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別稱為并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山西省的省會,瀕臨汾河,三面環山,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是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北方著名的軍事,文化重鎮,是世界聞名的晉商都會。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每座城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數的古建築泯滅在歷史的煙塵中。
之前走訪過位於太原陽曲縣泥屯鎮北部的歸朝村,這是一個有著300年歷史的古村。該村保留較多傳統文化遺址,如城子頭地區新石器時代、夏代、戰國文化遺址,未經開發的明清民國民居建築、杜娘娘堂、白龍廟老爺殿等均為未開發原生態景點。
沿村中的大街一直向東北走,不多時便會來到一處民國時期的古建築-王氏民居。整座民居坐北朝南,為二進院落,早前有氣勢恢宏的大門,但因人為毀壞而拆除。現存有前廳、過廳、後廳和廂房等。
從二門進來,迎面會看到一方精美的照壁。照壁的建造級別體現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志向追求,雄厚的財力可以讓磚雕匠師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從而創造出大量的精美照壁。從照壁出現,照壁中祥雲、瑞禽瑞獸等都佔重要地位,象徵安康富貴與恩澤四方。還有就是福壽圖案,如三星慶壽、松鶴延年、福祿雙喜等等。
而王氏故居的照壁則大不相同,照壁中的圖案為葡萄。整個照壁由兩組四棵葡萄樹扭曲蜿蜒而上,枝條樹葉中一嘟嚕一嘟嚕的葡萄鑲嵌其間,象徵著王家期盼多子多福、兒孫滿堂。因此照壁,王氏民居也被稱之為「葡萄院」。
這個既不種葡萄也不賣葡萄的「葡萄院」,從左側院門進入,廳堂均為硬山頂前出廊有簷,石砌臺階。隨處可見精美的木雕、磚雕,前簷、前牆具有匾額門楣。題材多樣,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別有一番風味在其中。後院則早已無人居住,門窗早已破損,房間內擺放著雜物,幾個大甕和一個木柜子。
院內只住著一位不願進城的老太太,如有遊客到來,會熱情為你講解這座宅院的一點一滴。雖然此處已被列為保護單位,但卻沒有實質性的保護措施。曾經有人想花十萬將門前的照壁買走,但是主人不忍心。但是按照目前情況發展,或許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當院落無人居住,也就牆倒屋塌了。
像歸朝村葡萄園這樣的古建築在山西還有很多,但多數都沒有很好的保護起來,岌岌可危。人們對於古建文物保護意識和重視程度還不夠,還有就是古建保護專業人才的匱乏,也是古建保護的一大瓶頸。這樣發展下去再過上三十年,對於古建技術全部失傳,屆時保護文物只不過一句空話而已。
那麼,在你身邊有沒有深具歷史文化內涵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是否還保存完好?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