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從目前的熱度來看,作者已經贏了

2020-08-27 阿U說職場

hello大家好,這裡是阿U說職場。每日為你帶來職場乾貨內容,揚帆起航,與你攜手同行~

本篇文章共計2676字,請盡情享用。


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在高考中拿高分,作文就一定不能差。參與過高考的人都知道,想要在高考作文裡面打滿分,可比其他任何一個科目都要難。聽過很多人高考數學或者高考英語打滿分,但是幾乎沒有聽到哪個學生能夠高考語文打滿分。

這是因為其他科目都有明確的評判標準,但是作文這個東西,還是頗具主觀性。所以高考滿分作文在中國,一直是很多家長讓孩子們去背誦、模仿與學習的最佳素材。

一、二十年高考滿分作文的變化

在2000年的一篇來自四川名為《回答》的高考滿分作文裡,作者寫下:「同是交戰赤壁,蘇軾高歌「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杜牧卻低吟「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同是「誰解其中味」的《紅樓夢》,有人聽到了封建制度的喪鐘,有人看見了寶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也有人只津津樂道於故事本身……」

作者用直白的文字,述說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同樣是2000年的一篇來自河南名為《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的高考滿分作文,作者寫下:「漢語是什麼?漢語是君子好作的《詩經》,是魂兮歸來的《楚辭》,是執過羊鞭者的兵法,是受過宮刑者的《史記》,是為求一字捻斷的數莖須,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受正統文化薰陶的學究如是說。」

沒有過多華麗的詞藻,也沒有太多複雜的句式,但是每一個人都能讀懂句中的意思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立意高遠同樣能夠獲得人們的喜歡。

20年後的高考滿分作文,竟然悄悄變了樣。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束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作......」

這是今天最火爆的2020年來自浙江一位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

有網友說如果不拿字典查,單是第一段就有好幾個字都不會讀,全文讀下來更是幾乎沒有看懂。

對於這篇作文,網上熱議不斷。有的專家選擇支持,比如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的資深傳媒人朱學東,他在微博說,「高考作文考什麼?我想無非就是主題,圍繞主題的展開的邏輯演繹,遣詞造句能力等等。這篇滿分作文,在這三方面是夠格的,無論是主題,邏輯和文字表達。」

朱學東稱,「不是每個人都要這樣,但是,出現了,不容易,應該鼓勵。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給滿分,我也不反對。」

當然,從聲浪和討論的角度來看,更多人持有反對意見。比如《長安十二時辰》的作者,作家馬伯庸表示這篇滿分作文用了一大堆生僻詞、生僻典故以及祓魅與賦魅,實踐場域的分野、理想期望範式等學術語句。「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

還有一個問題在於,沒這個必要。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信息一點不會損失。

其實那些生僻字詞和生僻典故完全可以去掉,用通俗的話語同樣能夠將作者的意思表達出來,甚至更加流暢與清晰。很多人都說,作者這樣寫,無非是為了炫技和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我們不能夠苛責一名專心準備高考的學生,我們也不能夠要求他一定要在高考緊張的考場裡放棄自己平時訓練的模式來寫作。也許他平時受到的教導,就是堆砌辭藻,行文華麗。這一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像是在一場賽跑比賽裡面跑步。

規則只有跑到底,那你用什麼方式都可以。事實證明,單純從目前該作文所取得的成績(高考作文滿分)以及所引起的社會討論來說,這篇作文的作者都是非常成功的。

二、大談高考滿分作文意義何在

既然已經成為了高考滿分作文,那麼我們繼續談論是否還有意義?

答案是非常有意義,因為高考不止這一屆。鑑於此事的熱度之大和影響之廣,相信一定在明年或者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有人會採用這樣的方法來準備高考作文。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立意無法高遠,如果思想沒有深度,那華麗的詞藻搭配若干生僻字和大家都需要查字典才知道的典故,大概率會有機會得到更高分。

這就是我們要談論這篇作文的意義,不能給其他正在準備高考的孩子們一種錯誤的引導。用這樣的方式寫文章,寫作文,寫高考作文其實不一定會為你的作文增色。如果沒有足夠深度的思想,如果沒有太多閱讀,很難寫出這樣的作文,照貓畫虎也不過是虛構亂編而已。

更糟糕的一點是文中有很多作者自己創造的詞彙,「薄脊」,甚至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很多為了印證自己閱讀面的故事都是錯誤的,毫無內在邏輯的。

如果大家都學習這樣的寫作方式,無疑會對於大多數的考生來說,降低甚至打亂了以往寫作的節奏,這樣會對他準備高考作文的情況大打折扣。當然我們希望這只是我們的杞人憂天。但是不得不承認,一定有老師或者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參考這篇滿分高考作文來學習。

這種引用生僻字詞、典故的寫作手法看似高深嚇人,實際很難孕育出真的好文章來。

魯迅先生曾說:「我們要說現代的,自己的話;用活著的白話,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說出來。」

這是一種能力,也是需要我們培養的能力。

高考是充滿著風險的地方,也許你平時準備的很充分,但是到了考場一緊張,有兩道題沒有答完,可能分數差了四分,排名就要落後幾千人。這意味著穩紮穩打是有必要的。而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很顯然不具備穩紮穩打的條件。

要麼就是極好,要麼就是一般。極好是因為真的有人能看懂,但大多數是沒有時間的。

所以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而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陳建新點評該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三、三篇滿分作文與你共賞

從這篇滿分作文,我們的確能夠看到這位學生的思想深度異於常人,我們也能看出這位學生的知識面很廣,但是,這篇作文依舊在內在充滿了混亂的邏輯,無法自洽的形容和四處亂造的詞彙。整篇文章讀下來,真的沒有一點會認為這是一篇好文章的理由。

評價一篇作文的好壞,的確是相對比較專業的事情。就像熊丙奇所說,「評價作文是教育領域的專業事務,網友並非都具有這樣的專業水平。因此還是要看專業教師對此的評價。每年都有網友對高考作文的吐槽,但不少吐槽並不專業。」

網友們的吐槽不無道理,儘管很多人不具備專業素養來評判作文,但是大家對於什麼是好的,什麼是讀起來順心的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如果你現在搜索往年的高考滿分作文,你會發現真的有很多立意深遠、引經據典、文採斐然、思想遼闊的滿分作文,看得人心曠神怡,詞藻都不華麗,故事也都能看懂,這樣的文章更宜人。

為大家節選三篇2019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片段:與你共賞。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滿分作文?
    最近,浙江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篇作文的題目是《生活在樹上》。1《生活在樹上》何以得滿分?2滿分作文為何引爭議?但就是這樣一篇滿分作文,不僅在閱卷的時候,不同的閱卷老師給出的成績有很大的差異,而且在網上公布之後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省教育考試院:評卷程序沒問題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省教育考試院:評卷程序沒問題 作者:李梓毅 發布時間: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這是一種賭博心態,恭喜這位同學你贏了
    今天這篇文章跟大家聊下最近備受爭議的一篇作文。這是一篇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滿分作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一篇什麼樣子的作文能引起軒然大波?日本就有這麼一位高中生用已經滅絕的盧恩字母寫了一篇作文,並將自己的作業分享到了Twitter上。作文已經寫了,老師看不懂但是還是要寫評價的怎麼辦? 老師開始挨個字去翻譯,最後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終於翻譯了出來,而且還調侃道讓學生支付她的加班費。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作者所寫的作文本身就有作者所談的問題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網絡上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其實,這篇作文在高考考場上寫出來,也許還是不錯的,用到了很多名人言論和觀點。但是,這學生用的有問題。如果只是哪些東西的羅列,沒有自己的語言,令人感覺不好。因為把別人的思想連在一起,你自己還有什麼?既然都是別人說過的,你有自己的思考嗎?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是佳作還是辭不配位?
    大家好我是Strander,作文一個萌新作者,你們的點讚和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作者我本人就是2020的浙江考生!考場上看到題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怎麼說呢,就是當時寫完這個高考作文,心裡也沒底,不知道會不會偏題,我寫的大致就是你在人生道路上與家庭,社會的矛盾磨合之類的。下面是網絡上很有爭議的滿分作文。老實說我沒怎麼看懂,哈哈哈,不過能在緊張的考場上寫出這種,平時閱讀量太強了吧!雖然確實有些晦澀難懂。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到底是曲高和寡,還是故弄玄虛?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火了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然而對於高考的討論還未停止。這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又引發了廣泛的熱議,其實還不止熱議,甚至還成了爭論。先來看一下經過。看不懂就對了,這篇作文就是因為晦澀難懂,才引起了一些爭議。網上甚至有人專門搞了個白話翻譯版,感興趣的可以專門去看翻譯版(捂臉)。爭議有很多人可能會說,你這寫了個嘛呀,(多半)地球人都看不懂,把這樣的文章寫出來,意義何在?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對閱卷組長提出三點質疑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因為疫情原因,2020年的高考推遲了整整一個月,而如今高考也已經拉下帷幕,各個省份也已經湧現出狀元學霸。語文作為高考三大主科目之一,滿分作文也同樣備受網友的關注,因為作文是一道主觀題,沒有標準答案,想得到滿分並不簡單,而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對外公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雖然晦澀,但告訴我們閱讀的重要性
    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雖然晦澀,但告訴我們閱讀的重要性浙江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教學月刊發表後,立即引來了熱議,大家對這篇作文充滿著許多晦澀難懂的文字,並且更讓網友直呼看不懂,各路專家學者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有讚揚有反對……但小編認為,對於一位高考生能夠寫出這樣的作文,雖然晦澀,但是應尊重學生的才華,更告訴我們閱讀的重要性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對廣東考生有何啟發?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爭議」事件輿情分析
    近日,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在文章本身被討論的同時,其背後的閱卷與刊登過程也被置於輿論漩渦中心。從一篇高考作文中引申出來的不止是滿分作文的評判標準,更是對高考公平的反思。事件概述8月2日,「教學月刊」公眾號發布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並附有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的點評。文章一經發布就因晦澀的用詞引發輿論,隨後該公眾號刪除文章。
  • 2020浙江滿分作文又惹爭議。這個「滿分」到底該不該學?
    雖說每年的高考高分作文滿分作文都會成為當年的熱門話題,但前不久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的爭議卻也是近幾年較為少見的。先不說打分環節,有閱卷老師打滿分和39分之差,當這篇滿分作文面向大眾後,更是引來不小的爭議,甚至於連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都被爆出有利益輸送問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直呼:猶如電腦撰寫,堆砌名人名言
    1今年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全國人民的爭議,這幾乎是史無前例。這篇作文題為《生活在樹上》,閱卷過程中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了55分,最後又交由閱卷組組長「陳建新」來力排眾議,將其評定為滿分作文,但評完後又表示「不建議學生模仿」。
  • 高考作文題到底在考什麼?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為何引起這麼大爭議?
    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但有關高考的話題依舊能夠引發公眾的關注。近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所發布的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高考作文就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據介紹,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同時,「教學月刊」在發布該篇作文時還附上了浙江大學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的點評。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其實他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根據卡爾維諾的代表小說《樹上的男爵》化用。
  • 既當裁判,又當教練,浙江高考作文評卷組長引爭議
    不久前,一篇晦澀難懂的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流傳開來,與此同時,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作為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給《生活在樹上》這篇語言晦澀難懂的作文打了滿分,而在此之前,第一位老師只給這篇作文打了39分,隨後兩位老師打了55分,而在最後才被陳建新打為滿分,所以由此引發了巨大爭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把閱卷老師唬住就能得滿分?
    ,得到了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作文滿分! 8月2日,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作文《生活在樹上》,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的爭議
    浙江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起極大的爭議,網友們對此褒貶不一,頗有意思。認同者覺得該考生在某一領域有著偏愛,思維獨樹一幟,理應滿分鼓勵;或認為他應該擁有博覽群書的好習慣,文字功底非同一般,能夠持著自己的觀點另闢蹊徑,旁徵博引,可謂是一篇美文;有人稱該考生是一位「怪才」,「怪才」從來就是與眾不同。
  • 浙江高考滿分「神文」引爭議,一審老師給了39分,名師點評:慎用
    每一年的高考結束,語文作文都會變成非專業以及專業人士熱議的對象,今年的高考作文也不例外,現在已經迅速的成為了各大社交網絡的「爆款」熱議對象。其中2020年,浙江高考的滿分「神文」將關於高考的作文熱度推向了一個高潮。
  • 浙江回應「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被眾人稱頌的滿分作文是怎樣的?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2020年8月13日在該滿分作文發布於網絡,惹來爭議後,眾多專家老師發表自己看法。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這篇作文「和高考作文的要求背道而馳」。溫儒敏同時認為,「這次浙江滿分作文第一時間在刊物上披露,是違規的」,「高考閱卷評分應當有保密性,所有參與閱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閱卷情況,這是紀律。」那麼怎樣的滿分作文不會引起爭議,是被大家都喜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