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50年前的狀元府,荒草叢生,殘破不堪,但木雕精美絕倫

2020-12-22 古村遊

說到旅遊資源,山西是北方各省中的優等生。曾經數次到山西旅行,走過太原、大同、晉城、晉中等城市,每一座城市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全國70%的的古建築都在山西,這是了不起的數字。但是有些地方對於古建的保護並不是很好,實在是令人心疼可惜。

在山西一處村子裡發現一處晚清時期武狀元的宅院-居家大院。整個大院富麗堂皇,建築精美,建設做工和用料都十分考究的高標準房屋。門前5米寬的步道,全部用青石鋪就,光是這步道,就能看出主人曾經的身份不凡。

走進門前,可以看到大門兩側的旗杆石和拴馬樁,這是典型官宅的標配。整座大院坐北朝南,但是此處宅院的大門卻有著不同尋常的規格。門樓下方有四根立柱,為三間一啟門。大門上的門釘,也是橫九縱三,兩扇大門共有54顆門釘。在等級森嚴的清朝,這種大門只有王府才能配置。非皇親宗室,是不得使用。主人只是一位被頂替的武狀元,為何敢用上如此高規格的大門,這是為何,還請朋友告知。

走過大門,迎面而來的便是一處磚雕照壁,整個照壁古樸大方,精美絕倫。整座照壁也是三間一啟門,看起來就像是一座仿木木門。磚雕圖案精美,造型豐富,採用雲紋、菱紋和壽紋,寓意為五福捧壽。「掛落」兩側和花格採用如意、牡丹等傳統紋樣進行裝飾,借喻「稱心如意」。正中為八邊形,是古代銅錢的樣式,寓意財源廣進。

一門兩院落,西院落裡,荒草叢生,破損比較嚴重。倒塌的房屋早已和黃土融為一體,被荒草所掩蓋。僅存下來的房屋,木質門窗因缺少後期的保護,呈現出腐朽的黑色。房間內部擺放著舊時的生活用品,但早已覆蓋厚厚的塵土。

東院落似乎經常有人出入,保存的還算完整,但房屋也是破損不堪。瓦片上長滿雜草,貓頭和滴水也是殘缺不全,窗上的玻璃布滿灰塵。但從殘存的構建中,依舊可以看出當初的豪華。整體門框,殘存著舊時的彩繪,風門之上,刻有精美的花卉圖案。設計大方,雕梁畫棟,建造當初這家主人的何等風光。

只見門前拴馬樁,不見當年狀元郎,昔日輝煌已不在,如今殘破顯滄桑,物是人非事事休,百年古宅風中搖。整座府邸石雕照壁,精美絕倫,東西廂房木雕無以倫比,雖然經過歲月洗禮,依然能夠感受到200年前的輝煌。

時間可以埋沒歷史,卻無法抹去痕跡,讓人感慨富不過三代的歷史宿命,昔日王孫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不禁要問武狀元的後世子孫又在何方,只有這殘垣斷壁,荒草萋萋訴說古今多少往事。

相關焦點

  • 山西農村一座晉商大院,荒草叢生,牆倒屋塌,但「三雕」精美絕倫
    這幾處古宅院統稱山西宅院,是漢族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以深厚、富麗著稱。這裡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的意思。長治壺關縣東井嶺鄉崔家莊村內就有一座精緻奢華的晉商豪宅——侯家大院。有這樣一句俗語,形容侯家大院:「壺關縣出南門,崔家莊屋最好。」此處房屋指侯家大院,因其佔地大,樓面高,材料好兼有雕工好。據稱,整座侯家大院佔地整整30多畝。
  • 山西督軍府系列報導之一:東花園裡看木雕
    再有20多天的時間,人們關注的山西督軍府就要正式對外開放了,因為人們對其現在所定的名稱——山西晉商博物院持有異議,而我對其現在所展示的和督軍府毫不相關的晉商文化也不關心,所以,從今天開始,陸續給大家展示一些督軍府的圖片吧。
  • 山西一個600年的古村,有幾十處晉商大院,荒草叢生,主人去哪了
    有人說: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回顧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山西說第二,誰也不敢說第一。在山西,幾乎每一個村莊都有清代或更早的古建築。有古廟,有古戲,再不濟,也有一些清代的院落。
  • 焦慮,是因為你內心荒草叢生
    焦慮,是因為你內心荒草叢生 小巷 又彎又長 沒有門 沒有窗 我拿把舊鑰匙 敲著厚厚的牆-----被荒草長滿了的心也不會堅定,因為這些雜草不但不是你想要的,而且遮擋住了你要想要什麼的欲望。心有所求而不可得,必然發火憤怒、焦慮不安。你的焦慮還源於你幻想的太多,行動太少。
  • 廣西南寧一明朝古祠破損嚴重 祠堂殘破不堪
    廣西南寧一明朝古祠破損嚴重 祠堂殘破不堪) "← →"翻頁 南寧市七星路一巷有一座擁有400多年歷史的明代古建築——宗聖源祠,如今殘敗不堪
  • 西寧明代古城牆荒草叢生 千瘡百孔亟待修繕
    然而在七一路中醫院對面還有一段亟待保護的古城牆——明代西寧衛城城牆,歲月的侵蝕和人為的破壞已經使這段城牆上荒草叢生、千瘡百孔。據介紹,常有孩童點燃城牆上的荒草玩,去年城中文化部門的同志就滅了好幾次火。    西寧古城遺址前還有一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馬公祠,由於年久失修,這處建築群落也地基下沉、牆壁傾斜、裂縫,西廂房的屋脊坍塌。
  • 那些殘破不堪的假面騎士官方皮套 W和劍最嚴重 東大媽膠帶大法好
    假面騎士系列因為涉及到的了很多打戲,所以作為核心的皮套道具,實際上對於官方來說,是一種損耗品,但為了降低拍攝成本,很多時候官方都會一直將皮套用到再也無法修復的地步,才會考慮重新製作這件事,近期就有日本粉絲吐槽了一下那些瞬間讓人看了有必死之心的皮套,這裡也順帶額外多附上幾張殘破不堪的假面騎士官方皮套
  • 淞滬會戰中日本兵的樣子,這些人讓國軍傷亡30萬,使上海殘破不堪
    國民政府相繼投入了150個師和62個旅,共計80多萬人參加了這場會戰。其中不乏嫡系精銳部隊,如中央軍校教導總隊、88師、87師等德械部隊。 【殘垣斷壁】日軍的瘋狂轟炸讓這座東方美麗的國際都市,很多建築都成為了一片廢墟、殘破不堪,這就是日本人殘忍的傑作。我上海居民很多在狂轟濫炸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被迫逃離。
  • 山西臨汾小眾古村推薦:處在深山之中,如今已是殘破不堪
    堯帝在四千多年前就在這塊豐饒的土地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古都(平陽),因此產生了夏朝,成為中國歷史最早的朝代。這裡是美麗富饒的大地,是散落著古樸靜美的古村落,今天就為您介紹其中一座。城南掌村位於汾西縣城南側,全村東臨西面。這個小山村相對封閉,層巒疊嶂,溪谷連綿,層層梯田連綿,山勢曲折。
  • 潮州木雕展:怎樣在一塊木頭上雕刻百餘人物?
    潮州木雕可追溯至唐代。唐昭宗年間,任職廣州的劉恂在編撰《嶺表異錄》中指出,牙雕、木雕及枹木履在當時已呈現出超高的製作水平。至宋代中期,木雕已運用到寺廟等大型建築之中。明代期間潮州木雕的精益程度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雕刻技藝趨於完美。如今存於開元寺的千佛塔,做工精美,造型絕倫。現潮州市博物館館內藏品「仙姬送子」「府樓猴」等圓雕,更給人一種精美絕倫的視覺體驗。
  • 山西會館傳承292年,攜手共創30年——山西會館的前世今生
    山西會館晉公館在太原轉名創辦,不僅傳承了會館「聯絡鄉誼」的功能,還將山西歷史文化、晉商文化、民間風俗、地方特色、餐飲文化融合起來,被譽為「能吃飯的博物館,山西人的會客廳」。建立這樣的會館總是有一定的契機,山西會館創始人高紹軍在清華學習時,看到不少高檔建築都使用了木雕,磚雕等工藝,經過了解,才知道這些雕刻均來自山西民間!
  • 現場|潮州木雕展:怎樣在一塊木頭上雕刻百餘人物?
    唐昭宗年間,任職廣州的劉恂在編撰《嶺表異錄》中指出,牙雕、木雕及枹木履在當時已呈現出超高的製作水平。至宋代中期,木雕已運用到寺廟等大型建築之中。明代期間潮州木雕的精益程度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雕刻技藝趨於完美。如今存於開元寺的千佛塔,做工精美,造型絕倫。現潮州市博物館館內藏品「仙姬送子」「府樓猴」等圓雕,更給人一種精美絕倫的視覺體驗。
  • 《我是唱作人2》:「殘破不堪」的小船,目標卻是星辰大海
    這種節目也就這質量了……在那些惡意評論的人眼中,這檔節目就是幾個「歪瓜裂棗」的水手,駕駛著一艘「殘破不堪」的小船,遇到點風浪就會翻,走不遠的。這艘「破敗不堪」的小船,航向不是前方的海岸,而是星辰大海。經驗老道的船長,指引著方向,永不迷航車澈是《我是唱作人》系列的總導演,入行十幾年來,導演《中國達人秀》收穫了一大批忠實觀眾;導演《蒙面歌王》讓觀眾聽到了演員中不為人知的好聲音;導演《中國有嘻哈》成功讓說唱在中國流行起來。
  • 150年前的殿試真跡!蘇州狀元博物館展出榜眼親筆試卷
    「清朝一甲榜眼黃自元殿試卷「特展昨天在蘇州狀元博物館開展,150年前的黃自元殿試卷與廣大蘇州觀眾見面。
  • 滎陽牛狀元文化遺存計劃修繕,未來,還有幾人知道鞏義牛狀元府?
    古代的狀元身份十分顯赫,一門能出個狀元郎那都是極其光宗耀祖的大事,據統計,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人數為770多人。而我們鞏義牛狀元府的締造者則更是歷史極為罕見的父子文武狀元。牛狀元府依山而建,坐北向南。
  • 山西督軍府系列報導之二:東花園裡的五姑娘院
    前天,一組山西督軍府東花園的木雕作品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從而也增添了我把人們關注的、目前還仍然充滿神秘色彩的督軍府按照由小到大,由次到主的思路寫下去的信心。督軍府全景圖東花園,地處太原市府東街99號,其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規則形狀,由中和齋、閻錫山舊居、東偏院、南院又稱五姑娘院及連接各院的長廊等建築組成,東西寬約95.7米,南北長
  • 我國南方「明清12府」進士、狀元數量排行,蘇州府狀元最多
    從隋唐科舉考試成熟以來,我國共產生了600多位文狀元,目前有籍貫可考的為三百多人,分布在全國各地。當然,狀元和進士的分布並不是平均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下,古代南方各州府進士、狀元數量排行,看古代哪個地方人多、愛讀書。
  • 曾經的財主大院,人去屋空,門樓上有磚雕木雕,很講究
    只見大門外荒草叢生,看不到入院的小路,很明顯,這裡長時間沒人行走了,以至於地上的路都被雜草掩蓋了。幾棵高大的榆樹,剛好很對稱的長在樓門的兩旁,就像是密林中藏著一座茅庵,古樸而幽靜。這種古式的樓門,在以窯洞為主要民居的陝北並不多見。一般來說,一戶人家如果有這樣的門樓,說明這家人是很講究的,光景也是很不錯的。
  • 崖刻古寺狀元府 人文大安好風光
    崖刻古寺狀元府 人文大安好風光 來源: 永川網 2016年09月14日 21:35 崖刻古寺狀元府 人文大安好風光        山體為南北走向,一條約1米寬的石板路,曲折向上,光滑的石面,叢生的小草,似乎見證著當初這條古驛道歷經的繁華和變遷。調研組一行拾級而上,無不氣喘籲籲。        站在半山腰,走進摩崖題刻,只見「官祿巖」三個大字,卓然而立。每個字約1.5米高,筆法遒勁有力,陰刻雕法十分漂亮,雖損毀較重,字跡仍依稀可辨。
  • 老照片:1870年頤和園景觀,斷壁殘垣殘破不堪
    站在繡漪橋上向北拍攝清漪園。清漪園大報恩延壽寺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