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冠病亡者三分之一來自養老院

2020-12-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柏林4月21日電(記者 彭大偉)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德國因新冠肺炎病亡的約4600人中,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是養老院等護理機構的住戶。隨著德國「解封」進程的開啟,包括首都柏林在內,德國16個聯邦州中已有10個頒布了要求民眾強制佩戴口罩的規定。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當天應詢向北德廣播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德國的養老院等護理機構中至少出現了1491位住戶因新冠肺炎病亡。這一數字相當於德國目前累計新冠病亡人數的三分之一。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數據還顯示,德國養老院住戶感染新冠肺炎的死亡率為17%。

4月20日起,德國各州陸續開始「解封」此前實施的社交和商業禁令。為在「解封」後避免疫情反彈,此前曾不提倡健康人群佩戴口罩的德國各州相繼出臺了「口罩強制令」。截至21日晚間,除北威州、薩爾州、萊法州、下薩州、布蘭登堡州和不萊梅六州外的十個州均已通過了相關規定。

由於聯邦制賦予各州制定防疫措施實施細則的權力,各州強制佩戴口罩的起始時間和實施力度各有不同。以柏林為例,市政府要求公眾從4月27日起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佩戴口罩,但未像其它多數州那樣要求在購物時也必須佩戴,僅「強烈推薦」佩戴口罩購物。在實踐中,已出臺強制令的德國聯邦州大多鼓勵人們佩戴自製的口罩,同時也允許使用圍巾或其它織物遮擋口鼻。

受疫情影響,原定於9月開幕的德國最大民俗節日慕尼黑啤酒節已於21日宣布今年將停辦一屆。不過,將於十月舉行的全球最大圖書展會法蘭克福書展方面當天表示,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書展仍將如期舉行。

相關焦點

  • 德國新冠病亡者三分之一來自養老院,多數聯邦州頒布口罩...
    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德國因新冠肺炎病亡的約4600人中,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是養老院等護理機構的住戶。隨著德國「解封」進程的開啟,包括首都柏林在內,德國16個聯邦州中已有10個頒布了要求民眾強制佩戴口罩的規定。
  • 美國新冠病亡者送進百年亂葬崗:150人進一個墓坑,犯人負責掩埋
    截止到5月22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已經超過150萬,罹難病患接近10萬人。誰也沒想到,新冠病毒對於這個世界頭號強國,造成了如此巨大的衝擊。在這場災難裡,那些不幸離世的病患,不少人被送進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墓地——哈特島/Hart Island。
  • 法國巴黎銀行收購德國養老院投資組合
    法國巴黎銀行房地產投資管理(REIM)已為德國醫療保健財產基金(HPF Europe)房地產基金收購了德國500多個病床的大型養老院投資組合。該投資組合的五項資產是該基金的第一筆收購,該基金於今年上半年推出。該供應商是AG房地產公司和Cardif Lux Vie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Cardif Lux Vie在德國擁有各種養老院。
  • 安吉拉的夢冒險3來自亡者的消息 免安裝綠色版
    名稱:安吉拉的夢冒險3:來自亡者的消息   英文名稱:Angela Young 3 Lucid Dreams Messages From Beyond
  • 合肥新冠病核酸檢測陽性產婦與寶寶出院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27日10時,合肥市新冠病核酸檢測陽性產婦黃女士在醫護人員的護送下,從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治癒出院。看到一直未見面的女兒,黃女士眼中含著激動的淚水向在場的醫護人員致謝。2月13日22時10分,新冠病核酸檢測陽性孕婦黃女士經剖宮產分娩出一女嬰,母女平安。術後,產婦及新生兒在分娩後分別被送入隔離病房繼續進行診治和觀察,新生兒於分娩當日與14日進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採樣,兩次檢測結果均顯示陰性。出院前期,黃女士與孩子各項生命體徵穩定,經專家組評估已符合出院標準。
  • 出走20年歸來卻成「亡者」?流浪老人「重生」記
    本文轉自【瀟湘晨報】;「失蹤」二十年後回來,多了一個「亡者」的身份,該如何讓自己「重生」呢? 近日,一位原籍天津的流浪老人就遭遇了這樣的困境。而天津「一站式」司法服務幫助老人在短期內找回了「身份」,實現「重生」。
  • 全美死亡病例三分之一來自養老院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9日全球疫情簡報:美國三分之一死亡病例來自養老機構 拉美非洲防疫形勢嚴峻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9日10時(北京時間9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95845例,達到3855788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6388例,達到265862例。
  • 總領土縮小近三分之一,德國人如何看待兩次世界大戰失去的領土?
    眾所周知,德國作為目前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同時也是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國際上有著很強的國際影響力。但是你知道嗎?目前的德國領土面積相對於之前卻有著大幅度的減少,而這一切都源於兩次大戰使其德國東部丟了個精光。
  • 老了,去養老院?又一新穎的養老方式來了,不用去養老院,也不用請保姆!
    溫馨提示: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賞這究竟是什麼樣的養老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虛擬養老院是由當地政府建立的一個信息服務平臺,當老年人有服務需要時,撥一個電話給信息服務平臺,平臺就會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務員工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同時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督。「虛擬養老院」實現了居家專業化養老,被稱之為「沒有圍牆的養老院」。
  • 西班牙醫院院長死於新冠!過半死者來自養老院!今天你家信箱收到...
    (圖片來源:okdiario網站截圖)okdiario報導,醫院、醫療中心和養老院的醫護人員感染數量還在持續增長,15日當天,被感染的醫護人員數量就增加了900人。根據衛生部的官方數據,截至4月16日,有28416名醫療衛生人員被確診新冠肺炎,其中有33例死亡。
  • 德國聯邦疾控機構:未來德國新冠死亡病例或將繼續增多
    來源:央視原標題:德國聯邦疾控機構:未來德國新冠死亡病例或將繼續增多當地時間3日,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警告當前嚴峻的疫情形勢。該研究所所長威勒指出,雖然德國如今每日新增確診病例的發展趨勢較為穩定,但依舊處於較高水平,尤其需重視老年人的防護工作,因為近期養老院頻頻暴發聚集性感染事件,新冠死亡病例更是顯著增多。△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研究所所長威勒在記者會上(圖片來自網絡)據威勒透露,德國各地的衛生機關嚴重超負荷,已經無力追蹤和阻斷感染鏈,重症監護病床也瀕臨極限。
  • 美國養老院至少7300人死於新冠病毒,前副州長稱養老院就是死人坑
    她認為美國的養老院目前已不堪重負,老人過多而工作人員不足,只要有一人感染新冠病毒,其影響就相當於一場屠殺。 美國養老院早在今年2月就已發出首個警報,多州養老院出現死亡病例 2月下旬,美國西雅圖郊區的一家養老院首先出現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病例,病人一個接一個死去,家屬卻只能在外面無助地等著親人的死訊。 隨後的六周內,新冠病毒陸續在全美各地的養老院中爆發。
  • 一項全球研究描繪養老院嚴峻圖景:26國新冠死亡病例中養老院老人佔...
    今年春季,在新冠病毒最猖獗時,許多國家的養老院成了重災區。如今,隨著秋冬季來臨,一度被遏制的疫情又強勢反撲,養老院再次面臨嚴峻考驗。一項本周發布的全球研究顯示,全球26國新冠死亡病例中,養老院老人佔47%。面對秋冬季疫情反彈,養老院的防疫形勢不容樂觀。專家們迫切希望能避免春季災難的重演。
  • 全美死亡病例三分之一來自養老院,實際死亡人數或更高
    美國《紐約時報》9日報導說,根據該報統計,全美養老院等老年人長期護理機構已有至少2.56萬名入住者和工作人員死於新冠病毒感染,約佔美國新冠死亡病例的三分之一。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報導說,在這些護理機構中,許多老年人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很高。據該報統計,全美約有7500個老年人長期護理機構的14.3萬餘人感染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約佔美國新冠確診病例的10%,而死亡病例約佔全美死亡病例的三分之一。超過10個州的老年人長期護理機構新冠死亡人數佔該州新冠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
  • 這家德國養老院無人感染,老人防疫的秘密武器
    德國的養老護理系統 德國的養老護理系統主要分為住家養老和老人院護理。 全德國目前有5400家護理院,名稱大致有翻譯為養老院,老人院,護理院,療養院等等,裡面常住老人共計33萬,絕大多數都是失去自理能力的。
  • 義大利一養老院護理集體逃離…
    德國新冠肺炎感染者超10萬例據央視新聞,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截至4月8日零點的數據顯示,德國較前一日新增4003例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累計103228例。新增死亡病例254例,累計死亡1861例。
  • 新加坡冠病孕婦痊癒後,生下的孩子有抗體!但世衛卻這麼說
    小兒科醫生告訴她,她的兒子已有對抗冠病病毒的抗體,不會得到新冠狀病毒。曾女士是今年三月到歐洲遊玩,當時懷胎10周,回國後確診染疫。所幸,她是輕症患者,入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NUH)治療兩周半,就康復回家修養。而她的母親(58歲)一度成為重症病患,差點喪命,住院4個月。
  • 新加坡超級寶寶健康出生,自帶冠病抗體
    新冠病毒全球核爆,全世界感染者已經超過300萬,新加坡的確診人數也已經超過1萬8。 而在如此眾多的感染者中,有一對新加坡夫妻最為特殊,因為他們在確診不久後「升級」成為了父母,而他們的寶寶一個3.8公斤的「棒小夥」不但一切健康,而且很有可能成為新加坡首個一出生即有冠病抗體的寶寶。
  • 【新快專題】雪梨華人養老院「一床難求」 需求大位置少
    本報記者走訪多日發現,基於華人養老院數量少、位緊張、輪候名單長以及等候期不確定等因素,提供中式護老服務並由華人運營的養老院存在「一床難求」的情況。造成這樣的原因何在以及如何破解這一困局?就此本報記者也採訪了澳洲非牟利機構華人服務社創社主席、義務執行董事潘南弘先生,潘南弘在護老領域方面有著數十年的豐富經驗。
  • 二十年後「亡者」歸來,我還能「重生」嗎?
    流浪在街上的郭某被民警送至養老院落腳,在民警的幫助下輾轉聯繫上了親人,卻得知自己已被「宣告死亡」。 「失蹤」二十多年後回來,多了一個「亡者」的身份,該如何讓自己「重生」呢?郭某來到了三條石街道辦事處,希望恢復自己的身份,但問題卻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