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西您會想到什麼呢?是煤老闆,還是老陳醋,亦或晉商。其實,這些都是山西的特色,不過最能代表山西精神的還是後者——晉商。在晉商代表人物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喬致庸,也就是如今聞名中外的喬家大院的主人。在喬家大院內,還保存了四幅喬致庸親手書寫的對聯,傳說中,誰讀懂了對聯深藏的意義,便明白晉商的「生財之道」。究竟是什麼對聯呢?如果您也對喬致庸的發財秘密感興趣,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喬致庸是喬家次子,出生於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據當地百姓口耳相傳,在喬致庸出生之前,喬父夢見天降火球落入喬家,因此喬致庸出生之後便得乳名「亮兒」,所以後來也就有了「亮大哥」和「亮財主」等一系列稱呼。喬致庸長大後飽讀詩書,還考中了秀才,但因為其兄早逝所以他不得不繼承家業。從此,喬家也就在喬致庸的努力之下,開始在商場斬露頭角,最後成為晉商中的巨富之一,比如當時北方最大的票號大恆德和大恆通都是喬家的產業,而且還承接了清政府的官銀和軍餉等業務。
隨著喬家的發展,喬致庸也準備擴建喬宅,將原來簡單的筒樓改建成佔地約8700多平米的院落,包含6座大院落和19座小院落,共計313件房屋。值得一提的是,喬家大院體現了清代山西民居的特色,四面封閉的磚牆高約10米,還有掩體的女牆和瞭望的探口,整體形如堅固的堡壘,被譽為「古建明珠」。如今,參觀喬家大院的遊客絡繹不絕,其內部的對聯也讓人津津樂道。
喬家大院內的對聯很多,最具代表性有四幅,也都是喬致庸親筆書寫的,可見他深厚的書法功底。但與喬致庸的書法相比,對聯的內涵更值得我們細細研讀和品味,因為其中暗藏喬致庸發家致富的秘訣,如果您能讀懂其中的十分之一二,也定能受益無窮:
第一幅:銘先租大恩大德,恆以禮義傳家風; 訓後輩務實務本,但留清白在人間。
這幅對聯是喬家家訓,其意思不難理解,告誡子孫要懂得「感恩」和「務實」。值得一提的是,感恩不僅僅包括先祖,也包括生活中有恩的人,不過最重要還是「務實」,做人做事要腳踏實地,才能得到良好的口碑,最後留下好的名聲,如此讓子孫後代銘記於心。
第二幅:受蔭祖先須善言善行善德,造福子孫在勤學勤儉勤勞。
這幅對聯的核心在於「善」和「勤」,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善」,即通過語言表達和行為做到與人為善,以及積累善德。喬致庸的一生廣積善行,如果哪年發生了天災人禍,他總是率先開倉賑濟災民。因此,他不僅被稱為「善人」,還多次得到清廷的褒獎和讚譽。
第三幅:居家莫享清福,淡飯粗茶有真味;處事須知艱難,臨深履薄是常情。
喬致庸除了「為善」外,還提倡勤儉持家,擯棄驕奢淫逸的生活作風,即便是「粗茶淡飯」也有真味。當時,與喬致庸財富相當的晉商還有很多,但是他們卻都將大把的銀子花在生活享樂上,唯有喬致庸保持著樸素的生活,即便擴建喬宅也儘可能簡單和節儉。
第四幅:惜衣惜食非是惜財緣惜福,求名求利要求自己莫求人。
這幅對聯不太好理解,上聯表示珍惜衣服和食物不是吝嗇財物,而是珍惜自己有這樣的福氣,下聯表示追求名利要靠自己的真本事,而不是去求人託關係。由此可見,我們要先學會珍惜自己當下所有,而不是抱怨什麼都沒有,同時還要端正態度,提升能力。
總的說來,喬致庸的生財之道便是「家風」,「行善」,「勤儉」和「惜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良好的家風,即源於父母的教導,同時我們也都懷著一顆善心,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已經成功了一半,至於最後能不能實現財務自由,就看是否懂得「勤儉」和「惜福」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