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是什麼意思,「五子」指的是哪五子?

2020-12-15 橙子麥迪小百科

首先祝大家: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子登科,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鬥之才,九九歸一,十全十美,百世流芳,千秋萬代,萬事如意!

中狀元

一套成語說下來,通俗易懂,喜氣洋洋。13個成語大家基本都懂,但是說到五子登科,你知道是什麼典故嗎?

「五子登科」是一個充滿喜慶與祝福的詞語,通常把它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這個詞語很通俗,從字面就可以理解。「五子」意指五個孩子,「登科」意思是科舉時代應考人金榜題名,也就是說科舉考中進士。五子登科本為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於民間故事,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三字經》有云:「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竇禹鈞重禮儀、有德行,而且他家庭和睦、教子有方,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是同齡人中的翹楚。竇禹鈞的五個兒子相繼登科及第,順利步入仕途,可謂光耀門楣,人稱「五子登科」。竇禹鈞的這「五子」分別叫竇儀、竇儼、竇侃、竇偁(chēng)和竇僖。

長子竇儀,在後晉時中進士,歷經後漢、後周。北宋時期,竇儀官至工部尚書兼判大理寺事,後改任禮部尚書,是宋初名臣。

次子竇儼,同兄長一樣,同屬後晉進士及第,歷仕後漢、後周,宋初任禮部侍郎。

三子竇侃,是後漢初年進士。在北宋官任起居郎。

四子竇偁,後漢進士及第,分別為後周太祖、宋太祖、宋太宗三位帝王效過力,被宋太宗趙光義提攜為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

五子竇僖,後周初年進士,在宋朝任職左補闕。左補闕掌供奉諷諫,職責主要是對皇帝進行規諫,並可以舉薦人才。

這就是五子登科的典故了。

以上資料來源網絡如有疏誤請聯繫作者改正。

相關焦點

  • 五子登科,五子所指是哪五子?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在他人結婚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送上一些祝福語,五子登科就是我們經常用於祝福他人的一個成語。五子表示著希望他人能夠多子多福,登科表示所生的孩子在日後可以成績突出,在古代來講就是科舉高中,表示著出人頭地的意思。
  • 我們常說的五子登科有什麼典故?「五子」指的是哪五子?
    中國民間流行很多吉祥話、祝福語,比如:五子登科、六畜興旺、步步高升、松鶴延年等等。現在,距離2020年的高考只剩八十天了,諸位考生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高考中金榜題名、五子登科。
  • 古人常講的「五子登科」,指的是哪「五子」?看完瞬間長知識
    明朝出土文物中,就曾發現過形態各異、寓意多樣的「五子登科」銅鏡。同時,民間也有張掛「五子登科圖」的習俗。 那麼什麼是五子登科呢?「五子」又是指什麼呢?「登科」代指封建社會中,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被錄取。從這一點可以推斷出,「五子」應該是五個兒子或男子。
  • 古代說的「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許多吉祥和祝福語在中國民間很流行,比如:五子登科,六畜興旺、步步高升、松鶴延年等。現在離2020年高考不到80天了,所有高考考生的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順利通過高考,金榜題名、五子登科。那麼,「五子登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當教到孩子「五子登科」,被問到是哪五子?做父母的可別答不上來
    比如當教到孩子「五子登科」,他們會突然問一句:「媽媽,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如果在這個時候母親無法作答,那就尷尬了,不僅會在孩子面前丟面子,而且也無法為孩子講授這個典故的內涵。 《宋史·竇儀傳》中曾記載,宋代竇禹鈞有五個兒子,分別名儀、儼、侃、偁、僖,他們在父親的正確教導之下相繼及第。
  • 古人講「五子登科」,指哪五子,有何來由?被孩子問到了可別蒙圈!
    而「五子登科」的蘊意,則是說一門五子皆金榜題名,《三字經》中也有云:「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宋史·竇儀傳》記載了「五子登科」的故事,相傳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一個名叫竇禹鈞的人,他有五個品學兼優的兒子。在他精心教導之下,五子皆先後登科及第,人們為了表達對竇氏一門的歌頌之情,於是將其稱為「五子登科」。
  • 為什麼結婚常說五子登科?指的是哪5個人?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五子登科」,小時候,在參加別人結婚喜宴的時候,有聽到過,但一直沒明白什麼意思。下面帶你好好科普下,免得家裡的孩子問你的時候,不知道,十分的尷尬。「五子」意指五個孩子,「登科」意思是科舉時代應考人金榜題名。現在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也比喻世俗追求物質滿足。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五子登科是哪五子?有何典故呢?
    《三字經》裡面有這幾句話,「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說的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就是竇燕山,他是五代後周時期的一個土財主,為人尖酸刻薄,小肚雞腸,為富不仁,魚肉鄉裡,是魯迅筆下「愈有錢愈一毫不肯放鬆」那種人。
  •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五子登科的故事
    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即是竇禹鈞,五代時期薊州漁陽(今天津薊縣)人,因薊州地處燕山一代,故又被尊稱為「竇燕山」。        《宋史·竇儀傳》略載其事:「祖遜,玉田令。父思恭,媯州司馬。與兄禹錫皆以詞學名。唐天祐末起家幽州掾,歷沂、鄧、安、同、鄭、華、宋、澶州支使判官。周初,為戶部郎中,賜金紫。顯德中,遷太常少卿、右諫議大夫致仕。」
  • 大益行情網:高考聊茶市 寓意吉祥的五子登科
    在大益眾多產品中,五子登科就是一款與高考有著密切聯繫的茶,當然也是一款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產品,比如1201五子登科(生)。五子登科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登科,在古代考上進士就叫登科,五個兒子都考上進士,就叫五子登科。
  • 古人說的「五子登科」是何典故?跟竇燕山又有什麼關係?
    如果有個球員狀態非常好,一口氣打進了五個進球,那就會被叫做「五子登科」。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被經常使用的祝福詞和吉祥語,五子登科一詞蘊含著濃濃的喜氣,也體現著封建社會時期人們心中美好的願望。顧名思義,五子是指五個孩子,而所謂的「登科」就是在古代的科舉考試中被錄取。
  • 從《三字經》五子登科的竇燕山,談我們讀三字經能學到什麼
    沒有必要去神魔化《三字經》,它固然有不足,但其中也頗有一些能引導向善的內容,比如「五子登科」的故事,對孩子和父母都有意義: 「五子登科」是年畫中常見的畫面,它指的是後代有出息,五個子女都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所以,這個詞常被用為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 「五子登科」流傳千古的喜慶故事
    在古代科舉史上,最喜慶的大概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了,流傳千古,被人們津津樂道。「五子登科」寓意著吉祥喜慶。「登科」指的是科舉考中進士。古代科舉考試,是很多讀書人進入仕途、改變命運的通道。十載寒窗苦讀,就為能夠通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
  • 五子登科---又是一年高考季。
    題記---現在計劃生育,五子登科已經消失了。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耳熟能詳的《三字經》,不過現在的孩童知道的不多了。他們有現在的知識和遊戲,難得有那個興致,不過新學發展了,人們又突然意識到當年打到的孔家店很有意思,西方不就學嗎?好像我們現在學西方一樣,說到底,其實復古和倡新不矛盾,關鍵是怎樣學和做。
  • 「古代磚雕敘流年」: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這件宋代《五子登科》磚雕用近30塊青磚拼接而成,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民間故事: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這件事被記入《三字經》,用以教導兒童好好念書,指明父親也要教子有方。後來「五子登科」成了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寄託了人們望子成龍的美好心願。
  • 五子棋有禁手規則詳細介紹
    五子棋有禁手規則詳細介紹因為五子棋有業餘五子棋和專業五子棋之分,小夥伴們平時休閒玩的五子棋是業餘五子棋,但實際上業餘五子棋和專業五子棋的遊戲規則不同,雖然都是連五取勝的,但因為取勝方式不同五子棋有禁手規則詳細介紹有些人會發現自己下棋就可以做到先下必贏,所以就以為五子棋很簡單。
  • 五子衍宗丸哪個牌子好?
    五子衍宗丸哪個牌子好?但目前市售的五子衍宗丸品牌繁多,讓人目不暇接。消費者不禁要問:五子衍宗丸哪個牌子好?  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訪調查了市場上多家大型連鎖藥店,發現由北京同仁堂生產的五子衍宗丸無論在銷量還是口碑上,都遠勝其他品牌的產品。
  • 五子衍宗丸臨床新用
    前不久,貴報刊登了《古今種子第一方:五子衍宗丸》一文,詳細介紹了該方的功效和適應症及組方釋義,殊不知,五子衍宗丸經長期臨床實踐,其運用已大大超出了原來的主治範圍。治宜補腎填精、溫陽暖宮,乃用五子衍宗丸加味煎服10劑後,月經來潮,經量增多色紅,腹痛較微,腰痛頭昏,改服少腹逐瘀湯以暖宮散寒、活血化瘀,三天後好轉再服五子衍宗丸,每日3次,每次9g,服藥36天,月經逾期未潮,囑其停藥,次年足月順產一女孩。討論:不孕症病因較為複雜,在臨床治療時應區別不同,原因而對因下藥。對於婦女腎虧精衰,衝任失固而致宮寒不孕症,可用五子衍宗丸治療。
  • 揭開歷史:蔣介石靠「五子」得天下,卻因「一子」而失去一切,一子是什麼?
    說起蔣介石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民國期間的扛把子就是他了,而蔣介石其實也算是一個在有著極強政治意識的人物了,他依靠著」五子「最終將各地的軍閥割據亂局解決,安定中華,統一了中國。
  • 《五子之歌》的故事
    他們五個人分別作了一首詩歌來勸誡太康,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子之歌》。第一個弟弟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句話也成為中國民本思想的代表。「惟」就是「是」的意思。說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只有這個根本牢固了,國家才能夠安寧。「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這個「一」就是全、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