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咖加用戶:一拳超車
十代思域,記得從2015年發布之後,我就一直在關注,這臺車。到了2016年上市後,每天都在翻著這臺車的參數配置,、評測視頻。讓人眼前一亮的外觀,七秒多的01加速,使我下定決心做一個十代思域手動擋車主,然而去到4s店各種加價,沒車,讓我望而卻步,後來成為了fd1車主。再到後來,身邊很多朋友成為了十代思域車主,我也試駕了很多次,因為自己需求的原因,就沒有再去想買一臺十代思域的問題。20116年到現在,五年過去了,11代思域也即將亮相,十代思域的產品力還能有怎麼樣的表現呢?接下來我告訴大家。
不得不佩服本田的設計師,每一代思域的設計都是比較超前的,即使十幾年過去了,8代思域以現在的審美來看仍然不過時,十代思域當然也不例外,在我看來還是同級別最好看的那幾臺。
內飾設計我認為也是非常有特點的。讓我最滿意的是車上多得數不清的儲物空間,讓那麼小的一臺車把空間利用率發揮到極點。不過空調設置要進去二級菜單才能用,給差評。
前排座椅人體工程學總體只能給中評。方向盤調節範圍很廣,以我的坐姿很容易調整到一個手腳都能兼顧的位置,握感也很舒服。座椅的坐姿比較低矮,頭部空間以我176cm的身高調到最低後很大,是我喜歡的那種類型。腰部支撐也挺舒服的,包裹性比較一般,激烈駕駛的時候坐著就比較晃了,不過以這個車的定位來說也能接受。比較難接受的缺點是坐墊比較薄而且短,靠背角度設計得不是很合理,導致座椅上半部和頭枕離身體比較遠,長時間坐著不是很舒服。副駕的表現和主駕總體差不多,雖然座椅舒適性一般,但是空間表現非常優秀。
後排可以給到好評。以我的坐姿調整好前排座椅,後排還可以有一個挺大的腿部空間。座墊非常的長而且厚,靠背角度也非常合理,座椅填充物非常軟,坐著感覺和大沙發比較接近了。有一點讓人搞不懂的是,明明是一臺前驅車,後排過道有著高高的隆起,之前的思域後排地板可都是全平的,不過只做四個人的話這個座椅確實有著很好的舒適性。頭部空間也比較一般,以我176的身高坐著剛好頂頭了,好在有著非常合理的靠背角度,可以讓屁股向前挪一點保證舒適的坐姿。以這個價位來說,這個後排的表現總體還是可以給到很高分了。
低速的時候轉向有一點偏沉,不過在速度起來之後就變得很輕盈了,高速的時候也比較有中心感,轉向阻尼和回正阻尼都做得很好,總體來說給中好評。底盤濾震表現相比於老款有明顯的提升,過減速帶和大小顛簸都能以一個比較韌的姿態過去,並不會給乘客帶來太多的不適,在不激烈駕駛時感覺非常輕鬆愉快。不過這套避震在彎道的支撐性就比較差了,稍微激烈的駕駛就能感覺得到比較大的側傾,快速變道時車身的跟隨性也明顯跟不上節奏。充分證明了思域的整體定位由之前比較犀利運動的車轉型成為了一臺舒適好開的買菜車。這種設定也並不能說這臺車表現更差了,只能說是換了一種風格,很明顯一臺開著舒適的買菜車是更多人的需求。
對於一臺01加速可以跑七秒多的車來說,動力確實是這臺車不錯的亮點,在輕踩油門的時候就能感覺到有著非常強的動力儲備,從2000轉到接近斷油都能有著非常強的動力輸出,這種調教平時開著感覺非常的輕鬆愜意。美中不足的是,在激烈駕駛時的動力響應確實非常慢,地板油下去1秒後才能幫你打到一個理想的轉速來進行加速。這種平時開著很輕快、激烈駕駛不如人意的設定,也充分證明了十代思域是開著非常輕鬆的買菜車的定位。油耗自然非常讓人滿意,加滿一箱油的情況下輕鬆超越700公裡的續航裡程。
另外關於隔音,我覺得以一臺十幾萬的車來說,這臺車並沒有人們說的那麼不堪,除了在水泥路的胎噪讓人比較難受,大部分的路面表現都可以有著讓人比較能接受的水平。總體來說隔音在同級別也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吧。
再過幾個小時,11代思域就即將亮相了,10代思域以現在的標準來看產品力都還是同級別的第一梯隊。以2020年來看,他已經沒有讓人特別眼前一亮的單一指標,但是卻能在動力,、油耗、空間、座椅舒適性、人體工程學等綜合指標方面有著非常好的兼顧。非要說哪裡不好,也就只有前排座椅的舒適性了。期待11代思域能改進這個缺點,提升其他的優點,成為當之無愧的a級車第一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