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五子登科」,指哪五子,有何來由?被孩子問到了可別蒙圈!

2021-02-09 海峽文學

  點擊手指上的藍色小字關注我,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義的延伸閱讀。


在古代社會,「登科」簡直就是天下大事,因為封建王朝為了選拔治國人才,每兩年左右就會舉行一次科舉考試。學子在考試中一旦被錄取,就可以被稱作「登科」。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十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一舉「登科」。

創作《遊子吟》的唐代詩人孟郊,曾參加過三次科舉考試,最後一次才被錄取。為此他高興至極,並寫下《登科後》一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從這首詩所表達的含義,就可以看出「登科」 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仿佛只有「春風得意」四個字,才能表達內心的激動之情。而「五子登科」的蘊意,則是說一門五子皆金榜題名,《三字經》中也有云:「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宋史·竇儀傳》記載了「五子登科」的故事,相傳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一個名叫竇禹鈞的人,他有五個品學兼優的兒子。在他精心教導之下,五子皆先後登科及第,人們為了表達對竇氏一門的歌頌之情,於是將其稱為「五子登科」。

這主要是因為在古代社會,一個家族如果有一個人進士及第,那麼就會光耀門楣。竇禹鈞也就是竇燕山,五個兒子都登科及第。這對於當時社會來說,是一個令人羨慕嫉妒恨的事情。而培養了五個進士兒子的竇燕山,本人在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

這在當時傳為一段佳話,當朝太師馮道聞知此事,為竇燕山賦詩云:「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經》中也借用這個故事,告誡廣大為人父母者,只有教導有方,兒子才能登科及第,這就是五子登科」的典故。

後來,隨著社會發展「五子登科」,逐漸用來作結婚祝詞或吉祥語。這其實也充分說明了,古人對「五子登科」的歌頌和羨慕。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中,一年一度的高考,就類似於科舉考試,每個家長也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他們就會用「五子登科」的故事,去教育孩子應該努力學習,將來考一個稱心如意的大學。

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後周時人,家住燕山一帶,故人稱竇燕山。經等多方認定,西龍虎峪鎮龍前村(現屬天津市薊州區),被竇燕山文化研究會最終確認為竇燕山的故鄉。

竇燕山出身於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為人心術不正,專用大鬥進,小稱賣,費盡心機坑蒙拐騙,以勢壓人。貧民百姓痛恨他的為富不仁,卻沒有力量主持公道。竇燕山昧良心、滅天理的行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歲了還膝下無子。

在一個夜晚,他做夢。夢到他去世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好。品行不端,惡名已經被天帝知道。以後你命中無子,並且短壽。你要趕快悔過從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於勞苦大眾,才能挽回天意、改過呈祥。」竇燕山醒來,歷歷在目,於是決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竇禹鈞到延慶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寶殿的拜墊旁,拾到了白銀二百兩,黃金三十兩,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遺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個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語的人,竇禹鈞問他:「何故哭泣?」

那人回話說:「我父親給綁匪擄去,將被處死,我好不容易向親友們東借西湊,得到白銀二百兩,黃金三十兩,預備把這筆金銀贖回我父親的死。哪知我一摸錢袋,黃金白銀都沒有了,這樣我的父親就難免一死,剛才我到這裡來進香拜佛,不知是否遺失在寺中。」禹鈞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誤,就將黃金白銀如數歸還,並且還贈給他一筆路費,失主歡天喜地的道謝而去。

有個僕人偷了他很多錢,就自己寫了賣女契約,系在幼女背上,說:「永賣此女,以償還所偷的錢。」然後就逃跑了。竇公可憐他,燒了契約,養育這個女孩,養大後還為她擇婿出嫁。

他家鄉有不少窮人,娶不起媳婦,女兒因為沒有錢買嫁妝而嫁不出去,竇燕山就把自己的銀兩送給他們幫助他們。親戚當中有不能辦喪事的,他就出錢幫助辦喪事;有無錢嫁女兒的,他就出錢幫助嫁女兒。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開支,全部用來救濟別人。

同時,竇燕山還在家鄉設立學堂,收集上千卷書,請有學問的老師來教課。把附近因貧窮而不能上學的孩子招來免費上學。自己家裡則節儉樸素,沒有金玉飾品,也沒有華麗衣服。竇燕山如此周濟貧寒,克己禮人,因此隨之積了大陰德。

此後一個晚上,竇燕山又夢見自己的父親。老人告訴他:「你現在陰功浩大,美名遠揚,天帝已經知道了。以後你會有五個兒子,個個能金榜題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歲。」當他醒來,發現也是一個夢。但從此更加修身養性,廣做善事,毫不怠慢。後來,他果然有五個兒子。由於自己重禮儀、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竇家終於發達了。

竇燕山的長子名儀,在後晉時中進士,入宋官至禮部尚書、翰林學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後太祖趙匡胤曾悲傷地感嘆:「天何奪我竇儀之速耶!」次子名儼,也是後晉進士,歷仕漢、周,宋初任禮部侍郎。三子名侃,為後漢進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竇偁為後漢進士,入宋任左諫議大夫。竇僖是後周進士,曾任宋左補闕。當時人們美稱他們為「竇氏五龍」。

當五個兒子均金榜題名時,侍郎馮道贈他一首詩:「竇燕山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竇禹鈞還有八個孫子,也都很貴顯。最後,竇禹鈞做到諫議大夫的官職,享壽八十二歲,臨終前談笑風生,向親友告別,沐浴更衣,無病而卒。

《三字經》中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並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語,寄託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家五子那樣,聯袂獲取功名、擁有大富大貴、錦繡前程的理想。所以,「五子登科」是民間老百姓的美好願望,同時也是古人對科舉考試的希翼,對此所謂的「五子」,被孩子問到了可別懵圈。

聲明

來源 | 網絡。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微信:369154441)聯繫,第一時間處理!

你是我的月亮

似海,納百川。聚天地之靈氣,氤氳一紙水墨丹青,您的人生從此將與眾不同…海峽文學平臺(投稿微信:369154441)與您相約一段詩意時光,願時光不老,願故人不散…

-▼-

輕觸摸可上下移動

點擊藍色字體便可跳轉

相關焦點

  • 當教到孩子「五子登科」,被問到是哪五子?做父母的可別答不上來
    在這生活中有很多小孩都特別聰明,再加上從小便接觸書籍,所以會經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比如當教到孩子「五子登科」,他們會突然問一句:「媽媽,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 古人常講的「五子登科」,指的是哪「五子」?看完瞬間長知識
    明朝出土文物中,就曾發現過形態各異、寓意多樣的「五子登科」銅鏡。同時,民間也有張掛「五子登科圖」的習俗。 那麼什麼是五子登科呢?「五子」又是指什麼呢?「登科」代指封建社會中,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被錄取。從這一點可以推斷出,「五子」應該是五個兒子或男子。
  • 我們常說的五子登科有什麼典故?「五子」指的是哪五子?
    中國民間流行很多吉祥話、祝福語,比如:五子登科、六畜興旺、步步高升、松鶴延年等等。現在,距離2020年的高考只剩八十天了,諸位考生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高考中金榜題名、五子登科。
  • 五子登科,五子所指是哪五子?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在他人結婚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送上一些祝福語,五子登科就是我們經常用於祝福他人的一個成語。五子表示著希望他人能夠多子多福,登科表示所生的孩子在日後可以成績突出,在古代來講就是科舉高中,表示著出人頭地的意思。
  • 五子登科是什麼意思,「五子」指的是哪五子?
    首先祝大家: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子登科,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鬥之才,九九歸一,十全十美,百世流芳,千秋萬代,萬事如意!「五子登科」是一個充滿喜慶與祝福的詞語,通常把它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這個詞語很通俗,從字面就可以理解。「五子」意指五個孩子,「登科」意思是科舉時代應考人金榜題名,也就是說科舉考中進士。
  • 為什麼結婚常說五子登科?指的是哪5個人?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五子登科」,小時候,在參加別人結婚喜宴的時候,有聽到過,但一直沒明白什麼意思。下面帶你好好科普下,免得家裡的孩子問你的時候,不知道,十分的尷尬。《登科後》這是唐朝詩人孟郊的一首七言絕句,將古人「登科」後的喜悅之情描繪的淋漓盡致。比起如今的高考狀元有過之而無不及,登科後就意味著進入官場,揚名立萬。那麼問題來了,這「五子」指的又是誰呢?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 五子登科是哪五子?有何典故呢?
    《三字經》裡面有這幾句話,「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說的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就是竇燕山,他是五代後周時期的一個土財主,為人尖酸刻薄,小肚雞腸,為富不仁,魚肉鄉裡,是魯迅筆下「愈有錢愈一毫不肯放鬆」那種人。
  • 古人說的「五子登科」是何典故?跟竇燕山又有什麼關係?
    如果有個球員狀態非常好,一口氣打進了五個進球,那就會被叫做「五子登科」。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被經常使用的祝福詞和吉祥語,五子登科一詞蘊含著濃濃的喜氣,也體現著封建社會時期人們心中美好的願望。顧名思義,五子是指五個孩子,而所謂的「登科」就是在古代的科舉考試中被錄取。
  • 古代說的「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許多吉祥和祝福語在中國民間很流行,比如:五子登科,六畜興旺、步步高升、松鶴延年等。現在離2020年高考不到80天了,所有高考考生的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順利通過高考,金榜題名、五子登科。那麼,「五子登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五子登科」流傳千古的喜慶故事
    在古代科舉史上,最喜慶的大概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了,流傳千古,被人們津津樂道。「五子登科」寓意著吉祥喜慶。「登科」指的是科舉考中進士。古代科舉考試,是很多讀書人進入仕途、改變命運的通道。十載寒窗苦讀,就為能夠通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
  • 五子登科雖然在《三字經》中,這個故事卻包含著人們的幸福與成功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這不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嗎。五子登科的故事發生在五代後周時期的北京。竇燕山出生豪門。恃才傲物。30歲時仍然無子。有一天他夢到父親教育他說,為人要樂善好施,多做好事。你現在這樣很會遭到惡報。竇燕山從此修橋鋪路。他也積善德,抱有了五個兒子。而且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登科及第。三個是進士,兩個是舉人。所以叫五子登科。
  • 從《三字經》五子登科的竇燕山,談我們讀三字經能學到什麼
    沒有必要去神魔化《三字經》,它固然有不足,但其中也頗有一些能引導向善的內容,比如「五子登科」的故事,對孩子和父母都有意義: 「五子登科」是年畫中常見的畫面,它指的是後代有出息,五個子女都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所以,這個詞常被用為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 五子登科---又是一年高考季。
    題記---現在計劃生育,五子登科已經消失了。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耳熟能詳的《三字經》,不過現在的孩童知道的不多了。他們有現在的知識和遊戲,難得有那個興致,不過新學發展了,人們又突然意識到當年打到的孔家店很有意思,西方不就學嗎?好像我們現在學西方一樣,說到底,其實復古和倡新不矛盾,關鍵是怎樣學和做。
  • 成語「一問三不知」具體指什麼?有何典故?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別人問問題,自己並不知道,有可能會被別人嘲笑:一問三不知。其實這句成語流傳的時間比較長,成語背後還有一個典故。現如今很多人只知道用成語,卻不知道成語的真實含義,尤其是這句話一問三不知到底是指的是哪三個方面,人們並不知道。
  •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五子登科的故事
    轉載於:學佛網  在蒙學經典《三字經》中有一句話:「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 大益行情網:高考聊茶市 寓意吉祥的五子登科
    當下正值高考進行時,對於中國人來說,高考是無數人改變命運的捷徑,所以每個中國人都對高考有一種特殊的情節。在大益眾多產品中,五子登科就是一款與高考有著密切聯繫的茶,當然也是一款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產品,比如1201五子登科(生)。
  • 「古代磚雕敘流年」: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因為工作關係,我經常逛博物館,發現古人比今人講究得多,無論是吃飯用的傢伙,還是室內擺件,抑或是民居,都會用美好、吉祥的圖案進行裝飾,看著賞心悅目,圖案內容還有教化作用,中國文化就這樣得到了體現和傳承。
  • 孟母三遷,五子登科,從三字經裡看教育的力量!
    如果把一個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話,那麼他的成長和教育環境就是花朵所賴以生長、綻放的土壤,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這點很重要,我們可以從《三字經》裡找到答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 古代說的「五子登科」是否神秘,怎麼來的呢?
    文/唐朝「五子登科」是我國民間流傳甚廣的一種美麗表達,是一個正能量典故。故事說的是:竇燕山很會教育孩子,他將五個孩子全部培養成才,孩子們很優秀,兄弟五人先後都考上了進士。這五個孩子分別是:長子竇儀,次子竇儼,三子竇侃,四子竇偁,五子竇僖。
  • 俗語:「家有四樣,一生白忙」指哪四樣?家勢衰敗有何跡象呢?
    俗語:「家有四樣,一生白忙」指哪四樣?家勢衰敗有何跡象呢?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 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 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等等。這些俗語老話雖然很多通俗易懂,但有些讓我們絞盡腦汁很難理解通透,既然能夠歷盡千年歲月滄桑而長盛不衰,肯定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