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講的「五子登科」,指的是哪「五子」?看完瞬間長知識

2020-12-15 騰訊網

「五子登科」,是一句流傳甚廣的諺語,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明朝出土文物中,就曾發現過形態各異、寓意多樣的「五子登科」銅鏡。同時,民間也有張掛「五子登科圖」的習俗。

那麼什麼是五子登科呢?「五子」又是指什麼呢?「登科」代指封建社會中,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被錄取。從這一點可以推斷出,「五子」應該是五個兒子或男子。

因為在當時社會只有男人,才有資格參加科舉取士。據史料記載「五子登科」,出自《宋史·竇儀傳》。說的是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一個名為竇禹鈞的人。

竇禹鈞有五個十分優秀的兒子,在科舉考試中先後登科及第。《三字經》中也曾記錄:「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一、五子登科的美好寓意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這種想法可以說從古至今從未改變。在封建社會,平民子弟想要出人頭地,唯一的方法就是參加科學考試。

如果能夠在考試後被錄取,那麼就有了當官的籌碼。所以古代學子的終極理想,就是可以考中進士。

唐代詩人孟郊一生坎坷,但是在金榜題名之後,卻也風光過一陣子。他在《登科後》一詩中寫道:「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登科」對古人來說有多麼重要。

十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能夠在科舉考試中令人驚人。但是真正能夠考中進士的人卻寥寥無幾。

在當時社會中,能夠金榜題名,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人們為了能夠登科成功,都會對「五子登科」特別崇拜。

「五子登科」既是一句諺語,同時也是古人的美好願望。在古代社會人們會將,那些品學兼優或在某方面有所成就的人,並稱為「三傑」、「五子」、「七子」。

按照現代人的說法這些人,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歷史上有名的「漢初三傑」, 「五子良將」、「建安七子」,就是將當時有成就的人。

「五子登科」則指的是一門五子,都在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他們就是燕山府竇禹鈞的五個兒子。

二、五子登科背後的故事

「五子登科」的故事,發生在五代十國,當時後周燕山府有一戶竇姓家族。這家的主人叫竇禹鈞,但人們習慣性的稱他為竇燕山。

作為一個富有的商人,他曾經也是唯利是圖,因此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

有一日竇燕山夢見了自己的父親,罵他心術不正、品行不端,如果繼續下去,就會命中無子,只有多行善事才能逢兇化吉。

聽聞此言之後的竇燕山,下定決心做一個好人,於是他經常做善事、修祠堂,最終他的美名四處傳揚。

後來竇燕山生了五個兒子,可以說這五子不僅品行端正,並且都擁有聰慧過人的才智。

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在科舉考試中,出現了五子登科的大好局面。一門五子皆金榜題名,在當時社會被傳為了一段美談。

竇儀官至北宋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竇儼歷仕漢、周,宋初任禮部侍郎;竇侃曾任宋起居郎;竇偁入宋後任左諫議大夫;竇僖曾任宋左補闕。

可以說竇燕山的五個兒子,每一個都是少有的人才。

《宋史》中有竇禹鈞長子竇儀傳記,書中曾記載,竇儀年少便憑藉才華而聞名。北宋建立後竇儀得到了趙匡胤的重用,去世後被追贈右僕射,成為了一代北宋名臣。

他們的故事不斷被傳揚,最終五子登科,成為了眾多古代學子內心中的美好期望。

史書記載:「儀學問優博,風度峻整。弟儼、侃、偁、僖,皆相繼登科。」。由於這五子相繼進士及第,因此逐漸演變為對科舉考試的一種期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和女兒,能夠學習好、身體好,將來長大之後有一個好前途。

五子登科,其實就表達出了這種想法,在古人的心目中,當官才是正途,所以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有朝一日登科及第,這樣家族才會更加有地位。

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公眾號:國學傳承

(id:gxchuancheng)

國學傳承

弘揚國粹

■ 本文轉自網絡,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你若喜歡,點個「贊」和「在看」

相關焦點

  • 我們常說的五子登科有什麼典故?「五子」指的是哪五子?
    中國民間流行很多吉祥話、祝福語,比如:五子登科、六畜興旺、步步高升、松鶴延年等等。現在,距離2020年的高考只剩八十天了,諸位考生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高考中金榜題名、五子登科。
  • 古人講「五子登科」,指哪五子,有何來由?被孩子問到了可別蒙圈!
    從這首詩所表達的含義,就可以看出「登科」 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仿佛只有「春風得意」四個字,才能表達內心的激動之情。而「五子登科」的蘊意,則是說一門五子皆金榜題名,《三字經》中也有云:「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宋史·竇儀傳》記載了「五子登科」的故事,相傳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一個名叫竇禹鈞的人,他有五個品學兼優的兒子。在他精心教導之下,五子皆先後登科及第,人們為了表達對竇氏一門的歌頌之情,於是將其稱為「五子登科」。
  • 五子登科是什麼意思,「五子」指的是哪五子?
    首先祝大家: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子登科,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鬥之才,九九歸一,十全十美,百世流芳,千秋萬代,萬事如意!「五子登科」是一個充滿喜慶與祝福的詞語,通常把它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這個詞語很通俗,從字面就可以理解。「五子」意指五個孩子,「登科」意思是科舉時代應考人金榜題名,也就是說科舉考中進士。
  • 五子登科,五子所指是哪五子?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在他人結婚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送上一些祝福語,五子登科就是我們經常用於祝福他人的一個成語。五子表示著希望他人能夠多子多福,登科表示所生的孩子在日後可以成績突出,在古代來講就是科舉高中,表示著出人頭地的意思。
  • 為什麼結婚常說五子登科?指的是哪5個人?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五子」意指五個孩子,「登科」意思是科舉時代應考人金榜題名。現在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也比喻世俗追求物質滿足。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後》這是唐朝詩人孟郊的一首七言絕句,將古人「登科」後的喜悅之情描繪的淋漓盡致。比起如今的高考狀元有過之而無不及,登科後就意味著進入官場,揚名立萬。那麼問題來了,這「五子」指的又是誰呢?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 當教到孩子「五子登科」,被問到是哪五子?做父母的可別答不上來
    比如當教到孩子「五子登科」,他們會突然問一句:「媽媽,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如果在這個時候母親無法作答,那就尷尬了,不僅會在孩子面前丟面子,而且也無法為孩子講授這個典故的內涵。 《宋史·竇儀傳》中曾記載,宋代竇禹鈞有五個兒子,分別名儀、儼、侃、偁、僖,他們在父親的正確教導之下相繼及第。
  • 古代說的「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許多吉祥和祝福語在中國民間很流行,比如:五子登科,六畜興旺、步步高升、松鶴延年等。現在離2020年高考不到80天了,所有高考考生的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順利通過高考,金榜題名、五子登科。那麼,「五子登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說「三長兩短」,三長指的是什麼兩短有何含義,看完長知識了
    導語:古人說「三長兩短」,三長指的是什麼兩短有何含義,看完長知識了!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述的是三長兩短,這個古人常說的詞語,其實這個詞語早期出現在明朝時期,他指的意思也是非常不好的,指的是一些災禍或者是突發的事故,並且指的是古人們的一些親人去世,並且他來源是關於棺材的形狀,從而出現了這一詞語。
  • 人們常說的「五體投地」指的是哪五體?看完長知識了!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可以聽到「五體投地」這四個字,最常見的就是在誇獎別人的時候會經常用到這個成語,那人們常說的「五體投地」到底指的是哪五體?看完長知識了!五體投地最早出自佛教,是佛教禮法之一。又稱五輪投地、投地禮、接足禮、頭面禮、頂禮。
  • 五子登科是哪五子?有何典故呢?
    《三字經》裡面有這幾句話,「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說的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就是竇燕山,他是五代後周時期的一個土財主,為人尖酸刻薄,小肚雞腸,為富不仁,魚肉鄉裡,是魯迅筆下「愈有錢愈一毫不肯放鬆」那種人。
  • 古人說的「五子登科」是何典故?跟竇燕山又有什麼關係?
    如果有個球員狀態非常好,一口氣打進了五個進球,那就會被叫做「五子登科」。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被經常使用的祝福詞和吉祥語,五子登科一詞蘊含著濃濃的喜氣,也體現著封建社會時期人們心中美好的願望。顧名思義,五子是指五個孩子,而所謂的「登科」就是在古代的科舉考試中被錄取。
  • 五子登科 一路連科是科舉中的「功名」麼•學習族譜知識(32)
    在日常閱讀和日常用語中,我們也常常見到五子登科和一路連科等又類似科「功名」的一些成語,甚至在我們看族譜和做「學習強國」題目中,也接觸過這些詞彙。看到這二個成語後,也許你心裡有個疑問:這是否是古代科舉考試中的正式詞彙?根據筆者許傑的理解,這二個成語不是科舉的正式詞彙,是民間帶祝福類的用語和吉祥圖案。
  • 五子登科---又是一年高考季。
    題記---現在計劃生育,五子登科已經消失了。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耳熟能詳的《三字經》,不過現在的孩童知道的不多了。他們有現在的知識和遊戲,難得有那個興致,不過新學發展了,人們又突然意識到當年打到的孔家店很有意思,西方不就學嗎?好像我們現在學西方一樣,說到底,其實復古和倡新不矛盾,關鍵是怎樣學和做。
  • 「五子登科」流傳千古的喜慶故事
    在古代科舉史上,最喜慶的大概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了,流傳千古,被人們津津樂道。「五子登科」寓意著吉祥喜慶。「登科」指的是科舉考中進士。古代科舉考試,是很多讀書人進入仕途、改變命運的通道。十載寒窗苦讀,就為能夠通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
  • 大益行情網:高考聊茶市 寓意吉祥的五子登科
    在大益眾多產品中,五子登科就是一款與高考有著密切聯繫的茶,當然也是一款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產品,比如1201五子登科(生)。五子登科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登科,在古代考上進士就叫登科,五個兒子都考上進士,就叫五子登科。
  • 從《三字經》五子登科的竇燕山,談我們讀三字經能學到什麼
    沒有必要去神魔化《三字經》,它固然有不足,但其中也頗有一些能引導向善的內容,比如「五子登科」的故事,對孩子和父母都有意義: 「五子登科」是年畫中常見的畫面,它指的是後代有出息,五個子女都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所以,這個詞常被用為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 孟母三遷,五子登科,從三字經裡看教育的力量!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是三字經裡非常知名的一段,講的就是關乎教育成長的例子,那麼,我們現代人,又該如何正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點呢?「昔孟母,擇鄰處」這六個字,以另外一種說法而聞名,就是「孟母三遷」。「孟母三遷」出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這本書講歷史上各種偉大的女性,而「孟母三遷」這個故事也在裡面。
  •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五子登科的故事
    長子竇儀,後晉天福年間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次子竇儼,後晉天福六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三子竇侃,後漢乾祐初年進士,官至起居郎;四子竇偁,後漢乾祐二年進士,官至參知政事;五子竇僖,後周廣順初年進士,官至左補闕。       竇氏五子,當時被稱為「竇氏五龍」,又稱「燕山五桂」。諸子進士登第,義風家法,為一時標表。當時的宰相馮道贈詩讚嘆,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
  • 古人常說,一言九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看完長見識!
    不知道大家對一些成語都有哪些看法,在我們的字典中,有這麼一個成語,那就是一言九鼎,相信這是所有中國人都熟知的成語,一般就是用來形容一個人舉足輕重的話語,甚至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它的使用,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已經開始了,什麼史記或者史書中都有對於這個成語的提及,我們知道一言九鼎,古代人常說之外,那你們知道其中的意思嗎?
  • 五子登科雖然在《三字經》中,這個故事卻包含著人們的幸福與成功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這不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嗎。五子登科的故事發生在五代後周時期的北京。竇燕山出生豪門。恃才傲物。30歲時仍然無子。有一天他夢到父親教育他說,為人要樂善好施,多做好事。你現在這樣很會遭到惡報。竇燕山從此修橋鋪路。他也積善德,抱有了五個兒子。而且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登科及第。三個是進士,兩個是舉人。所以叫五子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