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後天氣一天比一天冷。突然就想起小時候每年立冬後,村裡都會有一位來嘣爆米花的夫婦,女人負責收錢,燒火,男人負責搖那個炸彈一樣的鍋和嘣爆米花。
立冬後地也上凍了,地裡也沒什麼農活可幹, 人們空閒的時間也就多了。基本上家家都會去嘣一大蛇皮袋的爆米花給孩子吃,在那個年代爆米花算是最好的零食了。
我從母親那兒拿到嘣爆米花的費用之前,弟弟妹妹也早已經收拾好了蹦爆米花燒火用的乾柴。母親幫我們從籃子裡裝好了需要嘣爆米花的玉米。這個嘣爆米花的玉米是有講究的,必須要用那些看起來金黃金黃的玉米,嘣出來的爆米花才好吃。顏色發白的玉米粒嘣出來味道就差一些,這些都是母親的經驗之談。當然在去嘣爆米花之前,白砂糖是必須要帶的。加了糖的爆米花比原味的口感要好很多。
等我們趕到嘣爆米花的地方,一般都是在比較空曠的晾曬糧食的場院上,前面已經有很多小夥伴在排隊了,也有一些大人跟著的。有太陽的時候還不覺得很冷,冬天天黑得早,一晃太陽就落山了,在呼呼的北風裡站著,看著那個炸彈一樣的鍋在紅紅的火苗上一圈一圈地轉著老是擔心它會突然爆炸,由於太緊張,竟然也不覺著冷。
一般十五分鐘左右一鍋,看到那個嘣爆米花的男人停下了那個炸彈鍋的轉圈,我就知道這一鍋爆米花熟了,該嘣了,我趕忙雙手捂緊耳朵,招呼弟弟妹妹和小夥伴們趕緊捂耳朵,這個聲音簡直是太嚇人了。隨著砰的一聲巨響,在冒著熱氣的白煙裡嘣爆米花的男人鐺噹噹的敲幾下那個炸彈一樣的鍋,這樣一鍋香氣撲鼻的玉米花就嘣好了,樸實的鄉親就會召喚還在排隊的孩子們先過去嘗嘗。嘣爆米花的男人拿起一個搪瓷缸子。一搪瓷缸子就是一斤玉米粒,只見他嫻熟地往那個炸彈樣的鍋裡倒入一搪瓷缸子的玉米粒兒,然後加入糖,蓋上蓋子 放在紅紅的火苗上轉起圈來,另一鍋爆米花又開始炒了。
等輪到我們時,肚子也吃得差不多飽了。當然我們嘣好爆米花後也不忘招呼後面排隊的人先來嘗嘗。那時候鄰裡鄉親之間都是那樣的質樸隨和。等嘣好爆米花後,就是滿滿的一大蛇皮袋,扛著那一大袋的爆米花,心裡都是甜的。
小時候雖然物質上很貧乏,但是心裡很快樂。現在物質上得到了很大的滿足,但是再也找不到小時候的那種快樂。偶爾只能在記憶裡,追尋那從前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