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學院原創豫劇《石壕吏》,經過層層遴選,於2020年12月10日,亮相第九屆黃河戲劇節。
豫劇《石壕吏》是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跨系部聯合創作劇目。本劇的整體風格大悲大喜,大開大合,以倒敘的方式展現了汪三郎一家在戰爭中的悲慘命運。杜甫與三郎一明一暗的兩條線,兼具了抒情與敘事,作曲、燈光、服裝、舞美等多部分協調配合,才最終將豫劇《石壕吏》呈現在舞臺。
而這些最終的呈現是在演員的身上,所以豫劇《石壕吏》的人物形象設置力求個性鮮明,給演員帶來最大的發揮空間。
飾演劇中人物汪三娘的時露露表示,豫劇《石壕吏》的整體風格是大悲大喜大開大合的,汪三娘雖是弱女子,但為了救回公婆,不惜深陷戰場,她將這種剛柔並濟的個性用鬥篷身段進行表現,貢獻出了一段令人拍手叫好的表演;
飾演汪三郎的徐帥文表示,劇本是用倒敘的方式呈現了汪三郎一家的悲慘命運,汪三郎敘事、杜甫抒情,所以自己在表演的時候注重文武兼濟,與三娘的對唱需要展現出三郎的無奈、戰場之上的埋屍則需要展示出三郎的悲憤,汪三郎身為本劇的主角,是邊舞邊唱的,這也正體現出戲曲最大的特點;
飾演老翁老嫗的崔增才與李洋洋表示,如何演出老嫗的瘋癲,以喜襯悲,如何表現出老翁的憤恨與絕望,做出反抗的舉動,是這個角色的重中之重,李洋洋與崔增才在遵循生活邏輯的基礎上運用了戲曲程式化的形體動作,如髯口、水袖、圓場、吊毛、搶背等技巧來塑造人物形象,將老翁老嫗白髮人送黑髮人卻不自知的絕望境地刻畫的淋漓盡致;
飾演杜甫的趙藝多則是面臨著更多的困難,杜甫在劇中承擔著抒情的作用,而老本行是崑劇小生的藝多面臨著長篇幅的抒情片段,要跨劇種跨行當的來進行演繹,更是花費了許多功夫,深挖出杜甫身上的文氣與骨氣,在兩個時空的跳進跳出中加入自己的理解,讓杜甫這個人物串聯了整部劇的劇情;
李帥與李澤斌飾演的石壕吏甲乙更是給這部悲劇添加上了一抹跳脫的滑稽喜色,來調劑整部戲的悲劇底色,兩人飾演的角色一個貪財一個惜命,一個憨、一個精,如何將兩個石壕吏演得不同但是又和諧成為了飾演石壕吏的重中之重,在深挖角色的時候,兩人加了許多戲曲程式化的動作,雖是滑稽的,但是在這種滑稽的背後,更是著重刻畫出了石壕吏的狠辣無情;
飾演將軍、士兵的孫錦濤則表示,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在劇中自己飾演了多個角色,正是這些角色共同努力,發揮出自己的作用,才可以將豫劇《石壕吏》最終呈現於舞臺。
主演汪三郎的飾演者徐帥文表示,作為青年人傳播好我們的文化,是我們的職責,而豫劇《石壕吏》更是會秉承著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戲曲學院師生信中提到的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優良傳統,守正創新,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導演吳秋霞表示:作為國戲學子要以優秀的藝術作品踐行總書記的囑託: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優良傳統、堅持守正創新,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貢獻。《石壕吏》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藝術實踐,更是國戲學子守正創新的具體體現。我們一定要用最用心的藝術創作去為中國的戲曲藝術貢獻力量。
據悉,豫劇《石壕吏》孵化於中國戲曲學院2020年度研究生跨系部聯合創作項目,耗時一年半,精心打造,搬上舞臺。該劇經歷了「傳幫帶」的過程,新的主創隊伍接過了師哥師姐的接力棒,認真創排,打造經典,將豫劇《石壕吏》最終呈現於舞臺,獲得了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