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一座百年大院,院內照壁值10萬元,精美絕倫,豪華大氣

2020-12-20 古村遊

太原,別稱為并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山西省的省會,瀕臨汾河,三面環山,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是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北方著名的軍事,文化重鎮,是世界聞名的晉商都會。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每座城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數的古建築泯滅在歷史的煙塵中。

之前走訪過位於太原陽曲縣泥屯鎮北部的歸朝村,這是一個有著300年歷史的古村。該村保留較多傳統文化遺址,如城子頭地區新石器時代、夏代、戰國文化遺址,未經開發的明清民國民居建築、杜娘娘堂、白龍廟老爺殿等均為未開發原生態景點。

沿村中的大街一直向東北走,不多時便會來到一處民國時期的古建築-王氏民居。整座民居坐北朝南,為二進院落,早前有氣勢恢宏的大門,但因人為毀壞而拆除。現存有前廳、過廳、後廳和廂房等。

從二門進來,迎面會看到一方精美的照壁。照壁的建造級別體現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志向追求,雄厚的財力可以讓磚雕匠師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從而創造出大量的精美照壁。從照壁出現,照壁中祥雲、瑞禽瑞獸等都佔重要地位,象徵安康富貴與恩澤四方。還有就是福壽圖案,如三星慶壽、松鶴延年、福祿雙喜等等。

而王氏故居的照壁則大不相同,照壁中的圖案為葡萄。整個照壁由兩組四棵葡萄樹扭曲蜿蜒而上,枝條樹葉中一嘟嚕一嘟嚕的葡萄鑲嵌其間,象徵著王家期盼多子多福、兒孫滿堂。因此照壁,王氏民居也被稱之為「葡萄院」。

這個既不種葡萄也不賣葡萄的「葡萄院」,從左側院門進入,廳堂均為硬山頂前出廊有簷,石砌臺階。隨處可見精美的木雕、磚雕,前簷、前牆具有匾額門楣。題材多樣,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別有一番風味在其中。後院則早已無人居住,門窗早已破損,房間內擺放著雜物,幾個大甕和一個木柜子。

院內只住著一位不願進城的老太太,如有遊客到來,會熱情為你講解這座宅院的一點一滴。雖然此處已被列為保護單位,但卻沒有實質性的保護措施。曾經有人想花十萬將門前的照壁買走,但是主人不忍心。但是按照目前情況發展,或許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當院落無人居住,也就牆倒屋塌了。

像歸朝村葡萄園這樣的古建築在山西還有很多,但多數都沒有很好的保護起來,岌岌可危。人們對於古建文物保護意識和重視程度還不夠,還有就是古建保護專業人才的匱乏,也是古建保護的一大瓶頸。這樣發展下去再過上三十年,對於古建技術全部失傳,屆時保護文物只不過一句空話而已。

那麼,在你身邊有沒有深具歷史文化內涵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是否還保存完好?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山西150年前的狀元府,荒草叢生,殘破不堪,但木雕精美絕倫
    曾經數次到山西旅行,走過太原、大同、晉城、晉中等城市,每一座城市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全國70%的的古建築都在山西,這是了不起的數字。但是有些地方對於古建的保護並不是很好,實在是令人心疼可惜。在山西一處村子裡發現一處晚清時期武狀元的宅院-居家大院。整個大院富麗堂皇,建築精美,建設做工和用料都十分考究的高標準房屋。
  • [旅途]觸摸常家大院的歷史
    那日,我到了太原,當地有句話叫「常家一個院,喬家兩條街」,就是說常家大院內的一個院就可以比得上兩個喬家大院的大小。於是我用半天時間走完了常家大院。曠野中的方城遠遠看去,在寒風中的曠野裡凸顯著一座方城,四周城牆高聳,城門樓挺拔入雲,咄咄逼人,這就是常家大院。讓遊人還未進入方城,就已感受到它的厚重、威嚴與富足。大院前是一個廣場和停車場,旁邊有個旅館,因離太原市很近,很少有人住宿。廣場周圍有不少攤位,賣的主要是些仿古董,也有手工布鞋和工藝飾品。
  • 【視頻】喬家大院:晉商人去庭院在
    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6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是一座全封閉城堡式建築體。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悠久的歷史風貌、典雅的建築風格、精湛的雕刻藝術、純樸的民俗民風。各個院落影壁照壁一應俱全,飛簷鬥拱高聳,雕梁畫棟,結構精巧。磚雕鏤刻精美絕倫,木雕彩畫工藝一流,更有那深刻的寓意富含其中。有琴棋書畫,筆墨紙硯,富貴牡丹,飛禽走獸,形象鮮活,且都有其民俗寓意。
  • 為什麼說耿彥波成就了現在的王家大院?
    一九九五年三月,時任靈石縣委副書記、縣長的耿彥波,前前後後拆資三千餘萬元開始修繕王家大院。靈石縣資源匱乏,要想經濟騰飛,必須另尋他路。耿彥波作為一縣之長,必須帶靈石的百姓找到一條生路。王家大院的衰落也確實觸動了耿彥波的心。每次他走在破落的古鎮裡,看著眼前逢雨必漏的歷史文化遺產心裡也不是滋味。
  • 何家大院濃縮海口百年歷史
    何家大院大門 通往二樓的樓梯少有人踏足,落滿了樹葉   一座百年老宅,一段傳奇歷史。清朝光緒年間,何家大院這座豪華的私人宅院落成,此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這裡上演了主人何達啟以及幾代後人的傳奇故事。   推開何家大院兩扇厚重的鐵門,眼前依稀浮現當年中門敞開紅毯鋪路的場景。這是上世紀初何家迎接貴客必有的豪華排場。這座曾經的「海口第一豪宅」,在上百年的時光裡,濃縮了海口一百多年的歷史,殘垣斷壁中,一磚一瓦仿佛都在訴說著過往。
  • 文化滋養的三晉大地之靈石王家大院
    靜升王家乃太原王氏之後裔,其始祖早年從太原遷至本縣溝營村後,於元仁宗皇慶年間(1312)復遷靜升村。王實初為佃農,兼營豆腐,爾後人丁漸旺,以商賈起家,耕讀入仕,門庭漸顯。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大小院落不下千座,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
  • 建水謝家大院——掀起你的蓋頭來
    一直以來,想走近謝家大院。但每次去,除了威嚴的深宅大門敞開著,院內的百年木蘭樹撐開枝丫兀立著,就只有綠植掩映小巷道的幽僻,古宅院牆的牢實寬厚,內宅老屋的木門緊閉,寂如荒郊僻野、深不可測、茂盛野芨藤蔓爬滿井壁的古老絞車井,以及聞人聲不見其蹤影的詭異。於是,在這座估計有上百年歷史的深宅大院面前,一次次地望而止步,又一次次地失意而返。
  • 西安高家大院,一座歷經400餘年盛衰興廢的古宅,冷門到少有人知
    前幾天,筆者與朋友一行幾人來到了歷史文化古城西安,這座有著十三朝建都史的城市確實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異常寶貴的文化遺產,有像西安城牆、兵馬俑、秦始皇陵這樣聞名世界歷史遺蹟,也有像西安高家大院這樣更接地氣的古民居建築院落。西安高家大院有兩座,今天分享的是位於回民街裡的高家大院,一個相對冷門低調的景點。
  • 天涯熱風:尋訪海口百年華僑大宅「何家大院」
    天涯熱風:尋訪海口百年華僑大宅「何家大院」   中新社海口10月17日電 題:尋訪海口百年華僑大宅「何家大院」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今年76歲的何子健走進位於海口市義興后街67號祖宅「何家大院」,眼前依稀浮現中門敞開紅毯鋪路的場景。
  • 中國古典建築中的照壁藝術
    新華社發   照壁,亦稱作影壁、影牆、照牆,是古代寺廟、宮殿、官府衙門和深宅大院前的一種建築,即門外正對大門以作屏障的牆壁,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就描寫了「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照壁的功用是作為建築組群前面的屏障,以別內外,並增加威嚴和肅靜的氣氛,有裝飾的意義。照壁往往把宮殿、王府或寺廟大門前圍成一個廣場或庭院,給人們有個迴旋的餘地,因此,成為人們進大門之前的停歇和活動場所。
  • 祁縣不只有喬家大院,這兩個大院一個稱半城,一個和喬氏齊名
    看過電視劇《喬家大院》和《大紅燈籠高高掛》於是對祁縣的喬家大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祁縣除了喬家大院這裡還有另外兩處大院,每一個都有數百年的歷史。該院為五進式穿堂院(在古時進的數目決定了房子面積的大小,而越多越能體現門第大戶的尊貴大氣)。與其他大院相比顯得十分的特殊,在我國這種布局的院落也是十分的少有。而院內還有分為八個大院,和十九個的小院,房屋多達二百四十多間。
  • 【邯鄲民居】峰峰礦區大社何家大院——大院布局
    據老人講,從光緒中期該大院形成規模,到民國的百餘年間,土匪強盜、散兵遊明曾多次來襲,但都沒有得手。最危險的一次是民國年間,一股從東北敗潰下來的奉系雜牌軍來搶劫,雙方激戰一天一夜,何家除了幾個人受傷外,大院也未被攻下。事後,何家大院光吃剩的雞蛋殼就拾出兩大糞筐,可見其院內人數之多,防禦設施之完善。
  • 馬家大院、福林堂、王熾舊居...這些昆明老宅老街,現在怎麼樣了?
    王熾舊居在昆明文廟直街103號院內, 始建於民國時期,二進三院的王熾故居保存完好。同晚清其他昆明"一顆印"民居一般,此建築土木結構,硬山瓦頂;簡單樸素,規模適中。王熾作為一代"錢王",曾被英國《泰晤士報》排為世界第四富豪,他卻富而不奢,不用錢財來自我享受,而是富而行仁,把錢財用於國家及百姓。
  • 尋味騰衝:藏在這些百年老宅裡的美食,你一定不能錯過
    「極邊第一城」的騰越大地上坐落著一座座跨越悠長時間的老建築一梁一柱、一椽一簷勾畫著騰衝歷史文化的靈魂記錄著無數時代匠人的智慧與心血騰衝幹百年的老建筑西董大院歷經百年,現已發展成以翡翠開採、加工、經營為主,集騰衝特色美食、古村落保護、西董商旅文化開發為一體的百年老店,成為新一代的翡翠大王。— 推薦理由 —不收門票,可以免費參觀,了解董家的歷史,以及他們在抗戰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騰衝歷史文化。
  • 海南周刊|文昌鋪前百年林家大院:中西合璧 古韻猶存
    春日的早上,來到文昌市鋪前鎮美蘭村,穿過一條幽靜的椰林小道,看到一座造型別致的圍屋。引路的村民說,這裡就是名聲在外的林家大院了。得到屋主人的應允,走進院子,眼前所見,猶如一個藝術殿堂,且頗為氣派,讓人嘆為觀止。圍廊之內,是一個靜謐的生活空間,百年前設計的大門仍然開合自如,當年栽下的果樹仍在開花結果。
  • 王家大院中的「三雕藝術」
    目前已有10萬王氏宗親關注加入王氏宗族人 如果不是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熱播,我敢說,與喬家大院相距只有60公裡的王家大院的知名度絕對不會低於喬家大院。
  • 一座大院一座城,一座莊園一個家!十一來王家大院,共度國慶!
    周邊牆院緊圍,四門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其或隱或現,多種多樣的門戶,給人以院內有院,門裡套門的迷宮式感覺。現在,高家崖各院廳堂及居室內,依照「尊卑分等,貴賤分級,上下有序,長幼有倫,內外有別」的封建禮制格局,將靜升王氏家族歷代流傳下來的大量家什物品已分門別類地陳列於其中,基本上恢復了王家當年的歷史風貌。
  • 山西一座千年古村,百年石獅子都被鐵籠鎖住,村民:無奈之舉
    那些一直被視作「破爛」的東西,忽然間被賦予了價值,值了銀子,一方面刺激了賣,一方面刺激了買。賣是為了換錢,買一半出於愛好,一半是為了升值。買賣都是市場的需求,有需求就會有人鋌而走險。之前,到過山西運城的呂梁山腳下的西莊村。這是一個「因石而生,因石而傳,因石而居,因石而美,因石而興」的千年古村。
  • 今日教師節,一起去太原文廟看看孔老師
    9月10日,寂靜了一個盛夏的校園因為教師節,再一次熱鬧起來跟校園同時熱鬧起來的還有各地的文廟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走進文廟,祈求學業順利>現在的文廟,原是崇善寺的一部分同治年間,一場大火把崇善寺給燒毀了後來,山西巡撫張之洞倡議在被火燒毀的崇善寺舊址上利用未毀的零星建築重建一座文廟從此這對難兄難弟就聯繫在一起
  • 仿韻江南禮致皇家 泰禾用一座大院盡藏神州美景
    泰禾·北京金府大院的造園置景理念,與圓明園頗有異曲同工、心有靈犀之處——信步在泰禾·北京金府大院大美示範區之內,處處盡顯專注於深研中式造園工藝工法的泰禾之極致匠心。  妙境仿韻,不吝心力造江南  中國式造園,能不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