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旅遊資源,山西是北方各省中的優等生。曾經數次到山西旅行,走過太原、大同、晉城、晉中等城市,每一座城市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全國70%的的古建築都在山西,這是了不起的數字。但是有些地方對於古建的保護並不是很好,實在是令人心疼可惜。
在山西一處村子裡發現一處晚清時期武狀元的宅院-居家大院。整個大院富麗堂皇,建築精美,建設做工和用料都十分考究的高標準房屋。門前5米寬的步道,全部用青石鋪就,光是這步道,就能看出主人曾經的身份不凡。
走進門前,可以看到大門兩側的旗杆石和拴馬樁,這是典型官宅的標配。整座大院坐北朝南,但是此處宅院的大門卻有著不同尋常的規格。門樓下方有四根立柱,為三間一啟門。大門上的門釘,也是橫九縱三,兩扇大門共有54顆門釘。在等級森嚴的清朝,這種大門只有王府才能配置。非皇親宗室,是不得使用。主人只是一位被頂替的武狀元,為何敢用上如此高規格的大門,這是為何,還請朋友告知。
走過大門,迎面而來的便是一處磚雕照壁,整個照壁古樸大方,精美絕倫。整座照壁也是三間一啟門,看起來就像是一座仿木木門。磚雕圖案精美,造型豐富,採用雲紋、菱紋和壽紋,寓意為五福捧壽。「掛落」兩側和花格採用如意、牡丹等傳統紋樣進行裝飾,借喻「稱心如意」。正中為八邊形,是古代銅錢的樣式,寓意財源廣進。
一門兩院落,西院落裡,荒草叢生,破損比較嚴重。倒塌的房屋早已和黃土融為一體,被荒草所掩蓋。僅存下來的房屋,木質門窗因缺少後期的保護,呈現出腐朽的黑色。房間內部擺放著舊時的生活用品,但早已覆蓋厚厚的塵土。
東院落似乎經常有人出入,保存的還算完整,但房屋也是破損不堪。瓦片上長滿雜草,貓頭和滴水也是殘缺不全,窗上的玻璃布滿灰塵。但從殘存的構建中,依舊可以看出當初的豪華。整體門框,殘存著舊時的彩繪,風門之上,刻有精美的花卉圖案。設計大方,雕梁畫棟,建造當初這家主人的何等風光。
只見門前拴馬樁,不見當年狀元郎,昔日輝煌已不在,如今殘破顯滄桑,物是人非事事休,百年古宅風中搖。整座府邸石雕照壁,精美絕倫,東西廂房木雕無以倫比,雖然經過歲月洗禮,依然能夠感受到200年前的輝煌。
時間可以埋沒歷史,卻無法抹去痕跡,讓人感慨富不過三代的歷史宿命,昔日王孫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不禁要問武狀元的後世子孫又在何方,只有這殘垣斷壁,荒草萋萋訴說古今多少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