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火化後為何裝不滿骨灰盒?火葬員工揭露火化過程,告訴你真相

2020-12-18 雲興說史

前言: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人生階段,沒有人能避免。在死後,屍體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腐敗,也因此,即便停靈也不會在家裡存放的時間過長。生者由於悲痛,無法釋懷,認為死者一直都還在自己身邊;也因此,在選擇墓地時,會挑選一些離家近點,以便隨時祭拜。

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使得國人認為人死後屍體必須埋進土裡。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人葉落歸根的思想。除了土葬以外,特定的地區,人們對於屍體的處理也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臨近大海的人們就會選擇水葬;而居住在山地中的人們則會選擇天葬;雖然方式不同,也表達了生者對死者的鄭重。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死者的管理也開始嚴格了起來。

01

這點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且不說當事人是否能承擔的起土葬的花銷,隨意埋放死者也會導致很大的環境汙染。為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火葬。遺體火化後,佔地面積就會減少許多。在一些人看來,將人燒成灰未免有些過於殘忍,但是火葬這種方式,秦朝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為了杜絕生者過於悲痛,火化過程是拒絕生者參觀的。如此一來,就有人擔心親人的骨灰是否能全部都裝進骨灰盒呢?

其實親人的骨灰對許多人而言,都是無法接受的。將好好的身體燒成灰多少有些人無法介紹。不過對於在火葬場上班的人而言,這也不過是日常的工作罷了。甚至有些老手赤手抓骨灰也沒什麼。雖然把完整的身體推進火爐,看似有些驚悚。不過對於火葬場的員工來說,這些都是見怪不怪了的常態了。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遊客在遊樂場玩鬼屋時,經常會被嚇得驚叫連連。卻從來沒聽說過工作人員會被嚇到哭。就是因為這些對它們而言,已經是一種常態了。也因此,在火化過程結束後,工作人員會將骨灰裝進骨灰盒中,帶給家屬。不過,許多家屬經常會發現,骨灰盒沒有裝滿,甚至只有一半!

如此一來,悲傷的家屬就會十分憤怒。其實,這還真是冤枉工作人員了。畢竟非親非故的,工作人員何苦截留死者的骨灰呢?影響最終殘留骨灰的數量,主要還是同骨架有關。要知道,火葬場中的骨灰燒卻後,死者殘留的痕跡基本就只剩下一些骨頭被焚燒後的渣滓。

之所以有的多,有的少,死者骨架的大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此一來,也就解釋了有些骨灰盒不滿的情況了。工作人員都是有職業道德的,此外,骨灰的成分也不過是碳酸鈣,沒有絲毫價值,也因此,工作人員完全沒必要截留骨灰,這也不道德

02

此外,有不少人對於火化的過程十分好奇,出於對死者的敬意,也不好詢問工作人員。一般而言,在親人決定將遺體火化後,工作人員就會同家屬一同確認死者的身份,畢竟一旦推進焚燒,就不可能終止了。

也因此,一定要確定死者的身份。確認無誤後,家屬就會目送遺體進入焚燒爐中。由於溫度過高,焚燒期間,是禁止任何人身在其中的。因此,直到工作人員將骨灰交給親屬之前,家屬再也沒有機會同遺體告別了。

由於技術的發展,如今的操作員也只需要將遺體放進爐中,隨後就可以通過外界的程序設置焚燒。焚燒的溫度約為750-1200°。燃料就是柴油與天然氣。整個過程只要操作員設定好後,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只需要時間一到,將骨灰裝進骨灰盒中即可。由於人骨的密度很高,即便通過高溫焚燒,也無法燒卻殆盡,燃燒後的剩餘物就是骨灰了。此外,骨灰的多少,同焚燒爐也有不小的關聯。

如今的焚燒爐大致為兩種。撿灰爐這種爐子由於能源充足溫度更高,也因此,留下的骨灰相對較多。扒灰爐的話就需要進行人工不斷扒火,如此才能促使屍體充分燃燒,不過這種設備價格也會相對便宜一些。

結語: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不管選擇怎樣的埋葬方式,都是生者對死者的一種安頓。人生在世不過20000天,既然死亡無法避免,那麼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過得快樂,活出風採才是世人應該考慮的。是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選擇權都在自己手中。

參考文獻:

《報任少卿書》

相關焦點

  • 屍體火化後為何裝不滿骨灰盒,工作人員揭露火化過程,告訴你答案
    火化便是新時代下普及的埋葬模式,人在去世之後將其火化,最後將火化之後的骨灰裝進骨灰盒裡,埋入指定的陵園之中,這樣便可以為一個城市節約非常多的土地資源。不過很人不知道的時候,火化這種埋葬方式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不過這種模式主要僅出現於某些少數民族,古代的封建的思想,認為這種方式過於殘忍,因此這種埋葬模式就沒有得到當時社會的認可。一直到了現在,這種模式才逐漸的普及開來。
  • 火化後的骨灰真的裝不滿骨灰盒?火化的詳盡過程告訴你答案
    骨灰的多少與死者的年齡、體格以及火化方式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火化後的屍體僅僅留下部分人形骨架及些許骨灰,能留下的骨架都是最堅硬的部分。火化後留下的這些東西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多,怎麼說也是經過上千度的高溫燃燒,剩下的東西能有多少。如果是小孩的話,火化後連骨頭都不存在了。
  • 遺體火化後,130斤成年人卻裝不滿一個骨灰盒,是火葬場遺漏了嗎
    中國一直流行土葬,認為人死後要入土為安,後來隨著土地資源的緊張,國家開始提倡火葬,經過努力,火葬成為了最普遍的方式。但殯儀館不允許親人觀看遺體火化,只會在結束後將骨灰裝在骨灰盒裡,給家屬帶回。但有人擔心骨灰是否能全部裝進去,打開盒子後卻發現骨灰盒不是滿的,甚至有些更少,只有一半。那麼大一個人,火化後真的只有這麼一點骨灰嗎?l火葬的興起火葬是現代才興起的,但其實在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
  • 遺體火化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這裡是人人都懼怕的地方,來到這裡就意味著:不是你的親人死了,就是你的遺體在火化。遺體送進去再出來的時候就只剩骨灰了,遺體火化過程是怎樣的呢?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遺體火化過程的第一步就是告別儀式,儀式結束後,遺體將被火化。為了文明、衛生火化,遺體都裝入一次性的包裝盒(袋)中。包裝盒(袋)隨遺體一同火化。用於火化遺體的爐子按科技含量高低,分為普通爐和綠色火化爐。
  • 遺體火化後裝不滿骨灰盒?那骨灰都到哪去了,內部員工告訴你答案
    至親至愛難捨,看著曾經鮮活的生命,一個魁梧的身軀被推進焚化爐,化作一堆灰塵骨碎片,連一個小小的骨灰盒有時都裝不滿,受感情的影響,很多人心裡不免存疑惑,提出質疑,下面具體來探究下一個人的骨灰盒為什麼裝不滿,是不是工作人員的工作疏忽或是焚燒設備的出了紕漏?首先我們大概回憶下生物課上學過的人體成分構成:水約55%,蛋白質約20%,脂肪約20%,無機物約5%,年紀不同,各種成分比例不同。
  • 想不到殯儀館居然這樣火化遺體
    到殯儀館送親屬遺體火化,整個火化過程含送屍、進爐、點火焚燒、出骨灰、骨灰冷卻、骨灰裝盒等。具體是在爐外爐炕面上先放一張燃燒毯(避免燃燒後骨灰與爐面接觸),將遺體放上,由親屬整理遺體告別,進屍車將遺體和炕面同時送入火化爐內焚化,焚化結束後出灰車連同炕面和完整的骨灰一同移出火化機,冷卻後親屬按照各自的需要檢取骨灰,裝入骨灰盒。
  • 火化時為何能聽到「哭聲」?工作人員:並非迷信,其實有科學依據
    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從二十世紀開始,各國都開始推行火葬,原因很簡單,土葬會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相比之下火葬的優勢更大。
  • 骨灰盒和火化名單上竟現活人姓名?記者調查揭開荒唐真相
    央視網消息:近期,在福建永春,有村民發現自己的名字竟然出現在殯儀館的骨灰盒上,而且就連殯儀館提供的火化名單上也有他們的名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李秀清是福建省永春縣東平鎮霞林村村民,她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家裡人去掃墓,在永春縣西山園殯儀館的一個骨灰盒上,發現了她的名字。
  • 無需"化成灰燼":鹼性水解遺體會代替火化嗎?
    鹼性水解法於1888年在美國獲得專利,從那以後這一過程沒有太大變化。遺體浸沒在約95%水和5%鹼(通常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組成的溶液中,將液體加熱並置於高壓下以避免沸騰,導致遺體上的蛋白質和脂肪相分離,分解後產生咖啡色溶液,其中含有胺基酸,肽,糖和鹽。這種液體被衝進下水道,並像任何其他類型的廢水一樣進行處理。
  • 火化用時87分鐘,骨灰盒放置「真龍殿」
    3月30日,據臺媒報導,劉真的遺體於今早在弟弟劉恆的護送下,抵達殯儀館進行火化儀式,辛龍並未相陪,而是獨身到達靈堂繼續為愛妻守靈,隨後「國標女王」的長眠地曝光。國標舞女王劉真最終還是沒能成功等到換心,就提前羽化登仙了。這無疑給她的家人和朋友帶來了巨大的悲傷,尤其是他的老公辛龍,曾經多次產生了輕生的念頭,也讓家人朋友都非常擔心他。
  • 火葬場為何下午或晚上不火化?
    隨著中國可用耕地的減少,現在都是進入火葬。而火葬場一般都是上午火化死者,這時有網友好奇為什麼不能下午或晚上火化呢?而且大家都知道,火葬場是一個禁忌非常多的地方,火葬場都有那些禁忌呢?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探索君為大家解答一下。
  • 現在大家都火葬了,以後的考古學家去哪裡挖墓?
    然而1950年代起,我國開始提倡火葬。到了2002年以後,我國遺體火化率穩定在50%上下,火葬變成一種主要的喪葬形式。這不禁讓人生出一個疑問,遺體變骨灰,墓室變成骨灰盒,未來考古學家挖什麼?骨灰……也能研究!首先,考古學家不是挖墓學家。除了墓,考古學也研究居址、手工業作坊、軍事遺蹟、沉船、史前聚落等等。
  • 骨灰盒和火化名單竟出現活人姓名
    央視網消息:近期,有福建省永春縣霞林村村民向記者反映,他們到殯儀館祭奠時,發現自己的名字竟然出現在殯儀館的骨灰盒上,而且就連殯儀館提供的火化名單上也有他們的名字。究竟怎麼回事兒?李秀清是福建省永春縣東平鎮霞林村村民,她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家裡人去掃墓,在永春縣西山園殯儀館的一個骨灰盒上,發現了她的名字。
  • 風水先生提醒:火化時為何能聽到「哭聲」?工作人員:並非迷信,其實有科學依據
    火化時為何能聽到「哭聲」?工作人員:並非迷信,其實有科學依據「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馬克思主義向我們強調,一切唯心主義以及各種牛鬼蛇神都是虛偽的,我們應該堅信唯物主義以及具體問題和具體分析,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一切問題。
  • 火化、堆肥、化屍水:你的屍體如何成為這些公司的商業故事
    目前我國殯葬策略是優先火葬,但遺體火化和祭品焚燒過程會產生煙塵、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常規大氣汙染物,還有汞(Hg)、二惡英類(PCDD/Fs)等有毒有害物質,不僅會加劇全球變暖等生態惡果,還會對周邊居住人群構成潛在威脅 [4][5]。
  • 廣西「百香果」女童遺體被火化,火化及遺體存放費用全免
    新京報訊(記者 薄其雨)1月18日,新京報記者從「百香果女童案」遇害女童楊某燕家屬處獲悉,今日上午,楊某燕遺體已被火化,當地民政局已將殯儀館相關費用全免。家屬稱,目前他們正等待最高人民法院對兇手楊光毅死刑核准的消息。
  • 只有高僧火化後才有舍利子嗎?普通人也可以,舍利形成的科學解釋
    舍利分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全身舍利就是指高僧去世後沒有火葬,而肉身完好無損,這種一般會被做成金身菩薩供奉。而碎身舍利則是高僧去世後火葬留下的遺骨,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就是碎身舍利。按早年記載,釋迦牟尼佛在火化後留下了頭頂骨、兩塊骨頭、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這些骨頭被稱為舍利。
  • 風水先生提醒:火葬場為何下午或晚上不火化?
    隨著中國可用耕地的減少,現在都是進入火葬。而火葬場一般都是上午火化死者,這時有網友好奇為什麼不能下午或晚上火化呢?而且大家都知道,火葬場是一個禁忌非常多的地方,火葬場都有那些禁忌呢?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探索君為大家解答一下。
  • 寵物火化殯葬服務流程介紹
    許多人會在寵物去世後,會選擇屍體火化,給它一個體面地離開。一般大一點的城市也都有專門的寵物火化服務,有專門火化殯葬服務流程,今天我整理介紹下:第一步:專車上門接寵物遺體一般火化公司都有自己專門的車,上門接寵物遺體,車裡經常會消毒,他們會帶專門的屍體帶用來裝寵物遺體,拿走的時候會給客戶家裡尤其是寵物屍體放的位置會消毒。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人死則煙消雲散,不過人們總喜歡留下墓志銘來證明自己在這個世界存在過,在世界各地流行的葬禮基本都是會將遺體放入到一個棺材裡面,不管是在非洲還是在中國,這樣的土葬方式就是以前比較流行的一種風俗,是起源於原始社會的一種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