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成為市場「俏貨」勢不可擋!

2021-01-08 網易

  從去年開始,高古瓷在全球拍賣市場上便頻傳佳音,眾多高價拍品的出現引得藏家紛紛側目。

  2017年秋拍中,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更是拍出2.6億港幣身價,以其為代表的一大批高古瓷延續了市場的火熱。

  

  

  這其中,可稱中國瓷器黃金時代的宋元瓷器無疑是高古瓷板塊的領軍者,

  特別是宋瓷,溫婉含蓄的釉色、風姿綽約的造型、美輪美奐的裝飾技藝,

  是後世難以超越的豐碑。

  宋瓷以五大名窯領銜,龍泉、耀州、磁州等南北窯廠紛繁並立,各競風流。

  有的釉色奪目,有的以刻工取勝,有的則開創了後世瓷畫的先河,此風至元代仍有延續。

  

  不同的技藝風格迎合了當今不同藏家的不同審美喜好,也決定了其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定位。

  宋元名窯如今在拍場上的逐鹿之爭,究竟誰更搶眼?

  沉寂許久的高古瓷市場是否開始進入一個黃金時期?

  就像關注世界盃上那些明星球隊一樣,

  我們不妨逐一看看這些宋元名窯在拍場上的表現。

  定窯:邁入億元豪門

  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為宋代白瓷的典型代表,從問世以來即廣受推崇。

  元人劉祁《歸潛志》賦詩讚曰:「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谷應泰《博物要覽》卷二《志窯器》云:「定器有畫花、繡花、印花三種。

  多用牡丹、萱草、飛鳳三種。時造甚有佳器,式多任務巧。

  定窯印花紋飾似取材定州緙絲,以緙絲紋樣局部地移植於瓷器。

  故定窯印花裝飾一出現便極具神韻與造詣。

  此外,定窯裝飾也部分受唐代金銀器紋飾的影響。

  定窯器皿以宣和、政和年造者佳。時為御府燒造。色白質薄,土色如玉,物價甚高。」

  北宋為定窯發展的鼎盛時期,制瓷技術有許多創造和進步。

  北宋中後期,定窯由於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

  被皇家選為宮廷用瓷,由此名聲大噪。

  從2013年開始,定窯瓷器在全球拍賣市場上的成交量較此前幾年有了大幅提升,且成交價格也一路走高。

  

  2013年春季,紐約蘇富比推出的一件北宋定窯刻蓮花紋碗以約合人民幣1384萬元高價成交,

  10多年前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1239.41萬港元成交的北宋定窯黑釉鷓鴣斑碗所保持了許久的記錄就此打破。

  

  到了2014年,定窯的旺盛勢頭依然不減。

  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件北宋定窯劃花八稜大碗以約合人民幣1.16億元成交,不僅打破了記錄,更闖過億元大關,讓業界驚嘆。

  同時,中國嘉德(香港)春拍中推出的一件北宋定窯刻花執壺,也斬獲了約合人民幣458萬元的佳績。

  量價齊增,身價破億,定窯無疑是如今拍賣市場上宋瓷的領軍者。

  鈞窯:一場三高價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瓷以釉色制勝,

  絢爛奇妙的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絕非世間丹青妙手心思所能及。

  

  

  

  


  宋鈞窯玫瑰紫釉尊-北京故宮

  鈞瓷工藝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開創了使用銅的氧化劑作為著色劑的制瓷方法,

  在還原氣氛下燒製成功銅紅釉,

  為我國陶瓷工藝、陶瓷美學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

  對後世各類窯變花釉、釉裡紅等工藝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天青、天藍、玫瑰紫、海棠紅等各種瑰麗的色釉名聞天下。

  而且,一窯一火燒制的鈞瓷,變化萬端,無一相類。

  鈞瓷的這種窯變釉色,妙景競生,引人遐思無窮,

  觀其漫無涯際之變化,陶然自樂,情悅性怡,這是觀賞鈞瓷的獨特樂趣。

  

  


  北宋 鈞窰紫斑盌,成交價:14,520,000港幣(含買家佣金)口徑9 公分

  在眾多宋元名窯中,鈞瓷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數量是最多的。

  雖然成交價格沒有更多驚人耳目之處,

  但整體成交價格始終維持在穩定的高位,

  精品主要集中在100萬至1000萬元的成交價格區間。

  

  早在2011年,一件元/明初鈞窯玫瑰紫葵花式花盆在北京保利就斬獲了943萬元的高價。

  而與定窯類似,從去年開始,鈞窯的成交量也出現了大幅提升,成交價格同樣也穩定提高。

  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件鈞窯玫瑰紫釉鼓釘三足洗以約合人民幣757萬元的高價成交。

  2014年,北京保利春拍中,

  元鈞窯玫瑰紫釉鼓釘洗、元鈞窯月白釉三足鼓釘洗、元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洗更是分別取得了約402萬元、598萬元、816萬元的價格。

  官窯、哥窯:且拍且珍惜

  官窯和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中具有南方青瓷風韻的佼佼者,

  它們以溫厚含蓄的釉色、古樸敦厚的造型、清幽淡雅的意境為歷代藏家所推崇,更被皇家視為珍藏。

  官窯和哥窯都將釉的藝術表現到了極致,極少以人工紋飾作為裝飾,但釉面開片極富韻味。

  開片本是燒窯冷卻過程中釉面開裂的一種缺陷,

  但宋代工匠掌握了開片的製作工藝,利用開片作抽象紋飾裝飾,形成了一種獨具韻味的美感。

  這是最讓後世鑑藏家稱道的地方。

  明人鑑賞瓷器注重瓷釉表紋理的變化與色差,

  哥窯「金絲開片、紫口鐵足」的特點正好滿足了精英階層對居家清供、好古賞玩的想法。

  

  南宋 郊壇下官窯月白貫耳穿帶八方壺

  官窯和哥窯真品數百年來備受世人所珍視,珍如拱璧,能得以目睹真容、撫鑑親賞者寥寥無幾。

  如今的拍賣市場上,官窯和哥窯的數量要遠遠少於定窯和鈞窯,幾如鳳毛麟角。

  然而,器物雖少,但一有面市便會引得藏家競相追捧,其精品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宋哥窯葵花洗-北京故宮

  從統計數據來看,近年來官窯和哥窯瓷器成交的數量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多與少並不完全受市場火爆與否的影響。

  任何時候出現,它們都是明星,成交過千萬元往往不在話下。

  

  


  南宋至元官窯葵瓣盤1210萬HKD,香港蘇富比

  2008年至2010年是官窯器物大展光輝的時期,這期間有6件器物的成交價突破了1000萬元。

  其中,一件南宋官窯琮式瓶在中國嘉德春拍中以2016萬元的價格創下了內地拍賣市場官窯器物的最高成交記錄。

  同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搥瓶更是以約合人民幣6077萬元創下了官窯瓷器的世界最高記錄,至今未破。


  2008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的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槌瓶,以6753萬港元成交,創下了當時宋瓷的世界拍賣紀錄。

  龍泉窯:五大之外或可稱魁

  龍泉窯是宋代諸多名窯中燒造歷史最長、產量最大的一個,

  在今天我們談及高古瓷的時候,不能迴避的就是它承上啟下的至關重要的地位。

  北宋中晚期,龍泉瓷開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裝飾風格,

  但在釉色和工藝精細程度上還並未至臻之美。

  到了南宋時期,龍泉窯得到空前發展,龍泉青瓷進入到鼎盛時期。

  名聞天下的粉青、梅子青就是在南宋龍泉窯中燒製成功的,

  其釉色與質地之美,仿佛巧奪天工的人造美玉,讓全世界的人都為之傾倒。

  進入元代,龍泉窯更加興旺,

  窯廠和產量又有了大幅度提升,器型和裝飾手法也顯示出獨特的時代風貌。


  南宋龍泉窯雙龍耳直壁瓶

  之所以說龍泉窯的影響很廣,也得益於其生產了大量外銷瓷,

  早在宋元時期,其產品就已經大量銷往亞、歐、非地區。

  今天在國外的拍賣市場上,除了明清瓷以外,

  我們能夠見到的宋元龍泉窯瓷器也是非常可觀的,

  這與當年龍泉瓷的大量外銷而遺存海外不無關係。


  南宋龍泉窯青釉琮式瓶

  從拍賣情況來看,

  近幾年宋元龍泉窯瓷器的成交數量總體比較穩定,只是在2013年出現了比較集中的情況。

  成交價格上,宋元龍泉窯瓷器並非高不可攀,高價者可達到數百萬元,而更多情況下則多集中於10萬至50萬元這一區間段。

  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件元龍泉青釉菱口折沿大盤也斬獲了約合人民幣477萬元的高價。

  2018年11月24日晚,南宋龍泉粉青釉紙槌瓶以諮詢價形式上拍,

  3600萬港幣落槌,加佣金最終以4285萬港幣成交,

  成為拍賣史上成交價最高的龍泉青瓷。

  近兩年龍泉窯拍賣價格有增長的趨勢,

  或許,在高古瓷受熱捧的情況下,價位尚低的名窯龍泉也會繼續帶來驚喜。

  耀州窯:刻花珍品怎甘人後

  耀州窯是宋代北方青瓷的一個典型代表,

  在其鼎盛的北宋時期,也曾為朝廷燒造過「貢瓷」。

  其裝飾技法主要是刻花、印花、劃花及模印刻劃相間,尤以刻花、印花為主。

  

  


  宋耀州窯青釉刻海水鴨紋碗-北京故宮藏

  北宋中期,耀州窯刻花發展成熟,刀法犀利,線條剛勁有力,

  刀痕有斜度,紋飾刻得非常清晰,帶有北方人的性格特點,史籍上記載又叫「刀刀見泥」。

  很多鑑藏者都認為,

  若單以刻花論,宋代的耀州窯無疑是這一技法中的最優秀者。

  同時,耀州窯不凡的制瓷技巧和灑脫活潑的風格,

  對當時各地窯場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其技藝風格特點得到廣泛推廣,

  並由此形成了一個自北而南的範圍廣闊的耀州窯系。

  


  北宋 耀州窯青釉印纏枝菊花紋碗,直徑19釐米

  耀州窯的地位人們不會否認,

  但在如今的拍賣市場上,耀州窯器物與其他宋元名窯相比,

  成交價格卻多少有些遜色,大多數時候都只是徘徊於10萬至50萬元這一區間段。

  當然,這也與目前出現在拍場的器物本身的珍稀程度、檔次高低有關,

  比如2011年在倫敦蘇富比拍出的一件北宋耀州窯刻花膽瓶,

  可謂難得一見的珍品,自然也以約合人民幣256萬元的高價落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耀州窯的高價拍品也逐漸多了起來。

  2013年,一件金代耀州窯青釉夔龍紋三足爐在倫敦蘇富比以約合人民幣152萬元成交;

  2014年,出現在紐約蘇富比的一件北宋耀州青釉刻纏枝牡丹紋執壺,也取得了約合人民幣120萬元的不錯價格。

  

  磁州窯系:抬頭之勢漸顯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

  其核心磁州窯位於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於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

  刻、劃、剔、填彩兼用,並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

  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

  


  宋代白剔花(深剔)卷草紋水注(壺)

  磁州窯的器型和紋飾為民間所喜聞樂見,影響範圍較廣,發展迅速,

  北方各地紛紛仿製,由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磁州窯體系,

  主要包括河南鶴壁集窯、修武當陽峪窯、禹縣的扒村窯、封窯、山西介休窯、霍縣窯、山東淄博窯等。

  當然,因為民窯的屬性,磁州窯少見於文獻記載,並不似五大名窯那樣受人重視。

  但其多樣化的裝飾手法、質樸豪放的藝術風格,遠非五大名窯所能企及。


  金—元 磁州窯系黑釉鐵鏽花卉紋小口瓶

  由於窯系龐雜,磁州窯系所出器物數量可觀,

  但在拍賣市場上,我們所能見到的磁州窯系器物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

  從2013年以來,這樣的情況似乎有所改觀,不僅數量有了大幅增加,且成交價格也越走越高。

  在磁州窯系器物成交價排行榜上,前10名中有6件器物都出自2013年。

  整個2013年,有4件磁州窯系器物成交價都超過了100萬元。

  其中,一對宋代磁州窯風花雪月酒色財氣梅瓶在2013保利香港秋拍中一舉斬獲了約合人民幣453萬元的高價。

  量價齊增,磁州窯系如今已大有抬頭之勢。


  宋磁州窯,酒色財氣梅瓶一對

  建窯、吉州窯、湖田窯:

  小器物大身價

  建窯的茶盞被認為是宋代最上乘的鬥茶用具,

  正如《茶錄》所云:「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建盞中的優品自然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

  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並生產底足銘有「供御」、「進盞」的建盞進貢朝廷。


  「進琖」款建盞殘片

  「供御」款建盞

  

  

  2016年9月15日,日本臨宇山人珍藏的建窯油滴天目盞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中以1030萬美元落槌

  吉州窯和湖田窯雖同處江西,但它們的風格卻大相逕庭。

  吉州窯以黑釉瓷器上特有的裝飾風格著稱於世,

  除剪紙貼花外,還有木葉貼花、剔花、玳瑁釉、鷓鴣斑釉等裝飾手法,

  皆惟妙惟肖,對後世及其他窯口均產生過較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眾多吉州窯作品中充滿了禪的美學特徵。

  吉州窯產生在贛南地區,在唐宋時期,贛南是中國禪宗寺院密集、大師輩出的地區。

  在此種特殊環境中,吉州窯的產生與發展直接受到了禪宗的影響甚至是約束。

  禪師們按照禪宗哲學與美學的要求,

  指導和規定為寺院生產法事所用及僧侶們日用的陶瓷器物。

  吉州窯也主要集中於茶器、香器與花器三個方面。


  南宋 吉州窯木葉盞222萬HKD成交,香港佳士得

  

  南宋 吉州窯黑釉地彩繪碗62.5萬HKD成交,香港蘇富比

  湖田窯是景德鎮著名的古窯場,創燒了著名的影青瓷,也就是青白瓷。

  青白瓷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白中閃青,青中閃白,釉層透明度高,光澤度強,釉中氣泡大而疏。

  多用刻花裝飾,線條流暢靈活。

  刻線深處釉厚,呈青色,釉層薄處色淡泛白,釉色和紋樣互相烘託,藝術效果極佳,是宋代瓷窯中的一枝奇葩。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蓮荷紋鼎式爐

  

  宋-元影青人物鏤空雕瓷枕

  以上三處窯口所出之器物,

  由於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趣味,受到了不少藏家的偏愛。

  這些往往貌不驚人的器物能拍出令人咋舌的天價。

  2014年,一件元代吉州窯木葉盞在北京保利春拍中就以172萬元易手。

  而早在2011年,一件南宋建窯茶碗在倫敦蘇富比就已拍出約合人民幣1174萬元的高價。

  同樣是2011年,

  當一件南宋青白釉觀音菩薩坐像出現在香港佳士得的拍賣場時,

  或許誰也沒有料到它最終會以約合人民幣2117萬元的價格創下記錄。


  南宋青白釉觀音菩薩坐像

  如果你手上有古董古玩想要鑑定出手,請電話聯繫18926049945,微信同號。

相關焦點

  • 大宋秋鴻定瓷作品展暨大宋秋鴻揭牌儀式明日舉辦
    1月11日,由河北省輕工行業協會、曲陽縣人民政府、曲陽定窯協會聯合主辦的、具有開創意義的大宋秋鴻定瓷作品展暨大宋秋鴻定瓷合作揭牌儀式在曲陽縣羊平鎮藝術家部落隆重舉行。 此次作品展旨在弘揚定瓷文化、展示定瓷佳作,促進定瓷產業的創新發展。大宋定窯與秋鴻定瓷兩家企業的合作,也將促進高端化、高品位的定瓷普及化和平民化,擴大定瓷市場,讓高端典雅的定瓷產品放下身段,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尋常百姓之家。
  • 研瓷之韻 習宋之雅——遂寧七中師生的宋瓷研學之旅
    四川宋瓷博物館作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研學教育基地、2019年度四川研學旅行目的地,承載著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主義教育及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職能,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研學教育工作的開展。7月16日下午,該館承接了遂寧市第七中學初三師生30餘人來到基地開展以&34;為主題的研學活動。
  • 中國瓷器的頂峰是宋瓷,宋瓷的極品是影青
    文人所尚的審美之道,凝固在了一件件宋瓷之中。 宋瓷之美,美在素雅、溫潤、內斂。其釉色之純淨,色調之優雅,無與倫比,歷經千年,至今仍不過時,那份骨子裡的飄逸、輕靈,總會被我們重拾。
  • 木達︱消逝與新生:追尋宋瓷之理想
    艾樂紐斯受到中國宋瓷的感召,從1930年代起致力於銅紅釉觀賞陶器的創作。在芬蘭,銅紅釉的呈色實驗經歷了約三十年的試錯,終於在1930年代獲得成功。此時,學校設備改善,讓燒制高溫還原氣氛下的陶瓷成為可能,艾樂紐斯才實現了她對鈞窯陶瓷的憧憬。
  • "研瓷之韻 習宋之雅"——四川宋瓷博物館開展暑期研學活動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 古語有云:&34;四川宋瓷博物館作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研學教育基地、2019年度四川研學旅行目的地,承載著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主義教育及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職能,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研學教育工作的開展。2020年暑假以來,截至8月中旬,四川宋瓷博物館已開展了4場研學教育活動,惠及中小學生200餘名。
  • ...四川•歷史文化】李後強 ‖ 遂寧宋瓷的主人可能是彭祖後裔錢茂
    我本人的專業是化學和物理,對史學尤其是考古學知之甚少,但為 深化「遂寧宋瓷之謎」的討論,揭開真相和謎底,不揣冒昧,提出「明代反腐導致宋瓷埋入地下」的觀點供大家批評。我認為,985件宋瓷是真的國寶,但18件銅器和2件石器的真實年代值得再研究。宋瓷埋入地下的年代可能不是南宋,而是明代洪武年間。朱元璋出身貧民,痛恨奢侈,喜歡紅色特別是釉裡紅陶瓷,反對宋瓷。
  • 少而精的天價宋瓷:汝窯與官窯
    2010年以來,陸續有3件汝瓷驚豔亮相於拍賣場,強勢席捲了宋瓷拍賣排行榜,2017年以2.5億人民幣成交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創造宋瓷拍賣紀錄。港幣(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2.5億元(當日匯率) 尺寸:13 cm 年代:北宋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俊雅清凝 —樂從堂藏宋瓷粹珍
  • 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勢不可擋」
    新華網上海12月17日電(馮麗)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勢不可擋》12月16日在滬發布。報告顯示,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3%,但受出境旅遊減少影響,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增長創新高,預計實現約48%的增長。
  • 陶瓷歷史知多少:宋瓷中的官窯系統
    宋瓷有兩大系統,一個是官窯系統,就是我們常說的宋代五大名窯;還有一個民窯系統,分為八大窯系。我們先從宋代的官窯系統,也就是宋代五大名窯講起。
  • 40圖欣賞宋瓷中精美洗與盆
    「洗」的禮制古已有之,而「洗」的命名、圖像、用途到宋代漸趨明晰,宋代名窯也普遍燒造瓷製洗。宋代瓷洗形制各異、獨具雅韻,形制小者承接廢水,大者用作洗臉盆。明代始有「筆洗」之名,明代文人還將一些尺寸合適的宋代瓷洗當作筆洗使用。
  • 他把石豆蘭栽在木棒上,三年長出葉下果,兩百一節成俏貨
    他把石豆蘭栽在木棒上,三年長出葉下果,兩百一節成俏貨。各位讀者,大家好!歡迎閱讀百味生活坊1112期盆栽資訊!本期盆栽資訊為大家分享的是「他把石豆蘭栽在木棒上,三年長出葉下果,兩百一節成俏貨。」全文736字,大約需要3分鐘。
  • 五大名窯研究會邀請國寶級大師周國楨以《五牛納福》再創宋瓷輝煌
    六位大師強強聯手,再創宋瓷輝煌!《五牛納福》首度以瓷界頂級大師作品形式,再現我國鎮國之寶《五牛圖》之絕世神韻,將宋代五大名窯之超凡技藝與絕美釉色完美復現,堪稱一部濃縮的宋瓷典藏史!福、祿、壽、喜、財,五珍齊聚,寓意牛轉乾坤、牛氣沖天、牛迎豐年、牛運亨通!
  • 最貴建盞與日本國寶舊主安宅英一的宋瓷品味
    面對家族企業破產命運,沒有將藏品分散變賣救市,而是讓住友集團牽頭將全部藏品轉贈給大阪政府,建成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的選擇,則讓他成為傳奇。他收集的珍藏包括中國、朝鮮及東南亞陶瓷,其中大部分經由住友集團收購寄贈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成為鎮館核心收藏,兩件被認定為日本國寶、十二件被認定為重要文化財。少數幾件流入拍場,表現不俗。
  • 瑪瑙為釉古相傳,宋之名瓷,御用官窯-魁首汝窯
    又因其為五大名瓷之首,因此在宋代被欽定為宮廷御用瓷,且被稱作汝官瓷,「汝窯為魁」就成了藏界公認的定論。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遷,由於長期兵災戰禍,汝窯被毀,技藝失傳。雖然元、明、清歷代中國民間窯場仍然不斷燒制,但因種種原因,均未成功。
  • 宋瓷賞珍:探究定窯瓷器的歷史發展與鑑別方法
    二、定窯燒造的白瓷精品,在晚唐五代已達到很高的水準,胎體的潔白瓷化程度都較高,釉面色澤出現乳白色和牙白色,有些質量較高的細白瓷透影性極強,與當時的邢窯已不分伯仲,有邢、定不分的稱謂,這一時期的定窯與邢窯屬同一發展時期。
  • 大宋官窯驚豔亮相中國品牌日,見證中原文化品牌之崛起!
    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在全社會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引導企業弘揚專業精神工匠精神,打造更多名優品牌,以更強的競爭力拓展市場空間,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和國家發展的需要。
  • 景德鎮四大名瓷知多少
    這裡千年窯火不斷,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其中最為著名的四大名瓷是青花瓷、粉彩瓷、玲瓏瓷和色釉瓷。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不易磨損,而且沒有鉛溶出等弊病。
  • 珍瓷美縫劑 美化+防裂雙管齊下 瓷磚美縫新能手 市場反應強烈
    美縫劑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裝修材料。珍瓷美縫劑具有硬度高、韌性好、不老化、不變色等優點,集防水、防黴、易清潔等性能於一身,持久耐汙、防黴抗菌、靚潔如瓷,無甲醛、無三苯,健康環保,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珍瓷美縫劑表面光潔、易於擦洗、方便清潔、防水防潮,可以避免縫隙孳生黴菌危害人體健康。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珍瓷美縫劑在性能和用途上都具有突破性貢獻,它具有光澤,顏色豐富自然細膩,如金色、銀色、珠光色等,能給牆面帶來更好的整體效果,並且其凝固後,表面光滑如瓷,可以和瓷磚一起擦洗,具有抗滲透防水的特性,可以做到真正的瓷磚縫隙「永不變黑」一進入市場,立刻受到了廣泛消費者的喜歡,也吸引了很多創業者的青睞。
  • 崛起大灣區|「千年瓷韻」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一期開園
    2019-01-22 21:0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宋彥佩
  • 《問瓷遂寧丨我為城市代言》第十七期教師節主題活動
    9月10日下午,遂寧富源實驗學校40多位老師走進四川宋瓷博物館,與博物館聯合開展《問瓷遂寧丨我為城市代言》第十七期教師節主題活動。老師們在四川宋瓷博物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宋瓷博物館新館三樓宋韻展廳,欣賞四川宋瓷博物館館藏南宋瓷器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