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大變局中,如何抓住不變的會計邏輯?

2020-12-11 證券市場紅周刊

作者:常亮

《這就是會計:資本市場的會計邏輯》饒剛 金源 著

「上智論道,中智論事,下智論人。」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如是說。

借用蘇格拉底的論斷去評價專業書籍,得到的結論可能是相似的:一流作者討論專業規則背後不變的規律,二流作者津津樂道於專業規則本身的源流脈絡,三流作者沉浸於專業規則的細枝末節。

媒體碎片化時代,閱讀是一件耗費大量時間成本和心智資源的「奢侈運動」,時至今日已經需要考慮「性價比」。

因此,專業書籍的賣點,常常是「學了就能用」,最終淪為對細枝末節的機械解讀。在洶湧澎湃的「XX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如果只是一頭扎進專業規則的汪洋大海,「學了就能用」往往淪為「學了也沒用」的黑色幽默。

君不見《民法典》銜枚疾進重磅出爐,令一眾學子翹首急盼;會計準則商譽處理有望調整,引得一眾上市公司額手相慶。在波譎雲詭的進步時代,經驗往往就是包袱,信念常常就是成見,識別專業規則背後不變的規律,才能綱舉目張,獲取真知。

《這就是會計:資本市場的會計邏輯》便是這樣一本適合財會行家思維升階,還可滿足入門小白直擊要領的好書。

本書粗粗翻閱便知案例詳實、圖表豐富,但這與汗牛充棟的財會專業書籍相比只不過是「入門要求」,其精華在於隱藏於鮮活案例中的思維體操和認知規律:

亨達鞋業二級市場價格為何僅為每股現金的6折?雅戈爾通過會計核算方法變更何以增加利潤100億?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獐子島扇貝真相為何?以上都是最近幾年最熱門的資本市場謎題。

作者文筆生動,亦莊亦諧,犀利的觀點不僅源自作者多年哲學功底,更直接總結於20年資本市場瀚海浮沉的一手經驗。

本書作者曾在2000年前後親身經歷中國最早一批風險投資基金的創設和實操,並擔任財務總監及董秘職位多年,深知「河水」之深淺,亦了解「漣漪」之兇險,點出了不少「傷人」的大實話:

「存貨可能是資產和盈利之間的一個池子,用來調整利潤的一個蓄水池。所以看利潤的時候不要只看利潤,像存貨這類科目也要一起觀察,否則利潤只是暫時的幻象。」

「商譽就是個割差項,一個兜底項,一個會計恆等式的餘數,一個容器,一個我們沒地方放的東西。」

「如果會計不是科學而是藝術的話,那麼評估就是魔幻。」

這樣的「金句」在字裡行間可謂俯首即是,所以「藝高人膽大」,沒有深厚的積累,自然無法在綿密的規則中總結出如此銳利的觀點,可謂當頭棒喝。然而,如果僅僅擁有詳實案例和犀利觀點,其實仍不足取。

作者本人為自己的觀點付出了哪些辛勞?是否經過現實的檢驗?取得了哪些事功?這才是區分理論家和實幹家的要害所在。

作者饒鋼先生,目前在剛剛上市的凌志軟體(688588)擔任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一職,已有七年之久。他經歷了凌志軟體從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蝶變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全過程:

公司淨利潤由不足3000萬元穩步升至1.5億元,每年保持30%以上增速;上市市值超過200億,一舉超過同行業的金證股份、潤和軟體、頂點軟體等老牌上市公司;股東數量從1000餘人增長至25000人以上。

讚美上市後的榮光,不如去追溯成長路上的艱辛和信念。

新三板市場供求關係極為嚴酷,但規則寬鬆,給予專業人士以開拓創新的空間。饒鋼在其專業領域創下了多個第一:新三板全市場首個員工持股計劃,第一家通過做市轉讓實現「千人千股」,每年數十場路演令企業成為全市場都熟悉的「名人」。在此期間積累的,關於規則、關於價值、關於傳播的寶貴經驗,極為獨特,常常是獨一無二的體驗。

由此,一個人逢山開路的艱苦跋涉,往往就成了後人亦步亦趨的尋常路徑:

在殫精竭慮的工作之餘,饒鋼筆耕不輟,連續出版了《饒胖說新三板:董秘 資本實務二十講》和《饒胖說IPO:規範運作和公司治理》,直至本書《這就是會計:資本市場的會計邏輯》,從書名的變化即可窺見作者本人視野格局漸進洞開的脈絡,摸索實踐的經歷步步紮實。

隨著註冊制在滬深兩市超預期的快速實施,以及新證券法所設定全新規則的全面落地,中國資本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正在急速變化。

當市場規則的變化超過了大多數人的學習能力,當上市不再是企業創業成功的終點反而是下一階段創業的起點,一本這樣的專業書籍定將成為眾多讀者案頭「以不變應萬變」的指引。

(作者常亮,現任億歐科創主編)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以不變的初心在變局中開新局
    正如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推薦給政協委員必讀的《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歸納總結的,從範疇方面來識變,有全球之變與中國之變;從內涵方面來看變,有權勢之變與秩序之變;從領域方面來談變,有政治、經濟與社會之變。通過學習本書,能夠準確理解和認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好地應對風險挑戰,抓住歷史發展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察勢者智,馭勢者贏。
  • 2020教育企業如何突圍資本變局?發展趨勢如何?乾貨全在這裡了
    危機之下蘊藏著哪些新的機遇,教育企業該如何尋求突圍,機構對未來趨勢如何判斷......4月10日晚,決勝網與翔御資本聯合舉辦了2020資本變局線上沙龍【第一期】,邀請到翔御資本創始合伙人董徵、科學隊長創始人紀中展、高樟資本創始合伙人範衛鋒、格如靈創始人&CEO張琨、沸點資本合伙人姚亞平參加,由決勝股份董事長擔任論壇主持。
  • 監管大年,全球資本市場「被迫」變局和重塑!中國怎麼...
    長期來看,靠零利率提振市場信心,勢必使未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被進一步擠壓,政策效應未來會逐步遞減,這必然也會加劇市場的擔心,甚至會起到反作用。國內外很多學者都有這樣的共識:由於應對疫情出臺了無限量寬鬆的政策,可能會醞釀一個近十年中非常大的貨幣危機或高通脹。加之美國政府和美聯儲不斷推出的救市政策也使市場對它的期待非常高,一旦政策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也會加劇市場的波動。」王軍表示。
  • 2020年浙江省考公務員寫作題答案 大變局大變革大事件中困難與機遇...
    (二)根據你對資料5中########講話精神的理解,以「大變局,大變革, 資料5很短,但是論證邏輯非常複雜,並列關係,對比論證令人眼花繚亂,我在課程中進行了逐字逐句的講解,幫你理清思路頭緒。
  • 凱珩資本吳志偉:新品牌時代,如何抓住未來十年的存量市場機會?
    」凱珩資本創始人吳志偉告訴浪潮新消費。同時他也認為,未來10年的競爭格局,主要在於消費升級所帶來的存量市場的新品牌機會。 那麼,在這波消費品興起大潮中,消費品究竟該如何定位,以確立自己獨特的價值?面對廣闊複雜的中國市場,怎麼把握戰略節奏,打區域和向全國滲透?未來,消費品行業格局將如何演進,紅利會持續多久?
  • 前美聯儲高級研究員胡捷 開放金融與數字貨幣 變局中不變的投資...
    本系列挖礦經濟學課程第一講,我們邀請到了前美聯儲高級研究員、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帶來《新資產、新貨幣,變局中不變的投資邏輯》分享,為黑天鵝頻出、大通脹時代下的你如何捍衛財富,把握新的掘金機遇提供參考。新設施——算法型帳本重構金融基礎什麼是投資?投資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
  • 戴錦華:中國的資本邏輯如何統御文化市場(電影片)
    市場當然不能不依靠,但市場不應該是左右整個電影行業的唯一指標。戴錦華一直認為讓資本邏輯來統馭文化領域一定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因為資本是要追逐利潤的最大化。那麼電影人如何去做?中國電影如何走出令人絕望的境地?為什麼中國一直出不了像塔可夫斯基這樣的電影大師?這都不是苛求,應該改變。
  • 北大滙豐商學院院長海聞談「變局」中的「不變」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國際形勢風詭雲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的經濟該何去何從?深圳又該如何抓住「雙區」建設的良機,改革開放再出發?而無論外界如何變化,北大滙豐商學院打造世界一流商學院的決心不會變,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的定位不會變。信心不變: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今年都遭受打擊。對此,海聞教授表示他並不太擔心:「首先,疫情是短暫的,是可控的;其次,疫情是人類都要共同面對的。
  • 交大安泰「E堂大課」:走進川渝,解析變局中的破局之道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斯賓塞·詹森這句名言,已經成為當代眾多企業家和公司高管的口頭金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格局變遷遇上數位化時代變革,新媒體時代遇上技術創新。企業管理者如何在「變局中的破局」中,獲取更高的格局、更廣闊的視野與更深厚的管理功底,從而洞察先機、贏在開局?
  • 大咖論道:註冊制來襲,如何影響資本市場?
    隨著科創板的成功,註冊制在中國資本市場循序漸進不斷擴圍。中共中央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為此,企業提供服務的理念和方式是不是會發生變化?個人投資者如何轉變投資思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未來又面臨什麼障礙或者挑戰?
  • 德勤中國副主席吳衛軍:把握銀行的變與不變
    來源:北京商報銀行業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銀行家既需要創新求變,應對市場競爭、客戶需求和風險的變化,又需要堅守銀行的核心價值與文化,實現基業長青。談及銀行管理的變與不變,變主要是三個方面,金融科技挑戰、新型全球金融架構,後疫情時代的變革管理,銀行管理的不變是始終以客戶為中心,堅持穩健的會計文化,人才培養。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情況下,我們有必要研究一下銀行業變動的驅動力量。
  • 全球400所頂尖商學院院長的戰略思考: 變局中如何培養未來商界領袖?
    「第八屆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的圓桌討論環節,東道主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陳方若以衝浪為例談到:「我想,即使在現在,動蕩的世界中也有相對平靜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你是可以思考戰略的。」那麼,在宏觀環境和技術的變局中,我們應如何思考商學院的變革與創新戰略,從而抓住變革機遇,成功引領未來?
  • 河南資本市場如何「乘風破浪」?聽聽專家大咖們怎麼說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 徐兵 文 朱哲 攝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資本市場如何「乘風破浪」?面對前所未有的變革,河南資本市場應如何抓住機遇突圍?11月19日,「變革·提升」助推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鄭州拉開帷幕,來自省內外的知名經濟學家、法學家、企業家以及資本大咖齊聚一堂,解析最新政策走向,把脈市場發展趨勢,並就資本市場改革浪潮之下上市公司如何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王驥躍:科創板引領資本市場改革的變與不變
    編者按:中國資本市場經過29年的發展,市場肌理不斷升級,市場生態環境不斷優化。29年來,資本市場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對推動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將發揮重要作用。
  • 2020年,和田玉市場大變局啟動,你準備好了嗎?
    當時我們曾預測過2020年前後的市場狀況:2019年:網購將成為人們購買和田玉的重要方式,和田玉的價格將徹底透明,撿漏一詞從字典中徹底被刪除……2020年:曾經的和田玉論壇已轉換模式為純交易平臺,或進行學術交流的平臺。
  • 深交所第一屆會計專業諮詢委員會成立,提升資本市場財務信披質量
    【大河財立方消息】據深交所11月19日消息,日前深交所設立會計專業諮詢委員會,進一步凝聚市場智慧,更好發揮各方合力,共同推動提升資本市場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為「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改革保駕護航,保障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先行示範區綜合授權改革重點任務紮實推進
  • 華財董事長王久立:新三板將成為多層資本市場的連接器「三板通」
    在"新徵程、新擔當、新價值、新財富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機遇與挑戰"主題圓桌論壇中,北上廣三地嘉賓通過視頻連線、同步直播的方式為大家帶來一場豐富多元的資本市場觀點碰撞。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讓我國"金字塔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基本建立,新三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上聯科創板和創業板,下接區域股權交易中心,讓新三板在我國資本市場中發揮更加舉足輕重的作用。
  • 論會計目標與會計假設的邏輯關係
    【摘要】該文認為,FASB在其構建的會計概念框架中不再提及會計基本假設, IASC只提及從屬於會計目標的基本假定,而忽略會計基本假設的現象。這主要因為,在以目標為研究起點的理論構建模式下,人們難以理順會計目標與會計假設之間的邏輯關係。
  • 讀懂中國|時代大變局中的廣東抉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磊 攝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廣東以改革開放之不變應萬變,搶佔「雙循環」新機遇,研究制定系統政策,探索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著力打通市場、產業、經濟社會循環,在國際形勢的亂雲飛渡中從容奏響廣東進行曲。
  • 維思資本朱超:企業級TMT投資要抓住兩大趨勢
    來源:投中網作者:王慶武 薛小麗2018年4月23-25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網主辦,投中資本協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在上海金茂君悅酒店舉辦。本次會議主題為「價值的力量」,來自國內外上百家私募股權機構匯聚一堂,對當前行業熱門話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