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歷史知多少:宋瓷中的官窯系統

2022-01-01 文物鑑定與修復學院

宋瓷有兩大系統,一個是官窯系統,就是我們常說的宋代五大名窯;還有一個民窯系統,分為八大窯系。我們先從宋代的官窯系統,也就是宋代五大名窯講起。

  我們都清楚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汝窯作為老大,有"汝窯為魁"之稱。

  宋代的五大名窯和民窯的八大系統,只有官窯和哥窯的命名方式是特例,其他都是以窯口地址作為命名的依據。"官窯"是一個特定的稱謂,專指宋大觀及政和年間於汴梁所設的官窯所造瓷器;至於哥窯的名稱來歷,相傳宋代龍泉章氏兄弟各主窯事,哥者稱哥窯,為宋代各窯之一。汝窯不用說了,就是宋代汝州所燒的窯;過去汝窯的窯址不明,直到20世紀80年代,汝窯窯址在河南寶豐清涼寺被發現,我們才確切知道這個窯口的位置。定窯,就是定州所燒的窯。

  名窯之魁--汝窯

  汝窯作為宋代五大名窯的魁首,是老大。汝窯名氣很大,自古以來流傳甚廣。南宋人葉(音置)在《坦齋筆衡》裡有這樣一段記載,他說:"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州為魁。"古人的這些記載,對後人產生很大的影響,收藏宋瓷的人,言必稱汝窯。

  汝窯非常稀少,原因是汝窯的燒造時間非常短,只有二十來年。今天全世界有記錄可查的汝窯大約有67件。汝窯業非常珍貴,史書上也有記載,《清波雜誌》裡這樣說:"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這段記載非常重要,提出汝窯的釉色是靠瑪瑙呈現的。宋代在燒造汝窯的時候,釉裡加了瑪瑙末,所以汝窯釉面的光澤跟其他瓷器不一樣。

  汝窯是宋徽宗在位期間燒造的瓷器,燒制這種青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宋徽宗的追求。當時*臣蔡京和各種道士都在攛掇宋徽宗信奉道教,導致宋徽宗後來篤信道教,他大力推行道教,稱自己是"教主道君皇帝"。而道教對青色的追求,直接影響了宋徽宗的審美。

  大同小異--官窯、哥窯

  官窯顏色比汝窯透亮一些,顯得更青綠一些。今天官窯的概念,一般情況下指的是明清官窯,帶有明確朝代紀年的瓷器。實際歷史上的官窯,從宋代宮廷就有燒造。官窯是北宋定的主調。北宋官窯在北文章轉載於華夏陶瓷網宋末年宋徽宗時期才開始燒造,窯址不明。

  公元1127年,南宋接替北宋。當時為了區分,北宋官窯就稱為"舊官",南宋官窯就稱為"新官"。宋代的官窯,到了元代就戛然而止,一下停住了。因為它跟社會背景發生了衝突,元代人不欣賞這種青色的宋瓷。直到清代,皇宮才開始主動地去臨摹。了解這些社會背景,對瓷器鑑定會有好處。

  哥窯是與官窯類同的一個窯口,非常接近。它也有紫口鐵足的特徵,也有開片。哥窯和官窯的接近程度,有時候連專家都分辨不清。哥窯是中國古代陶瓷,尤其五大名窯中疑團最多的窯口。因為史書上的記載都不太詳細,哥窯的窯址至今不明。

  特立獨行--鈞窯、定窯

  宋代五大名窯中,汝、官、哥三種瓷器都是青瓷,僅從顏色就可以辨識。從科學上講,鈞窯也屬於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為主的瓷器。鈞窯的顏色有玫瑰紫、鈞紅、天藍、月白,非常多。

  鈞窯主要的燒造時期是宋金元時期,它有鈞官窯和鈞民窯之分。它是從北宋的徽宗時期開始燒造的,有人認為是"汝停鈞代",即汝窯停止燒造以後,鈞窯就出現了。汝窯和鈞窯有些外部特徵很接近,工藝也比較接近。鈞窯的工藝中有一點不同,它是乳濁釉,一種不透明的釉。官窯、哥窯、汝窯,都屬於透明的玻璃釉,釉是透亮的;鈞窯不是玻璃釉,是乳濁釉。

  鈞窯對中國陶瓷史有個巨大的貢獻。它以銅為呈色劑,在高溫下一次呈現紅色。這不僅是對中國陶瓷史的貢獻,也是對世界陶瓷史的貢獻,這個貢獻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都是輝煌的。

  宋代五大名窯中,定窯與其他四窯不同,它是白瓷,那四個都是青瓷。那四大名窯裡,除了極個別的以外,都不動雕工。只有定窯是以紋飾作為表現形式。直接原因是因為定窯的釉面非常薄,而其他四窯的釉面非常厚,所以定窯可以用刀來雕刻,體現它的紋飾之美。

  宋代的審美觀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宋代的宮廷審美,它代表著官方和貴族的利益。青瓷的收斂、溫厚、寧靜、含蓄,以顏色作為表現形式,強調的是內心的一種感受。青瓷受到宋徽宗個人的喜好而提倡,這是宋代官方陶瓷美學的一個寫照,注重精神至上。

  來源: 中國瓷器網

相關焦點

  • 少而精的天價宋瓷:汝窯與官窯
    2010年以來,陸續有3件汝瓷驚豔亮相於拍賣場,強勢席捲了宋瓷拍賣排行榜,2017年以2.5億人民幣成交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創造宋瓷拍賣紀錄。港幣(含買家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2.5億元(當日匯率) 尺寸:13 cm 年代:北宋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俊雅清凝 —樂從堂藏宋瓷粹珍
  • 宋瓷,真美!
    瓷,關乎生活,中國陶瓷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國人的審美追求是一種意境的表達,而將這種自然風韻之美發揮到極致的,就是宋瓷。對精緻生活的執意追求,便成就了宋瓷經世之美!宋瓷之美,美在收斂、溫厚、含蓄,強調內心的感受。宋瓷那種樸素無華而蘊含獨特的氣韻,深深地吸引著世人。
  • 大宋官窯驚豔亮相中國品牌日,見證中原文化品牌之崛起!
    作為「中國品牌日」的重要分會場,河南秉承「豫見好品」,感受「出彩中原」的理念,精心遴選參展品牌,其中,大宋官窯作為河南品牌的中堅力量,榮幸入選。走進分會場第一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宋官窯。大宋官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製、生產、經營陶瓷藝術品為一體的企業。
  • 宋瓷成為市場「俏貨」勢不可擋!
    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件北宋定窯劃花八稜大碗以約合人民幣1.16億元成交,不僅打破了記錄,更闖過億元大關,讓業界驚嘆。  同時,中國嘉德(香港)春拍中推出的一件北宋定窯刻花執壺,也斬獲了約合人民幣458萬元的佳績。  量價齊增,身價破億,定窯無疑是如今拍賣市場上宋瓷的領軍者。
  • 中國陶瓷史上的千古之謎,「北宋官窯」到底在哪兒?很可能在河南...
    中國陶瓷史上的千古之謎,「北宋官窯」到底在哪兒?宋瓷,以其樸實無華的風韻和不可跨越的高度,成就了中國陶瓷發展史的巔峰時代。跨越千年時光,無論五大名窯中的「汝、鈞、哥、定」,還是八大民窯中的「耀州窯、定窯、磁州窯、鈞窯、越窯、龍泉窯、景德鎮窯、建窯」,均隨著考古發掘確定了窯址所在。,唯獨北宋官窯因為遺址一直沒被發掘出來,而成了千古之謎。
  • 瑪瑙為釉古相傳,宋之名瓷,御用官窯-魁首汝窯
    又因其為五大名瓷之首,因此在宋代被欽定為宮廷御用瓷,且被稱作汝官瓷,「汝窯為魁」就成了藏界公認的定論。>從汝州城北的唐代墓中,曾出土一件殘破的天藍釉汝瓷碗,屬晚唐時期產品。鼎盛時窯爐達到了300多處,是汝窯生產歷史上的昌盛時期。
  • 木達︱消逝與新生:追尋宋瓷之理想
    仇焱之於1949年後離開上海,到海外謀求發展,是安宅英一在中國陶瓷領域的重要資訊人。安宅收藏中一件南宋官窯青瓷八角瓶便是經仇焱之之手獲得。這件藏品曾是故宮舊藏,瓶底貼有「第七百五十一號」藏品標籤。北京故宮博物院馮先銘先生在1983年赴日訪問時確認其為故宮舊藏無疑。1970年,這件官窯青瓷在倫敦佳士得拍賣行亮相。安宅英一經過深思熟慮,決意委託仇焱之代拍。
  • 阮次山與大宋官窯的深厚淵源
    大宋官窯作為博鰲亞洲論壇的合作夥伴,作品多次亮相博鰲,阮次山也經常現身博鰲亞洲論壇主持、採訪等,在看完大宋官窯作品後,阮次山由衷地說:「祝賀你們發揚光大了中華文化」。 阮次山和大宋官窯藝術總監交流 阮次山先生不止是個出色的媒體人,更是地地道道的文化人,十分熱愛傳統文化和鈞瓷藝術,這和大宋官窯的追求不謀而合。
  • 北宋官窯——成就中國古瓷器巔峰
    宋官窯方花盆 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是中國古代陶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名窯薈萃,群星燦爛,而北宋官窯是宋瓷這頂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南宋官窯就是沿襲北宋官窯的體制而設立的,明清兩代的官窯也同樣是繼承了這種模式而各自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官窯的產生是中國古代陶瓷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對中國古代陶瓷產業的進化與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推動作用。歷代的官窯都代表了那個時期瓷器生產的最高水準,並主導了瓷器製作的潮流和方向。
  • 大宋官窯再次以國粹解讀中國,綻放東方魅力
    繼參與2018年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後,大宋官窯作為「讀懂中國」的官方禮品合作夥伴再次出席本屆會議,以陶瓷為載體,展示東方風採,綻放國粹魅力,為世界讀懂中國貢獻一份力量。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上,大宋官窯精心燒制的《合心杯》吸引了各位與會嘉賓的目光,經典的天青釉色,精緻典雅,採用中國傳統吉祥文化——如意祥雲圍飾杯底,兩瓣心形如意紋作耳,上下相扣,心心相印。合心合意,順順利利。為了更好地契合今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主題,大宋官窯《九州如意》作為官方禮品被贈送給與會嘉賓。
  • 鈞瓷九州如意 大宋官窯再創佳話
    【藏品名稱】鈞瓷九州如意 大宋官窯再創佳話【藏品證書】收藏證書華美的造型 絕美的釉色 吉祥的寓意《九州如意》由九支如意聚而成瓶,寓意天下太平,九如歸一,長治久安。紫金釉是大宋官窯傳承千年北宋鈞官窯制瓷技藝,以秘方釉料,精心研製,多次試燒,終於在建國七十周年之際成功燒制。這是千年官窯的積澱,又是大宋官窯開拓進取的創新。以此華美貴氣的紫金釉獻禮祖國七十華誕,是大宋官窯最崇高的敬意。
  • 大宋秋鴻定瓷作品展暨大宋秋鴻揭牌儀式明日舉辦
    1月11日,由河北省輕工行業協會、曲陽縣人民政府、曲陽定窯協會聯合主辦的、具有開創意義的大宋秋鴻定瓷作品展暨大宋秋鴻定瓷合作揭牌儀式在曲陽縣羊平鎮藝術家部落隆重舉行。 此次作品展旨在弘揚定瓷文化、展示定瓷佳作,促進定瓷產業的創新發展。大宋定窯與秋鴻定瓷兩家企業的合作,也將促進高端化、高品位的定瓷普及化和平民化,擴大定瓷市場,讓高端典雅的定瓷產品放下身段,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尋常百姓之家。
  • 北宋瓷器:中國陶瓷的巔峰之作
    陶瓷館另外增設了一個當代部分,收藏當今世界陶瓷藝術家的作品,意在與中國古代陶瓷藝術進行比照,既突顯中國陶瓷藝術在人類藝術史上無可替代的位置,又體現了陶瓷藝術在當今多元的世界文化中的延續性。 大英博物館 北宋 汝窯碗 說到宋瓷,就會讓人想到與之諧音的宋詞。宋瓷更像宋詞中的婉約派,典雅委婉。宋瓷諸窯雖各有千秋、各領風騷,但均以單色釉的高度發展而著稱,其色調之優雅,無與倫比。
  • 博鰲訪談大宋官窯董事長苗峰偉
    日前,大宋官窯董事長苗峰偉受邀參加「重振企業家的精、氣、神」——CEO圓桌會議並發言,呼籲企業家堅持和傳承「工匠精神」,對產品投入熱愛和專注,用以前手工業者的敬業態度,去設計和打造產品。大宋官窯董事長苗峰偉作為特邀嘉賓,也出席了本次論壇並發言,針對「企業家精神」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大宋官窯董事長苗峰偉與2018博鰲國禮《永泰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多次強調「激發」「保護」「弘揚」企業家精神。
  • 研瓷之韻 習宋之雅——遂寧七中師生的宋瓷研學之旅
    四川宋瓷博物館作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研學教育基地、2019年度四川研學旅行目的地,承載著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主義教育及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職能,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研學教育工作的開展。7月16日下午,該館承接了遂寧市第七中學初三師生30餘人來到基地開展以&34;為主題的研學活動。
  • ...四川•歷史文化】李後強 ‖ 遂寧宋瓷的主人可能是彭祖後裔錢茂
    我本人的專業是化學和物理,對史學尤其是考古學知之甚少,但為 深化「遂寧宋瓷之謎」的討論,揭開真相和謎底,不揣冒昧,提出「明代反腐導致宋瓷埋入地下」的觀點供大家批評。我認為,985件宋瓷是真的國寶,但18件銅器和2件石器的真實年代值得再研究。宋瓷埋入地下的年代可能不是南宋,而是明代洪武年間。朱元璋出身貧民,痛恨奢侈,喜歡紅色特別是釉裡紅陶瓷,反對宋瓷。
  • 英國著名收藏家克拉克夫人藏官窯貫耳方壺
    《Ju and Kuan Wares - Imperial Wares of theSung Dynasty Related Wares and Derivatives of Later Date》, 東方陶瓷協會,倫敦,1952年11月12日至12月13日,編號73  參閱:《御製詩四集•卷二十九》  宋瓷純淨古樸、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乃是陶瓷史上永遠的經典,「汝、官、
  • 博鰲論壇大咖雲集,大宋官窯展廳備受關注
    歷經半年多的設計和燒制,大宋官窯鈞瓷精品——《永泰瓶》於博鰲論壇期間在大宋官窯《大國重器》展廳中展出,並作為國家領導人禮品,由中國官方代表贈送給與會的各國領導人,大宋官窯《吉祥如意杯》作為博鰲官方合作禮品贈予參會嘉賓。
  • 五大名窯:中國陶瓷文化的象徵
    中國陶瓷分南北二系,即南青北白,五大名窯南有龍泉窯及南宋官窯,北有定窯(河北曲陽)、汝窯(河南汝州)、鈞窯(河南禹州)、北宋官窯(河南開封)。古代還有磁州窯(河北邯鄲)、耀州窯(陝西銅川),各大名窯在目前均呈現出中興時期的初步繁榮。
  • 景德鎮四大名瓷知多少
    景德鎮以產瓷器聞名於世,素有「瓷都」美稱,早在五代時期就開始生產瓷器,至今已經有上千年歷史。這裡千年窯火不斷,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其中最為著名的四大名瓷是青花瓷、粉彩瓷、玲瓏瓷和色釉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