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雞缸杯到官窯八方瓶,仇國仕和他經手的「天價」中國瓷器!

2020-12-17 騰訊網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作為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及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仇國仕從小就對中國藝術品耳濡目染,繼承了仇氏家族對藝術品鑑賞的獨特眼光。加盟蘇富比以來,他組織了多場成績超凡的拍賣專場,使得香港蘇富比繼續在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領域保持風向標的地位。

仇國仕提到他在拍賣行多年來的心得, 「第一眼接觸一件藝術品/拍賣品, 所有決定都是以情感接觸為準則,往後才是理性分析研究。」

繼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以2.8124億港元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後,在2015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上,一件以1.1388億港元成交的「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再次引起關注。作為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及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仇國仕(Nicolas Chow)無疑是這些「天價」的幕後推手。

仇國仕於1999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藝術與考古研究所,隨後便加盟蘇富比。此後的兩三年裡,仇國仕得到了蘇富比前亞洲區主席朱湯生和時任蘇富比中國瓷器工藝品部主管謝啟亮的大力栽培。自2003年起,仇國仕開始致力於開拓蘇富比亞太地區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與全球重要收藏家及古董商保持緊密聯繫。在隨後的幾年裡舉辦了多場成績超凡的拍賣,使得香港蘇富比繼續在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領域保持風向標的地位。

出生於收藏世家的仇國仕從小就對中國藝術品耳濡目染,而其家族與蘇富比的緣分早就結下。祖父仇焱之被譽為全球五大中國古陶瓷收藏家之一,曾先後在上海、香港經營古董生意,晚年移居瑞士;其父親仇大雄(Franklin Chow)酷嗜明、清犀角藝術品,且鑑藏著書頗豐;而母親Doris Chow(瑞士人)更是鑑別」蘇料」青花瓷的專家。仇焱之於1979年賣給上海博物館瓷器167件,1980年仇焱之過世後,家人把他的畢生收藏委託蘇富比拍賣,1980年共拍賣175件藏品,1981年及1984年又分別拍賣其收藏的古玩精品,這些拍賣曾經引起極大的轟動,掀起了中國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拍賣高潮。

近年來仇國仕

經手的「天價」拍品

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1.1388億港元

2015年香港蘇富比春拍|「凝青絮金──日本珍藏官窯八方瓶」專場

創現時宋代瓷器世界拍賣紀錄第三名的成績,買家來自上海龍美術館

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以1.1388億港元成交

這件官窯八方瓶與2012年以2.786億港元刷新宋瓷拍賣紀錄的北宋汝窯葵花洗來自同一日本私人收藏——日本繭山龍泉堂,「繭山龍泉堂」是日本戰前知名的古董店,一度與山中商會齊名。該件官窯八方瓶的前藏家於1975年7月於倫敦蘇富比從前任藏家John Henry Levy處購入,極為珍愛,也是其珍藏中保留至最後釋出的藏品,本次拍賣為其四十年來首現市場,極為難得。

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罐:9240萬港元

2014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

創單色釉世界拍賣紀錄

清乾隆 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罐:以9240萬港元成交

此罐傳承可追溯到Loch 勳爵(1827-1900)舊藏,其後被英國威爾特郡放山居Alfred Morrison(1821-1897)收藏;隨後為Margadale 勳爵收藏。這條收藏脈絡以清代陶瓷收藏聞名,在拍賣界也有極高權威。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2.8124億港元

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

創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買家為上海藏家劉益謙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以2.8124億港元成交

來自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以2.8124億港元成交,再度創下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該雞缸杯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被倫敦收藏家Leopold Dreyfus夫人收藏,此後被玫茵堂珍藏。玫茵堂的創始人是瑞士商人史蒂芬·欲利和吉爾伯特·欲利,兩兄弟繼承並做大了其父在菲律賓的商行。上世紀50年代起,欲利兄弟開始收購瓷器、青銅器等中國古代藝術品。後來,他們以故鄉Meienberg的諧音將旗下收藏品牌命名為「玫茵堂」,中文意為「玫瑰花叢中的殿堂」。目前玫茵堂所藏中國藝術品達數千件,且多價值不菲。

北宋定窯大碗:1.468億港元

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

創現時宋代瓷器世界拍賣紀錄第二名的成績,由一位亞洲藏家拍得

北宋定窯大碗:以1.468億港元成交

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來自坂本五郎珍藏的「克拉克舊藏北宋定窯大碗」,由一位亞洲藏家以總成交價1.468億港元拍得,創宋瓷第二高拍賣成交紀錄,僅次於2012年在香港以2.786億元成交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

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1.41億港元

2013年香港蘇富比秋拍|「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

此件拍品被香港著名古董商「永寶齋」創辦人翟建民競得

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以1.41億港元成交

香港蘇富比2013秋拍,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備受矚目的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650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1.25億港元落槌,加上佣金1億4,124萬港元成交,此件拍品被香港收藏家翟建民競得。

清康熙 御製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盌:7404萬港元

2013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瑞蓮溢芳:張永珍博士雅藏康熙御製琺瑯彩瓷專場拍賣」

由香港著名古董商「永寶齋」創辦人翟建民拍得,刷新清康熙瓷器拍賣紀錄

仇國仕和香港著名古董商「永寶齋」創辦人翟建民

清康熙 御製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盌以7404萬港元成交

康熙年間,畫琺瑯彩藝自西方傳入,技術繁複,以不透明彩料,於瓷胎上巧繪圖案,隙地填色,對比鮮明。此盌為張永珍兄長、著名鑑藏家兼古董商張宗憲的舊藏,1983 年曾售於香港蘇富比十周年拍賣。闊別30載,適逢四十周年,重現香港蘇富比,由香港著名古董商「永寶齋」創辦人翟建民先生以7404萬港元拍得,刷新清康熙瓷器拍賣紀錄。

張永珍與兄長張宗憲出身於古董世家,祖父張楫如以擅刻扇骨名聞一時,父親張仲英是民國時期上海有名氣的古董商,在外灘開設「聚珍齋」,專門經營古玩,仇焱之這樣的陶瓷收藏大家當年也經常光顧他的「聚珍齋」。

清乾隆年制黃地洋彩「福壽連綿」圖綬帶葫蘆扁瓶:1.07億港元

2012年香港蘇富比秋拍|「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

清乾隆 黃地洋彩』福壽連綿』圖綬帶葫蘆扁瓶:以1.07億港元成交

此對清乾隆年制黃地洋彩「福壽連綿圖綬帶葫蘆扁瓶飾樣瑰麗,葫蘆器形流麗悅目,瓶身可見奪目礬紅彩蝙蝠,展翅圍繞著葫蘆中心的壽字紋,環以色彩層次豐富之纏枝花卉紋,隨形而繪。本對瓶來自 Christian Holmes 夫人(1871-1941年)珍藏。Holmes夫人是著名的慈善家,她的藝術收藏非常精彩,雅蓄諸多中國古青銅器及瓷器。其青銅器藏品曾出版於圖錄《Selected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Mrs Christian Holmes》。

清雍正 青花礬紅「水波雲龍」圖折沿大盤:4098萬港元

2012年香港蘇富比秋拍|「妍澤凝輝:張永珍博士雅藏清瓷選萃」專場

清雍正 青花礬紅「水波雲龍」圖折沿大盤:以4098萬港元成交

《大清雍正年制》款圓盤規整碩大,淺壁折沿,矮圈足。畫正面五爪巨龍,躍現盤心,欲奪火珠,色取礬紅,泳於鈷青海水波濤,活靈活現。來自張永珍珍藏。

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2.786億港元

2012年香港蘇富比春拍|「天青寶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專場

創現時宋代瓷器世界拍賣紀錄之最

以2.786億港元刷新宋瓷拍賣紀錄的北宋汝窯葵花洗

據香港蘇富比公布買家為亞洲私人藏家,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國強透露,此藏家很可能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劉鑾雄。此件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與大英博物館所藏汝窯洗原為一對,同屬克拉克夫婦的收藏,1936年兩人將其中一件捐贈給大英博物館,另一件出現在1937年的法國展覽上。1950年克拉克先生辭世後,其夫人一直珍藏著另一件汝窯小洗,直至1976年去世前數年才將其出售。極有可能她賣給了倫敦本地的古董商,再轉賣至日本繭山龍泉堂,「繭山龍泉堂」是日本戰前知名的古董店,一度與山中商會齊名。它的創始人繭山松太郎就是憑著一件宋代青瓷鬲式爐,奠定了日後成為日本經營中國龍泉青瓷古董大商家的地位,他也因此在日本開起了他的古董店。這件汝窯葵花洗被繭山龍泉堂珍藏數十年後,終于于2012年在香港蘇富比春拍高調出場。

明永樂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1.6866億港元

2011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

明永樂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以1.6866億港元成交

梅瓶繪折枝果紋以明朝永樂年間最為出名,此瓶身巨大,上飾十組折枝瑞果紋樣,主題構圖延展、圖案分布合理、繪畫風格柔美,是世界上最精煉的私人御製瓷器收藏之一。1998年類似的瓷瓶曾以1200萬元由蘇富比拍出。

(圖文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四海博緣收藏平臺」。謝謝合作!

九門網,只為藏友謀福利!

收藏新時代,一步一精彩!

喜歡,就給我一個「好看」

相關焦點

  • 一分鐘講清五大名窯瓷器,其中最貴的曾經刷新雞缸杯的拍賣記錄!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英文寫作「China」,翻譯成中文就是瓷器的意思。這是因為中國自古就盛產瓷器,在「絲綢之路」打通之後,瓷器就已經開始出口,成為重要的貿易商品了。到了宋代,更是前所未有的出現了「汝、官、哥、均、定」五大名窯瓷器共存於世的盛況,此文就來教大家快速認識這五大名窯。汝窯,因窯址在河南汝州而得名,汝瓷的顏色造型十分簡單,周杰倫的《青花瓷》中有一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句中的「天青色」,實際就是汝瓷的顏色,而不是青花瓷。
  • 一隻小小的雞缸杯競拍出2.81億港元天價,它到底貴在哪裡
    據介紹這隻雞缸杯有著純正的皇家血統,是明憲宗專為萬貴妃而制。它的前任藏家是瑞士著名的中國官窯瓷器收藏家族「玫茵堂」。雞缸杯原是飲用酒具,造型為敞口,淺腹,臥足。因杯身以鬥彩描繪線雞啄早哺雛,姿態栩栩如生,雞槓上畫牡丹,下有子母雞,躍躍欲動。
  • 雞缸杯、汝窯、轉心瓶|臺北故宮國寶級瓷器南遷嘉義展出
    瓷器狂迷留意!臺北故宮150件重磅陶瓷集體「出宮」,運往南部嘉義故宮參加「泥土的坐標」特展,當中有不少國寶級藏品,包括明朝成化的鬥彩雞缸杯、清代康熙的琺瑯彩四季花卉碗、乾隆的遊魚轉心瓶、以及13件北宋汝窯,絕對是鑽石陣容,各位同好不要錯過。
  • 中國十大最貴瓷器排行榜,大開眼界!
    從規模和拍賣價格來說,中國藝術品之最當屬字畫和瓷器了。在瓷器拍賣場上,明清瓷器,尤其是官窯精品瓷器一直是市場追捧的焦點,並不斷刷新瓷器成交紀錄。這主要是因為此板塊瓷器不僅具有造型藝術,還具有繪畫藝術和歷史文物價值,而且在製造工藝上也更為繁複考究,一直是買家追捧的焦點。
  • 哪種瓷器最具收藏價值?收藏哪種古瓷器才能彰顯身份地位和品位?
    毫不誇張地說,古瓷器是中國主流的傳統文化,china是「中國」和「瓷器」的英文譯名,可見瓷器在外國人眼中就代表著中國,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古以來,諸多的王侯將相、名人名家、平民百姓都熱愛收藏瓷器。瓷器收藏是非常儒雅的收藏愛好,是收藏者具有文化品位的象徵。
  • 中國瓷器發展史:從單一化到百家齊放,一度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唐代在瓷器發展上,不止加強了燒造白瓷的技術,更是創造出了唐三彩,唐三彩瓷器在中國瓷器,乃至世界瓷器中,絕對算得上奇葩的存在,它以鮮亮明豔的色彩以及多變的造型聞名於世,在後世不少博物館中,仍舊保存著唐三彩,也是瓷器家族不可缺少的精品之一。到了宋代以後,瓷器進入了百花齊放的時代,在宋代的時候,不僅燒造技術得到了加強,還誕生了中國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
  • 少而精的天價宋瓷:汝窯與官窯
    因北宋時在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創辦而得名,北宋晚期專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其瓷藝精良,燒造時間極短,創立數十年就毀於宋金戰火。 南宋時官中已非常難得,流傳至今的汝瓷更是稀貴難求,目前已知汝瓷傳世品不足百件(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等單位,國內外其他公、私博物館和私人手中亦有零星收藏)。
  • 手不盈握價值連城 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雞缸杯
    原標題:手不盈握價值連城 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雞缸杯   小小一隻雞缸杯創造了價值神話,2014年4月8日,上海收藏家劉益謙以2.8億港元拍得一隻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引起轟動。在辦交接手續的過程中,劉益謙還用這件價值連城的雞缸杯喝了口茶,他稱手握雞缸杯,「光滑得不得了,又糯又溫和,語言都無法形容」。
  • 北宋官窯——成就中國古瓷器巔峰
    南宋官窯就是沿襲北宋官窯的體制而設立的,明清兩代的官窯也同樣是繼承了這種模式而各自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官窯的產生是中國古代陶瓷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對中國古代陶瓷產業的進化與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推動作用。歷代的官窯都代表了那個時期瓷器生產的最高水準,並主導了瓷器製作的潮流和方向。
  • 官窯瓷器為何看起來很新?
    很多剛玩收藏或不接觸官窯瓷器的藏友們,基本上無法辨別官窯瓷器與現代仿官窯瓷器之間的區別,會出現兩種極端,有些人認為只要找到官窯瓷器鑑定的所謂特徵那就是老的,有些人認為看著這麼新那就是新的!那麼官窯瓷器為什麼看著這麼新呢?
  • 成化雞缸杯:百年文華繪吉祥,穿越歷史,道一曲帝王寥寥痴情
    早在1980年和1999年,它就已經價值千金,分別以528萬元和2917萬元成交,皆創下當時拍賣中國瓷器的最高價格。然而,它初看其貌不揚。既沒有宋朝青白瓷那般色質如玉,也沒有清朝瓷器那般精細華美,那為何成為了拍賣市場上的「戰鬥雞」?
  • 巴掌大小的「雞缸杯價值」竟然過億
    雞缸杯是明成化鬥彩杯之一。飲酒用具。造型為敞口,淺腹,臥足。因杯身以鬥彩描繪線雞啄早哺雛,姿態栩栩如生,輔以牡丹、蘭花、柱石紋,故名。雞缸杯自成化以來,可謂希世之珍,亙古重寶,堪稱神品。因成窯雞缸杯存世稀少,好古之人皆以得之為榮,早在明代嘉靖、萬曆時期即極為名貴。萬曆《神宗實錄》載,「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萬曆野獲編》亦有「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之記載,萬曆朝距成化朝僅經過百餘年,已珍貴至此。因此,自明嘉靖時開始,仿製成窯雞缸杯者便絡繹不絕,後以清代康雍乾三朝仿燒更為成功,尤以雍正一朝最為逼真。
  • 明清都在燒鬥彩,為什麼只有成化的鬥彩雞缸杯最有名呢?
    是,是因為通過他,經過媒體曝光,讓更多的人民群眾知道了雞缸杯;不是,是因為在明代的《神宗實錄》記載御前有成杯一雙,值錢十萬,清代《陶說》裡也記載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被稱作是瓷器精品。接著說雞缸杯名字由來它一種呈淺缸形的瓷器,上面圖畫是公雞、母雞、小雞 ,一起吃食的情景,旁邊有牡丹、蘭花和太湖石這些景物,整個畫面非常溫馨
  • 一批明清頂級官窯瓷器從日本回流(圖)
    一批明清頂級官窯瓷器從日本回流(圖) 2008年11月30日 16:07 來源:北京晚報   包括清代恭王府舊藏和末代皇帝溥儀抵押給中國鹽業銀行的一批明清頂級官窯瓷器,日前從日本回流,明起將亮相北京保利拍賣公司2008秋拍預展,並將在此次拍賣會上拍賣。
  • 官窯為何看起來很新?外表欺騙了多少人?
    這些年,遇到過很多行外的朋友,往往認為這些瓷器和新瓷沒什麼區別,之前在朋友店裡把他藏珍的幾件完好的官窯瓷器和高仿品放在一起,我認識的一些外行朋友基本上無法區分!(點開:臺北故宮這些老瓷器可真「新」)臺北故宮藏▲清雍正青花菊瓣花澆箇中道理,其實很簡單!
  • 這些日本人能成為大藏家,全仰仗中國文物!
    第一位:坂本五郎 日本古董商兼收藏家坂本五郎(1923-2016)對於中國古董藝術品收藏十分熱愛,從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到創立 官窯粉青釉紙槌瓶,南宋,2008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成交價6752萬港元,刷新當時南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 「杯子控」必讀:這裡不僅有雞缸杯,其它的精品也都給您上全了
    清雍正 鬥彩雞缸杯 (一對)成交價:33,160,000 港元成化鬥彩缺少黑釉,而到雍正時期才得以錘鍊出真正的黑釉,此時的雞缸杯上,雄雞尾羽愈加靈動。這隻清代雍正年間的鬥彩雞缸杯,雖不及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天價成交,但是也有著它不一樣的特點,最終以3316萬港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