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驟降,很多人會感覺乍冷,特別是一些本就冷手冷腳的女性而言,所以一般來說,女性更易怕冷,甚至出現畏寒症。中醫認為,女性的體質本為陰性,陽氣不如男性充足,氣血也不及男性旺,臟腑的功能一般偏弱,因此易受寒邪侵犯,即容易出現怕冷的情況。而從營養學、生理學和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看,女性畏寒的原因主要有3項,10個女性至少有一個會犯上。
鐵和甲狀腺素不足
缺鐵和甲狀腺素分泌不足,引致怕冷。美國營養學家試驗顯示,難以忍受寒冷的人,血液中的鐵元素含量不充足,血中的甲狀腺素也低。經期也會導致鐵質損失,營養學家指女性每日應攝入18毫克鐵,但大多數女性未達標因此怕冷。甲狀腺素有「生熱」的作用,使人體的基礎代謝增高,皮膚血液循環加快熱感增加。當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時,產熱少,所以怕冷。
女性雌激素含量高
現代醫學認為女性體內雌激素的含量高體內的熱量易轉化成脂肪儲存在皮下。新陳代謝卻較男性低,當熱量合成大於分解,熱量釋放較少。
少運動血液循環不良
運動量不足,易造成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全身發冷。特別是手、足等末梢部位更明顯覺冷。
除了上述原因,身體怕冷也多是在生活習慣中轉化而成,多加留意平日生活小節,進食容易暖身的食物,可有助袪寒及溫暖身體。從中醫的角度看,紅色食物有助溫補氣血,加強身體禦寒的能力。紅色食物為火,入心,補氣血,有助促進血液循環。
10大紅色食物 溫補氣血加強身體禦寒
紅棗:紅棗性味甘溫,能補氣、活血及養血,《本草綱目》:「紅棗安中養脾氣…補腎健腦」
枸杞:杞子性味甘平,有補肝腎,明目養血的功效。
辣椒:辣椒性味辛熱有溫中寒、祛風行血、健消食之效。
紅豆:紅豆有豐富的鐵質,使人氣色紅潤,也可補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化體力增強抵抗力。
紅薯:紅薯性味甘平,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腸胃及通便秘的功效。
紅蘿蔔:紅蘿蔔性味甘平,兼有健脾化滯養肝明目的功效
番茄:番茄有止渴、解毒的功效,維他命C及茄紅素豐富,兩者均是抗氧化劑,預防血管老化。
紅石榴:紅石榴可生津止渴,有極豐富的抗氧化物,助抗炎、護心臟,降血脂和血糖的功效。
牛肉:牛肉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的作用,主脾胃虛弱及氣血不足。
羊肉:羊肉可益氣補虛,溫中暖下。
在冬天進食紅色食物有益於行氣活血時,也要注意「養陰」,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等,以達至陰陽平衡。此外大部分溫暖脾胃的食物也有助身體保暖,如淮山、慄子、桂圓、生蠔等,都有助於促進氣血循環,讓你不易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