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人的「潤餅菜」

2020-12-18 福建日報

    南安第一實驗小學一年(1)班林銘鵬指導老師洪輝昭

    星期五下午,天陰沉沉的,下著濛濛細雨,雖然天氣不美麗,可我們的心情卻十分激動,因為我們期待已久的包潤餅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

    叮叮叮!第二節上課鈴響了,我們班來了好多家長朋友,他們帶來了好多東西,洪老師讓我們先去洗手間洗手,我們一回到教室,一股香味迎面撲來,哇!桌上已經擺好了一盆盆香噴噴、色澤鮮潤的潤餅菜,有魷魚、醋肉、紅蘿蔔、花生、香腸、虎苔、水果拼盤……饞得同學們直流口水。

    包潤餅開始了,同學們興趣高漲,個個躍躍欲試。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分成五個小組進行,老師先耐心地示範包潤餅的方法,接著讓同學們動手體驗。我先拿了一張潤餅皮,把它輕輕地攤開,然後選擇了一些自己喜歡的虎苔、炒麵、醋肉、紅蘿蔔,再撒上花生,最後再把潤餅皮小心翼翼地包上,我剛要吃的時候,「潤餅」裡面的餡掉了出來,大家看到我手中的「潤餅」就捧腹大笑。原來我包的潤餅沒有包結實一下子就散開了,沒辦法,我只好把散開的「潤餅」放在碗裡,用筷子一口吃餡,一口吃「潤餅」皮,弄得我很尷尬,其他同學雖然包出來的潤餅菜不那麼標準,但是絲毫沒有減少他們吃潤餅的熱情,同學們一邊吃著潤餅,一邊露出甜美的笑容。

    洪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包潤餅菜的由來:在清明這個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是清明節的習俗美食!每到清明時節左右,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現如今,「潤餅」也與時俱進,製作精細,四季皆宜,成為閩南一帶的傳統美食、風味小吃。

    今天,同學們過得真開心幸福啊!因為此次包潤餅活動,不僅激發了同學們參與活動的興趣,更加深了我們對閩南文化的了解與熱愛,同時還讓我們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

相關焦點

  • 清明節,西街老厝裡賣的潤餅菜,還是舌尖上的古早味……
    對土生土長的泉州人來說,清明節和潤餅菜幾乎可以劃等號。潤餅菜,又被老一輩稱為「思鄉菜」。薄餅裡卷的不僅是美食美味,還有泉州人的故鄉情節。1潤餅好不好吃,關鍵在皮,一張好的潤餅皮可以包萬物。西街鬧市裡的亞佛潤餅皮,不用說肯定在每年的必選名單上。店鋪開在西街的老厝裡,離開元寺很近,一抬頭就能看見東西塔。這是一家很出名的老店,老字號的牌匾在頭頂掛了滿滿一排,就連《舌尖上的中國》都曾慕名造訪。
  • 咱厝人有一種情懷叫吃潤餅,但你知道地道潤餅皮是什麼樣的嗎?
    清明節有許多傳統習俗,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吃,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這潤餅皮就自然成了搶手貨。
  • 泉州十二道年味:阿母的潤餅菜 除夕的團圓飯
    前天恰逢尾牙,泉州鯉城區金魚巷,吳建川老伯家中,一群親朋好友圍桌,吃著潤餅菜,再就著熱辣水煮魚,有說有笑。「兒時,那是母親最拿手的菜,也是一家人最開心的年夜飯。」吳老伯記憶中的年味,從這道美味的潤餅菜中升騰……
  • 潤餅菜—閩南人的思鄉菜
    潤餅菜,又叫「春卷」,是閩南地區及臺灣地區的特色小吃。在泉州的傳統美食中,潤餅菜可算是排頭兵。關於潤餅菜的起源,民間有多個傳說,其中之一是說潤餅菜由明代同安才子蔡復一夫人所創。為完成任務,蔡復一廢寢忘食,晝夜雙手齊書,抽不出時間吃飯,蔡夫人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麵粉加水攪成糊狀,在熱鍋上,輕輕一抹,做成一張張薄薄的麵皮,再把各種菜切細,炒成燴菜,然後用麵皮把燴菜捲成圓筒狀,每天用餐時,蔡夫人雙手捧著「薄餅」餵丈夫吃,這樣既不影響工作,又不耽擱時間,在夫人的照料下和協助下,蔡復一如期完成了朝廷的使命。
  • 【閩南四句】每年清明你吃「潤餅菜」嗎?
    潤餅皮,買來包,  未孝囝仔先來偷;  掃墓埕,清水溝,  緬懷祖先排頭摳!  閩南四句:  清明風俗看海沿,  特別深滬尚堅持。  親人哭墓毋轉移,  山頂掃墓獻紙錢。  厝內潤餅包滸苔,  一桌五味臊菜魚。
  • 海都十二道年味 吳家阿母拿手潤餅菜 記憶中的古厝大餐
    前天恰逢尾牙,泉州鯉城區金魚巷,吳建川老伯家中,一群親朋好友圍桌,吃著潤餅菜,再就著熱辣水煮魚,有說有笑。「兒時,那是母親最拿手的菜,也是一家人最開心的年夜飯。」吳老伯記憶中的年味,從這道美味的潤餅菜中升騰……
  •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但如今,「潤餅」也與時俱進,製作精細,四季皆宜,成為閩南一帶的傳統美食、風味小吃。清明節,若是泉州人就會知道,在這個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是清明節的習俗美食,是不錯的早餐選擇。
  • 閩南潤餅菜——一道讓人思念家鄉的美食
    潤餅菜,據泉州的老一輩人說,這道菜來源於中原的春餅,估計是唐末王審知入閩時帶來的美食。閩南在古時候是個四荒八野的蠻夷之地,戰亂把一批吃苦耐勞的中原人趕到了這片土地上墾荒,久之這些中原人把原住民給同化了,我們基本都是這些厲害的中原人的後代。
  • 絲綢之路上的美食:泉州「古早味」潤餅菜
    5月4日,「中華老字號傳承創新優秀掌門人」傅國忠正在製作潤餅皮。吃「潤餅菜」是福建泉州自古就有的習俗。關於潤餅菜的來源,據民間傳說是「唐宋時期,因大批中原人遷徙南下,春餅隨之傳入閩南一帶,成為潤餅菜的前身」。潤餅皮是圓形的,象徵一家團團圓圓,深受泉州人的喜愛。
  • 潤餅菜是一種什麼樣的食物?
    吃潤餅菜是清明時節,流行在福建一帶的食俗。潤餅菜,俗稱「潤餅」或「擦餅」,和春餅相似。烙好薄麵皮,包上各種各樣的菜,捲成筒狀或枕頭狀,開吃。相傳吃潤餅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蔡復一的夫人發明的。蔡復一是金門人,他擔任雲貴、湖廣總督期間,公務繁忙,常常顧不上吃飯。蔡夫人就用麵粉揉搓成皮,包上各種各樣的菜,讓蔡復一辦公的時候填飽肚子。因為潤餅菜製作簡單,美味可口,漸漸地就廣泛流傳開來。泉州的潤餅菜製作比較簡單,用麵粉烘成薄皮,吃的時候鋪開餅皮,再卷上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菜,吃的時候,可以蘸上甜麵醬或者辣醬,入口嫩脆甜潤,醇香多味。
  • 清明節到 泉州人吃「潤餅菜」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風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不過,閩南各地的春餅形式相同,內容卻有很大不同。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
  • 僑鄉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老字號"潤餅皮"銷售火爆
    僑鄉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老字號"潤餅皮"銷售火爆     郭斌 攝   中新網泉州4月3日電 (吳世榮郭斌)清明臨近,在福建泉州,家家戶戶除了去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  3日下午,位於福建泉州市西街的一家老字號「潤餅皮」鋪人頭攢動,市民排起幾十米的長隊爭購「潤餅皮」。
  • 落花飛絮清明時,咱漳州人有一種情懷叫「吃潤餅」
    蔡夫人想出了一個妙法:把麵粉加水攪成糊狀,在熱鍋上輕輕一抹,做成一張張薄薄的麵皮,再把各種菜切細,炒成燴菜,然後用麵皮把燴菜捲成圓筒狀。每天用餐時,蔡夫人雙手捧著「薄餅」餵丈夫吃,這樣既不影響工作,又不耽擱時間。在夫人的照料和協助下,蔡復一如期完成了朝廷的使命。」
  • 晉江的潤餅菜 滿是家鄉的味道
    昨日上午,小曾在晉江市梅嶺綜合市場門口的滿口香傳統食品店採訪時,巧遇了從香港返鄉掃墓的莊先生,他對於潤餅皮的做法非常感興趣,更是拿出了手機對這個清明節的傳統食品來一段「紀錄片」。   梅嶺綜合市場門口,莊阿姨的潤餅皮生意很火。    晉江新聞網4月4日訊 「真的很好吃,我已經是第二次來買了。」
  • 閩臺咱厝人 共同起大厝
    原標題:閩臺咱厝人,共同起大厝 閩南生態文化長廊上的槁林驛站,其原型是角美鼎爐厝。範冰冰楊冪唐嫣高圓圓李湘看了這些想打人想不到曾經的女神在早年的廣告中都有「驚鴻一瞥」啊,大概是時代不一樣了,審美不一樣了,估計每個人都非常不願意看到那個時候的自己吧...【詳細】
  • 潤餅菜 清明粿 吃出「泉州味」
    潤餅皮要薄得可以透光且不能破。 潤餅菜 清明■ 吃出「泉州味」 轉眼清明將至,在這一重要的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祖外,泉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和清明粿。本期美食,就帶大家一起回味這兩道頗具「泉州古早味」的清明食品。
  • 清明吃潤餅你知道來歷嗎? 美味潤餅菜咋做?
    ­  潤餅菜­  美味­  潤餅菜,被賦予了「包金包銀」的招財寓意,深受閩南人喜愛。從現代營養學來看,潤餅菜葷素搭配得當,營養均衡,不失為一道既美味又營養的地道美食。­  潤餅菜的餡料以應季食材為最佳選擇,包含了胡蘿蔔條、豆乾條、蛋皮絲、豌豆條等,尤其以海蠣煎不可或缺。
  • 清明節吃潤餅菜,泉州特有的風俗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搓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在泉州的飲食習慣中有著相當長遠的歷史。食用時先鋪開餅皮,放上準備好的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芫荽,海苔,花生碎,炸米粉等,製作非常簡單,吃起來卻甜潤可口。
  • 小P食間| 有種潤餅皮叫亞佛
    西街/老厝/灶臺/鐵鍋亞佛春餅老鋪棲身於最具風味的古城中伴隨著老泉州對潤餅皮的記憶等待著你的親臨...潤餅菜作為泉州古早味的代表之一,大家並不陌生。對潤餅菜的印象,一定是一張雪白的潤餅皮,包裹著琳琅滿目的食材,握在手裡一種紮實的感覺,入口帶來豐富的層次。
  • 泉州潤餅菜,甜潤可口,泉州美味的傳承
    閩南人,在清明的時候,除了掃墓、祭祖,在回到家鄉的時候,大家還會坐在一起坐在一起吃潤餅菜。作為比春餅更古老的美食,吃潤菜餅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現在成為了清明節的必吃美味。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潤餅菜是春卷的一種,是福建省傳統的漢族名點,發源於福建泉州,而後流行於臺灣、福建地區,又稱潤餅、嫩餅菜,屬於閩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