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持續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城鎮中低收入居民和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了解到,其中,自公租房建設、棚戶區改造先後實施以來,已讓140餘萬住房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88萬棚戶區群眾居住條件得到改善。
民安華福首批租戶全部續租
9月19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來到了位於九龍坡區華巖片區的民安華福小區。作為全市較早投入使用的公租房項目,民安華福於2012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共有5個組團54幢樓19730套房屋,全部為高層電梯住宅。
民安華福房屋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目前小區入住了18688戶、約4萬餘人。在這些居民當中,不少都是租期滿後再次續租的,整體續租率超過90%。其中,2012年第一次搖號的首批租戶,更是全部進行了續租。
「住在這裡特別的滿意。」今年70歲的謝紅陽和丈夫在2014年共同申請來此居住,如今也已經續租。她笑著說,打算繼續在這裡租房住,是因為這裡的環境很好,小區的工作人員對大家都很關心,有時候遇見房管員,他們都會熱情的和自己打招呼,詢問居住是否滿意。「讓我們感覺很溫暖、很溫馨。」
謝紅陽是一位工廠退休職工,在搬到民安華福之前,她和老伴兒一直住在九龍坡石坪橋。「當時孩子也是一家三口,我們五口人住在一室一廳的房子裡,客廳都要搭張床。」謝紅陽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那時居住條件並不好,也沒有電梯,自己的腿有輕微殘疾,上下樓也不方便。後來,在外打工的她得知可以申請公租房後,了解到公租房小區環境好、設施全,便和丈夫決定申請居住。
「這裡生活很方便,有電梯,下樓就有超市、菜市場。」謝紅陽說,整個小區裡有很多小公園,她可以跟鄰居們一起散步遊玩。而且附近也有很多公交線路,在出行上也沒有問題,孩子們每個月也會過來看望他們幾次。「我聽說以後還要繼續提升居住環境,這就更好了。」
140餘萬住房困難對象圓安居夢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局了解到,市級公租房項目按照「均衡布局、適於就業、配套完善、環境宜居」的原則,在主城區規劃布局21個大型聚居區,每個公租房小區規劃居住人口5—10萬人,約佔所在聚居區規劃居住人口的1/4。
為了方便租戶日常生活需求,公租房小區成立房管中心負責房屋住用監管,物業企業負責物業服務,社區居委會、警務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等負責公共服務。同時,通過推行就業創業促進計劃,促進了8萬餘人就業。推動對獨居老人、重點關注人群實行臺帳式動態管理,為7000多名70歲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檔案。
目前,重慶已有50.97萬戶家庭住進了公租房小區,140餘萬住房困難對象圓了安居夢。下一步,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局將推進智能物業小區創建,試點並逐步推開「人臉識別」等智能化、大數據分析監管,以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推動公租房公共應用系統、智慧小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搬離棚戶區 開窗就能見河
公租房建設讓住房困難家庭住有所居,棚戶區改造則讓老房住戶住得更加舒適、安全。
今年66歲的傅鍾毅是電機廠的一位退休職工,以前一直居住在九龍坡區半山一村的電機廠家屬區裡。「那個房子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我在九十年代初搬了進去,住在1樓。」傅鍾毅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當時居住的房屋很小,房型結構也不好,不僅幾家人要共用廚房和衛生間,而且家裡面時常都出現地面潮溼、天花板漏水的情況。
2015年,電機廠家屬區將要實施棚戶區改造,傅鍾毅也在2016年搬入了華玉家園小區的還建房。住進了高層電梯房,傅鍾毅感慨萬千:「棚戶區改造政策真的非常好,現在的新房子讓我們住起也舒心、安心。」
傅鍾毅介紹,如今居住在這裡,不僅寬敞明亮,而且小區每天都有物管人員巡邏,還有運動場、幼兒園,附近也有中小學校。本月24日,小區對面的臨時農貿市場也會搬入小區,以後買菜也更加方便。
「我站到陽臺窗口,外面也是一片明朗,開窗朝下看,就能看見跳蹬河。」傅鍾毅笑言,自己就好像住的是「河景房」一樣,感覺十分愜意。
88萬棚戶區居民居住條件改善
據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重慶市內廠礦和企業眾多。由於房屋建造工藝、使用年限長、維護不善等原因,城區內老舊房屋較多,安全隱患較為突出,存在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環境髒亂差等問題,形成了部分棚戶區。
為此,重慶實施了2013-2017年和2018-2020兩輪棚戶區改造,採取成片拆除和修繕加固及改擴建類等方式,對城鎮範圍內危舊房屋集中、安全隱患突出、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健全的區域,尤其是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實施改造,對棚戶區內的歷史文化建築進行保護。
通過不斷健全完善工作協作機制,出臺城市棚戶區改造、國有企業棚戶區改造等配套政策,科學制定專項改造規劃,多渠道籌措棚改資金,依法依規實施棚戶區房屋徵收補償和群眾安置工作,及時有效地改善了棚戶區群眾的居住條件,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也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配套,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質。
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棚戶區改造3116萬平方米、25萬戶,直接惠及群眾約88萬人。目前,重慶正全力推進2018-2020年棚戶區改造項目實施,持續改善棚戶區群眾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更好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