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是看電影、追劇必備的零食之一,甜甜的爆米花,如果是男朋友、女朋友買的,那吃起來將更回味無窮。
大家都知道,爆米花是用玉米粒做的,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有一種與爆米花差不多的特產,那就是興安的米花糖。
今日,大薈師帶大家走進興安,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一特產。
興安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被譽為「興盛之都、安定之邑」。
當地的特產倒是挺多的腐竹、米粉、葡萄,還有豬腳粉,女孩子最愛的,估計是米花糖了。
凡是和糖沾邊的特產,一般都是甜的,米花糖的味道,自然也是甜的。
這一特產是將大米加熱膨脹後,拌合蔗糖汁讓其冷卻,再切成方塊,用紙包上出售的一種糖果,甜而不膩,入口即化,老少皆宜,桂林地區的居民基本上都愛吃,但以興安的最為有名。
說起這一特產,其實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傳說,和灶王爺、嫦娥等神仙有關。
興安有個吳大膽,不知做了何事,惹怒了灶王爺,灶王爺想去玉皇大帝那裡告興安一狀。
嫦娥知曉了此事後,覺得沒有必要這麼折騰老百姓,於是教興安的人民怎麼做興安粑粑。
灶王爺本就貪吃,一去興安溜達,吃了當地人做的興安粑粑,嘴巴就黏住了,開不了口了,自然就告不了狀,此事也就耽擱了下來。
但是吧,灶王爺心裡頭憋著一口氣,總想著討回個公道來,再伺機報復那個叫吳大膽的人。
有一年,恰逢興安糧食豐收,家家戶戶谷滿倉,米滿缸,又熱熱鬧鬧地做起了粑粑。
這麼一來,本來忘記了興安粑粑這一回事的灶王爺,又會想起了自己被興安的民眾擺了一道的事情,於是命令蟑螂、蟋蟀出兵,把屎尿全部拉到老百姓的糧倉裡去,他想讓當地人沒米吃,如此一來,正好可以餓死興安人。
一夜之間,所有穀物被毀,布滿異味的糧食難以入口,飽受飢餓之苦的興安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禱告灶王爺保佑。
灶王爺這會得意洋洋了,嫦娥知道灶王爺對老百姓們使壞後,十分鄙夷這種做法,再次出手相助。
她想,天帝給灶王爺職位,是為了讓她守護一方土地,可不是讓他手握職權去作威作福的。
為了使百姓度過困境,她從月宮急飛到桂林,滿街轉悠,看看有什麼辦法解救興安老百姓。
突然,「嘭」地一聲,把嫦娥嚇了一跳,定眼一看,發現一位老伯在路邊爆爆米花。由此,她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玉米粒可以爆,那麼大米一定也可以。
找到吳大膽後,她將方法告訴他,讓他去教導百姓。米花糖做法很簡單,將大米用鹽淘洗過,再膨脹了來吃。
吳大膽是個動手能力強,有責任心的人,為了保險起見,他身先士卒試了幾次,發現吃了容易上火。
所以,在原有的基礎上,他做了一些改良,他把甘蔗水熬成汁,再把爆米花倒進鍋中攪拌好,攤平冷卻後切成四方塊,然後用湘紙十塊一包包起,倒成了一種很有特色的糖果。
這樣一來,大伙兒做好米花糖拿到城裡去賣,換得錢來,不僅能買米買油,反而有賺。
消息傳開後,家家模仿,戶戶照做,整個興安到處是膨脹機的「嘭嘭」聲,灶王爺以為老百姓要造他的反,嚇得三魂丟了七魄,夾著尾巴逃離興安,再也不敢來了。
從此,興安首家生產出米花糖,名聞四方,成了興安的兩大特產之一。
去了興安,米花糖是必須嘗嘗的特產,畢竟,有著如此傳奇的故事加持,這個特產倒也別有一番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