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朱慧卿作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著眼於建立全面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督導體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教育督導作為國家基本的教育制度,對推動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舉足輕重、不可替代。因此構建具有新時代特徵的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是時代的召喚,是督導戰線深化改革創新的期待,更是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督導治理體系,提升教育督導治理能力的努力方向。
自教育督導條例頒布以來,構建起的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督導體系,為推動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維護教育改革穩定大局提供了保障。各級各類督學隊伍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也必須看到,還存在許多需要通過改革創新完善的體制機制問題。在教育督導實踐中,督學隊伍能力素質成為影響教育督導質量水平的瓶頸:方向迷茫,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者有之;因循守舊,單憑個人經驗開展督導者有之;手段單一,走過場的形式主義者有之。種種表現,不一而足,其共同特徵是理論根基弱化、技術本領恐慌,對教育問題誤判,指導乏力,直接影響教育督導的水平和質量。
因此,各級地方政府和教育督導機構,要按照《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要求,構建起「擇優選聘、提升能力、嚴格管理」的工作流程,進一步深化督學隊伍聘用和管理改革,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廉潔高效、專兼結合」的督學隊伍。特別要做好頂層設計,實施督學隊伍能力培訓提升工程,創新培訓手段方式,分層分類分崗施訓,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為導向,建構完整的培訓內容體系,強化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督學履職盡責能力。
情感認同,強化教育價值塑造。我國的各級各類教育,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價值取向,聚焦「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的首要問題,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
因此,各級各類督學,要不斷增強理論武裝,錘鍊辯證理性思維,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教育宗旨和規律,緊跟教育發展的時代步伐,把對社會主義教育價值取向的情感認同轉化為有效的督導行動。以黨的教育方針、新的教育理念、現代教育管理思想,嚴格督促政府履職,嚴格規範學校辦學,科學監測教育質量,用教育的高質量顯現教育督導的高質量。
能力培養,夯實督與導的根基。強化督學的能力培訓提升,是當前督學隊伍能力建設的首要事項。按照《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要求,「完善督學培訓機制」「開展督學專業化培訓」。
首先要善於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教育督導指導服務的邏輯起點。只有發現各種真問題,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才有切入點。廣大督學要加強理論修養,強化實踐鍛鍊,養成批判性思維,以紮實的理論水平和專業水準,精準發現問題。
其次要有效指導。既督又導,督學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與實踐經驗有機融合是關鍵,因此,要通過培訓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飛躍。對問題性質,要明確指出其違背了哪些法律法規和文件的哪條規定與要求,督促被查單位問題整改、責任追究,把教育督導作為依法治教的重要環節。
再次要掌握工具、範式。教育督導條例及多項規章制度,規範了教育督導工作目的、內容、程序與方法。隨著教育新形勢的發展,守正出新,與時俱進,現代化評估手段使用和程序方法的轉變助力督導效果最大化。因此,各級各類督學,要加強督導相關文件規章制度和現代化督導評估工具的培訓學習,發揮「教育督導+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網絡督導評價平臺的作用,確保督導實施流程嚴謹,創新手段,力戒形式主義,實現教育督導的規範化、制度化。
手段創新,促使教育家型督學專家脫穎而出。教育督導是依法依規開展的教育評價活動,要按照教育評價人才成長規律,創新培訓手段,使各級各類督學成為教育家型督學專家。
要處理好培訓與研究的關係。《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要求「加強教育督導研究」,豐富教育督導理論體系,要把培訓與研究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從督導研究要培訓的含金量,把研究的最新成果,應用到培訓中;另一方面,開展廣泛的培訓活動,擴大督學參加培訓的覆蓋面,實現研究成果有效轉換。
同時要探索督學職業化,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置教育督導專業,實現督學職前職後培養培訓一體化。要設立培訓基地,開展境內外高端培訓,強化培訓考核,推行持證上崗。在培訓中,移植專家型教師培訓的可行做法,定期安排督學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開展跟班實踐、頂崗研修,深入行政部門、社區、學校、課堂,讓各級各類督學更接地氣,增強對教育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感性和理性認識,提升督學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只有各級各類督學政治素養和能力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才能真正建立與實現。
(作者為國家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