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生也有特殊教育需求 早慧孩子不宜過早貼標籤

2020-12-16 東方網

原標題:資優生也有特殊教育需求,但專家提醒—— 早慧孩子不宜過早貼標籤

東方網11月2日消息:把資質特別優秀的學生從普通生中篩選出來加以重點培養,並納入特殊教育範疇。這個在全國率先開展的實驗,在昨天的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重點課題「長寧區個性化特殊教育的區域性實踐項目」論證會上獲得了專家們的高度評價。然而,在如何認定「資優生」標準問題上卻出現了分歧——要不要給早慧的孩子早早戴上一頂「資優」的帽子呢?

資優教育或入「迷途」

長寧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夏峰說,在國際上,特殊教育通常有兩項重要任務,一是託底,即運用各種手段、通過各種方式讓智障、殘疾孩子也享有適合的教育;二是冒尖,即滿足智力超常孩子的特殊教育需求。但我國的特殊教育無一例外地都是服務於前者,沒有涉及超常兒童的發現與培養,以至於一說起「特教」,給人的印象幾乎就成了「康復教育」「康復訓練」的代名詞。

去年9月,長寧區特教中心嘗試開設了一個超常生免費培訓班,最初僅有21名小學生報名,有家長一開始還疑惑:「我的孩子怎麼進了特教機構?」但通過特教中心專家的科學篩查和個性化教育,這些孩子的特長均有了長足發展,今年第二次招生時,許多小學主動推薦資優生前往接受特長培訓。

夏峰坦言,現在對超常生的培養似乎走入了一個「迷途」,普通公辦學校裡如果要給資優生單獨編班或給予特殊的超前教育,就會有失「公平」,也會落下違規辦「提高班」的話柄。所以,將早慧孩子納入特殊教育體系,不僅符合國際慣例,也更符合教育公平。

測智商有負面影響

在上海市教育學會秘書長蘇忱看來,讓超常生早點接受早發現、早培養的特殊教育,說大了是民族發展的幸事,說小了也是遵循了教育規律,滿足資優生特殊的教育需求。然而,在昨天的論證會上,有關如何篩選和鑑別孩子是不是「超常」,也引起了專家的爭論。

參與課題論證的華中師範大學特教系主任雷江華教授表示,不贊成用測智商的辦法去發現所謂的資優生。「對小學和學齡前孩子,讓他們早早地知道自己是高智商或低智商,都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況且,隨著年齡的增高,智商也會呈現變化。」

長寧區特教中心學術部主任嚴淑瓊說,有研究顯示,貼標籤可能會引起兒童的焦慮,尤其是被錯誤地貼上「超常」標籤的那些兒童。其實,對超常兒童來說,重要的不是貼上所謂的「資優」「超常」之類的標籤,而是後續的教育支持,這才是實現超常潛能與未來成就完美轉換的關鍵。

早期培養也應立法

「應該建立對資優超常生的識別、安置、培養、跟蹤的特殊教育服務流程。」夏峰說,智商在130以上的資優生通常只佔3%至5%,但對超常兒童的識別和培養則要放寬到包括特長生在內的15%兒童人群。要為這部分孩子提供一個適合他們教育的土壤,比如,可以聯合高校開展多元課程的研發,注重家庭和校外機構的作用;對超常的兒童,跨部門合作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開放升學的綠色通道,實現上下學段的溝通與銜接。

在論證會上,專家們還建議國家和地方應研究並制定創新人才早期發現、早期培養的政策制度,並適時開展超常教育立法的調研。此外,還應開發各領域超常兒童的評估工具,建立全國常模,從而科學鑑別資優生。

相關焦點

  • 孩子太聰明?父母別高興過早,早慧易傷,什麼年紀學什麼很重要
    他們過早懂事,智商得到開發,但是沒有相應的社會能力匹配,悲劇由此產生。他們的情況讓我想到一個概念——早慧易傷,小小年紀就十分聰慧的人,這份與年紀不符的聰慧也會讓給他們帶來傷害。就像臺灣作家龍應臺的著作《親愛的安德烈》中寫過的案例:一個家長第一天送孩子去上幼兒園,本來擔心孩子會哭,但是和孩子說完再見,孩子非常理性頭也不回的進了校園,這個家長開始擔心,這麼小的孩子就這麼獨立,其實也是早慧的現象,而早慧是要受到上天的妒忌的
  • 體育運動有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但這幾項運動不宜讓孩子過早接觸
    家長為了讓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也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一個好身體,會讓孩子從小接受體育鍛鍊,當然這應該是提倡的。但是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運動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否則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甚至還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比如以下幾種運動是不宜讓孩子過早接觸的。
  • 幼兒不宜過早學習的8件事
    許多家長很早就教孩子寫字,並以教不教孩子識字、寫字作為選擇幼兒園的一個重要標準。而一些個體幼兒園、街道幼兒園為迎合家長的這種需求,便教幼兒寫字,甚至以寫字、識字簡單地代替早期教育。這些做法顯然都是不妥當的。
  • 八種運動孩子不宜過早接觸
    一、8運動孩子不宜太早玩1、拔河:建議起始年齡:7周歲拔河是一項具有對抗性的運動,往往會使孩子的手掌皮膚被繩索磨破,甚至由於雙方互相拉扯的時間過長、用力過猛,在強烈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引發脫臼或軟組織受傷,嚴重的還會引起變形,影響孩子體型的健康。2、長跑:建議起年齡:6周歲長跑屬於典型的撞擊運動,對人體各個關節的衝擊力度很高。
  • 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其實,經常會在家長圈裡聽到這種對孩子貼標籤式的評價:我家孩子太調皮了,怎麼管都不行;我家孩子太笨了,怎麼教都學不會;我家孩子真乖,特別聽話。雖然在我們看來孩子在某方面沒有自己想像的優秀,但是當父母給孩子貼上標籤後,孩子就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從而限制了孩子的發展和成長。接下來雷洛育兒研習社詳細跟大家聊聊不要給孩子貼標籤這回事。
  • 十種運動不宜讓孩子過早接觸
    適當的戶外運動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長個子。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身體發育情況不一樣,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若孩子過早接觸一些運動,其運動量、運動力超出孩子身體的承受範圍,反而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一,倒立,不適合3歲以下孩子。經常倒立或者長時間倒立,會損害兒童眼壓的調節。對喜歡倒立的小孩子要適時引導他們轉換姿勢。二,扳手腕,不適合4周歲以下孩子。
  • 孩子不宜過早接觸這3類運動,否則會影響身高
    孩子不宜過早接觸這3類運動,否則會影響身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們注意了!孩子不宜過早接觸這3類運動,否則會影響身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四種運動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耽誤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
    導讀:這四種運動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耽誤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四種運動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耽誤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醫生:這4種運動孩子不宜過早接觸,身體危害大,家長別操之過急
    但也有育兒專家指出,由於孩子身體的各種器官正處於發育階段,有些興趣特長並不適合現階段的孩子,所以家長別操之過急,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再學更合適。尤其是一些體質運動,如果過早接觸,對孩子身體的危害非常大,甚至還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 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你一句隨口的話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雖然,最後晨晨明白了,又重新去畫畫,但他的這個遭遇卻讓我不斷反思,似乎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都不斷的被人下定義、貼標籤。成長路上我們不斷被身邊的人貼標籤小的時候,媽媽會讓我幫他做一些事,而對於思想還未成熟的孩子來說,一旦給孩子貼上了標籤,就是無形之中給孩子上了一道枷鎖,讓他在不自覺中按著這個模板去成長。家長怎麼做才能夠避免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呢?隨便貼標籤的這類行為對孩子傷害巨大,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拒絕自己或者身邊的人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 上海特殊教育的很多第一發生在這個區……
    1979年,由銀春銘老師創辦的輔讀學校成立,從此,星火燎原,智障、自閉症的孩子終於有機會一批批地走進學校。 時光流轉到21世紀。2010年12月的最後一天,中國第一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性質的區域特殊教育指導中心——長寧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成立。
  • 3類運動不宜孩子過早接觸,易影響身體發育,很多家長卻沒當回事
    導讀:3類運動不宜孩子過早接觸,易影響身體發育,很多家長卻沒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類運動不宜孩子過早接觸,易影響身體發育,很多家長卻沒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早慧兒童如何培養
    首先不必擔心其他人對自己孩子的評價,早慧與否,都不影響家長熱心於自己孩子的教育,家長能意識到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這毫無疑問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其次,早慧並不代表著孩子一輩子的優秀,也不代表成長的路上就沒有挫折,也不代表孩子會在所有的方面都比其他孩子優秀,所以既要欣喜於孩子的出色之處,也要欣然接受孩子的平凡之處。
  • 早慧三色合作園最美教師--汪渝(後勤組)
    她是一名普通的生活教師,在幼兒園工作的四年裡,從小班新入園到現在的大大班,她能夠陪伴孩子度過焦慮期,減少叫爸爸呼媽媽的時候;她能繪聲繪色的給孩子們講故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她能熟練的完成保育方面各項技能
  • 怎麼辦才能避免給孩子「貼標籤」呢?
    我們總不自覺的給孩子「貼標籤」,什麼是貼標籤呢?「貼標籤」就是用幾個關鍵詞去形容寶寶在你心中的形象,寶寶在兩周左右開始出現第一個叛逆期,會出現各種讓你頭疼的問題,你就會不由自主的給寶寶「貼標籤」。比如寶寶在遇到問題時,你是這樣對他說的:「你是個壞孩子,會打人。」「這孩子就是這樣,不愛說話、內向膽小」「你可真笨啊!」等等。
  • 北外網院顧曰國:單語家庭的孩子不宜過早學習第二語言
    北京外國語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榮譽院長顧曰國表示,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但是中國家庭的孩子不宜過早學習英語,應該從孩子5歲或者6歲再開始學習。  顧曰國認為,在單語家庭中,幼兒最好只學習一門語言,除非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固定的語言學習環境。否則,孩子尚未熟練掌握第一門語言,再被灌輸不完整的第二語言語料,會導致二種語言都學不好。
  • 這樣「貼標籤」,讓孩子受益終身
    「貼標籤」一詞在很多育兒文章中都是作為一種不好的行為提到的,大家都認為「貼標籤所以錯的不是「貼標籤」這一行為,而在於人們使用它的方式。合理、正向的「標籤法」,就是將與孩子自身能力、經歷和性格相適應的某一特質、態度、信念等標籤標記在他身上,然後對他提出與標籤相符的請求。
  • 早慧教育集團寒假放假通知及溫馨提示
    伴隨著孩子的歡聲笑語,在您的關心和支持下,快樂、充實的一學期也將畫上圓滿的句號,我們共同見證了孩子成長的點滴。早慧教育集團全體教職工在此對您道一聲:感謝,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支持、配合和理解。2、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家庭電話、求救電話等,以備急需之用。不要讓孩子離開家長視線範圍。
  • 這四種運動小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影響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
    導讀:這四種運動小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影響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四種運動小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影響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注意不集中」成因太複雜,不要過早貼標籤,也不要畏疾忌醫
    你要相信你的孩子正常的很!那是你的養育方式出了問題!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是父母教育的結果。前者讓我盲目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會有問題、讓我不要擴大焦慮,可這樣盲目自信也很危險,如果孩子真的有問題,可能會錯過最佳治療期。後者又把一切問題都責怪於父母,特別是對母親,讓人覺得壓力重重,這種歸因有些絕對,也讓問題孩子的父母更加陷入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