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至臻的汝窯
汝窯,宋代五大名窯之冠,享有「青瓷之首,汝窯為魁」的美譽。因北宋時在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創辦而得名,北宋晚期專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其瓷藝精良,燒造時間極短,創立數十年就毀於宋金戰火。
南宋時官中已非常難得,流傳至今的汝瓷更是稀貴難求,目前已知汝瓷傳世品不足百件(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等單位,國內外其他公、私博物館和私人手中亦有零星收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汝窯
北宋「奉華」銘汝窯青瓷紙槌瓶
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北宋 汝窯青瓷洗
北宋 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
北宋 汝窯青瓷碟
1940年以來,現身於公開拍賣場合的汝瓷佳器僅有8件,以下列出部分拍品。
(※本文僅統計蘇富比、佳士得數據)
汝窯水仙盆
來源:屬安宅氏舊藏;
曾二度於倫敦蘇富比拍賣售出,首為1959年3月17日,編號26,
後為1970年2月24日,編號1,成交價4.6萬英鎊
現藏於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汝窯圓筆洗
來源:屬羅桂祥基金會舊藏;
曾售於倫敦蘇富比1980年4月15日,編號140;
現藏於香港藝術館。
2010年以來,陸續有3件汝瓷驚豔亮相於拍賣場,強勢席捲了宋瓷拍賣排行榜,2017年以2.5億人民幣成交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創造宋瓷拍賣紀錄。
北宋 汝窯天青釉洗
成交時間:2017年10月3日
成交價:294,287,500港幣(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2.5億元(當日匯率)
尺寸:13 cm
年代:北宋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俊雅清凝 —樂從堂藏宋瓷粹珍
來源:倫敦蘇富比1982年6月15日,編號252;
鴻喜美術館收藏,臺北
此件汝官窯筆洗,釉如凝脂,天青猶翠,冰裂瑩澈,器形巧緻雅絕,底見三芝麻花細小支釘。為臺北鴻喜美術館舊藏,通器完美臻善,當屬汝官瓷之範。
北宋 汝窯天青釉葵花洗
成交時間:2012年4月4日
成交價:207,860,000港幣(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1.7億元(當日匯率)
尺寸:13.5 cm
年代:北宋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天青寶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
來源:艾弗瑞·克拉克夫人(約1930年代至1970年代) · 一對之其一 ·繭山龍泉堂· 東京(1976年以前);
日本私人收藏
六葵瓣花式。口略撇,上豐下斂,淺腹,薄壁纖纖,側看彎弧雍雅。稜角含蓄,器身隨沿起伏。
圈足微外撇,底釉細小芝麻釘痕三枚。通身罩釉,淡綠如天青,撫之柔潤可人,冰裂開片隱若,間以細紋色略沉,葵瓣邊沿薄釉處,透淡淡暗紫,偶露色深胎土,美不勝收。配日式雙重梧桐木盒。
北宋 汝窯天青釉盞
成交時間:2018年11月26日
成交價:56,350,000港幣(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5000萬元(當日匯率)
尺寸:10.2 cm
年代:北宋
拍賣機構:香港佳士得
拍賣場次:不凡- 宋代美學一千年
來源:日本久留米古美術草場(創立於1905年),入藏於1941年以前;
九州大學及廣島大學法國文學學者佐藤弓葛(1917-1996)舊藏,1950年代初購於久留米古美術草場;
日本私人珍藏
盞敞口,弧壁,矮圈足。通體施素雅天青釉,呈清逸灰藍色,釉面凝脂泛油光,開淺片紋。圈足留有三個芝麻狀小支釘痕,露胎處呈香灰色。
汝瓷「似玉、非玉而勝似玉」,傳以瑪瑙入釉,它極為超凡脫俗的青色,令人見之忘俗,惜毀於戰火,不復再得。從此之後,各朝皇室均在致力於命本朝窯工仿汝。即使是在最接近北宋的南宋,亦是如此。
宋室遷都臨安後,就地建起南宋官窯,期恢復汝窯之盛。
▉致雅脫俗的官窯
南宋官窯,窯址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專燒宮廷用器。
南宋官瓷,為供御而制,享負盛名,可謂上品重器。造型簡潔端莊、致雅脫俗。
其代表作品釉色瑩澈如玉,以粉青、米黃者為上;開片疏朗自然。傳世品稀如麟角,而且形制每每不一,各具雅韻。各大博物館亦有列藏,近年公開上拍者也不多見,以下列舉部分拍品。
NO.1 南宋 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
成交時間:2015年4月7日
成交價:113,880,000港幣(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9006元(當日匯率)
尺寸:21.9 cm
年代:南宋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凝青絮金—日本珍藏官窯八方瓶
來源:John Henry Levy,收藏之大家,1976年逝世。其母為著名中國陶瓷收藏家 Nellie Ionides 夫人,其父為 Walter Henry Levy。1975年,倫敦蘇富比售其藏珍,本品八方瓶亦於其中,為整場首屈之重器。
瓶罩青釉,色偏粉藍,凝脂溫潤。
胎骨稜角,裹之厚釉,柔裡蘊剛。如此金絲開片,疏朗自然,彷彿瓊玉整塊琢成。官窯,因其粉青瑩潤、金絲雅致,為世所珍,然傳世官窯罕如麟角,即使兩岸故宮所藏也寥寥可數。
瓶八方,圓盤口,長頸往下漸寬,間飾弦紋成雙。下接垂肩,稜角分明,碩腹豐盈,器形端莊,剛中見柔。
底承八方圈足,胎呈黑褐鐵色。通體罩施青釉,微偏灰,若水映晴空之色,澄澈瑩潤,隱透丹霞,不失溫煦。片紋自然泛金,濃淡不一。釉質豐厚,撫如瓊玉。
口沿釉稍流敞,色呈絛紫,圈足釉略蓄聚,質若凝脂。配日式雙重梧桐木盒。
NO.2 南宋 官窯青釉葵瓣洗
成交時間:2018年10月3日
成交價:81,351,000港幣(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7200萬元(當日匯率)
尺寸:14 cm
年代:南宋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淳古渾樸—宋代雅器精萃
來源: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
倫敦蘇富比1980年12月16日,編號295;
趙從衍(1912-1999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1986年11月18日,編號29。
此南宋官窯洗,八瓣葵花式,淺腹,敞口,側看彎弧雍雅。稜角含蓄,器身隨沿起伏,柔美綿延。
澀足無釉,底有支釘痕七顆。施釉天青微藍,色澤溫潤澄澈,開片冰裂自然相綴,宛若寶玉,簡約雅絕,渾然天成。
NO.3 南宋 官窯粉青釉紙槌瓶
成交時間:2008年4月11日
成交價:67,530,000港幣(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6072萬元(當日匯率)
尺寸:22.5 cm
年代:南宋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逸翠凝芳—日本藏宋瓷及古畫
來源:日本舊藏
此件"官窯粉青釉紙槌瓶",施釉厚潤而平滑,表面細研緊緻,且色澤翠麗晶瑩,配合走向、疏密和深淺不一的片紋,從器形判斷是南宋早期的作品。
底部刻"玉津園"款。
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有瓊林苑、金明池、宜春園、玉津園四大名園,當時合稱為「四園」。四園皆為皇家苑囿,規模宏大。其中玉津園是唯一一座五代時期建成,宋代修繕續用者。
宋初,玉津園是一個多功能的苑囿,太祖經常駕幸此園。北宋末年,金兵攻汴,一代名園毀於戰火。
南渡後,宋高宗在臨安重建了一座玉津園。然則,臨安玉津園畢竟已非東都舊觀,氣象無復往日恢宏。
NO.4 南宋 官窯十稜葵瓣洗
成交時間:2016年6月1日
成交價:38,200,000港幣(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3239萬元(當日匯率)
尺寸:12 cm
年代:南宋
拍賣機構:香港佳士得
拍賣場次:開元大觀
來源:Harry Garner爵士及夫人珍藏,貝肯翰姆,英國 ;
賽穆旼(Mortimer D. Sackler)醫生珍藏
洗呈十瓣葵口形,侈口,淺壁,底略凹,有支釘痕跡六枚。通體滿施青釉,釉色勻潤,釉表開細密紋片,口緣釉薄處呈褐色。
NO.5 南宋 官窯菊瓣盤
成交時間:2014年5月28日
成交價:25,880,000港幣(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2060萬元(當日匯率)
尺寸:18 cm
年代:南宋
拍賣機構:香港佳士得
拍賣場次:漱玉供菊 - 宋代藝術精品
來源:艾弗瑞·克拉克夫人藏品;
1975年3月25日,蘇富比倫敦拍賣,第100號拍品;
坂本五郎;
倫敦東方藝術有限公司,2002年收購
NO.6 南宋 官窯米黃釉直頸瓶
成交時間:2015年5月13日
成交價:10,850,000英鎊(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1042萬元(當日匯率)
尺寸:21.5 cm
年代:南宋
拍賣機構:倫敦蘇富比
拍賣場次:靈逸博雅:井上恆一珍藏中國藝術
來源:繭山龍泉堂,東京
本品釉色溫潤雋秀,珍稀難得,釉下冰裂紋,雅致蘊藉。
如此米黃釉色,珍罕絕倫,來自氧化而非還原之窯燒化學反應,亦因其稀有,故此色與世人對宋瓷美學之普遍印象有所分歧。
本文僅對汝窯、官窯瓷器及拍賣情況稍作介紹,今後會撰文詳細講解,感興趣的朋友請持續關注。
交流購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