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周刊】阿里開闢醫藥新零售模式 信達生物募資33億掛牌上市

2020-12-25 健康界

本期關鍵詞:雲呼易檢 信達生物 康方生物 諾靈生物 Axonics

閱讀提示:本期收10條,共計2781字,建議閱讀時間7分鐘

以下為熵周刊本期(10月29日-11月04日)的全部內容:

一線觀察

10月31日,阿里在杭州推出 「店倉一體的分離式自助售藥機v3.0」新物種,是阿里進一步開闢醫藥新零售的重要體現。

醫藥電商發展迅猛,線上線下兩種渠道融合,線下實體向線上延伸,線上電商往線下發展。醫藥+新零售的結合使得行業通過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讓醫藥零售的各個渠道,例如線下藥房、線上醫藥電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力,完成商業維度上的升級,打破行業固有的局限。資本紛紛布局醫藥新零售,究竟能否造福大眾,還需要各大資本的試驗才能顯露。

數說融資

【雲呼易檢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11月2日,雲呼易檢宣布完成A輪融資,金額5000萬元,投資方華強資本、國科嘉和、博遠資本。檢測服務平臺雲呼易檢致力於檢驗中心外包服務,利用自建冷鏈物流體系技術,為用戶提供孕前單基因遺傳病基因檢測、新生兒基因檢測、男性孕前染色體檢測等,並將檢測結果上傳至雲呼檢驗服務雲平臺,為用戶進行檢驗報告解讀及疾病診療建議等服務。


【Axonics納斯達克上市,募集資金1.2億美元】11月01日,生物醫療企業Axonics日前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碼「AXNX」。Axonics此次IPO共發行800萬股ADS(美國存託憑證),募集資金1.2億美元。Axonics是一家美國植入式神經調節器研發商,主要從事可充電骶神經調節設備的研發,幫助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症和大便失禁等病症,改善排尿和糞便功能障礙者的生活質量。

【信達生物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募資規模33億港元】10月31日,信達生物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1801,發行價為13.98港元,當日開盤價為14.3港元。金額33億港元,投資方未透露。 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單克隆抗體新藥。

【諾靈生物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10月31日,諾靈生物宣布完成A輪融資,金額5000萬元,投資方招商局資本、君嶽基金。諾靈生物是一家生物抗癌技術研發商,專注於從事新一代生物偶聯技術(ADC)平臺和基於平臺的創新ADC藥物的研發與設計,其所研發的產品可以使用所有ADC小分子藥物,包括毒性最低的SN—38。

【98point6完成5000萬美元C輪融資】10月31日,98point6宣布完成C輪融資,金額5000萬美元,投資方高盛。98point6是一個美國在線醫療服務平臺,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健康問題進行在線諮詢,並獲得醫師的解答,將依用戶健康狀況,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護理計劃,並將處方郵寄到用戶所在地的藥店。

【拓臻生物完成8000萬美元B輪融資】10月31日,拓臻生物宣布完成B輪融資,金額8000萬美元,投資方奧博資本、維梧資本、德誠資本。拓臻生物是一家抗癌新藥研發商,致力於肝臟疾病和癌症領域新型藥物的研發領域,主要從事口服小分子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臨床實驗等業務,產品包括TERN-101和TERN-201,應用於NASH的治療中。

【Intabio完成950萬美元A輪融資】10月31日,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生物技術公司Intabio宣布完成了950萬美元的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Northpond Ventures領投。Intabio是一家初創型的生物技術公司,成立於2015年。其在2016年推出的一款專為生物製藥公司提供解決方案的Blaze™系統,可以對處在開發中的生物製藥產品的抗體和血紅蛋白進行全面分析,並提供比傳統解決方案所能實現的更高的吞吐量。

【康方生物完成C輪融資】10月30日,康方生物宣布完成C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建信資本、匯橋資本、深創投、勤智資本。 康方生物是專注於抗體和蛋白藥物開發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發現和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型抗體新藥。 

【Galecto Biotech完成9000萬美元C輪融資】10月30日,Galecto Biotech宣布完成C輪融資,金額9000萬美元,投資方奧博資本、Bristol-Myers Squibb、Seventure Partners。Galecto開發用於治療嚴重疾病(包括纖維化和癌症)的半乳糖凝集素調節劑。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在對半乳糖凝集素和半乳糖凝集素調節劑進行了超過10年的研究之後,結合強大的專利產權為Galecto Biotech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臺。 

【普米斯完成1.8億元戰略投資】10月30日,普米斯宣布完成戰略投資,金額1.8億元,投資方弘暉資本、華金資本(力合股份)、珠海高科創投。普米斯是一家創新型生物醫藥研發商,以抗體類藥物為主要研究領域,主攻方向包括:癌症、免疫治療和代謝病等。

私享課堂

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提出要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人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同時提出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上期我們分享了「如何及時把握中醫藥產業鏈上的商業機會」,本期私享課堂將與大家探討醫聯體建設與發展新常態,僅供參考。

北京朝陽醫院原理事長、黨委書記,北京醫管局原局長封國生:醫聯體建設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當前,在醫療衛生領域裡面的改革,除了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之外,正在向前大力推進的,就是分級診療。分級診療是我們醫療服務模式供給側改革的一個主要的方面,也是國家衛健委要向前推的,到目前為止應該說是非常重要的舉措。但是這個分級診療怎麼進行?那就有抓手和平臺,應該說,醫聯體建設就是分級診療制度的一個載體和抓手。

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生來:中國大型公立醫院最大的問題,就是慣性運轉。社會處於持續變化中,可我們還這樣,這就是中國最大的問題,所以應該倡導大型公立醫院走創新性發展的道路。在新的形勢下,醫生如何當,科室如何管,醫院如何辦?對應這三大問題,我們給出了公立醫院創新性發展的三大策略:分別為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醫務處處長胥雪冬: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在臨床路徑方面,我們得出的重要結論就是,如何進行質量、時間和成本這三方面的均衡,這同時也是做臨床路徑的三方面精髓。對於臨床路徑我們的體會有三點,一有好的組織架構,二要有本土化創新,第三要有信息系統支撐。如果這三點做不到,臨床路徑可能不會好到哪去,因為對於臨床的應用型來說,可能會很差。所以說提高醫療的質量,保證醫療的安全,提高醫療服務的水平,是醫院建設過程中永遠做不完的工作和永恆話題。

話題互動

#我問你答#10月31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關於硝酸甘油注射劑等臨床緊缺藥品掛網採購的通知》,有24個臨床緊缺藥品將進行掛網採購。名單中的藥品中除了短缺藥,很大一部分都是廉價藥。近年來廉價藥經常出現短缺甚至斷供情況,成為困擾醫生和患者的痛點。藥品價格過低是否直接導致企業不願意生產其藥物?如何保障醫院有藥可用,患者不再為廉價救命藥而發愁?評論區留言見。

(以上數據來源於公司公告、媒體報導等公開渠道。本文所刊信息僅供參考,健康界不保證其準確性與完整性。由於信息收集有限,正文整理收錄的投融資資訊只涉及部分企業,如您的企業有新的投融資、上市等重大消息,請直接添加健康產業部主編微信jia130201。)

相關焦點

  • 【熵周刊】廣生堂收購中興藥業 阿里健康連投兩家連鎖藥店
    本期關鍵詞:阿里健康、九芝堂、卡威生物、麗珠單抗、海普洛斯、廣生堂、亞馬遜閱讀提示:本期收15條,共計3867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以下為熵周刊本期(6月25日-7月1日)的全部內容:鑑於漱玉平民及華人健康為山東省和安徽省的連鎖藥店龍頭企業,若阿里健康這一舉措能平穩落地,未來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在其他地區推廣將更加容易。此次阿里健康投資線下實體藥店似乎也釋放變革信號,醫藥零售行業內部競爭方式在此之後或將發生很大變化。
  • 熵周刊:醫健投融資熱點(6.20-6.26)
    本期熵周刊(6月20日—6月26日)共錄入醫療服務投融資大事2件、醫藥器械類大事11件、網際網路醫療及新興業態大事7件。醫療服務投融資近期的低頻狀態,有望被恆康醫療打破。在網際網路醫療及新興業態裡,生物醫藥繼續引領風騷、SaaS(Software-as-a-Service,,一種通過 Internet 提供軟體的模式)這種B2B模式資本認可。
  • 新三板又現奇葩:殼公司募資30億收購美國醫藥上市公司
    獅子大開口為哪般  1月14日,全有時代擬募資30億的消息在新三板市場引起軒然大波。這家2015年上半年收入僅為649萬,淨利潤不到22萬的專用設備製造公司,卻宣稱擬在生物醫藥領域及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大力發展,而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獅子大開口」的定增預案更是創下目前新三板醫藥領域的募資額紀錄。
  • 【熵周刊】復星醫藥併購醫院再下一城 共享醫療模式待考
    本期關鍵詞:共享醫療、復星醫藥、博恩口腔、推想科技、再鼎醫藥、松力生物、飛朔生物閱讀提示:本期收錄10條,共計2004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寂靜固非本來模樣,投資頻有風雲方是常態。2.曠博生物新三板募資3650萬元9月22日消息,北京曠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公開發行股票856.81萬股,共募集資金3650.01萬元。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曠博生物主營業務為科研試劑和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銷售,生命科學服務,體外診斷試劑和科研器材代理銷售。
  • 【熵周刊】華潤鳳凰更換秘書 復星醫藥分拆子公司在港上市
    人事變動更迭之外,醫藥產業投融資活躍度明顯大於醫療服務。不僅有阿里健康出手全資控股禮和醫藥、東誠藥業5000萬元投資入夥諾愷莘康,中國財團6.05億美元買下美國賽生製藥、康美藥業擬5億元在深圳市設立全資子公司等等動作均是看點所在。
  • 復宏漢霖(02696):生物醫藥9月破冰第一股正式掛牌 超額認購凸顯...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9月25日,復宏漢霖(02696)在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時隔3月,港股迎來了下半年第一家敲鐘的生物醫藥公司。復宏漢霖在全球發行配售期間實現了超額認購,其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的認購合共2513.53萬股,超額認購約2.89倍。
  • 索信達港交所上市:市值超6億港元 創始人英語翻譯起家
    雷帝網 雷建平 12月13日報導索信達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索信達)今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680。索信達此次發行1億股,發售價為1.5港元,募資超過1億港元。索信達由此成在港上市的科技企業中金融科技與人工智慧領域代表性公司。
  •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它憑啥讓信達生物、基石藥業為其打CALL?
    如今,在生物醫藥領域耕耘了十幾年的BioBAY也終於等到了收穫的季節。信達生物和基石藥業相繼登陸港交所;信達生物的PD-1單抗達伯舒也在2019年順利上市,成為第二款上市的國產PD-1單抗。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在其發布的《2016年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綜合競爭力排名前50強榜單》中,在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10強中園區排名榜首。
  • 【熵周刊】上下遊縱向整合 CVS完成對Aetna的收購
    本期關鍵詞:CVS Health 勁方醫藥 華越醫療 Auris Health 藥明明碼閱讀提示:本期收10條,共計2895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以下為熵周刊本期(11月26日-12月至此,這筆總額為700億美元的美國醫藥零售行業史上最大的收購案件,在歷時一年後,終於塵埃落定。收購完成後,Aetna將作為CVS Health內部的獨立單位運營,Aetna的品牌名稱將繼續用於參考健康保險產品。Aetna將保持其現有管理團隊。合併後的公司,簡稱CVS Health,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CVS」。
  • 【熵周刊】國投創新領投瑞博生物 華潤入局加碼醫藥產業
    本期關鍵詞:泰格醫藥、三聖股份、iBaby、半米孕期專家、康德樂、小柏家護、新康醫療、瑞博生物、華大基因閱讀提示:本期收錄13條,共計3071字,建議閱讀時間7分鐘寂靜固非本來模樣,投資頻有風雲方是常態。
  • 京東健康3000多億市值,或將引發醫藥醫療O2O投資熱潮
    12月8日,還未上市的"三駕馬車"中的京東健康登陸港股市場,截至收盤,京東健康暴漲55.85%,報110港元,總市值超3400億港元。 這意味著,京東健康將打破十年前日本大冢製藥上市時23億美元的募資額記錄,成為亞洲醫療保健行業規模最大的一筆IPO募資。
  • 280億增持!阿里控股高鑫零售,線下零售改造漸入佳境
    10月19日,阿里巴巴(09988.HK,下稱「阿里」)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已同意透過其子公司淘寶中國投資總計約280億港元(36億美元)向AuchanRetailInternationalS.A.及其附屬公司收購吉鑫控股70.94%股權,吉鑫控股持有高鑫零售約51%股權。交易完成後,阿里將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72%的股權。
  • 8月16日新三板開盤必讀:新三板最嚴募資新規出臺
    今日掛牌今日共有45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協議轉做市3家。截止今日,新三板市場總掛牌數達8667家,協議轉讓企業7048家,做市轉讓企業1619家;申報及待掛牌的企業共1993家。>嘉農股份838799中原證券百貨商店萬通順達838818信達證券網際網路零售福凱股份838821
  • 專題: 10月投融市場全解析, 頭條或完成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_艾瑞網
    10月其他投資TOP 10企業為作業幫、成都萬達、華晨寶馬、美吉姆和信達生物。 美國的早教巨頭美吉姆在本月被三壘股份全資收購,以33億元購買美吉姆100%股權,支付方式為現金支付。
  • 仁會生物科創板豪賭:3億虧6億盈利前景難料 謀百倍淨資產募資
    比持續虧損更引入注目的是,此次IPO仁會生物的募資超過30億元,金額是其截至2019年末淨資產的近百倍。主打產品市佔率僅萬分之五公開資料顯示,仁會生物主營創新藥的研發及產業化,目前已上市中國糖尿病治療領域治療用生物製品——誼生泰,而這也是仁會生物目前唯一的收入來源。
  • 復宏漢霖敲鐘 復星醫藥開啟生物製藥新一輪資本運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復宏漢霖港交所敲鐘 復星醫藥開啟生物製藥新一輪資本運作從2017年、2018年到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的三個月,復宏漢霖的整體研發開支分別為6.37億元、9.72億元和2.25億元。
  • 信達生物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 國產第二家
    財聯社(杭州,記者 鄧浩)訊,10月9日,據國家藥監局官網數據顯示,信達生物(01801.HK)與禮來(LLY.N)共同研發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成為國產第二家生物類似藥。信達生物內部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利妥昔單抗中國市場有30億元以上的市場規模,公司正在努力推進,儘快將這個產品推向市場。「使用利妥昔單抗治療的瘤種是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及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該人士表示,「利妥昔單抗中國市場2019年有30億人民幣左右的規模且還在增長,使用的病人還在增加。廣闊的三四線市場,都還存在未滿足的病人需求。」
  • 【健康界周刊】阿里48億入股美年健康 愛爾眼科收購醫院增至30家
    本期關鍵詞:美年健康 昊海生物 恆瑞 愛爾眼科 羅氏閱讀提示:本期收25條,共計2674字,建議閱讀時間7分鐘以下為健康界周刊本期(10月26日-11月1日)的全部內容:>【國內資訊】【昊海生物科創板掛牌上市】10月30日,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366),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首家「H+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
  • 醫藥健聞周刊|多家醫療企業將赴港上市;阿斯利康與吉利德商談併購...
    IPO、投融資IPO微醫計劃在今年第三季度內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擬募資7-9億美元,估值與前一輪融資基本持平,為55億美元。今年4月份,原計劃下半年在港上市的微醫集團卻臨時將瑞信踢出其聯席保薦人名單,因後者曾擔任瑞幸咖啡在美上市的承銷商。
  • 上海寶山開闢生物醫藥產業「新賽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記者李治國報導:「通過加快載體建設、探索資本注入、優化平臺功能、招引培育並舉等舉措,上海寶山將打造成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集群發展承載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標杆和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