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和初中學習既有聯繫,卻也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新階段。很多中考成績優異的學生在考上高中後的第一年,學習任務對於他們而言依然是得心應手。因為初中打下的基礎牢固,而高一又基本上是一些與初中銜接、為高中學習做鋪墊的內容知識,因此很多初中成績很好的學生在高一時的考試水平也非常高。但是,到了高二選科之後,卻逐漸呈現出了成績下滑的趨勢,並且一滑不可收拾,著實讓學生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感,老師和家長們都非常擔憂。
一、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明顯的「直線下滑」?
在高一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們看到自己孩子依然優異的成績水平,自然是十分自豪的,並且不由開始設想兩年後孩子一舉考入名校,從此發展無憂。但是自從高二選完科之後,孩子的考試成績是一次比一次低,情緒越來越沮喪,甚至喪失了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首先,高一的學習和初中的學習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到了高二,學習深度和精度都全面提高。高一時對於很多成績好的學生而言,學習科目雖然多,但都是基礎知識,掌握起來並不費勁,只要肯花費一定的時間,就能夠學好。並且這些基礎科目內容的學習對學生的思維智商沒有嚴格要求,勤懇努力就能夠看到成效。但是高二之後選擇了理科的學生會明顯發現,學習不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夠學好,課程內容的深度和精度都有了明顯提高,一定要通過鍛鍊自己的理科思維才能夠應付得過來。
其次,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是關鍵。到了分科之後,科目變少了,當然意味著每一科學習的深度要提高。如果還是依照初中和高一那樣泛而不精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提高成績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很多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學生,在高二這個轉折期會呈現出很明顯的成績波動。
二、 怎麼做才能在高三「重回巔峰」,明顯成績提高?
首先,學生一定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才能夠順利展開接下來的學習。不要因為成績帶來的落差感產生自我否定,認為自己沒有機會在進步,未來高三學習更有難度,一定會考得更差。要相信自己具有曾經好成績的能力,只要找對方法,就有可能重新提高成績。
其次,開始著手制定每一科的「提分」計劃。高二選課後科目數量減少,因此花費在每一科目上的時間會更多。要為自己「拖後腿」的科目制定嚴格的提分計劃,精確到哪一單元、那一類型的題目,逐一攻破,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中有針對性地將這些扣分點全部解決,長久下來將不足的弱項儘量補齊,成績自然上升。
最後,向父母老師尋求幫助非常重要。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一定要勇敢發問,向老師弄清楚這些問題,以免不明白的地方越積越多,對提高成績相當不利;在心理壓力大的時候,要和父母傾訴溝通,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才能夠有助於更高效的學習。
總而言之,高二出現成績波動是正常的,但是學生們一定要早早針對這個現象開始努力改變,做一些有效措施避免成績不斷下降。家長們也要協助自己的孩子一臂之力,不要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