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8大皇帝詩:劉邦曹丕李世民趙匡胤霸氣,朱元璋殺氣騰騰!

2020-12-18 古今獵奇

皇帝,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皇帝詩,顧名思義,就是中國古代皇帝所寫的詩!中國古代皇帝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哪些皇帝寫作過好的詩詞?誰的詩詞藝術水平最高?誰的詩詞最霸氣?

中國古代皇帝詩:

1、秦始皇嬴政:《祠洛水歌》

祠洛水歌

洛陽之水,其色蒼蒼。

祭祀大澤,倏忽南臨。

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白話譯文:這是多麼好的一條河流啊,它靜默的流淌過千載歲月的泱泱四季。而今始皇帝渾厚清越的嗓音,越過層層疊疊的宮闕,跨過盈盈湧動的洛水,飄蕩在河洛之濱的蒹葭叢中。而後激蕩在三川郡的山野間,經久不息響徹在後世千年。

作者簡介: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稱趙政、祖龍等 。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主要成就:統一六國;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萬裡長城等。

秦始皇

2、漢高祖劉邦:《大風歌》

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白話譯文:大風勁吹啊浮雲飛揚,我統一了天下啊衣錦還鄉,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啊為國家鎮守四方!

作者簡介:劉邦,字季,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主要作品:《大風歌》、《鴻鵠歌》。

主要成就:亡秦滅楚,建立漢朝等。

劉邦

3、漢武帝劉徹:《秋風辭》

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白話譯文:秋風颳起,白雲飛。草木枯黃雁南歸。秀美的是蘭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難忘懷。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划動船槳揚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簫來打起鼓,歡樂過頭哀傷多,年輕的日子早過去,漸漸衰老沒奈何。

作者簡介: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含前後少帝),政治家、文學家。

主要作品:《秋風辭》、《瓠子歌》、《天馬歌》、《悼李夫人賦》等。

主要成就:加強集權,獨尊儒術,幣制改革,首開絲路,開疆拓土,建立年號等。

劉徹

4、魏文帝曹丕:《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行

浮舟橫大江,討彼犯荊虜。

武將齊貫甲,徵人伐金鼓。

長戟十萬隊,幽冀百石弩。

發機若雷電,一發連四五。

白話譯文:划著船橫渡大江,去討伐侵犯荊州的敵人。將們穿戴整齊,手裡拿著箭。出徵的戰士們敲擊著鉦和鼓。十萬戰士手裡拿著長戟,幽州和冀州的士兵佩帶著威力達百石的弓箭。發機射出石頭像雷電那樣迅速,一下子就射出四五顆石頭。

作者簡介: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主要作品:《典論》、《燕歌行》、《寡婦詩》、《答臨淄侯植詔》等。

主要成就: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復通西域;繁榮建安文學,開文學批評風氣等。

曹丕

5、唐太宗李世民:《還陝述懷》

還陝述懷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白話譯文:剛剛經歷了南徵北戰,不禁手撫腰間的長劍慨然長嘆。這一切都是為濟世救民,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啊。戰爭的場面如電閃,軍情火急,動作迅猛。滿山遍野駐宅了千軍萬馬。戰場如登山一樣,指揮也需要靈活。昨天的戰爭必將會流血犧牲,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統一。

作者簡介:唐太宗李世民,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

主要作品:《帝範》、《貞觀政要》等。

主要成就:精簡政府機構;改革三省六部;開創貞觀之治等。

李世民

6、南唐後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白話譯文: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作者簡介:李煜,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徐州彭城縣(今江蘇徐州)人,南唐末代國君。

主要作品:《南唐二主詞》。

主要成就:詩詞、書法等。

李煜

7、宋太祖趙匡胤:《詠初日》

詠初日

太陽初出光赫赫,

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與殘月。

白話譯文:此詩首二句寫一輪紅日噴薄欲出,赫赫炎炎,勢盛光豔。後二句,詩人以紅日初升自況,以群星、殘月比喻當時的各個割據勢力,並以紅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徵自己剷平割據、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作者簡介:宋太祖趙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東關)。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次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

主要作品:《詠初日》。

主要成就:建立宋朝,結束五代十國戰亂局面,基本完成統一。

趙匡胤

8、明太祖朱元璋:《憤題和尚詰問》

憤題和尚詰問

殺盡江南百萬兵,

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主,

只顧嘵嘵問姓名。

白話譯文:殺盡江南數百萬士兵,腰間佩帶的寶劍還充滿血腥。山上的僧人不知道面前的英雄是誰,只是害怕的詢問姓名。

作者簡介:明太祖朱元璋,字國瑞,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漢族。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後改名為「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

主要作品:《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經》、《御製皇陵碑》、《周顛仙人傳》等。主要成就: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開創洪武之治等。

朱元璋

怎麼樣?我國古代八大皇帝詩,誰的最霸氣?你最喜歡誰的?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國10首霸氣的「帝王詩」,霸氣勁道,名動千古
    英布起兵反叛,劉邦大駕親徵平定叛亂。還軍途中,經過故鄉沛縣,劉邦寫下這首《大風歌》。雖然文採不足,但是霸氣側漏。黃巢這首詩霸氣勁道,除了控訴唐王朝的黑暗腐敗,更抒發了自己的抱負。除了這首詩,黃巢還有一首很霸氣的,名為《題菊花》: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霸氣勁道,尤其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句,美不勝收,霸氣至極。
  • 5首霸氣十足的開國帝王詩,最厲害的還是他,睥睨天下的一代偉人
    嚴格意義上來說,李世民算不得開國帝王,但他也是隨父親李淵起兵,一刀一槍在馬上打下大唐的半壁江山,在經歷上,與開國帝王並無太大不同,所以姑且把李世民也放在這裡了。李世民這首詩啊,沒有劉邦那樣的意氣風發,卻也不像劉邦那樣充滿擔憂,更像是皇帝的教學模板,告訴後代,要當皇帝,首先要知人善任,他以蕭瑀作為教學中的一個案例。這首詩非常簡潔,但境界宏大,前兩句,是這位創造貞觀之治的皇帝,在自己戎馬半生、治理天下的過程中,提煉出的寶貴的人生經驗。
  • 千古帝王詩,一首比一首霸氣,每一個帝王,必有一首傳世霸氣之詩
    其實這首詩還有一個名字,叫《太一之歌》。顯然比《天馬之歌》大氣多了。前面這些皇帝,多多少少都有些學問。那麼到了朱元璋這裡,就是地地道道的大老粗了。不過,別看大老粗,天生就有帝王的霸氣。朱元璋可是開創了一個詩歌種類的先河哦。那就是打油詩。
  • 為何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廟號是太祖?
    漢朝、唐朝、宋朝和明朝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朝代,可是,當我們分別說到它們的建立者,劉邦、李淵、趙匡胤和朱元璋時,會發現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廟號是太祖,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到底什麼是廟號。顧名思義,廟號就是在宗廟裡使用的名號,是後人供奉先帝時的尊稱。早在商朝,重視祭祀的商人就給那些受人愛戴的先王設置了廟號,用來紀念先王的功績。
  • 五位千古英主,每人一首霸氣帝王詩,誰更勝一籌?
    在中國古代的四百多位皇帝當中,不乏擅長詩詞歌賦的文藝發燒友,其中尤以清高宗乾隆和南唐後主李煜最為後世所熟知。但是,乾隆作品雖多,卻流於平庸,李煜的詞作倒是足以驚豔千古,偏偏書寫的儘是些靡靡之音和亡國之痛,絲毫透露不出帝王之氣。
  • 歷代皇帝最霸氣的帝王詩排名,第一名堪稱千古絕唱!
    ——李忱此詩是唐朝中興皇帝李忱與香嚴寺禪師觀看瀑布時一同創作的,禪師作的前兩句是借瀑布說李忱,暗指李忱當時處境,而李忱續的後兩句,則是說明雖然瀑布流入小溪,但絕不甘落寞,終究會奔流入海大有作為,「作波濤」堪稱神來之筆,極其形象地展現出李忱勵精圖治的豪情壯懷。
  • 史上最強的十二首帝王詩詞, 看誰更霸氣!
    史上最強的十二首帝王詩詞,看誰更霸氣!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詩歌無處不在,許多帝王亦好詩歌,留下不少名篇,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十二位帝王的十二首詩,看看誰更霸氣。彼時,劉邦順路回到家鄉沛縣。昔日好友、尊長、晚輩共聚一堂,盡興歡飲。衣錦還鄉本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情,可已經身居高位的劉邦卻心懷憂慮,大風吹得雲飛揚,我統一了天下,可是怎麼找到勇士幫我鎮守四方。劉邦的遠大抱負,對國家的憂慮,在這一首詩,盡皆體現。他終於不再是那個混跡街頭的混混了。
  • 史上最強的十二首帝王詩詞,比比誰更霸氣
    看看誰更霸氣。劉邦的遠大抱負,對國家的憂慮,在這一首詩,盡皆體現。他終於不再是那個混跡街頭的混混了。這首詩將曹操內心對時光易逝,求賢若渴,建功立業的心理描寫的淋漓盡致。「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不可謂不霸氣。
  • 史上最強的十二首帝王詩詞,看誰更霸氣!
    史上最強的十二首帝王詩詞,看誰更霸氣!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詩歌無處不在,許多帝王亦好詩歌,留下不少名篇,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十二位帝王的十二首詩,看看誰更霸氣。彼時,劉邦順路回到家鄉沛縣。昔日好友、尊長、晚輩共聚一堂,盡興歡飲。衣錦還鄉本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情,可已經身居高位的劉邦卻心懷憂慮,大風吹得雲飛揚,我統一了天下,可是怎麼找到勇士幫我鎮守四方。劉邦的遠大抱負,對國家的憂慮,在這一首詩,盡皆體現。他終於不再是那個混跡街頭的混混了。
  • 歷朝開國皇帝都稱得上文武雙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皇帝竟是他們!
    要說文武雙全的皇帝,那麼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都算得上文武雙全。就連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這樣的農民皇帝,也有《大風歌》、《詠菊》這樣的作品流傳下來。僅靠一身武功,肚子裡沒有點墨水,怎能治理好自己所打下的江山,成為一代明君?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說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文武雙全的皇帝。
  • 歷代帝王的詩詞:武則天寫的霸氣,劉邦寫的得意,朱元璋寫的搞笑
    公元前一九六年,劉邦親自出徵平定了項布的叛亂,旗開得勝的劉邦也順路回到自己的故鄉沛縣,他把昔日的朋友、尊長、晚輩都請來,盛情款待。一天趁著酒興正濃,劉邦一面擊築,一面著即興高歌這首《大風歌》,得意之情溢於言表。除了這首《大風歌》,劉邦還有一首《鴻鵠歌》:鴻鵠高飛,一舉千裡。
  • 我國歷史上霸氣語句不勝枚舉,你聽過最霸氣的一句是什麼?
    我國歷史上霸氣的話不勝枚舉,在中國歷史舞臺上名將勇士璀璨如銀河,明君雄主光耀如日月,這裡列舉一些霸氣語錄,讓大家感受下中國古代名將的血性與霸氣!1.秦德昭昭,秦威烈烈;恩德所至,澤及牛馬。5.李世民:今中華強盛,徒兵一千可敵夷狄數萬,夷雖眾,有何懼哉!6岑參: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7.袁崇煥:一生事業總成空, 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 忠魂依舊守遼東。8.曹操: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 笑談秦、漢、元、宋、唐、明清開國皇帝同臺比武
    今天也來架空歷史,笑問嬴政、劉邦、劉徹、李世民、趙匡胤、忽必烈、朱元璋、康熙進行自由搏擊比賽,那麼最後誰能笑道最後?聽的那邊朱元璋和忽必烈都不由自主縮了縮脖子,心說完蛋,題主一個問題,今兒惹出人命來了!李世民此時心中已無他念,只想著大殺四方,那管的許多,以為已經了結了趙匡胤,就要撥馬去找下一個。 沒曾想,面前矮了一截的趙匡胤,突然從馬脖子下一伸棍子,一下掄在李世民的馬腿上。「庫察」一響,可憐這馬就殘了。
  • 中國422位皇帝被拉到一個微信群裡,你猜他們在聊些什麼呢?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封建王朝綿延兩千多年,在這漫長的時間裡,皇帝一直是我國地位最高的人。從嬴政統一中國,自稱始皇帝以來,到清朝溥儀退位為止,我國一共有422位皇帝。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把他們都拉進一個微信群,他們會聊些什麼呢?
  • 都是手持重兵,為何李世民敢反李淵,朱棣卻不敢反朱元璋?
    一方面,朱元璋身為我國古代最勵志的皇帝,從乞丐到帝王的進階歷程,這就不是李淵這個富家公子哥可以比的,手段心機堪稱古代帝王之最。另一方面,大唐的半壁江山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朱棣還在媽媽的懷裡喝奶呢。此消彼長,這就註定李世民敢造李淵的反,而朱棣卻不敢造朱元璋的反。表面看上去這是沒有錯,但是忽略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朱棣為何要在朱元璋死後造反?
  •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漢高祖劉邦寫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三句,卻氣勢磅礴盡顯英雄氣概!西楚霸王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朱元璋不如李世民,是因為朱元璋作為皇帝,在政治架構上缺乏遠見
    如果類比朱元璋的話,就是和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圍住陳友諒幾個月都沒打下來,而這時張士誠親自率主力打了過來,當然歷史沒有這樣的情況,不能說朱元璋一定不能取得和李世民這樣的勝利,只是李世民做了個滿分而已。但是我看低朱元璋的真正原因,還是朱元璋作為皇帝在政治架構上昏招頻頻,嚴重缺乏遠見。
  • 劉邦為什麼要殺死韓信過了800多年,李世民才給出了標準答案
    很多人認為劉邦不該殺死韓信,因為劉邦的江山雖然打下來了,但是還沒有穩定下來,而且國家周圍也有匈奴人在搗亂。如果當時有韓信在,或許後來的大漢天子劉徹就不會那麼頭疼了。那麼劉邦為什麼要殺死韓信呢?過了800多年,李世民才給出了標準答案。在現代人的思維中,普遍認為開國皇帝殺功臣,無非是因為忠臣功高蓋主,皇帝怕忠臣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 單論劉秀、李世民、趙匡胤這幾位皇帝的戰績,他們能稱得上名將?
    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都是馬上徵戰天下的英雄,謂之名將毫不為過也。漢光武帝劉秀的戰績漢光武帝劉秀,作為大漢王朝的延續者,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劉秀自跟隨其兄長兄劉演於南陽郡起兵,劉秀也深謀遠慮,經常親率軍隊,身先士卒。