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學年,對於李紅袖一家來說有點特別。
兒子韋小小,在中考自主招生中一舉斬獲3個offer,最終被一所心儀的重點中學錄取,開始了精彩的高中生活。
而媽媽李紅袖,今年41歲,在上半年拿到了兩所英國大學的offer,即將在9月中旬遠赴英倫,去倫敦大學學院(UCL)攻讀MA學位。
圖為2015年春節,李紅袖和韋小小在加州迪士尼樂園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今天,上海升學與你分享母子倆的別樣升學經。
孩子想考寄宿高中
「這或許是一個時機」
為什麼選擇在兒子中考結束、剛剛邁入高中的時候,遠赴英倫留學?不少人問過李紅袖這個問題。其實留學這個念頭,在她腦海裡「休眠」了很久。
「我總覺得人一輩子不出去讀一次書,會留有遺憾。」10多年前,她就曾經為留學做過一些準備,但那時韋小小只有3歲,做母親的實在捨不得丟下兒子,這個想法被擱置了。
一年前,韋小小即將面臨中考升學,而在海歸同學的鼓勵打氣下,留學的念頭也再次冒了出來。
「兒子說他想考寄宿高中,我覺得這是個合適的時機——青春期的少年不再需要媽媽每日陪伴了,我終於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就這樣,「天時、地利、人和」條件促成,李紅袖開始把留學這件事提上議事日程,從2016年春天起,她開始正式著手準備申請國外學校。
再說說韋小小,他初中就讀於浦東一所重視素質教育的公辦學校,語文不是強項,基本沒學過奧數,英語數學科目也不上補習班,但韋小小興趣廣泛,玩吉他、吹薩克斯、組樂隊、跳拉丁舞,拿過編程競賽證書;再加上熱衷於公益演出、去山區支教……母子倆商量覺得,高中自主招生是一條可以嘗試的路。
過去的這一年,娘倆為著不同的目標而努力,而命運也眷顧了他們。
重啟雅思考試
意外有醍醐灌頂之感
作為一位媒體人,李紅袖在滬上一家傳統媒體供職近20年,如今突然有了強烈重回課堂的念頭,而且目標還是一所TOP10的海外學校!她知道自己要別人付出更多。
在去年挑戰雅思考試的那段時間,她要同時面臨上班、申請學校、操心升學娃等多重任務,「人拼一拼,潛能還是無限。」
上雅思課,班裡和她一同上課的是年紀幾乎只有她一半的高中生、大學生,就連上課的老師,都比她小很多。
作為「高齡前輩」,李紅袖不僅一節課不拉,幾乎全勤出席(僅因出差請假兩次,後補上了課)。雖然在媒體工作常年習慣了晚上寫稿,但在那3個多月裡,每周六清晨,她都掙扎著起來、睡眼惺忪地打車趕往學校,有一次吃傷了胃半夜抱著馬桶吐了半天,第二天捨不得翹課,仍然強撐著去了。
更讓她自己吃驚的是,原本擔心人到中年反應遲鈍、精力不濟等問題一個沒出現,而且憑著十多年職場和生活的閱歷,她感覺思維脈絡更加清晰,可以凌駕於知識之上而看到背後的本質,這種醍醐灌頂、世事洞明的感覺,讓她有了小小得意,仿佛找回了學生時代「學霸」的感覺。後來,她雅思一次考過,聽力和閱讀分別考出了8.5和8.0。
挑戰文書申請
對腦力體力耐心的考驗
「申請海外學校,是一個漫長的、考驗頭腦、體力、耐心以及學習能力的過程。」看學校官網、找專業、填表格、網申……而對李紅袖來說,更大的挑戰在於寫申請學校的Personal Statement(個人陳述)。這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重要的文書,很大程度上學校就是憑藉這篇PS來決定是否錄取學生。
對於專業寫中文稿件的李紅袖來說,用「英文思維」書寫文書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記不清多少夜晚,她坐在電腦前,磕磕絆絆,絞盡腦汁,家人和朋友常常找她打趣,壞壞地戳一戳她的痛點:「你怎麼又在看美劇了?你的PS寫好了沒?」
直到2017年春節臨近,她終於把申請三所學校的PS寫完,完成了所有申請步驟。
「英國很多名校開放申請時間是10月,而我是翌年1、2月才遞交,也許學校第一輪招生滿了,第二輪就不緊不慢地處理。」那段時間,李紅袖每日刷郵箱,但消息卻如石沉大海。
孩子的自招拉開序幕
而與此同時,兒子韋小小的自招啟動了。
那段時間,家長群裡但凡一有自招消息,家長就會炸鍋。為兒子報名一所學校後,李紅袖和兒子鄭重其事地聊起這事。
「你知道嗎?自招都是考超綱的東西,我又沒去自招班學過,拿什麼去考呢?」兒子的話聽上去在理。之前初二時,也有培訓機構在校門口發廣告,宣傳針對四校的自招培訓班,不過被韋小小拒了。
「那我們就試試吧,總歸沒壞處。」李紅袖對兒子說。
圖為2016年春節,李紅袖和韋小小在巴塞隆納諾坎普球場看巴薩踢球
闖關自招學校
努力和自信造就成功
韋小小參加了三所高中學校的自招測試。在一所心儀學校的考試中,初中學校有很多人參加,最後筆試篩選出5位,進入下一輪面試,韋小小幸運地在其中。
那天,面試進程分三個教室展開,分別側重文科、理科和英語。韋小小從容自信應答,有老師問到開放式話題,韋小小侃侃而談,聊起他喜歡的美劇、最喜歡讀的書等。面試出來,韋小小自我感覺發揮不錯。
後來的結果是,韋小小居然把三校的offer都拿到了!在與家人商量後,韋小小最終選擇了心儀的浦東復旦附中分校。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也是因為這是媽媽當年的母校——李紅袖就是復旦附中畢業的。「還是有血脈和感情在的」,韋小小說。
重視學習效率
心路歷程比升名校更可貴
對於這樣的升學結果,母子倆也暗暗慶幸。韋小小几乎沒有上過補課班,課餘報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班,都是他為發展興趣而自行提出。平時他課內比較注重學習效率,精確利用時間,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學自己想學的東西。
平時韋小小的成績基本穩定在年級前20到50,但男生總有不穩定的時候,好的時候衝過年級第二,差的時候也掉到過170位。初二升初三的暑假,韋小小暗暗發力,為一模做準備。
說起自招成功經驗,母子倆總結過這樣幾條:
1.一般觀點認為男生在自招中相對佔優,裸考錄取女生比例會高一些。
2.韋小小形象萌萌噠,可能算是面試利器。
3.整個自招過程中,韋小小主動性很強,自己搜集和分析有價值信息,吃透中考政策,對於所選擇的三所學校,都有的放矢地去深入了解。
韋小小還若有所思地告訴媽媽,前幾屆他所在的初中也有師兄師姐被錄取了同一所高中,他們的學習成績都很好,社會活動能力也強,給高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韋小小表示,自己以後也要努力,「如果學得太差,說不定會影響後面學弟學妹的錄取呢。」他能學會這個角度看問題,這讓媽媽很欣慰,這樣的思想歷練,似乎比考取名校更可貴。同時,媽媽也已經決定放手:高中以後任何課程事宜都由他自行決定,家長絕不越俎代庖。
英國學校的回音,有了!
兒子的自招搞定,而同時,李紅袖終於等來了英國學校的回音:一前一後兩封……拒信。而第三所學校仍然杳無音信。
當機立斷亡羊補牢,李紅袖立刻補申了兩個專業。過了一個月,柳暗花明,居然一下子來了兩個offer。一個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另一個來自後來補申的學校倫敦國王學院。
韋小小對於媽媽的申請成功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同時他也已經在新學校開始了自己的精彩生活。未來,他有很多事情要自己決定、自己拿主意,當然,也有更多的「料」和媽媽、家人一起分享。
重要的是,家人的互相勉勵和支持,是努力打拼、實現夢想的重要動力,「未來的人生,還要靠娃自己去面對!」
讓我們也祝願這對母子學習之路順利!
精彩推薦
點擊下面標題,閱讀更多精彩內容哦!
註:本文系作者原創,圖片由採訪者提供,轉載請聯繫授權,授權轉載請署名並標註出自「上海升學」微信(微信號:shanghaishengxue)。侵權必究。
責任編輯:陳瑩 執行編輯:張騫
聯繫郵箱:shanghaisheng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