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勵志:兒子中考進名校,41歲的媽媽同時考上英國名校!分享這對母子的另類升學經

2021-02-08 上海升學

2017新學年,對於李紅袖一家來說有點特別。


兒子韋小小,在中考自主招生中一舉斬獲3個offer,最終被一所心儀的重點中學錄取,開始了精彩的高中生活。

媽媽李紅袖,今年41歲,在上半年拿到了兩所英國大學的offer,即將在9月中旬遠赴英倫,去倫敦大學學院(UCL)攻讀MA學位

圖為2015年春節,李紅袖和韋小小在加州迪士尼樂園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今天,上海升學與你分享母子倆的別樣升學經。

 

孩子想考寄宿高中

「這或許是一個時機」

 

為什麼選擇在兒子中考結束、剛剛邁入高中的時候,遠赴英倫留學?不少人問過李紅袖這個問題。其實留學這個念頭,在她腦海裡「休眠」了很久。

「我總覺得人一輩子不出去讀一次書,會留有遺憾。」10多年前,她就曾經為留學做過一些準備,但那時韋小小只有3歲,做母親的實在捨不得丟下兒子,這個想法被擱置了。

 

一年前,韋小小即將面臨中考升學,而在海歸同學的鼓勵打氣下,留學的念頭也再次冒了出來。

「兒子說他想考寄宿高中,我覺得這是個合適的時機——青春期的少年不再需要媽媽每日陪伴了,我終於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就這樣,「天時、地利、人和」條件促成,李紅袖開始把留學這件事提上議事日程,從2016年春天起,她開始正式著手準備申請國外學校。

 

再說說韋小小,他初中就讀於浦東一所重視素質教育的公辦學校,語文不是強項,基本沒學過奧數,英語數學科目也不上補習班,但韋小小興趣廣泛,玩吉他、吹薩克斯、組樂隊、跳拉丁舞,拿過編程競賽證書;再加上熱衷於公益演出、去山區支教……母子倆商量覺得,高中自主招生是一條可以嘗試的路。

 

過去的這一年,娘倆為著不同的目標而努力,而命運也眷顧了他們。

 

 

重啟雅思考試

意外有醍醐灌頂之感

 

作為一位媒體人,李紅袖在滬上一家傳統媒體供職近20年,如今突然有了強烈重回課堂的念頭,而且目標還是一所TOP10的海外學校!她知道自己要別人付出更多。

 

在去年挑戰雅思考試的那段時間,她要同時面臨上班、申請學校、操心升學娃等多重任務,「人拼一拼,潛能還是無限。

 

上雅思課,班裡和她一同上課的是年紀幾乎只有她一半的高中生、大學生,就連上課的老師,都比她小很多。

 

作為「高齡前輩」,李紅袖不僅一節課不拉,幾乎全勤出席(僅因出差請假兩次,後補上了課)。雖然在媒體工作常年習慣了晚上寫稿,但在那3個多月裡,每周六清晨,她都掙扎著起來、睡眼惺忪地打車趕往學校,有一次吃傷了胃半夜抱著馬桶吐了半天,第二天捨不得翹課,仍然強撐著去了。

 

更讓她自己吃驚的是,原本擔心人到中年反應遲鈍、精力不濟等問題一個沒出現,而且憑著十多年職場和生活的閱歷,她感覺思維脈絡更加清晰,可以凌駕於知識之上而看到背後的本質,這種醍醐灌頂、世事洞明的感覺,讓她有了小小得意,仿佛找回了學生時代「學霸」的感覺。後來,她雅思一次考過,聽力和閱讀分別考出了8.5和8.0。

 

挑戰文書申請

對腦力體力耐心的考驗

 

「申請海外學校,是一個漫長的、考驗頭腦、體力、耐心以及學習能力的過程。」看學校官網、找專業、填表格、網申……而對李紅袖來說,更大的挑戰在於寫申請學校的Personal Statement(個人陳述)。這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重要的文書,很大程度上學校就是憑藉這篇PS來決定是否錄取學生。

 

對於專業寫中文稿件的李紅袖來說,用「英文思維」書寫文書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記不清多少夜晚,她坐在電腦前,磕磕絆絆,絞盡腦汁,家人和朋友常常找她打趣,壞壞地戳一戳她的痛點:「你怎麼又在看美劇了?你的PS寫好了沒?」

 

直到2017年春節臨近,她終於把申請三所學校的PS寫完,完成了所有申請步驟。

 

「英國很多名校開放申請時間是10月,而我是翌年1、2月才遞交,也許學校第一輪招生滿了,第二輪就不緊不慢地處理。」那段時間,李紅袖每日刷郵箱,但消息卻如石沉大海。

 

 

孩子的自招拉開序幕

 

而與此同時,兒子韋小小的自招啟動了。

 

那段時間,家長群裡但凡一有自招消息,家長就會炸鍋。為兒子報名一所學校後,李紅袖和兒子鄭重其事地聊起這事。

 

「你知道嗎?自招都是考超綱的東西,我又沒去自招班學過,拿什麼去考呢?」兒子的話聽上去在理。之前初二時,也有培訓機構在校門口發廣告,宣傳針對四校的自招培訓班,不過被韋小小拒了。

 

「那我們就試試吧,總歸沒壞處。」李紅袖對兒子說。

圖為2016年春節,李紅袖和韋小小在巴塞隆納諾坎普球場看巴薩踢球

 

闖關自招學校

努力和自信造就成功

 

韋小小參加了三所高中學校的自招測試。在一所心儀學校的考試中,初中學校有很多人參加,最後筆試篩選出5位,進入下一輪面試,韋小小幸運地在其中。

 

那天,面試進程分三個教室展開,分別側重文科、理科和英語。韋小小從容自信應答,有老師問到開放式話題,韋小小侃侃而談,聊起他喜歡的美劇、最喜歡讀的書等。面試出來,韋小小自我感覺發揮不錯。

 

後來的結果是,韋小小居然把三校的offer都拿到了!在與家人商量後,韋小小最終選擇了心儀的浦東復旦附中分校。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也是因為這是媽媽當年的母校——李紅袖就是復旦附中畢業的。「還是有血脈和感情在的」,韋小小說。 

 

重視學習效率

心路歷程比升名校更可貴

 

對於這樣的升學結果,母子倆也暗暗慶幸。韋小小几乎沒有上過補課班,課餘報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班,都是他為發展興趣而自行提出。平時他課內比較注重學習效率,精確利用時間,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學自己想學的東西。

 

平時韋小小的成績基本穩定在年級前20到50,但男生總有不穩定的時候,好的時候衝過年級第二,差的時候也掉到過170位。初二升初三的暑假,韋小小暗暗發力,為一模做準備。

 

說起自招成功經驗,母子倆總結過這樣幾條:

1.一般觀點認為男生在自招中相對佔優,裸考錄取女生比例會高一些。

2.韋小小形象萌萌噠,可能算是面試利器。

3.整個自招過程中,韋小小主動性很強,自己搜集和分析有價值信息,吃透中考政策,對於所選擇的三所學校,都有的放矢地去深入了解。

韋小小還若有所思地告訴媽媽,前幾屆他所在的初中也有師兄師姐被錄取了同一所高中,他們的學習成績都很好,社會活動能力也強,給高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韋小小表示,自己以後也要努力,「如果學得太差,說不定會影響後面學弟學妹的錄取呢。」他能學會這個角度看問題,這讓媽媽很欣慰,這樣的思想歷練,似乎比考取名校更可貴。同時,媽媽也已經決定放手:高中以後任何課程事宜都由他自行決定,家長絕不越俎代庖。

 

 

英國學校的回音,有了!

 

兒子的自招搞定,而同時,李紅袖終於等來了英國學校的回音:一前一後兩封……拒信。而第三所學校仍然杳無音信。

 

當機立斷亡羊補牢,李紅袖立刻補申了兩個專業。過了一個月,柳暗花明,居然一下子來了兩個offer。一個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另一個來自後來補申的學校倫敦國王學院。

 

韋小小對於媽媽的申請成功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同時他也已經在新學校開始了自己的精彩生活。未來,他有很多事情要自己決定、自己拿主意,當然,也有更多的「料」和媽媽、家人一起分享。

 

重要的是,家人的互相勉勵和支持,是努力打拼、實現夢想的重要動力,「未來的人生,還要靠娃自己去面對!」

讓我們也祝願這對母子學習之路順利!

精彩推薦

點擊下面標題,閱讀更多精彩內容哦!

註:本文系作者原創,圖片由採訪者提供,轉載請聯繫授權,授權轉載請署名並標註出自「上海升學」微信(微信號:shanghaishengxue)。侵權必究。

責任編輯:陳瑩  執行編輯:張騫

聯繫郵箱:shanghaishengxue@163.com

相關焦點

  • 中考不一定能上重點高中?上國際高中還能進世界名校!
    原標題:中考不一定能上重點高中?上國際高中還能進世界名校!  進入下學期,孩子們面臨中考的問題,很多家長在後臺詢問我們:孩子上傳統高中還是上國際高中。  來諮詢的家庭一般分成這四種情況:  1.孩子成績優異,未來有志於出國留學考進世界名校  2.沒有上海戶口,不能參加上海中高考  3.孩子偏科/成績太差,很難考上好高中  4.應試教育的體制讓孩子有厭學/叛逆情緒  這些情況下,有的家長或讓孩子轉學回老家城市繼續學習,或做好打算讓孩子休學留級,或直接送孩子出國學語言
  • 深圳媽媽絕密分享!如何在2年內把「學渣」兒子送進世界百強名校
    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香港留學客戶M女士來分享她的經歷,如何將學渣兒子送上香港理工大學。大家好,我是M女士,剛開始銀河來邀請我採訪的時候,我也有點猶豫,要不要把我們的親身經歷分享出來。四處打聽升學路徑整個2017年我都是焦躁的,四處學醫問藥,到處打聽信息。首先普通高考這條路是沒有希望了,憑兒子的成績大概只能混個私立二本院校或大專,在這樣的學校混到畢業,我認為基本是沒有前途了。
  • 石家莊升學擇校解析:2019年各校中考成績分析,各區名校列舉
    這足以證明石家莊的高中名校含金量很高,值得石家莊市、甚至整個河北省的初三畢業生為之奮鬥(比如,石家莊二中本校和南校,精英中學,石家莊一中,等等)。畢竟,一本率都在90%以上,進了此類高中,考上二本比考上一本更難。
  • 49歲新鄉媽媽和兒子同時考上研究生,她的經歷值得所有家長一看!
    49歲陪讀媽媽和兒子同時考上研究生!兒子考上了復旦大學,媽媽被廣西大學錄取。最近幾天,這一勵志的故事在網絡上廣為傳播,引起極大關注。這位勵志的媽媽叫原夢園,是咱河南新鄉人。從2011年起,41歲的她就到上海全職陪兒子讀書。期間,她先後考上了復旦大學的成人本科和廣西大學的研究生。而讀者在關注她勵志經歷的同時,也有更多感興趣的問題:已經40多歲的媽媽,先考本科又考研的動機是什麼?40多歲的人去學考研英語,怎樣進行海量詞彙記憶呢?考上研究生就已經49歲了,「勵志媽媽」接下來的人生怎樣規劃?更有讀者質疑:「阿姨」考研,是擠佔了年輕人接受教育的機會。
  • 中考後留一張王炸:讓孩子快人一步進入世界名校
    一年一度的中考季來臨,英小美在這裡預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超常發揮,金榜題名,考上理想的高中!同時,今年廣州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為5.4萬餘個。一位初三考生的媽媽聽說朋友家孩子中考後就讀國際高中,於是詢問她:「記得你家孩子成績中等,還算可以,為什麼讀國際高中呢?普通的高中不好嗎?」朋友的回答震驚了她,「孩子讀高中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考好大學麼!
  • 沒有學區房的普娃 9年後逆襲考取京城名校
    雖然沒有學區房,有人可以憑著優秀的一模成績收到了人大附中、十一、八中、北師大實驗國際部等好幾所頂級名校的錄取通知書。這孩子的爹媽做對了什麼?文 | 三個媽媽六個娃(公眾號:pkumum) 今天和大家聊的真實故事,是我以前的鄰居。
  • 你需要多優秀,才能進你心目中的名校?
    ,從134000人到50000人,這中間發生了什麼?:由於各種原因,2017年參加中考人數為74000人,與招生時相比,少了46000人初升高;17年中考人數74000人,普高招生53000人,21000人走其他路線高考:17年招生53000人,高考50000人,又少了3000人最後參加高考的這50000
  • 中考難度增大?六大名校錄取名額不斷縮水?真實對話2021屆中考
    當國際班學生轉入中考賽道會怎麼樣?競爭壓力變大!當中考高分段人數密集會怎麼樣?競爭壓力變大!!當六大名校錄取名額不斷縮水會怎麼樣?競爭壓力變大!!!那麼如果當這三者同時發生呢?再加上各學科難度的提升,比如今年的中考英語在任務型和篇章首字母題型上難度仍然高於2018年,是學生衝刺高分時丟分大項,同時該板塊加重了所填詞彙語法的考察。
  • 南科大實驗班41名畢業生中15人已被世界名校錄取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獨家獲得的一份「南科大首屆教改實驗班畢業生升學錄取名單」,截至時間到2015年2月7日。15名畢業生已被世界名校錄取在錢報記者拿到的這份升學名單中,清楚地羅列著15名畢業生的去向: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倫敦大學、杜克大學、香港大學……這15名學生主要來自物理、化學、金融數學3個專業。
  • 中考200分未來也能讀全球名校
    同學甲:中考439分,我讀深中,3年後我要上清華!同學乙:中考357分,我讀龍華中學,3年後我想考深大!同學丙:中考266分,我的未來在哪裡……中考號稱「小高考」,雖然不如高考一錘定音,但壓力絲毫不弱。尤其是在深圳,這座一線城市裡基礎教育最「差」的地方。
  • 小升初進名校後,為什麼多數學生在假期做同一件事?網友:太功利
    子樂媽媽以為孩子小升初進名校後,假期裡可以外出旅遊好好放鬆一下,於是邀孩子同學的家長一起帶孩子同遊。但她壓根就沒有想到,連問了十來個人,得到的答覆都驚人的一致,人家早就計劃好暑假補課。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當前,不少父母為了孩子能進「優質」幼兒園,才幾個月就奔波在各大早教機構;上小學的情況大體相似,拼家長買學位房的同時還要拼孩子實力。按理來說小升初能被名校錄取,也該鬆一口氣,好好調整調整,一張一弛為的是以後更加努力。可事實上,雞娃的奮鬥史才剛剛開始,人人都贊同假期容易實現彎道超車。
  • 援鄂女護士兒子考上武漢名校,因為愛上一座城所以選擇城裡的名校
    這裡講述的故事就屬於後者,援鄂女護士兒子考上武漢名校,因為愛上一座城所以選擇城裡的名校---華中科技大學。同時,作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的李從玲,帶領護理人員為病區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因地制宜的心理護理方案,對患者實施心理幹預,幫助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鍊,指導患者做康復健康操。一個月的工作中,李從玲團隊負責的70多名重症患者紛紛出院,百人護理團隊無一人感染。
  • 精銳教育學子中考615分被上海四大名校交大附中錄取
    隨著中考成績的陸續放榜,國內K12教培領域的頭部階梯機構精銳教育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收穫時節。近日記者獲悉,精銳教育上海地區學子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了615分的喜人成績,離滿分僅15分之遙,已成功被上海四大名校高中之一的交大附中錄取。   交大附中,不僅位列上海四大名校,亦同時穩居國內高中的金字塔頂端。
  • 精銳教育學子中考615分被上海四大名校交大附中錄取
    隨著中考成績的陸續放榜,國內K12教培領域的頭部階梯機構精銳教育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收穫時節。近日記者獲悉,精銳教育上海地區學子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了615分的喜人成績,離滿分僅15分之遙,已成功被上海四大名校高中之一的交大附中錄取。交大附中,不僅位列上海四大名校,亦同時穩居國內高中的金字塔頂端。
  • 那些考上名校的和未考上的,後來都怎樣了?
    於是,網上爆各類家長的誇張簡歷:父母都是高知的只是必要條件,孩子大量閱讀書籍也只是墊底條件,有些孩子1歲測智商141,有些孩子3歲已懂微積分……看得我差點把喝的一口水噴到電腦屏幕上——這樣的爸爸媽媽,請問你們是猴子派來逗逼的嗎?
  • 2020小升初進入「全搖時代」,升學壓力集中在中考?
    有家長說:「這下孩子的升學壓力都集中在中考了,中考的難度肯定會越來越大,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升學壓力集中在中考「孩子的升學壓力都集中在中考了」這種說法小萬萬還是不太贊同的,小升初考試時代,等於是在小升初提前對學生進行了分流,但無論初中是否在名校
  • 上海交大宿管阿姨和兒子同時考上研究生?網友:名校宿管阿姨真牛
    一般情況下,參加高的學生年齡都在17歲左右,但是每年高考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大齡考生,這些考生的年齡從二三十歲到六七十歲都有,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已經不指望讀大學來改變自己的現狀了,但是他們心裡依然有一個大學夢,由於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他們在年輕的時候錯過了高考,或者沒有考上大學
  • 英國頂級貴族名校玩起「素質教育」,太6了!
    這篇文章首發在咱們另一個公號「米粒媽頻道」,裡面全是滿滿的乾貨。
  • 網友:考上四大名校比考上985大學難!
    在很多城市,考生數量越來越多,公辦學位增加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考生增加的數量,因此考上公辦高中已經不易,考上一所城市的頂尖重點中學就更難。比如深圳,考上深圳四大名校的難度超過考上985高校。那麼在深圳中考,要考上深圳四川大名校,深圳八大名校或者十大名校有多難呢?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深圳知名高中的情況。關於深圳四大,八大,十大,有不同版本,下面是其中一個版本。四大名校是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學校,深圳實驗學校,深圳高級中學。歷來如此,從來沒有變化,是深圳高中的第一梯隊。
  • 把握中考後的「彎道超車」,通往名校的途徑不止中考這一條
    成績好的孩子家長擔心孩子考場失利,沒能夠考上那個萬眾矚目的學校。成績不好的孩子父母整天站哨查崗,害怕孩子連高校最低錄取線也上不了。中考重要,但絕非是決定孩子未來走向的唯一籌碼。中考後該如何選擇一所適合的國際學校?做出適合的選擇很!重!要!這裡有所不一樣的學校一起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