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周刊】復星醫藥併購醫院再下一城 共享醫療模式待考

2020-12-23 健康界

本期關鍵詞:共享醫療、復星醫藥、博恩口腔、推想科技、再鼎醫藥、松力生物、飛朔生物

閱讀提示:本期收錄10條,共計2004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

寂靜固非本來模樣,投資頻有風雲方是常態。一起關注本周投融資大事件。

共享醫療來了。Medical Mall(醫療商場)試點落地浙江,這是一種將檢驗、病理、醫學影像等輔助專科集中在一起的醫療模式,常見於香港和美國。醫療商場的好處顯而易見,各類專科診所聚集,既能為醫生提供穩定的客源,也符合規模效應。不過,醫療商場的發展需要醫院、醫保和用戶三方共同推動,共享醫院能否在中國落地生根,還有待時間檢驗。

另一方面,在出資收購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與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籤訂合作協議後,復星醫藥再下一城,出資改制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進一步推動其大健康產業區域布局。近年來,涉足醫院的藥企不在少數,包括復星醫藥、海南醫藥、北大醫藥等等,均有不同斬獲。藥企併購醫院一般是出於擴大市場規模、延伸產業鏈布局的考量。

以下為健康界本期(9月18日-9月24日)整理收錄的投融資資訊:


1.博恩口腔宣布完成C輪融資

9月24日消息,博恩口腔宣布完成C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陽光財險和上海健康醫療產業基金共同投資。資料顯示,博恩口腔成立於2009年,旗下擁有7家子公司,15個辦事處,500多名員工。

2.曠博生物新三板募資3650萬元

9月22日消息,北京曠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公開發行股票856.81萬股,共募集資金3650.01萬元。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曠博生物主營業務為科研試劑和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銷售,生命科學服務,體外診斷試劑和科研器材代理銷售。

3.復星醫藥改制綿陽三甲醫院

9月22日消息,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與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簡稱綿陽三院)籤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後者將被改制為綿陽婦產兒童醫院。雙方共同出資設立綿陽婦產兒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暫定),由合資公司建設、管理並運營標的醫院。復星醫院以現金出資,佔80%的股份,綿陽三院以實物資產出資,佔20%股份。綿陽三院始建於1955年,是一所以腦系和老年醫學為特色的三級甲等醫院。此次合作將推動復星醫藥在大健康產業區域的布局。

4.推想科技宣布完成1.2億元B輪融資

9月21日消息,推想科技宣布完成1.2億元B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元生資本、紅杉中國跟投,泰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用於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行業的商業化落地、臨床應用延伸以及國際市場拓展。

推想科技是一家專注於醫學影像人工智慧企業。此前,推想科技曾獲得125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及5000萬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廣發基金、英諾天使基金、臻雲創投以及快的CEO呂傳偉。

5.凱瑞康寧宣布完成1750萬美元B輪融資

9月21日消息,凱瑞康寧生物工程(武漢)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750萬美元的B輪融資。Elements Capital和WI Harper領投,KTBNetwork、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China (KPCB China)、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on–JJDC Inc.和 WuXi Venture 跟投。

凱瑞康寧是一家專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生物製藥研發企業。本輪融資後,凱瑞康寧將繼續開發該公司正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以及處於新藥臨床試驗申報(IND) 扶持研究階段的多個項目。

6.銳翌生物宣布完成千萬美元A輪融資

9月21日消息,上海銳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遠毅資本。本輪融資將用於公司微生物組測序及大數據中心建設,醫學檢驗所建設,醫學產品的升級及報批。

銳翌生物成立於2014年,主要以深度基因測序和大數據分析為核心技術,提供腸道菌群和腫瘤基因檢測服務及綜合解決方案。此前,銳翌生物曾獲得由松禾資本和貝殼基金的4000萬元Pre-A輪融資。

7.飛朔生物完成4000萬元B輪融資

9月21日消息,廈門飛朔生物宣布完成4000萬元B輪融資,由景旭創投、景圓藍海和東方翌睿共同投資。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快推進團隊建設、新產品的研發與認證和營銷渠道建設。

飛朔生物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腫瘤精準醫學產品和服務提供商。此前,公司曾獲得喬景資本的A輪千萬級投資以及達瑞生物的A+輪千萬級投資。

8.再鼎醫藥美股上市 募資1.5億美元

9月20日消息,再鼎醫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IPO價格為18美元,發行總收入約為1.5億美元。招股書顯示,再鼎醫藥估值達到8億美元,在國內生物製藥行業位列第三。此次IPO募資將用於臨床管線的推進,並尋找新的業務。

再鼎醫藥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臨床階段的新銳生物製藥公司。截至目前,再鼎醫藥已完成三輪融資,總規模達1.645億美元。資本方包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OrbiMed Capital、Vivo Capital等。啟明創投是再鼎醫藥IPO前最大股東,持股比重佔25.3%。IPO後,啟明創投的持股比重為21.80%。

9.松力生物宣布完成D輪融資

9月20日消息,松力生物宣布完成D輪融資,由華嶺資本和貴景資本領投,泰福資本、動平衡資本、協立投資和、九洲創投跟投。此前,松力生物還曾獲得啟明創投投資。融資完成後,華嶺資本董事長劉濤將進入松力生物董事會。

松力生物成立於2002年,專注於研發、生產生物外科學產品。產品涵蓋藥品(生物製品)、III類醫療器械(生物材料)。

10.Paragon Genomics完成800萬美元A輪融資

9月20日消息,基因測序公司Paragon Genomics宣布已完成800萬美元A輪融資,由凱風創投和復星同浩兩家共同投資。本輪融資將用於團隊建設、新品研發、全球市場拓展,並搭建一個與下遊測序服務商合作共贏的商業平臺。

Paragon Genomics致力於開發二代測序(NGS)靶向富集解決方案,並於2015年10月成功完成種子輪融資。

(以上數據來源於公司公告、媒體報導等公開渠道。本文所刊信息僅供參考,健康界不保證其準確性與完整性。由於信息收集有限,正文整理收錄的投融資資訊只涉及部分企業,如您的企業有新的投融資、上市等重大消息,請發郵件至wanghong@hmkx.cn。)

相關焦點

  • 【熵周刊】華潤鳳凰更換秘書 復星醫藥分拆子公司在港上市
    本期關鍵詞:阿里健康、九芝堂、東誠藥業、通策醫療、復星醫藥、金石東方、康美藥業、魚躍醫療、未名企鵝閱讀提示:本期收錄11條,共計2395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寂靜固非本來模樣,投資頻有風雲方是常態。
  • 分拆上市重點布局 復星醫藥醫療器械的「野心」
    復星醫藥在醫療器械領域的資本平臺搭建進入尾聲。近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分拆上市的控股子公司Sisram將於9月1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最終發售價為每股8.88港元。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復星醫藥未來將在肺癌、腫瘤、心腦血管等醫療器械領域布局,以期與公司核心疾病領域藥品研發關聯,達到協同效應。不過,復星醫藥醫療器械板塊自主研發能力一直被外界詬病,儘管通過控股型併購加大研發投入,但在外界看來沒有自己的核心研發技術,僅僅依託併購很難在醫療器械領域長期佔據優勢地位。
  • 熵周刊:醫健投融資熱點(4.18-4.24)|投融資|醫健|周刊|網際網路|醫療...
    本周(2016年4月18日—24日)三大關鍵詞:醫療服務、藥企併購與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不再是「網紅」。截止到今年4月,健康界收集到的醫療服務投融資案例在10起左右。其中除了首醫、華潤、人福醫藥、ST榮華等等外,其他資本在進入醫療服務領域明顯保持了謹慎的態度。
  • 【熵周刊】禾連健康躋身獨角獸行列 嘉和生物完成3.7億元融資
    本期關鍵詞:嘉和生物、晨泰醫藥、禾連健康、迪會信、合藥雲閱讀提示:本期收9條,共計2826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以下為熵周刊本期(6月18日-6月24日)的全部內容:⑤【迪會信股權轉讓4.06億元】6月20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復星醫藥產業擬現金出資人民幣4.06億元受讓杭州迪桂持有的迪會信28%的股權。據了解,迪會信主營進口體外診斷產品的代理和專業技術支持,其代理品牌主要包括羅氏診斷、希森美康、賽比亞、碧迪和貝克曼庫爾特等,其經銷產品和技術支持服務覆蓋中國廣東省內主要大型三級、二級醫院等醫療機構。
  • 【熵周刊】上海鼓勵風投投向醫療器械 華東醫藥15.2億元收購Sinclair
    本期關鍵詞:InCarda Therapeutics 匯醫慧影 國資康復 華東醫藥閱讀提示:本期收10條,共計2952字,建議閱讀時間7分鐘以下為熵周刊本期(11月05日-11月11日)的全部內容:【一線觀察】近日,上海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32條具體舉措,包括力爭使本市臨床試驗機構數量達到80家以上、力爭集聚20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研發中心、爭取每年有30個以上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自主創新藥品醫療器械產品註冊申報
  • 復星醫藥:與Intuitive成立合資公司 深度綁定
    復星醫藥與Intuitive擬共同投資設立境內合資公司直觀復星醫療器械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其中復星醫藥擬以等值於4,000萬美元的人民幣現金出資,佔新公司註冊資本的40%;Intuitive擬以6,000萬美元現匯出資,佔新公司註冊資本的60%。
  • 復星醫藥是餡餅還是陷阱?
    國藥看多了,復星醫藥(SH:600196)的名字就在眼前出現得越多原本只是對醫藥流通行業的關注慢慢地變得不務正業起來,視線慢慢轉移到復星醫藥身上,更準確的是轉移到郭廣昌身上。其實對復星醫藥的印象就和市場大部分分析一樣,是一家醫藥醫療的投資公司,郭廣昌看來看去都更像一個投資人而不是企業家。
  • 上海灘首富郭廣昌和他的復星醫藥!
    這一信條也貫穿復星醫藥,儘管是雙軌制,既有研發又有併購、仿製,但顯然兩者的比重並不相同,或許在復星,併購比研發更重要。2003年,復星和中國醫藥集團合作成立了國藥控股。2009年開始,復星把握住「社會辦醫」的窗口機遇,連續重拳出擊,首先收購了禪城醫院。
  • 【熵周刊】阿里開闢醫藥新零售模式 信達生物募資33億掛牌上市
    本期關鍵詞:雲呼易檢 信達生物 康方生物 諾靈生物 Axonics閱讀提示:本期收10條,共計2781字,建議閱讀時間7分鐘以下為熵周刊本期(10月29日-11月04日)的全部內容:醫藥電商發展迅猛,線上線下兩種渠道融合,線下實體向線上延伸,線上電商往線下發展。醫藥+新零售的結合使得行業通過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讓醫藥零售的各個渠道,例如線下藥房、線上醫藥電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力,完成商業維度上的升級,打破行業固有的局限。資本紛紛布局醫藥新零售,究竟能否造福大眾,還需要各大資本的試驗才能顯露。
  • 【熵周刊】華大基因IPO批文下發 悅心健康9億元豪購三家醫院
    按照既定規劃,悅心健康擬斥資9.17億元收購分金亭醫院、同仁醫院、建昌中醫院三家醫院100%股權,藉此推進公司向大健康產業的戰略轉型。悅心健康此番大手筆折射醫院收購熱潮不減。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民營醫療將是未來三五年內持續性的投資主題,在大型醫療集團逐漸成形、中小醫院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具有資源優勢的公司將會勝出。
  • 復星醫藥將聯手錦州市政府共建錦州市第二醫院
    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秀娟 實習記者 黃亞亞)4月17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復星醫藥」)與錦州市人民政府籤訂《合作共建錦州二院框架協議》,就錦州市第二醫院(以下簡稱「錦州二院」)的建設和發展達成合作意向。
  • 中國版醫療集團「四大」崛起 商業譜系圖浮現
    當前,北大醫療旗下的醫療機構主要包括自建、併購兩種形式,而這兩種形式的投資規模都比較大、建設周期也更長。呂和東表示,在基本的醫院網絡布局實現後,探索出一整套醫院管理模式,我們下一個走的方向將是託管,主要針對政府舉辦的一些運營艱難的醫院。  不過,收購的綜合醫院為主,並不意味著北大醫療放棄專科醫院的發展。
  • 復星醫藥虛胖 _ 東方財富網
    資料顯示,復星醫藥的業務包括藥品製造與研發、醫療器械和醫學診斷、醫療服務,並通過本集團投資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藥品製造與研發、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服務收入分別為217.66億元、37.36億元、30.4億元。
  • [公告]復星醫藥:2011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看好醫療服務領域,與安徽濟民醫院、嶽陽廣濟醫院進行戰略合作 2011年 5月 19日,復星醫藥與安徽省濟民腫瘤醫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投資醫療服務領域。11月 26日,復星醫藥集團與湖南岳陽廣濟醫院達成戰略合作,是復星醫藥首次投資控股醫保體系內的綜合性醫院。
  • 對不起,那個被謠言中傷的復星醫藥,市值奔1000億去了!
    比如同仁堂主做中藥,恆瑞醫藥主做抗腫瘤藥,康美藥業主做中藥飲片,它們的主營方向都比較單一,投資者也很容易辨別。但是復星醫藥卻完全不同,它是醫藥行業的雜家。當前,復星醫藥業務覆蓋了醫藥健康全產業鏈,合併到報表內的三大業務包括藥品製造與研發、醫療服務、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
  • 復星醫藥(02196)「買」下這家印度藥企做什麼?
    復星醫藥(02196)「買」下這家印度藥企做什麼?GlandPharma並非復星醫藥的首次海外收購標的,但此次收購耗資之巨,耗時之長,又恰逢中國政府鼓勵「新藥,全球新」,強力推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特殊藥改背景下,廣為各界關注。復星集團聯席總裁、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對此次收購的評價是:「中國和印度在製藥領域有很強的互補性。
  • 復星醫藥轉讓化合物專利 神秘的SELLAS註冊資本僅130萬
    受此消息影響,復星醫藥周一開盤即獲漲停。有觀察人士稱,復星醫藥此次技術轉讓,不僅向市場展示了復星強大的研發實力,更重要的是,「創新的合作形式,讓市場對中國原創技術的走出去提供了借鑑」。但與此同時,交易對手SELLAS公司如此大手筆的運作與公開資料中展示的形象大相逕庭,也頗受市場質疑。
  • 熵周刊:醫健投融資熱點(6.20-6.26)
    本期熵周刊(6月20日—6月26日)共錄入醫療服務投融資大事2件、醫藥器械類大事11件、網際網路醫療及新興業態大事7件。醫療服務投融資近期的低頻狀態,有望被恆康醫療打破。6月21日,恆康醫療宣布擬控股崇州二院,接下來,恆康醫療透露,已籤訂相關合作協議披露的項目包括浦江二院、泗陽縣人民醫院、蘭考縣人民醫院、蘭考堌陽醫院、蘭考東方醫院等項目,以及設立綿陽愛貝爾婦產醫院、醫生集團公司、影像公司等投資項目。醫藥領域繼續萬馬齊喑。減持成風之外,更有企業轉戰非主業領域,數家企業的預計營收一片荒涼。
  • 【熵周刊】茅臺19億投建醫院「買醉」 醫美線下廝殺加劇
    本期關鍵詞:美因生物、安翰醫療、治趣、悅美、徳琪醫藥、啟明創投、復星醫藥、上海醫藥閱讀提示:本期收錄11條,共計2575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寂靜固非本來模樣,投資頻有風雲方是常態。一起關注本周投融資大事件。
  • 復星醫藥2019營收超285億 新冠疫苗有望4月進入臨床
    截至2019年底,復星醫藥集團控股的10餘家醫療服務機構核定床位共計4328張。  復星醫藥營銷人員近5300人,包括近1000的海外藥品與醫療器械營銷團隊。  疫情影響  目前復星醫藥主要境外資產包括印度注射劑藥品生產企業 Gland Pharma、以色列醫療美容器械研發生產企業復銳醫療科技(Sisram)、非洲市場的法國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