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曾經問過身邊朋友類似的問題:「你在大學時最遺憾的事是什麼?」
A:「沒有談一場青澀的校園戀愛。」
B:「因為曠課掛科差點失去畢業證。」
C:「沒好好讀書,只知道玩遊戲了。」
D:「沒多考取一些有用的證書。」
E:「如果時光可以倒退,我要向她表白。」
……
每個人都有所謂「遺憾」或「失敗」的事,但如果這個問題是朋友間的閒聊,我們大可不必忌諱,敞開心扉,肆意回答就好。
但要注意的是,此刻我們面對的人是面試官,他為什麼要問這樣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其實很簡單。
比起「失敗的事」,面試官更想了解的是「面對失敗時,你的心態和處理方法」。從而考察你的應變能力和學習能力。
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失敗的經歷」上,而非「失敗」本身。
溫馨提示:千萬不能說沒有!否則你直接就可以game over了!
舉個例子:
「剛步入大學時,我的性格比較內斂。當時社團招新,由於我不擅長交際,最後錯過了機會。後來才發現社團活動豐富多樣,不僅能充實課餘生活,還能結交新的朋友。之後幾年裡,我試著參加了一些學校組織的活動,一是為了鍛鍊膽量,二是想多交朋友擴大自己的圈子。幸好覺悟的早,一切都來得及。所以現在的我已經不再害怕和人打交道了,只要勇敢跨出那一步,後面就會越來越順利。」
諸如此類的例子有很多,但不要往自己身上硬套,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回答。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可以從四個方面出發:
1、描述失敗的事情背景;
2、分析失敗的原因;
3、陳述解決問題的方法;
4、總結經驗與自我反思。
需要注意的是:
1、 心態:沒有面試官會喜歡一個悲觀的求職者。他們在問這個問題時,是想考察你對生活、對工作和面對失敗時是否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所以即使在談「失敗」,也要保持樂觀。
2、 說話方式:謹慎思考後再開口,陳述事情時不要過於直白。有的人比較「實誠」,喜歡有啥說啥。但往往用力過猛,會讓人覺得「神經大條」。不要直接說出自己的不足,也不要陳述和應聘崗位毫無關聯的事情。如果面試官從你這段話中汲取不到任何信息,那於你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3、 態度:真誠不做作。面試官在和你交流的時候,除了語言溝通,他還會注意到你的眼神。如果你足夠真誠,他是能感受到的。所以回答問題時,要真實且堅定。他們只想了解你的真實經歷,而非聽些瞎編亂造的故事。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遇見失敗時選擇逃避。所以請勇於直面自己的失敗,與人交流「失敗」,總結「失敗」的原因…… 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坦然地面對生活與工作。
加油吧,有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