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高一上學期快要結束,對於高一學生來說,不管平常月考成績是好是壞,都將面臨分科問題,這也是令考生和家長頭疼不已的事。
河南、四川、安徽、江西等地高一學生是進行文理分科,選科比較容易,而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廣東、山西、遼寧、福建等地高一學生選科會比較難,因為這些省市實行新高考「3+1+2」模式。
高考「3+1+2」選科中的「1」是指歷史和物理必須要選擇一門科目,「2」是政治、化學、地理、生物要選擇兩門,這種高考模式選科會比較麻煩,不僅因為「政地生化」是賦分制,更是因為選科關係到高三報考專業,因為眾多985大學專業對選「物理」科目要求較多。
今天老師不談高考「3+1+2」選科,主要談一談高一文理分科需要的問題,因為最近黑龍江一位家長問教育局:「孩子高一,什麼時候分文理班」?教育局回應說按文件要求需要在2021年1月16日前完成,也是高一放寒假前完成。
於是這位家長又找到老師,問孩子分文理科需要注意什麼問題?選擇文科好還是選擇理科好?其實文理分科要比「3+1+2」選科容易的多,可是學生和家長也需要做好這3點。
第一點:要清楚孩子的考試成績
文理分科,可以說成是「打包式」分科,歷史、政治、地理三科稱為文科,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稱為理科,它比「3+1+2」選科更較為直接,有人認為它束縛了學生的興趣和潛力,但對比選科後高考填報志願難與易,眾多家長和考生還是喜歡「文理分科」。
因此學生和家長想選擇好文科或理科,首先我們就參考孩子平常考試成績,並且多數考生和家長會以高一期末考試成績為選文理科依據,政治歷史地理三科成績比較好就選擇文科就可以了,反之就選擇理科,所以我們一定要對考試成績進行分析一般,看看文科成績更高還是理科成績高,並且還要考慮下哪科成績的潛力比較大,避免因為選擇了文科而到高一下學期發現文科成績並不理想而後悔。
第二點:要清楚孩子興趣和高考想報考專業
不論是文理分科還是「3+1+2」選科,它們都會與高考選擇報考專業有關,特別是「3+1+2」選科更是關係到報考專業,比如你不選擇物理,那基本上不能報考985高校的工科專業、金融專業了。
而文理分科關係專業的選擇較少,這一點大家可以放心,選擇文科專業也能報考985大學的計算機類、財經類、建築類等專業,學習理科更是能報考工科類專業,但是如果你家孩子想學軟體工程、人工智慧、新能源動力、航空航天類等專業,那最好選擇理科吧,因此在選科前,家長要和孩子溝通下高考想報考哪類專業,根據專業再來選科。
另外一點,家長對孩子的分科千萬不要自作主張,要和孩子深入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和興趣,選科時要照顧到孩子的興趣,比如孩子喜歡歷史,你堅決讓孩子去選擇理科,這樣會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對孩子的學習會非常不利,甚至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心理。
第三點:儘量不要選擇有「偏科」的科
不論是小學還是初中或高中學習,學生最怕的就是偏科,偏科不僅僅是學生考試成績差,更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苦不堪言。
因此在分科時,大家最好不要選有「偏科」的文科或理科,比如孩子的物理偏科,每次考試成績只有30分左右,家長給孩子報一對一輔導班學習,效果依然如此,可家長為了讓孩子高考選擇工科專業,就讓孩子選擇理科,可想而知孩子的成績會怎樣,甚至因為物理偏科會影響到其它科目的成績。
除非你家孩子有超強的信心把偏科成績提高,或其它科目成績特別優秀,能彌補偏科科目拉下的分數,你可以選擇有「偏科」的文科或理科,否則老師是不贊同大家選擇的。
高一文理分科,看似簡單其實關係到學生的高二高三的學習,更是關係到大學專業志願填報和未來就業,所以大家要重視對待。
在文理分科前,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文理各科成績,了解孩子的興趣及未來想報考哪類專業或從事職業再去選擇文科或理科,這樣對孩子的學習會更好。
今日話題:高一文理分科,會影響孩子高考大學專業志願填報嗎?歡迎大家留言交流,也希望大家多推薦花小妹的文章,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