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文章摘要」,從日讀 2 篇文獻到日讀 50 篇

2021-02-19 生物學霸
摘要作為一篇文章最精華的部分,不懂怎麼讀,很容易就錯過一篇好文獻。如何在檢索出來的海量文獻中,從摘要部分一眼抓住需要精讀的好文獻?如何快速從摘要中讀懂文章邏輯和精髓,提高讀文獻效率?丁香公開課邀請《文獻閱讀》名牌講師王老師,剖析「摘要」框架,歸納摘要閱讀的技巧。通過 3 日訓練營課程,幫助各位同學在檢索出的文獻中一眼抓住優質文獻,把握一篇文獻邏輯,提高讀文獻速讀。做科研前,第一步就是檢索文獻、看文獻。檢索詞一輸入,上萬篇文獻呈現在眼前,如何找到對自己有價值的文獻下載、精讀?
第一課講師就通過講解速讀摘要的方法和技巧,帶你在海量檢索文獻中,找到對你有價值的文獻,節約找文獻的時間。常常有同學問科研君,如何快速讀懂一篇文章,讀完全篇浪費很多時間還找不到文章的重點?
其實從「摘要」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一篇文章的精華已經濃縮在摘要裡了,讀懂摘要,相當於讀懂這篇 80% 的內容。從摘要出發,節省讀文獻時間,提高讀文獻速讀。
講師將從多篇經典優質的文獻摘要出發,告訴大家如何從摘要的引入和結論,找到一篇文章的創新點,為自己的科研提供思路。
除了學會怎麼讀,我們更重要的目標是會寫自己的文章。論文發表經驗豐富的老師,講解摘要中,哪些語句的表達較為經典可復用。手把手帶領大家在訓練營周期內,歸納總結文獻摘要,整理出屬於自己的摘要寫作模板。幫助大家在下筆寫作論文時,能快速匯集自己的語言和思路。再也不是一支筆,一杯茶,一個句子寫一天了。訓練營 4 大亮點,幫你擺脫拖延症,3 天改變閱讀思維。三天總共 3 節視頻課程,總時長達 2 小時。掌握摘要閱讀技巧,節省 80% 的讀文獻時間,輕鬆入門臨床科研。如果只是輸入知識,沒有輸出應用,那麼學習效果無法被檢驗,學完就忘。與以往課程不同,《速讀摘要訓練營》將為每節課針對性作業,用作業檢驗學習成果。同時,群內還有一起學習的同學,交流討論文獻閱讀與論文寫作。

文獻檢索與管理軟體

高分優質文獻共享

超值科研學院優惠券禮包

學習禮包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你加入訓練營,立即學習。

相關焦點

  • 博士半年發文12 篇,總結讀國外文獻的方法
    現在每天還保持讀至少2-3 篇的文獻的習慣。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麼,否則就是白讀,讀的時候好像什麼都明白,一合上就什麼都不知道,這是讀文獻的大忌,既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導致以後不願意讀文獻。1.
  • 如何高效讀文獻?博士師兄分享經驗
    讀到後面,發現前面的文獻已經遺忘了,於是翻回頭去再讀一遍,這還只是中文文獻,那英文的文獻讀起來更是沒效率,不知所措。那麼,對於如何高效閱讀文獻呢?且聽學長娓娓道來。先讀文獻的摘要這部分一般短小精悍,廢話全無,但是限於篇幅作者往往是欲說還休,如果感覺言不盡意可以跳到結論部分,如果發現其應用了你感興趣的文獻、方法、或者數據才跳到前面去細看。除非全文文筆流暢、思路清奇、數據新穎、方法獨特——堪稱經典之作,可以作為論文寫作的範例,否則真的沒有必要一字一句地細讀。2.
  • 兩位學術牛人教你如何讀文獻、用文獻
    TEM電子書、課程、分析軟體、經典課件7.67G心得和經驗:我現在每天還保持讀至少2-3篇的文獻的習慣。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麼,否則就是白讀,讀的時候好像什麼都明白,一合上就什麼都不知道,這是讀文獻的大忌,既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導致以後不願意讀文獻。
  • 學術乾貨:4位學術牛人教你如何讀文獻、用文獻
    3、參考綜述檢索:如果有與自己課題相關或有切入點的綜述,可以根據相應的參考文獻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論文。   4、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
  • 學術牛人們怎樣讀外國文獻?
    如果您喜歡本平臺,請點擊題目下方的「成方三十二」加關注,查看更多信息。每次讀完文獻 (不管是細讀還是粗讀),合上文獻後,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 home message 是什麼,如果不知道,就從abstract,conclusion 裡找,並且從discuss 裡最好確認一下。這樣一來,一篇文章就過關了。take home message 其實都不會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發現你需要記得很多,那往往是沒有讀到重點。
  • ★學術大牛教你如何讀外國文獻
    學術牛人1:用自己的話概括和梳理文獻及時回顧心得和經驗:我現在每天還保持讀至少2-3 篇的文獻的習慣.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麼,否則就是白讀,讀的時候好像什麼都明白,一合上就什麼都不知道,這是讀文獻的大忌,既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導致以後不願意讀文獻.
  • 原來讀論文不能先讀摘要,教你如何正確閱讀一篇文獻
    閱讀一篇論文的時候,相信很多朋友都是直接從摘要開始讀起的,但是呢,這種閱讀方法其實是很糟糕的,摘要一般是整篇論文的概況,看完摘要,對於後面的內容,我們就容易帶著先入為主的態度進行閱讀了。 那麼如何正確、高效的閱讀一篇文獻呢?別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分享:牛人讀英文文獻、寫英文文章的經驗
    上了博士,自己給自己的定位也高一些了,開始打算硬著頭皮咬著牙很不情願的也要多看些外文文獻,一開始看比較慢,有些很難理解,到現在大約仔細閱讀了100篇外文文獻,泛讀了100篇外文文章,受益匪淺,現在基本不怎麼看中文的了,現在自己寫外文的也很順手了。談幾點自己的體會,我是材料專業的。1、先找5篇跟自己論文最相關的外文文章看。
  • 科研新手該如何讀文獻?|開啟科研之路
    這篇文章不需要每字每句都讀透,基本上摘要和結論以及所有的圖看懂了就行,但是你需要存下來(最好是能夠整理匯總在一個ppt裡),因為你的畢業論文或者小論文的文獻綜述部分很可能會引用到。第四種,就是泛泛的跟你課題的某個關鍵詞相關的論文。比如,所有關於不粘鍋的論文,所有關於紅燒肉的論文,等等。這些論文,構成了你課題的背景知識。
  • 科研新手該如何讀文獻?| 開啟科研之路
    這篇文章不需要每字每句都讀透,基本上摘要和結論以及所有的圖看懂了就行,但是你需要存下來(最好是能夠整理匯總在一個ppt裡),因為你的畢業論文或者小論文的文獻綜述部分很可能會引用到。第四種,就是泛泛的跟你課題的某個關鍵詞相關的論文。比如,所有關於不粘鍋的論文,所有關於紅燒肉的論文,等等。這些論文,構成了你課題的背景知識。
  • 一次性撤稿 434 篇文章,被「灌水」衝出 SCI
    撤稿排行榜上的累計冠軍是日本科學家藤井善隆(Yoshitaka Fujii)183 篇文章被撤稿,這一記錄可謂「遙遙領先」,短時間內無人可及。而就在 2019 年 2 月 20 日,《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雜誌》(Journal of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Sciences ,JFAS)一次性撤稿 434 篇,刷新了 2017 年中國科學家被《腫瘤生物學》雜誌一次性撤稿 107 篇的記錄,雖然這次撤稿不涉及學術誠信問題,但相關文章的作者也受到不小的影響。
  • 怎麼讀文獻、管理文獻、寫綜述?這篇文章講了!
    對知識點的記憶是寫作和創作的基礎,記不住怎麼組織語言,即使是查,也不知道從幾百篇文獻上千頁中哪裡去查。我的導師教導我讀書要辯證去讀,在思考中記憶,不要在書上塗畫。不否認這種方法適合聰明的大腦。我資質愚鈍,試行幾年之後,腦子裡只有墨盒的味道,卻沒有文字,結果連我賴以憑藉考上大學和研究生的寫寫劃劃也丟失了。
  • 【論文寫作】學術牛人們怎樣讀外國文獻?
    這方面一直是很多人的弱項,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些學術牛人們是如何讀外國文獻的?大牛如此之多,總有一款適合你……舊文新推,回復「論文」查看論文寫作系列文章。學術牛人1:用自己的話概括和梳理文獻 及時回顧心得和經驗:我現在每天還保持讀至少2-3 篇的文獻的習慣。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
  • 【找文獻·讀文獻】如何查找、整理、閱讀外文文獻?學術牛人教你幾招
    通過參考綜述檢索:如果有與自己課題相關或有切入點的綜述,可以根據相應的參考文獻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論文。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關於文獻的整理,很多時候大家下文獻都是很盲目的,抱著一種先下載下來再說的心態。往往下載的文獻不少,但只是空佔著磁碟空間。
  • 如何閱讀文獻、整理文獻綜述?通讀文章前你需要準備這些
    2. 初篩:看標題和關鍵詞,如果相關,再閱讀摘要和結論進一步確定文章對於自己的價值。3. 參考文獻:從別人的參考文獻中尋找是否有自己需要的文獻。首先有選擇性地閱讀。最後,關於英文文獻的閱讀,很多人會覺得英文文獻難讀,但這種情況通常不是因為英文水平差,而是沒有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科研人員所用的專業詞彙在科學界被認為是「常識」、「常理」,但起初對你來說卻是陌生的。沒真正搞懂這些專業術語,就算文獻別人幫你精翻成中文都沒用。
  • 【學英語系列2】如何看懂/處理英文文獻
    今天主要來講講如何閱讀英文期刊文獻,我的專業是比較偏文科的Marketing(市場營銷),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所以下面多數舉證是和我專業相關的,但是這些閱讀和理解文獻方式完全可以運用到其它學科。我最開始接觸英文文獻是在申請博士期間,當時真的是有一種兩眼一抹黑,你不如殺了我吧的既視感。我以為可能是我英語不夠好,所以讀不下去英文文獻。
  • 如何查找論文和讀論文
    (當然只是「儘量」)如何查找論文如何查找論文其實之前的一些學姐已經提到了,最權威的來源是四大期刊,除了知網上可以找到外,也可以多關注像「現代傳播」、「國際新聞界」、「新聞戰線」、「青年記者」之類相對比較學術和權威的微信公眾號,它們定期會推送一些高質量論文,感興趣的同學們也可以購買全年的電子版。
  • 科研必備,英文文獻這麼讀很高效
    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說是一個論文的窗口。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多數文章題目、摘要簡單瀏覽後,直接把幾個Figure 及Title 與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 科研小白避坑指南:英文文獻該怎麼讀?
    每次讀完文獻 (不管是細讀還是粗讀),合上文獻後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 home message 是什麼,如果不知道就從abstract、conclusion 裡找,並且從discuss 裡最好確認一下。這樣一來,一篇文章就過關了。take home message 其實都不會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發現你需要記得很多,那往往是沒有讀到重點。
  • 如何有效率地讀英文學術文章
    打開這周的課前閱讀,一篇15頁的學術文章(Journal Article)在你面前,眼前一黑寫文獻綜述(Literature Review),導師告訴你大概需要30-40篇引用(references)學術文章(Journal Articles)是你想躲也躲不掉的東西,它存在於你的課前閱讀,日常作業,以及論文之中。很多學生對於這一份份布滿文字和數據的文章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