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2009年4月
南京市是全國最早恢復和重建教育督導制度的城市之一,自1984年成立教育視導室(後增設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以來,始終將普通中小學校督導工作作為根本任務。1991年制定了《南京市普通中學學校工作評估試行方案》和《南京市普通小學學校工作評估試行方案》。199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頒發了《南京市教育督導暫行規定》,更規範了中小學校綜合督導和專項督導工作。2003年,南京市教育局作出了「腳踏實地抓管理,凝神聚力抓質量」的決定,本著了解和總結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情況和經驗,進一步完善學校的教學過程管理,持續提升我市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在有關領導的率領下,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專兼職督學和教研員共同對我市的一批國家級示範高中,進行了以教學管理為中心的專項督導工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督導準備
為做好教學管理工作專項督導,我們嚴格按督導規程做好督導工作。一是組織隊伍。由於督導任務重,時間緊,涉及面廣,每次督導我們都有二位局級領導分別擔任正副組長,並聘請了對中學教育教學工作有著豐富經驗的有關專家參加。同時,明確了撰寫報告的人選;二是統一思想。為做好督導工作,在每次進駐學校前,督導組成員都召開專題會議,統一思想,明確內容,細化分工;三是材料與工具準備。為了更多地了解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情況,我們根據不同的學校設計了不同的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及訪談提綱;四是下發通知。為體現教育督導工作的規範性,每次督導通知書都以市局辦公室名義下發,並向被督學校明確督導的內容、程序,及提供的有關材料;五是督導動員。為做好督導工作,市局的有關領導或部門領導在每次督導前,都在被督導學校有關領導參加的一定範圍內進行督導動員,以使學校更進一步明晰督導要求;六是學校自評。被督導學校都能根據督導內容,系統梳理、精心準備自評報告,及有關臺帳;七是重視「二會」。在督導中,我們十分重視督導中的校長匯報會和督導情況反饋會,除了要求被督導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參加外,還邀請了同類學校的校長與教學副校長參加,達到了兄弟學校間取長補短目的。
二、督導實施
學校教學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管理內容、管理範圍和管理層面都是多方面的。為了抓住其本質,我們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督導。
1、突出學校規劃
近些年來,我市雖然許多校長的專業精神和專業水準有了很大的提高,辦學的自主性也大大激發出來了。但是,我們發現,有的學校雖然制定了規劃,但缺少可行性,發於文本、止於會議;有的學校在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時,一任領導,一套思路,既不瞻前,也不顧後,「前任的事我不管,後任的事我不煩」,規劃缺少嚴肅性和執行的連貫性;也有極少數學校疏於發展規劃的制定,學校師生員工缺少共同的願景,不清楚學校將要走向何方。為此,在專項督導中,我們首先解讀學校的發展規劃,並且重點督導其是否將學校的先進辦學理念轉化成可操作的管理行為,直至分解為學校教學工作各學年的目標任務,明確到具體崗位與個人。
2、強化規範管理
教學中的精細化管理的真諦就是將大量的、反覆出現的日常教學事務,按其各自內在規律制定出必須遵循的規定和規則,使之成為相對穩定的工作準則和行為規範,保證正常的教學管理工作秩序。為此,我們在專項督導中,強化學校是否建立了有效的聽課、評課制度,並建議學校教學管理人員應該「常聽課、會評課」,做到「進得了課堂、講得出名堂」。強化是否建立了校本的課程建設制度,即學校是否具有校本課程管理制度與組織機構,是否制定了《校本課程規劃方案》、《校本課程管理細則》、《校本課程評價指南》等規章,是否選擇了比較成熟的校本課程進行規範化建設,編制《課程說明》、《課程方案》和《課程綱要》。強化教研組和備課組在學校科研性與實踐性中發揮作用的建設。教研組和備課組是否以制度為保障,規範教研活動,教研組和備課組是否以活動為載體,拓展教研資源,教研組與備課組是否以課題為抓手,提升教研品位。
3、注重課堂教學
課程改革重在課堂,難在課程,關鍵在教師。對於教師而言,必須深入研究備課、上課、作業、輔導和考試等教學基本環節的內容,並把握其中蘊涵的規律;必須確立起「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質量觀和「師生互動、平等對話,關注過程」的教學觀,從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我們在專項督導中,強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注重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是否關注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達成度。強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既重視「講」的設計,又注重學生「學」的組織;既重視學科知識的傳授,又注重學科能力和素養的培育;既重視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又注重學生參與實踐的指導;既注重絕大多數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又關注極少數「學困生」,使他們在整體優異的團隊中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強化教師是否能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做好課堂教學效果的反饋(診斷)――矯正(補償)――改進(優化)過程。
4、提升發展後勁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本,也是學校文化內涵和後續發展的主要力量。為此,在專項督導中,我們強化學校是否注意全面統籌,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並提出學校應將校本培訓依據對象的不同分為不同的內容,做到以青年教師為主體,開展有效教學研究,促進其「站穩講臺」;以中年教師為主體,開展創新教學研究,打造「魅力講臺」;以資深教師為主體,開展教學風格研究,構建「品牌講臺」,從而以梯度方式,促進教師的整體發展。強化學校是否注重拓寬視野,著力完善教師智力結構。並提出學校要為教師要從單一智力結構向綜合結構發展提供平臺,使教師具有多種業務知識、多種職業情感、多種教學技能的智力結構模式。強化學校是否做到分層激勵,謀劃培優推優工作。即:要為青年教師制定「量身定做」規劃,爭取在較短時間內湧現出一批優秀青年教師。要花大力氣培養名師,學校要將「名師培養工程」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立足讓名師在課堂中成長、在教研中提升、在教改中成名。強化對教師是否做到體貼關愛,創設和諧環境,增強教師的凝聚力,提高教師的向心力。
三、督導反饋
通過「聽、看、查、問、談」等多個環節的信息採集、信息分析、信息歸納和信息整理,本著「成績講足、問題講準,建議講明」的原則,在學校的一定範圍內,進行書面督導反饋,同時,市教育局的一位局領導在每次反饋後都作講話,要求學校重視反饋報告,抓好整改落實,保障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教學管理工作專項督導實施三年來,不僅對被督導的學校,是一個很好的促進,提升了他們的整體辦學水平,呈現了本科上線人數、提前錄取人數均逐年遞增,並有一大批學生直接進入了世界一流大學學習。與此同時,還影響了許多學校,有的學校主動邀請督學去學校「會診」、指導,學校的態度也由「厭煩」變為了「喜歡」。教學管理的督導,為全面提升我市的教育教學質量與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開展教學管理專項督導的實踐,完全符合教育督導回歸教育的本質要求,不僅對我市教育管理工作是一次有力的推動和促進,而且對我市學校「督學」工作的發展也是一次很好的嘗試,這對深化和提高我市教育督導工作的質量與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