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雲見霧尋歷史,水落石出現真相。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別人問問題,自己並不知道,有可能會被別人嘲笑:一問三不知。其實這句成語流傳的時間比較長,成語背後還有一個典故。現如今很多人只知道用成語,卻不知道成語的真實含義,尤其是這句話一問三不知到底是指的是哪三個方面,人們並不知道。
一、俗語的典故
古代的一些成語並不是古人憑空想像的,這些成語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有的成語背後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學好、用好這些俗語,背後的典故後人也應該知道。這句成語出自《左傳》,相傳當時晉國與鄭國之間有矛盾,而晉國準備出兵攻打鄭國。當時有位大家叫做荀瑤的大將主張率兵攻打。
但是有一些人覺得荀瑤這麼做是對的。但是荀文子不這麼認為,他覺得現如今對於這場戰爭的開始、中間的過程、預測結果都不知道,勝算很小,所以他極力反對出兵攻打鄭國。後來人們覺得荀文子的意見是對的。於是有一問三不知這句成語,當然隨著時代的變換,人們只知道這句話大概的意思,並不知道這個典故。
二、俗語蘊含的道理
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事情開始、中間過程以及事情應該會有什麼樣的結尾。古人提倡謀事,做事情之前,在心中要對事情的發展有著合理的預料,而且每個階段都要好好規劃,不然事情很難做成。做事情要有個「謀」字,一定要策劃好,合理規劃在事情進展的各個階段應該做什麼。
在現代社會,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也需要有規劃,不然很可能會失敗。並不能盲目的做某幾件事情。雖然這句俗語已經流傳了很多年,如今甚至含有貶義,但是其背後的意義是深刻的。這句俗語對當今時代的人成事、謀事依舊具有重要意義。年輕人做事往往比較盲目,所以做事情之情不妨想一想事情的各個階段,做好針對性的努力,只有這樣才更容易成功。真正在生活中運用這句俗語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活學活用。
結語
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成語已經與當前的時代脫節了,但是還有很多成語依舊具有重要的人生指導意義。在現實生活中,學會用好成語,用這些成語指導我們的生活才最為關鍵。因此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對待這些俗語,要充分理解背後的含義並運用於生活。
往期精彩內容
古人說「腿軟同房,自取滅亡;肉軟吃涼,雪上加霜」,古人的勸告
古人說「朋友妻不可欺」,還有一句更經典,可惜少有人知道
古人說「男女授受不親」,下半句卻十人九不知,說得有道理嗎?
古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古人說「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是哪三種人不能親近?
參考資料《左傳》《金瓶梅》
文章題目:成語「一問三不知」具體指什麼?有何典故?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