶齊白石畫鑑寶,專家斷定是贗品,女子:齊白石是我親爺爺
    可見他的畫有多麼珍貴,如果家裡有齊白石真跡,必然會當作傳家寶來傳承,就是因為他的真跡少之又少,所以市面上齊白石的贗品層出不窮,有些人賣房子賣地也要買齊白石真跡,可大多數的人都被贗品給蒙住雙眼,不少人不知道自己寶貝是不是真跡,一般這種情況都會上節目找專家來鑑定。
  • 老漢撿到遠古文物,專家一分錢不給就收走,如今成第二鎮國之寶
    1957年,家住在陝西省華縣太平莊裡的老漢正在山上務農,正當他辛苦鋤地的時候手中的鋤頭突然碰到了一件「異物」,原本老漢以為只是碰到了石頭並沒有放在心上。可是再次碰撞並發出清脆聲時老漢才覺得不對勁,撥開土層將這塊異物挖出。這塊異物是一個老鷹形狀的陶鼎,老鷹背部還有一個空間可以盛放東西,就如同一個罐子一般。
  • 王剛首次回應錯砸2億古董:砸的就是贗品,持寶人幾次起訴都敗訴
    多年前,國內就有一檔鑑寶類節目,節目中一些持寶人拿出自家的寶物來參加,在經過專家們的鑑定後,會給出一個鑑定結果並且估價。為了讓節目更有看點,其中有一個規則就是一旦鑑定是贗品,就會由主持人王剛親手砸毀。結果持寶人後來帶著被砸毀的寶物再次去進行鑑定,鑑定結果為真,而且價值兩個億。專家的誤判,導致王剛親手將2億的寶物砸毀,被持寶人告上法庭,一時間也是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 英畫廊特意展出中國贗品意味深長
    美國《赫芬頓郵報》稱,說到中國的油畫複製產業,東南沿海是不能繞過的重點區域;廣東深圳周邊的大芬村,更是國際知名的油畫生產基地,被稱為「中國油畫第一村」。整個大芬村擁有超過1200家畫室,每年僅銷往國外的藝術品就有500萬件。很多畫室有自己的網站,用戶可以在線完成訂購。「有關藝術的唯一問題是,它打動你了嗎?」
  • 日本老漢拿香爐來鑑寶,說出真實身份後專家也佩服,慌忙跟他握手
    所以又因為這樣,有很多的電視臺又加入了很多鑑寶的節目,這些節目請了很多專家來幫助參加鑑寶活動的人分辨真假,判定價值。所以現在這類節目也是非常的火爆。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個關於鑑寶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個來參加鑑寶節目的是個七十多歲的老漢,他雖已年邁。
  • 老漢挖淤泥撿到「銅罐」,被當作夜壺20多年,專家:這是頂級文物
    每個人都想暴富,希望某天撿到某樣珍貴的寶貝,從而變為富翁。不過,這也要你自己有「眼力」,不然哪天真撿到一個古代的陶罐卻不識貨,發現不了其價值就可惜了。陝西有位農民就是如此,在挖地時無意挖出了一件寶貝,因不識貨致使這珍寶命運曲折,甚至還被當成了夜壺。說白了,就是老農沒「眼力」啊!
  • 女子帶「佛像」鑑寶,稱朋友花12萬買的,專家:拍賣會上還沒見過!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因此留下了很多價值連城的寶貝。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收藏業也不斷的在擴大,很多家境殷實的富人們,紛紛開始收藏古董,甚至不惜花重金購買各種古玩。但是,有買家就會有賣家,而寶貝是有限的,所以就有了很多人開始生產贗品,以此來混淆人們的視線。
  • 檢察日報:鑑寶節目砸「贗品」就沒事了嗎?
    首都博物館和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組前不久聯合舉辦了《「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從節目中被砸掉的「贗品」瓷器中選擇了30餘件高仿品,同首都博物館的館藏珍品對比展覽。在展出過程中,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委員會主任姚政等專家反覆觀看展覽後公開宣稱,該欄目砸掉的「贗品」中有不少是真品,一時間引發輿論熱議。
  • 河南贗品專業村仿古水平出神入化 做舊碗賣30萬
    第1頁:古陶瓷「收藏專家」:8萬買個贗品當寶貝 但江蘇省文物鑑定專家李路平教授卻認為,這枚天價玉璽是個仿品,價格至多不超過10萬元人民幣。而至今蘇富比拍賣行也有對李教授的這一判斷進行澄清。所以這枚玉璽確實充滿疑問。  確實,這幾年除了樓市、股市,文物收藏市場也是火爆異常,很多人不僅出於愛好,也把它當成了一種投資保值的手段。但全民收藏熱也帶來了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那就是你買的究竟是真文物,還是假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