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方式,給英語語法教學注入活力

2021-02-07 綠色教育研究院

【綠色教育】:隨著開學的腳步臨近,我們將陸續在微信平臺中與各位朋友分享上半年參加第二屆全國中小學新課標「綠色課堂」優秀教案及論文評比活動的教師論文、課件、教案及教育敘事等,希望大家喜歡!也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投稿郵箱:kjxm-vip@vip.163.com

轉變方式,給英語語法教學注入活力

(作者:重慶市第七中學校 張威)

摘要:英語語法本身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是枯燥無味的,在語法教學中如果還用傳統單一的模式,以及注入式的方法來教學,老師們面臨的仍將是曲高和寡、繼續唱獨角戲的境地。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師們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也必須改變,以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英語語法的積極性,從而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轉變方式 英語語法教學 活力

對於以漢語為母語的中學生而言,生活中缺乏英語的氛圍和語言環境,不可能自然地形成英語語感,從而獲得英語交際的能力。因此,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英語新課標強調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注重語法教學,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始終是貫穿於基礎英語教學中得一條主線。

新教材主要以交際功能為主線來編寫教材,課本裡的語法較分散,相對不系統,語法配套練習題相對較少。而傳統的語法教學方式是精講多練,採用的是先理論、再規則、再練習的教學模式,經常會出現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一頭霧水的事倍功半的尷尬場面。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嘗試了一些改變,儘可能地對英語語法教學做了一些優化,讓孩子們不那麼討厭語法,甚至愛上語法。

一、巧妙引入,激發興趣和求知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孩子不願學英語語法,關鍵是語法本身索然無味,不能讓他們產生興趣。古往今來,凡是教學上有所建樹的教師,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課都讓學生著迷。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英語語法變得有趣。

例如,在學習賓語從句或定語從句的時候,我首先引入下面這一句子,讓孩子們思考句子的意思--He said thatthat that that that student used was wrong。他們會非常好奇,一個句子有連續如此多的that, 大多都是頭一次見過,於是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會馬上展開討論,甚至翻閱各種工具書,爭相翻譯,從而學習的熱情被大大激發出來。往往還沒等我公布答案,孩子們都能把每一個that的具體用法講得頭頭是道,既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善於發現,充分利用身邊各種資源。

開放的中國如今有了很多接觸英語的機會,可以說英語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利用身邊見到或聽到的英語來幫助學習語法。第一節英語課上,為了激發大家學習英語的熱情,我會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英語讓孩子們說說其意思,如NBA(美國職業聯賽)、ICBC(中國工商銀行)、EMS(特快專遞)、CBD(中央商務區)、SOHO(在家辦公)等等。又如,在學習形容詞和副詞比較級的時候,有一個特殊句型---「The +比較級…,the+比較級…」,表示「越……,就越……」。我就先教會他們唱一首英文歌曲,「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we』ll be」.唱完之後,孩子們輕輕鬆鬆就理解了這一句型,而且永遠也忘不掉。

三、化繁為簡,一起編口訣幫助記憶。

英語語法規則,詞的用法區別,發音規則等,常常讓孩子們迷惑。有鑑於此,我就給他們介紹一些口訣,或者引導他們和我一起來編口訣幫助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他們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對初一孩子講「be」的用法,記口訣:I用am, you用are; is跟著他,她,它。要問複數用什麼?其後全部都用are。又如,在學習冠詞基本用法時,可編速記口訣「名詞使禿子,常要戴帽子,可數名詞單,須用a或an,輔音前用a, an 在元音前,若為特指時,須用定冠詞,複數不可數,泛指the不見,碰到代詞時,冠詞均不現」。該口訣將冠詞的複雜用法簡單化,便於記憶。我們只要常收集,多積累,口訣就會源源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而且,孩子們自己編出來的口訣記憶非常深刻。

四、歸納總結,開發孩子們的潛能。

初中大多的語法先是在課本中以句子的形式出現,並逐漸增多,最後再統一呈現。我在教學語法時,就先讓孩子們找出之前課本中曾經出現過的句子,再作分析。當他們遇到語法練習有困難時,只要想到教材中的那幾個句子,問題就迎刃而解。

我還經常鼓勵孩子們自己動手,總結已經學過的語法知識。如在學習「to」在動詞短語中用作介詞時,每見到一個短語,就讓他們總結以前曾經學過的短語,直到學習最後一個短語時,初中階段所學的五個含介詞「to」的短語都被一一牢記。在學習非謂語動詞時,也讓大家一起總結「to do」和 「doing」的用法,有的孩子還自己製作了精美的卡片,將同一類的用法進行歸類。同時我還鼓勵他們自己總結一些簡單易記的知識圖表,在小組或班級內與大家分享,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種體驗式學習既避免了教師的一手包辦,讓孩子們陷入機械記憶、簡單重複的泥潭,又能大大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孩子們的創造能力,開發他們的潛能,真是一舉多得!

五、重複再現,學以致用。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強調,要不斷的溫習以前學過的舊知識。英語並非我們的母語,對於該學科的學習更應該重視知識的再現。

因此,我在課堂上儘可能地使用已經學過的語法知識來表達,這樣既能讓孩子們很容易地聽懂,同時也悄然地在他們頭腦中加深了知識的印象。如初一的孩子剛學了「Can youspell it?」和「How do you spell it?」這兩個句子。在碰到新單詞時,我就會反覆交替用這兩個句子來讓他們把單詞拼寫出來,無形之中這兩個句子就深深地印在了孩子們地腦海裡。

其次,「使用」是語言學習的最好的途徑。我要求孩子們學了英語後,會開口說英語。比如,讓他們根據已學過課文的情景或自創情景編排短劇,然後上臺表演,臺詞必須要運用已學過的英語知識,儘量避免語法錯誤。這種複習不是簡單的重複,而一種創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

六、開展競賽,時時激勵。

中學生有較強的進取心和榮譽感,他們的競爭意識很強。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不時來一個語法知識口訣比賽等形式,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適當的競賽,孩子們樂於參與,樂於爭先,樂於學習,這就調動了大家的學習興趣。

當然,語言需要在具體的環境氛圍下才能習得。語法教學不能脫離英語語言環境,去孤立地講語法。否則就沒有英語的味道,就是典型的 「Chinglish」。我們在講授語法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總之,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因時、因地、因人,創設多種能激發孩子們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從多種渠道幫助他們學好語法知識,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孩子們的英語水平。

相關焦點

  • 轉變英語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本文通過調查分析一般學校以往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碎片化教學問題,嘗試運用英語模塊教學法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改革,變碎片化寫作教學為整合後的模塊化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變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寫作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激發了學生學英語用英語的積極性,結果證明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促進了英語成績的整體提高,為一般學校的英語寫作教學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 ​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英語教學方式轉變
    摘要: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把核心素養當作簡單機械的記憶性知識來抓的現象。基於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理念,英語教學必須做到從零散走向整體,實現文本解讀的轉變;從知識走向素養,實現教學目標的轉變;從識記走向運用,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 陳霞——敢於創新,為英語教學注入新活力
    陳霞是育英優啟的一名小學英語老師,她對教育行業富有極大熱情,從英語專業畢業後,她來到了育英優啟,渴望實現自己教書育人的抱負。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耐心負責,善於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陳老師主張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去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
  • 邱耀德:在新課標的引領下,中小學英語教學方式應有這些轉變!
    本期「名家談」帶來的是邱耀德教授的專訪分享,邱教授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他對於新課標背景下,英語課堂授課思路、方式轉變的見解和建議,相信會給大家很多啟發。 Q2 近兩年,隨著新課標、新高考方向的引領,中小學校英語教學逐步在實踐中探索調整、提升,教學方式的轉變尤其是重中之中。
  • 促進英語教學方式轉變的三個關鍵詞:「情境」「問題」與「活動」
    今天,當人們走進中小學英語課堂,看到的更多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積極運用英語獲取、理解和整合信息,主動大膽地用英語練習表達,在情境中理解和比較文化異同。小學生的英語課堂更是充滿活力,英文歌曲、歌謠、朗讀、表演、學故事、講故事,孩子們的聽說能力明顯提升,聾啞英語的現象已得到基本改觀,中小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普遍增強。但是,英語教學仍然面臨不少的困境和問題。
  • 「希沃白板」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希沃白板」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時間:2018-05-23 23:35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希沃白板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提高教師的電子白板操作水平,有效促進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5月22日,高青縣唐坊二小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希沃電子白板應用技能的二級培訓
  • 發現式教學方式應用於大學英語教學
    新課程改革的重心在於改變以往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改變「填鴨」式的沉悶的教學方式,保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位置,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對於學生情感方面的需求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關懷,讓學生參與英語課程時能夠是發自內心的積極主動,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者。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對發現式教學方式在大學英語教學匯總的實踐與應用的探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英語教學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問題與對策
    事實證明,當完全脫離語法時,語言表達就會支離破碎,甚至無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的表達欲望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言交際活動。公開課與觀摩課對語法教學避重就輕,讓聽課教師陷入「重聽說能力、輕語法知識」的教學誤區。公開課追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強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語法知識本身枯燥,講語法單憑用英語講解學生很難弄明白,因此教師迴避語法知識的傳授,或者是提前鋪墊,打著自主學習的幌子。
  • 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初探
    語法教學貫穿整個初中英語教學的始終。語法「grammar」在英文字典中的解釋為「thr rules by which words change their forms and are combined into sentences」。
  • 英語語法教學的困境與突圍
    ,3)學生不感興趣,4)缺乏有效的實踐;然後對這些困惑和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筆者認為其根源在於教師學科素養和職業素養與新課程提出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不能很好地匹配,具體表現在1)知識觀和能力關係的理解,2)語法觀和語法教學觀,3)英語水平,4)語言學素養,5)語法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把握。
  • 英語語法教學:在語法教學中用此教學手段,突破難點,輕鬆學會
    英語語法教學手段有很多,但今日與大家分享:英語語法教學:在語法教學中用此教學手段,難點突破,輕鬆易懂。使用歌謠來學習英語語法對各個年齡段的學習者都很有用。歌謠除了可以用來學習詞彙,還可以用來學習語法,在課堂上使用它很有趣教學效果也很顯著。
  • 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語法教學?
    英語語法是英語學習的必修內容。
  • 信息技術助力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思維型課堂——過去分詞作狀語為例
    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助力課堂,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多角度地使用信息技術助力英語課堂教學,創造新型的思維課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版)》要求語法教學要結合交際語境,將語言的結構形式、詞句意義和交際功能結合在一起來進行教學。而傳統語法教學課堂多以教師講解語法規則為主,結合具體語境的語法教學相對缺乏,容易導致學生死記硬背條文,不能靈活運用。比如,過度講解語法規則,忽視了語法在語境中的運用;通過語法翻譯的方法,忽視了思維情境;過多地注重機械訓練,忽視語言的交際功能。
  • 【南湖實驗中學】我校英語團隊「支架式教學」理念下的課堂展示為長春市初中英語學科集體備課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2月21日下午1時,由長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學研究室主辦的「長春市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下學期英語學科集體備課」活動在長春南湖實驗中學體育館舉行。長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學研究室英語教研員楊爽老師、各區教育教學研究室英語教研員及長春市八年級英語教師等近50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集體備課活動的主題是「基於支架式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探索」。
  • 評論:大學要改變注入式教學模式
    注入式教學模式就是滿堂灌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教學在知識為本教學觀指導下,多採用注入式教學模式,在教學目標上重知識傳授而忽視創新能力培養,在教與學的關係上將教師的權威絕對化,而將學生視為接受的存貯器。因此,轉變注入式教學模式,積極探索並實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啟發式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著名大學都十分重視啟發式教學 在國際上,著名大學都十分重視啟發式教學,強調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比如:美國哈佛大學在教學中所實施的研討會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思維、人格、智慧三個層面均得到了發展。
  • 轉變教學方式,提升關鍵能力
    陳安然,這名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入職上海復興高級中學不滿一學期的高一新教師,日前第一次登上了學校攜手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七寶中學、建平中學、南洋模範中學和延安中學共同舉辦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提升學生關鍵能力」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公共課的講臺,在向記者總結得失後,她如此感觸。當前,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新路徑在哪裡?
  • 活力互動英語語言培訓 零基礎怎麼學好英語
    活力互動英語語言培訓怎麼樣?零基礎學英語好學嗎?如今網絡發展迅速已經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領域也不例外。許多家長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從小培養孩子的英語水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英語語言的培養也尤為重要,英語是一門語言,無論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上處處都用得到。那麼活力互動英語語言培訓零基礎怎麼學呢?
  • 轉變理念,英語課程與教學的新認識與新思考
    張教授強調,英語教學應該是思維導向的,教師們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能夠在英語閱讀過程中,獲得提取信息、建構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閱讀的意義;能夠在分析、理解文本邏輯關係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嚴謹性和邏輯性。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還應該能夠獲得文化意識的成長。
  • 對英語語法任務型教學的理解
    一、語法:不知不覺愛上你在語言學理論中,對語法有一個非常深刻的論述:語法是研究語用學的方法,「用」是學習語法的基礎。我的學生時代仍然充滿了機械性的無聊「填鴨式教學」,我深受傳統語法教學機械性呆滯的折磨。
  • 【英語教學】教學經驗:語法教學中如何創設恰當的語境?
    然而,在目前的英語語法教學中,很多教師只在句子層面講解和分析語法規則,設計的作業以及開展的活動也未關注到適當的語境對學生語法內容的學習以及語法運用能力培養的作用。本文借用三個教學片斷,探討授課教師在語法教學語境創設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對策,以期能在英語教師開展語法教學和創設適宜的語境方面起到可借鑑作用。在語法教學內容呈現環節,教師要通過創設連貫、完整的語境幫助學生初步感知語法內容的形式和意義,為學生後期進一步理解和初步使用該語法規則並培養語法運用能力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